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科曼這種人,要是去仙俠頻道肯定是必死無疑了,他連現實世界可以公開獲取的高等數學教材都看不明白,難道換成仙俠頻道的高人都藏著的高深功法就行了?
有這個本事他早在現實社會研究《量子力學原理》、《朗道十卷》,根本不用去修仙。
數學就是現實世界的靈根,沒有就是沒有,而且科曼根據在法國的生活經歷已經得出判斷,他前世和今生都屬于不太行的這種普通人。
法國的高等教育,在數學領域不比甦聯差,但他知道甦聯是強在基礎教育上,在通過不斷的篩選挑選出來學霸出來。
當然了,按照美國的看法就是一群書呆子,區區學霸又不是學神。
但甦式教育體系確實極大程度上做到了,給所有人一個公平的機會。剩下的就是看個人是否有數學天賦了。
帕夫洛夫還以為科曼對甦聯強大的基礎教育感到欽佩,或者有什麼學習甦聯的想法,但結果就听到了科曼直說在篩選傻逼。
科曼說的話倒也存在三分歪理,可帕夫洛夫絕對不能承認,平等是甦聯的政治正確核心,最不能觸犯的一條,“帝國主義國家都是把人分成不同的等級,這是錯誤的。”
“數學天賦存在與否,又不是我能控制的。”科曼看著帕夫洛夫的目光充滿了莫名其妙,“打壓式教育確實會提升普通人的教育底線,但能夠做到的也就僅此而已了,我們當然需要有天賦的人在符合天賦的崗位。但大多數人沒有天賦,甦聯教育出來的大學生一旦過量,很可能會去掃大街。”
“什麼叫打壓式教育?”旁邊的法語翻譯毛妹繡眉皺起,這兩天她就發現,高利貸帝國主義的軍人說話不中听。
“在宏觀層面,甦式教育確實是打壓式教育,難道在叫家長的時候,老師對家長說你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就是安撫了?”
科曼撇嘴一笑道,“學生整體面臨社會和父母給于的壓力,都深信自己是棟梁之材,結果畢業了去做礦工?雖說倒也不是不行,但到時候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如何解決?”
甦式教育不就是美式教育的反面麼?美式快樂教育把所有人當成傻逼,直接從根源上抹除了天才的成長環境。
甦式教育確實能夠更大層面挖掘天才,但挖掘出來天才了,卻無法提供太多良好的崗位,做到物盡其用。
在帕夫洛夫和毛妹翻譯思考的同時,科曼把剛買的日記本拿出來寫心得,“初級教育之後,進行分流,建立平行的理工科體系。”
他今天確實是很認真的考察甦聯的基礎教育,剛剛也認真听了一堂課,甚至都沒有閑工夫看含苞待放的毛妹們。
分流就先從海外省進行試驗,對于法國來說海外省一張白紙,想怎麼揮灑都行,在阿爾及利亞的非法國移民人口,也就是當地人的受教育比例是百分之三,這個比例都不如民國,也確實是拿不出手。
如果不一小心做錯了也沒關系,不過是些許風霜罷了,阿爾及利亞人有勇氣、有自信、有能力渡過難關,必須敢為天下先。
剛剛之前指出了甦聯在戰爭當中男性人口損失慘重,馬上又覺得甦聯的基礎教育體系分流工作做的不到位。科曼又上了帕夫洛夫的監控報告。
帕夫洛夫寫報告的同時,科曼又打包了甦聯的高等教育教材,其實法國高等教育本身就不比甦聯差,在這個時間說不定還更強,可光對著基礎教育下手目的太明顯了,必須要做到一視同仁。
科曼肩負調查甦聯強大原因的任務,至少他是這麼和喬治皮杜爾說的。
甦聯能夠正面擊敗橫掃歐洲的德國,和第一次世界大戰被德國一只手就按在地上的帝俄天差地別,難道不值得研究麼?
此時的歐洲不會有國家質疑甦聯從帝俄時代到現在的脫胎換骨,德國人質疑了,還身體力行的質疑,目前戰火已經燒到了龍興之地東普魯士。
在莫斯科大學參觀的時候,科曼正式開口要求把參觀內務部的行程實現,“我要去德國戰俘營。”
“你有什麼目的?”帕夫洛夫皺眉反問,在克林姆林宮的研究上對方就要參觀內務部,雖然現在換了一種說法。
但換的說法糊弄外人還可以,他是內務部軍官,當然知道德國戰俘營是古拉格,這個內務部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來管理的。
科曼說是要參觀德國戰俘營,其實還是要了解內務部,不會因為換一個說法目的就變了。
“達瓦里氏,你不會認為只有甦聯才有德國戰俘吧?德國戰俘在英國、在法國、在很多歐洲國家也同樣存在。”
科曼嚴肅的對帕夫洛夫說道,“歐洲各國都遭到了德國的侵略,損失都非常巨大,戰後重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有免費的勞動力不用?但是怎麼用,如何最大程度上發揮效率,可能就比不上你們了,因此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科曼少見的這麼嚴肅,這個理由是很光明正大的,至于不天光明正大的部分帕夫洛夫沒有必要知道,那就是戰後肯定有一大批德國軍人,會成為法國外籍軍團的一份子。
面對戰後開啟的殖民地獨立浪潮,法德肯定會在某種意義上實現歐洲團結。
古拉格體系會先用在德國戰俘身上,然後用在阿爾及利亞,不過後者帕夫洛夫沒有必要知道。
“我要申請,就算是最後成功了,也只有你一個人可以去。”帕夫洛夫確實無法直接拒絕,他沒有這個權力,這是更高層考慮的事情。
尤其是現在,法國外交部長剛剛訪問成功,甦聯和法國的關系似乎有了新起點,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內務部軍官,除了寫報告向上匯報還能做什麼?
“這個法國軍人是不是有問題?”里亞斯諾伊在內務部會議上,拿出來了關于帕夫洛夫所匯報的科曼要求參觀德國戰俘營的匯報,“勞動改造體系從來就沒有外國人還是外國軍人深入了解過,我懷疑他就是奔著古拉格來的。”
“不用懷疑,就是。”內務部副部長梅爾庫洛夫直接蓋棺定論道,“從克林姆林宮人家就沒隱瞞過,科布洛夫,你那邊調查完了麼?有他的情報了麼?”
話音剛落,甦聯內務部部長貝利亞推門而入,包括梅爾庫洛夫在內的內務部將領如同條件反射一般起身,目光隨著貝利亞的身影移動,直到貝利亞坐在了主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