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農家子的權臣之路

第150章 判卷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江河大爺 本章︰第150章 判卷

    殿試考完後到放榜,中間只有三天時間,可謂時間緊迫,因此受卷官收好卷,經彌封官糊名後,就送至文華殿交給讀卷官,並不謄錄。

    此次讀卷官一共有十一位,盡數圍坐在一張圓桌前,一人分到二十五到二十六張考卷。

    讀卷官們需盡快從手中的答卷中選出十二份上卷,再經過十一位讀卷官從其中選出十二份答卷上交天子排名。

    讀卷官們讀完一篇文章後,會依據文章質量,用朱筆做標記,圈為一等卷,尖為二等卷,點為三等卷,直為四等卷,叉為最末等。

    第一位讀卷官做完標記後,在標記下方簽上名,遞給下一位讀卷官,下一位讀卷官按照文章好壞做標記簽名後再往下傳。

    待文章在桌子上轉一圈,十一名考官都做過點評後,此卷放才算讀完。

    所有文章讀完,按照文章的圈數選出十二份文章,呈給天子,再由天子點出前十二名。

    若圈數相同時,則按尖多寡來擇。

    按道理而言,經過如此多讀卷官共同選出,必定是殿試中最上乘的文章,不會被讀卷官的個人喜好而埋沒。

    實際卻並非如此。

    若第一位讀卷官給了這篇文章一個圈,第二位讀卷官給了個大大的叉,這第二位讀卷官豈不是在嘲諷第一位讀卷官連文章好壞都看不出?

    同在官場上,眾人抬頭不見低頭見,必要互相留幾分臉面。

    殿試轉桌有了圈不見點,尖不見直的原則,考生們文章的好壞多數還是由第一位讀卷官決定。

    徐鴻漸一拿起卷子,就知曉是陳硯的。

    因有會試舞弊一案,朝中重臣均看過墨卷與朱卷對比,自是能認出陳硯的筆跡。

    眾人雖都寫的是館閣體,陳硯的字依舊在收筆時有鋒芒,是極好辨認的。

    徐鴻漸將答卷看完,在上畫了個尖,簽了名後,就交給坐于他右邊之人。

    好巧不巧,坐在他右邊的乃是閣老劉守仁。

    一瞧見字跡,劉守仁的眼皮就跳了幾跳,待看完整篇文章再看徐鴻漸用朱筆畫的尖,心中便窩火。

    此文章實乃上乘之作,徐鴻漸只給了個尖,既是讓徐門其他人將此卷黜落,又不用擔責。

    若是以往,劉守仁或許會維系一絲臉面,給此卷一個尖,可經過會試舞弊,他若再不動個手,往後劉門眾人還如何在朝堂立足?

    何況他還因陳硯而脫罪,必要為陳硯撐撐場面。

    劉守仁提起朱筆,緊挨著徐鴻漸的尖後畫了個大大的圈,簽上自己的大名後,方才往右傳。

    坐在劉守仁身後的,乃是禮部尚書胡益。

    拿到文章後,他第一眼就去看徐鴻漸的標記,再看字跡,瞬間恍然,當即給了個點。

    大理寺卿左儲看完文章後,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

    此文章偏僻入理,實在難得一見,會員郎不僅有真才實學,還有治國之能,實在難得。

    再看標記就是一個頭兩個大。

    劉閣老竟與徐門對上了。

    左儲按住跳個不停地眉頭,心里就磋磨上了。

    此文章是一等一的好文章,可要為了此子去得罪首輔,實非明智之舉。

    不過這劉閣老也不好得罪……

    想來想去,他終究提筆,畫了個尖。

    如此一來,既不得罪首輔,又不得罪劉閣老,也算兩全其美。

    正要簽上大名,汪如海領著一群“兒子”就進來了。

    眾人雖忙,也還是放下手中的答卷,起身與內相打招呼。

    汪如海笑道︰“殿試閱卷任務繁重,大家今晚怕是要熬一整夜,咱家也幫不上忙,只能給各位大人送碗甜湯,以期為各位大人解乏。”

    內相大人送甜湯,眾人自是要喝的。

    為免污了答卷,讀卷官們紛紛起身圍在汪如海身側。

    先送到他們面前的並非甜湯,而是一盆盆清水。

    左儲頓了下,就听汪如海道︰“各位大人做批注,難免沾上朱紅,洗淨了吃甜湯更好些。”

    左儲將手伸進水中細細搓洗,手上沾的不多的朱紅被洗淨後,一方漆黑的帕子遞到他手邊。

    左儲心頭又是一跳。

    就听汪如海道︰“年紀大了,越發喜愛這莊重之色,這墨色帕子極好,不嫌髒,用得順手。”

    眾人含笑應是,各自拿起帕子擦手。

    徐鴻漸手一抖,抓起來的帕子落了地。

    汪如海上前扶住徐鴻漸,滿臉擔憂道︰“首輔年紀大了,此番熬夜怕是極傷身子,還需多歇歇,保重身子。”

    “老了,不中用了。上一科讀卷還能熬個大天亮,如今只坐幾個時辰,人就暈得慌,往後怕是不能再為陛下分憂了。”

    徐鴻漸搖搖頭,那花白的胡子也隨之飄蕩。

    汪如海親自拿著墨色帕子為其擦手,笑道︰“宰輔大人若退了,這朝中就沒了主心骨。”

    徐鴻漸苦笑著搖搖頭︰“歲月不饒人吶,老了還佔著位子,要讓人背地里罵的,不如早早退了給年輕人騰地方。”

    汪如海一貫的平和︰“正所謂老當益壯,我瞧著宰輔大人精氣神比那五六十歲的人還好。”

    徐鴻漸目光落在那墨帕子上,終究還是伸手接了過去。

    左儲眼角余光瞥向次輔焦志行,卻見其正拿著墨帕子慢條斯理地擦著手。

    頓了下,終于還是拿起帕子,仔仔細細擦著每一根手指。

    風雨欲來了。

    眾人均是擦洗干淨,接過甜湯站著喝完,又向汪如海道謝。

    汪如海笑著朝眾人拱手︰“咱家就不耽擱各位了。”

    待司禮監的人盡數離開,眾人方才坐回原來的位子。

    瞧著卷上那個尖,左儲後背發涼,不由暗暗慶幸汪如海來得及時,否則陛下怕是要以為他也與徐鴻漸有牽扯。

    左儲提筆將那尖改成圈簽名,方才傳給坐在他右側的焦志行。

    焦志行將文章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瞧見那些標記,心中喟嘆一聲,終究給了個圈。

    汪如海雖被稱為“內相”,權勢盡數來源于永安帝,必不會自作主張來這一趟。

    想來陛下是極重視這位會元郎。

    怕是大梁要出位三元公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科舉,農家子的權臣之路》,方便以後閱讀科舉,農家子的權臣之路第150章 判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科舉,農家子的權臣之路第150章 判卷並對科舉,農家子的權臣之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