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北,第五軍臨時駐地。
大戰結束,第五軍各部開始轉入休整階段。軍營里洋溢著劫後余生的慶幸和勝利的喜悅。
士兵們忙著清理武器、補充彈藥、收治傷員,各級指揮員則開始緊張地統計此戰的詳細損失與戰果。
參謀長張定邦拿著匯總後的戰損報告,面色凝重又帶著幾分驚奇地來到顧家生面前。
“軍座,各部損失已經統計上來了……榮六師、100師、135師,傷亡均不小,尤其是基層軍官,損失很大。不過……”
他臉上露出一種難以置信又哭笑不得的表情。
“有個例外.....歸義教導團。”
“哦?他們怎麼樣?損失大嗎?”
顧家生頭也沒抬,仍在看著地圖,出聲問道。
“損失是有,但跟他們撈到的‘好處’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張定邦將報告遞到顧家生眼前。
“軍座您自己看吧,這幫家伙……這幫家伙這次可真是發了一筆‘邪財’!他們在追擊和清剿過程中,東抓一撮,西圍一批,林林總總,竟然抓了將近三千號鬼子俘虜,這其中還有不少是成建制的。”
“多少???”
顧家生聞言抬起頭,一把抓過報告,當他看完戰損報告後,臉上寫滿了震驚。
“三千???乖乖......他一個團,抓的俘虜比我們3個師加起來還多???這家伙……他這是把小鬼子當田里的莊稼給收割了嗎?”
驚訝過後,顧家生臉上旋即露出狂喜和極其有趣的表情。有了這批俘虜,犬養忠義那小子擴編成一個旅完全是綽綽有余了,雖然他的這軍餃和正式番號確實有點難搞,要知道校級軍官他自己就可以給,但涉及到將級軍餃.....這需要上報戰區甚至軍委會層層審批的,這過程絕非易事。
更重要的是,犬養忠義的這個身份.....雖然他之前在“老頭子”那里是打過招呼的,但誰能想到犬養忠義這老小子抓俘虜的本事這麼高超,這眼瞅著就要奔著將官去了,這可不好搞,其實在顧家生心里,犬養忠義此刻已然就是他第五軍麾下的一員悍將了,之前牛皮已經吹出去了.....現在要去善後了。
一想到這里,他再也坐不住了,立馬站起身。
“不行.....我得去一趟歸義教導團.....得親自去‘恭喜恭喜’他。”
不一會兒,顧家生的吉普車就卷著塵土開進了歸義教導團的駐地。
這里的氣氛與其他部隊的疲憊不同,反而顯得異常忙碌和……亢奮。許多原日軍士兵出身的官兵正操著日語呵斥、整編著那些垂頭喪氣的新俘虜,場面頗為奇特。
顧家生大步流星地走進團部,正看見犬養忠義對著地圖和花名冊忙碌著。顧家生臉上堆起笑容,人未至聲先到。
“犬養君........我恭喜你發財啊!”
犬養忠義聞聲一愣,抬頭看見是顧家生來了,立刻挺直身軀敬禮,臉上閃過一絲茫然,隨即化為日本人特有的謙恭笑容︰
“將軍閣下您說笑了……屬下不知何喜之有?”
“還跟我裝糊涂?”
顧家生笑著指了指外面黑壓壓的一片的俘虜。
“犬養君......這一仗別的不說,光是這抓俘虜的本事,在我們第五軍,不,在整個第九戰區你都是這個!”
顧家生翹起了大拇指。
“整整三千多號人啊,你現在一個團都快趕上別人一個師的規模了,這下好了,擴編成一個旅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我這心里,可是早就把你當少將旅長看了。”
犬養忠義聞言,臉上露出感激卻並不狂熱的神色。他微微躬身,語氣誠懇地說道︰
“嗨依!多謝將軍閣下的栽培.......其實對于能否獲得正式番號和軍餃,屬下並不敢有太多奢望。屬下所求者,並非‘旅長’之虛名,而是能實際統領麾下這些願意棄暗投明的官兵,為他們尋一條生路,也為將軍閣下效力。”
犬養忠義想了一下,目光看向外面的那些新“抓捕”的俘虜,眼中閃過一絲灼熱。
“至于這些新俘獲的人員……犬養懇請將軍閣下能將他們全部交由屬下來整訓、轉化.........假以時日,他們必能成為一支可戰之兵,而非浪費糧食的累贅。這才是犬養真正想要的‘財富’。”
顧家生听罷,心中了然。他明白犬養忠義真正的執念並非是國民政府的少將旅長頭餃,他一直想要的其實還是日軍的那套軍餃體系。
他想要的是旅團長,想要實際掌握一支由他一手帶起來的、听他號令的部隊。目前的規模雖然還達不到一個日軍旅團的標準,但已然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好!”
顧家生用力的拍了拍犬養忠義的肩膀。
“俘虜的事,就按你說的辦,全部交給你,至于擴編和番號的事,我會去想辦法,就算磨破嘴皮子,也一定替你向上峰爭取,不管怎麼樣,你這個‘旅團長’,我顧家生先認下了。”
犬養忠義聞言,身體猛地挺直,神情前所未有地肅穆,他深深一躬,語氣恭順而深沉。
“嗨依!犬養感謝將軍閣下的知遇之恩,犬養此番歸順,非為苟全性命,乃是真心仰慕華夏文化,深感舊日道路之謬誤。惟願此生能追隨將軍閣下左右,練就一支真正義師,他日……必親率勁旅,以勝利者之姿,重返故土,滌蕩那些仍陷于迷夢的軍國狂徒,以證我道!”
兩人相視而笑,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在空氣中流轉。對于犬養忠義而言,能獲得實際兵權和顧家生的全力支持,遠比一紙委任狀更重要。
在顧家生看來,能將這支特殊的部隊牢牢掌握在自己麾下並不斷增強其實力,無疑是第五軍的一件“大殺器”。
——————————
第一次長沙會戰的勝利,其意義遠不止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1939年9月,歐洲正式爆發戰爭。當全世界都陷入到了法西斯主義肆虐的危機時,在東方戰場,華夏的這場決定性勝利,猶如在最為晦暗的時刻投下了一道曙光。
第一次長沙會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日軍的戰略妄想,將侵華戰爭徹底拖入了對日本不利的“戰略相持”泥潭,也極大地消耗了日本用于南下太平洋的兵力和資源。
此戰向全世界昭示︰華夏民族不僅擁有誓死不屈的意志,更具備在正面戰場上重創甚至擊敗日本最精銳部隊的能力。
正是憑借這樣的表現,華夏不再被視為一個弱小的、只會等待拯救的受害者形象。而是成為一個值得尊敬和必須依靠,能牽制日本陸軍主力的關鍵性力量。
華夏的抗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命運自此更加緊密地交織在了一起。
華夏.......開始贏得國際社會更廣泛的尊重與更實質性的支持,艱難卻堅定地推動著國際戰略天平向正義一方的傾斜。
(第七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