法律系小會議室內,陳秋銘正在繼續介紹著四班推薦的優秀學生干部人選。
“第三位是宣傳委員祁淇。祁淇同學主要協助團支書金葉子組織各類班級活動。上學期的一二九運動紀念活動,從前期宣傳海報的設計、活動現場的拍照記錄,到後期活動總結,她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品很有靈氣,也得到了同學們的好評。”
“第四位是體育委員林曉安。林曉安同學從上學期開始擔任體育委員,工作熱情很高。曾協助我成功組織了和法律三班的足球友誼賽,還有這學期的‘團結杯’籃球賽,從隊員動員、訓練組織到後勤保障,都表現得非常出色,有很強的組織協調能力。”
“第五位是生活委員段雪平。段雪平同學性格樸實,話不多,但工作極其細致認真。對于班級的衛生打掃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檢查一絲不苟。同學們在生活中遇到什麼困難,比如桌椅損壞、物品遺失,他總能耐心幫助解決,是班級可靠的‘後勤保障者’。”
介紹完畢,陳秋銘將五位候選人的基本情況表遞給江芸。“江主任,這就是我們班推薦的優秀學生干部人選及其主要理由。”
江芸瀏覽了一下名單,抬頭看向眾人︰“以上五位同學,各位老師有什麼意見嗎?”
溫宜、翁斯桐、婁越都依次表示︰“沒意見。”“同意推薦。”
就在大家都以為這項也將順利通過時,潘禹會放下了茶杯,身體向後靠在椅背上,雙手交叉放在肚子上,拖長了音調開口了︰“陳老師啊,我看你這個名單……不太對吧?”
會議室的氣氛瞬間微妙地凝滯了一下。陳秋銘面色不變,迎向潘禹會的目光︰“潘主任,您覺得哪里不對?請指教。”
潘禹會嘴角扯出一絲似笑非笑的弧度︰“你這優秀學生干部,清一色都是班級干部啊。我記得你們班也有幾個在系自律會擔任職務的學生干部,比如孫樂樂、梁曉青、袁友三他們。怎麼?一個都沒選上?是不是你陳老師對自律會的干部有什麼看法,或者……在打分環節,有意無意地給他們打了低分吧?”他的話語看似隨意,卻帶著明顯的質疑和敲打意味。
陳秋銘心中早有準備,他不慌不忙地回應,語氣依舊平和卻堅定︰“潘主任,您這可真是冤枉我了。我們班的評優,完全是嚴格按照學校文件規定的積分規則進行計算和排名的。所有客觀分數都有據可查。而且,為了確保公正,我們班還特意成立了由谷江河、袁友三、馮欣鈺三位同學組成的評優工作小組,全程參與數據核對、投票監督和分數計算。這個小組里,就包括了您剛才提到的自律會成員——袁友三同學。整個過程的原始記錄都在這里,如果您對評分有疑問,可以隨時調閱核查,或者直接詢問袁友三同學本人。”
他一番話有理有據,把潘禹會的質疑擋了回去。潘禹會皺了皺眉,顯然沒想到陳秋銘準備得如此充分,連評優小組里都安排了自律會的人。他不甘心,又追問道︰“那……班主任綜合評價加分這個環節呢?這個總是你班主任可以自主操作的吧?這個環節,你是不是也‘嚴格’按照你的喜好打了分?”
陳秋銘微微一笑,笑容里帶著坦蕩︰“關于這一點,我也在班會上向全體同學明確宣布並執行了︰我放棄了班主任加分項的自由裁量權。這項加分,完全依據前面各項客觀條件計算出來的總分排名進行賦予,排名第一的加最高分,依次遞減。它不再是一個獨立的主觀變量,只是對客觀排名的一個強化。所以,這個環節同樣沒有,也無法進行任何人為干預,最終結果完全由客觀數據決定。”
潘禹會張了張嘴,看著陳秋銘那平靜無波卻又無懈可擊的表情,一時語塞。他仔細琢磨了一下陳秋銘的話,發現確實找不到任何可以攻擊的破綻,只好有些悻悻地擺了擺手,語氣軟化下來︰“哦……是這麼回事。那好吧,算我……算我了解情況不全面,冤枉你了。”他拿起茶杯,又喝了一口,掩飾著臉上的些許尷尬。
江芸適時地接過話頭︰“既然潘主任沒有其他疑問了,那麼四班的優秀學生干部推薦人選,就按照這個名單上報。秋銘老師,你繼續介紹下一項吧。”
“好的。”陳秋銘翻到下一頁,“下面是七名先鋒學生的推薦人選。”他依次念出名字,並簡要說明了推薦理由︰
“米冠軍,現任班級心理委員。雖然性格內向一些,但能積極向王春雨老師學習心理咨詢知識,上次籃球賽還主動參與了助威口號的設計,為班級出力。”
“孫樂樂,系自律會體育部負責人。她執掌體育部以來,積極組織活動,體育部的工作面貌可以說煥然一新。同時,本學期還擔任了班級內的團小組組長,能夠認真完成團支部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
“梁曉青,系自律會紀律部成員,同時擔任班級衛生委員。能夠認真完成本職工作,對病假跟蹤台賬的管理一絲不苟。”
“方圓圓,學習成績優良,遵守紀律,之前內心存在的一些問題,在王春雨老師幫助和她自身努力下,現在已經不存在了,表現穩定。”
“宣萱,班級組織委員,協助團支書管理團支部事務。學習認真,參加活動積極,之前就是系舞蹈隊成員,有集體榮譽感,在關鍵時刻還能站出來保護未成年的同學,有正義感。”
“顏心心,擔任宿舍長,將宿舍管理得井井有條。之前參與了亞冬運志願服務工作,表現突出,能吃苦耐勞。”
“時麗雯,同樣擔任宿舍長,工作認真負責。熱心幫助老師處理一些事務性工作,在亞冬運志願服務中表現優異。”
介紹完畢,陳秋銘看向江芸。江芸照例詢問︰“對于以上七位先鋒學生人選,大家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
潘禹會似乎想找回點場子,用手指敲了敲桌子,指向名單上的一個名字︰“顏心心?這個名字我有點印象。她是不是之前跟那個柳玉希打過架,動靜還挺大,據說還動了刀?雖然沒造成嚴重後果,但影響很不好。這樣的人選,是不是應該慎重考慮一下?評優還是要看重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嘛。”
陳秋銘早有預料,從容回應︰“潘主任,我需要糾正一下。當時的情況是顏心心同學和柳玉希同學因為一些瑣事發生了言語爭論,情緒比較激動,但絕對談不上是‘打架’,更沒有任何人‘動刀’,那是以訛傳訛。我認為,同學之間偶爾產生一些摩擦和口角是很正常的現象,不能因為有過爭論就貼上‘問題學生’的標簽,更不能因此就剝奪他們參與評優的資格。更何況,”他話鋒一轉,提到了一個更有力的依據,“省里有明確要求,要對在亞冬運志願服務等重大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在評優方面給予適當傾斜。顏心心同學在志願服務中表現優異,我們理應按照上級精神予以考慮。”
潘禹會听到陳秋銘搬出了“省里的高度”,噎了一下,悻悻地說︰“我就是提一下,提醒要注意影響,沒有說非要取消她的資格。”
這時,一直沒怎麼說話的溫宜忽然開口,聲音里帶著一絲復雜的情緒,目光有些游離︰“方圓圓這孩子……之前對我有些誤會,也不知道現在心里怎麼樣了……”她的話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詢問。
陳秋銘看向她,語氣平和而包容︰“溫老師,孩子終究是孩子,有時候想法比較直接,可能不太理解老師的某些做法。等他們再長大些,經歷的事情多了,自然會慢慢理解的。您也別太往心里去。”
溫宜聞言,輕輕嘆了口氣,沒再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好吧。”
婁越和翁斯桐都表示對先鋒學生名單沒有意見。
“好,先鋒學生人選也通過。”江芸再次標記,“最後是優秀宿舍的推薦。”
陳秋銘介紹道︰“我們班推薦的兩個宿舍,一個是男寢403,宿舍長林曉安,成員包括典晨陽、段雪平、諸葛寧靜、孫有志、華清寶。這個宿舍里有四名班級干部,學習氛圍和內務衛生都很好,也被同學們戲稱為‘干部宿舍’,起到了不錯的模範帶頭作用。”
潘禹會似乎又找到了切入點,插話道︰“403宿舍?我听說那個華清寶,不怎麼愛學習,課余時間總喜歡泡在台球廳里?這恐怕不是什麼好的示範作用吧?評優秀宿舍,宿舍成員的整體表現也得考慮。”
陳秋銘耐心解釋︰“潘主任,您了解的情況可能有些滯後。華清寶同學最近半年變化很大,他把參軍入伍作為目標,一直在堅持體育鍛煉,身體素質提升明顯,學習成績也在穩步提高。我們要對學生的進步保持耐心和鼓勵。至于打台球,”他頓了頓,語氣輕松了些,“這不能一律視為不良習慣。台球也是一項正式的體育運動,能鍛煉人的專注力和思維。像我國著名台球運動員丁俊暉,多次獲得世界級獎項,為國爭光,這說明台球運動本身是積極健康的。華清寶同學在合理安排學習的前提下,把打台球作為一項業余愛好,我認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潘禹會被這番話說得啞口無言,只好點了點頭,不再糾纏。
陳秋銘繼續介紹︰“另一個推薦的是女寢918,宿舍長金葉子,成員有祁淇、王剛、孫樂樂。918宿舍可以說是女生宿舍中凝聚力最強的一個,非常團結,內部幾乎沒有發生過沖突。金葉子作為宿舍長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我舉個例子,上學期有段時間,王剛和孫樂樂因為開關窗戶的問題產生了爭執,王剛怕熱堅持要開窗,孫樂樂怕冷堅持要關窗,互不相讓。金葉子發現後,沒有簡單和稀泥,而是果斷組織了一次小小的寢室生活會,讓王剛和孫樂樂把各自的理由和感受都說清楚。最後大家商量出的解決方案是︰把怕熱的王剛的鋪位調整到離窗戶近的下鋪,把怕冷的孫樂樂調整到靠里面離窗戶遠的上鋪。這樣既滿足了通風需求,又避免了冷風直吹,問題圓滿解決。我認為這種積極溝通、民主協商化解矛盾的方式,正是優秀宿舍應該具備的素質,是各個宿舍學習的典範。”
江芸听後,贊許地點點頭︰“是嗎?看來金葉子同學不僅是一名優秀的團支書,在宿舍管理上也很有方法,確實很有領導能力,很不錯。”
潘禹會卻冷哼了一聲,帶著幾分挑刺的意味︰“她們內部倒是團結了,但那個王剛,可是沒少跟其他班的學生發生沖突吧?我記得就跟一班的暴倫鬧過好幾次。這樣的學生所在的宿舍,評上優秀宿舍,會不會讓其他班級覺得我們鼓勵這種好斗的風氣?”
陳秋銘神色不變,冷靜地回應︰“潘主任,關于王剛和暴倫同學的幾次摩擦,我們都及時處理過,並且有詳細的記錄。客觀地說,王剛每次情緒激動,出發點都是為了維護本班同學,比如第一次是為了維護金葉子,第二次是為了維護路璐和自己的媽媽,第三次所謂的嚇人事件根本算不上沖突,純屬鬧劇。誠然,王剛同學處理突發情況的方式方法固然有待改進,但其動機並非尋釁滋事。而且事情已經過去,相關人員也都接受了教育。現在再翻舊賬,並且因此否定整個宿舍的積極表現,恐怕不太公平,也有失偏頗。”
潘禹會看著陳秋銘那雙透過鏡片依然銳利的眼楮,知道在這個問題上自己再次落了下風,只好揮了揮手,語氣有些無奈︰“好吧,好吧,你總是有理。我說不過你。”
最終,江芸環視全場,總結道︰“好,對于四班推薦的上述所有人選,大家還有沒有其他意見?”
溫宜、婁越、翁斯桐都表示沒有意見。潘禹會看了看眾人,無奈地搖了搖頭,也說了句︰“沒有意見。”
“好,”江芸一錘定音,“那麼四班推薦的人選全部通過。下面請婁越老師介紹一下三班的情況……”
會議繼續進行,但陳秋銘心中明白,剛才那一番激烈的交鋒,不僅僅是為了幾個評優名額,更是兩種不同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踫撞。他疲憊地靠向椅背,端起已經微涼的茶水喝了一口,心中卻為能夠守護學生的正當權益而感到一絲慰藉。窗外的陽光透過百葉窗,在會議桌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仿佛也見證著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