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豪︰開局打賞夢淚媳婦

第28章 網文與文學獎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久久蛋酒 本章︰第28章 網文與文學獎

    龍文書城的編輯小張最近很焦慮。平台的“新書推薦榜”被各種“系統流”、“重生打臉流”小說霸榜,點擊量和打賞數據好看,但內容同質化嚴重,讀者的評論區越來越多“又是老套路”的抱怨。直到某天,他收到了晨光文化發來的一部名為《鬼吹燈》的稿件,抱著“看看晨哥又搞什麼新花樣”的心態點開,結果一口氣讀到凌晨三點。

    “小張,醒醒!”主編老王拍了拍他的肩膀,“《鬼吹燈》的簽約談得怎麼樣了?這書要是不上架,我們平台就要被隔壁‘書海’搶先了!”

    小張揉了揉通紅的眼楮,指著電腦屏幕︰“王主編,您看看這開頭︰‘昆侖山,又稱昆侖虛,是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傳說這里是西王母的居所。而在昆侖山的深處,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九層妖塔。’ 這氛圍感,這民俗知識,跟那些‘開局覺醒神級系統’的小說完全不一樣!晨哥簡直是網文界的泥石流!”

    《鬼吹燈》在龍文書城上架那天,沒有任何首頁推薦,只在“懸疑探險”板塊的角落放了個小圖。但僅僅三天,它就憑借扎實的劇情、豐富的民俗知識楊晨特意加入了藍星本土的一些風水傳說,增加代入感)和驚險刺激的探險經歷,從底層一路逆襲,沖進了全站排行榜前十。

    “臥槽!這書太上頭了!摸金符、黑驢蹄子、粽子……這些民俗傳說寫得跟真的一樣!”

    “作者是不是真去過古墓?里面的機關描寫太細節了,我邊看邊查資料,發現好多民俗知識都是真實存在的!”

    “以前覺得網文就是爽,現在才知道,網文也可以漲知識!我現在看到深山老林就懷疑有古墓,看到老物件就想是不是明器!”

    《鬼吹燈》的成功,徹底打破了藍星網文“唯系統、唯重生”的固化模式。它開創的“盜墓流”成為新的創作方向,無數作者跟風創作,但大多只學到了“盜墓”的殼,沒學到“探險”的核。楊晨在作者後台留言區寫下一段話︰“盜墓不是目的,探險的過程、人性的考驗、對未知的敬畏,才是核心。” 這段話被無數讀者截圖保存,成為“盜墓流”創作的“黃金法則”。

    緊接著,楊晨推出了《全職高手》。這部以電競為題材的小說,在藍星引起的震動比《鬼吹燈》更大。藍星的電競產業尚處于萌芽階段,相關小說要麼是“天才少年橫掃賽場”的爽文,要麼是“電競選手的狗血愛情”,從未有人如此專業、如此熱血地描寫過一個電競團隊的成長。

    “晨哥是不是電競選手出身?這游戲設定也太專業了!‘龍抬頭’、‘伏龍翔天’這些操作,看得我熱血沸騰!”

    “第一次看電競小說看哭了!葉修離開嘉世那段,‘如果喜歡,就把這一切當作是榮耀,而不是炫耀’——太戳心了!”

    “以前覺得電競就是打游戲,看了《全職高手》才知道,這是一項需要智慧、技巧和團隊合作的運動!現在我每周都看聯賽直播!”

    《全職高手》的爆火,直接推動了藍星電競產業的發展。

    職業電競俱樂部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榮耀》小說中的游戲)的職業聯賽收視率超過了傳統體育賽事;

    高校開設“電子競技管理”專業,葉修成為學生們的“職業偶像”;

    主流媒體開始正面報道電競,稱其為“新時代的體育精神”;

    女性讀者佔比首次超過男性,她們為葉修的智慧、喻文州的冷靜、甦沐橙的細膩而瘋狂,打破了“電競是男性專屬”的刻板印象。

    某電競俱樂部的經理在接受采訪時說︰“《全職高手》讓更多人了解了電競的魅力。以前家長反對孩子打游戲,現在會說‘你能像葉修一樣厲害嗎?’ 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楊晨沒有停下腳步。他緊接著推出的《杜拉拉升職記》,再次刷新了藍星網文的邊界。這部貼近都市白領生活的現實向職場文,沒有金手指,沒有狗血沖突,只是真實地描寫了一個普通女性在職場的成長與掙扎。

    “這不就是我的日常嗎?開會、寫報告、處理人際關系……太真實了!杜拉拉的每一次進步,都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原來網文也可以不打怪升級,就寫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看完《杜拉拉》,我學會了怎麼做ppt,怎麼跟領導溝通,這比看職場教科書有用多了!”

    “晨哥簡直是網文界的‘生活百科全書’,從盜墓到電競再到職場,就沒有他寫不好的題材!”

    《杜拉拉升職記》的成功,讓龍文書城的編輯們徹底改變了選稿標準。平台設立了“現實題材專區”,開始主動挖掘描寫都市生活、職場奮斗、家庭關系的優質作品。一位原本寫“總裁文”的作者在轉型後說︰“感謝晨哥,讓我知道寫身邊的人和事,也能獲得讀者的喜歡。”

    楊晨在一次訪談中,被問及“如何看待網文的革新”時,他說︰“網文不應該是快餐,也可以是家常菜。它可以爽,可以燃,也可以真實,可以溫暖。我希望通過我的作品告訴大家,網文的世界可以很廣闊,只要你願意去寫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感。”

    訪談播出後,龍國作家協會舉辦了“新時代網文創作論壇”,邀請楊晨擔任主講嘉賓。他在演講中提出了“網文三原則”︰“拒絕套路化、擁抱現實感、重視人性美”。這三個原則被寫進了多家網文平台的創作指南。

    某天,楊晨收到了一個快遞,里面是一本手寫的網文大綱,署名是“一個被《全職高手》激勵的電競選手”。大綱的最後寫著︰“晨哥,我想把我們戰隊的故事寫成小說,不是為了爽,是為了記錄我們的青春。謝謝你讓我知道,普通人的故事,也值得被書寫。”

    楊晨看著大綱里那些充滿熱血和淚水的細節,想起了地球那些在網文世界里尋找共鳴的夜晚。在藍星,他不僅是在搬運故事,更是在告訴所有創作者︰寫你所知,寫你所感,寫這個真實的世界。而龍國的網絡文學,也因為他的到來,終于擺脫了“爽文”的單一模式,迎來了百花齊放的春天。晨光文化的書架上,《鬼吹燈》、《全職高手》、《杜拉拉升職記》的實體書整齊排列,而書架的空位上,正等待著藍星本土創作者們的新作品。

    龍國文學界的資深評論家李雪,手里攥著一封燙金的邀請函,指尖微微發顫。邀請函上印著“首屆晨光文學獎頒獎禮”的字樣,落款是晨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作為見證了藍星文學從貧瘠走向復甦的老評論家,李雪深知這個獎項的分量——它不僅是一筆豐厚的獎金,更是對文學創作方向的一次重新定義。

    “老李,你說晨哥這小子,到底想干什麼?”電話那頭是龍國大學的張衛東教授,“設立文學獎?他一個寫網文、搞音樂的跨界者,怎麼突然要插手文學評價體系了?”

    李雪撫摸著邀請函上“文學應兼具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燙金標語,沉吟道︰“老張,你沒發現嗎?晨哥這幾年引入的作品,從金庸武俠到四大名著,從《三體》到他自己寫的網文,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讀者的審美。他設立這個獎,恐怕不是為了插手,而是為了引導。”

    她的預感沒錯。楊晨設立“晨光文學獎”的初衷,源于一次與年輕作者的對話。那個作者拿著自己的小說手稿找到他,里面充滿了模仿痕跡和套路化情節,作者苦惱地說︰“晨哥,我也想寫點不一樣的,可平台只推爽文,讀者只看打賞,我得吃飯啊。”

    那一刻,楊晨意識到,僅僅引入經典是不夠的,必須建立新的評價體系,告訴創作者和讀者︰什麼是好的文學。

    晨光文學獎的設立消息一經公布,立刻在文學界掀起波瀾。

    獎金設置︰最佳長篇小說獎100萬龍國幣,最佳短篇小說獎50萬,最佳新人獎30萬——這是藍星文學史上最高額的文學獎項;

    評審團構成︰既有張衛東、李雪這樣的學院派權威,也有龍文書城的頂級編輯,還有普通讀者代表,甚至包括一位中學生——楊晨堅持“文學評價不應只屬于象牙塔”;

    投稿要求︰拒絕任何形式的抄襲和套路化創作,強調“原創性、思想性、藝術性”的統一。

    投稿郵箱開通第一天,就收到了份稿件。有成名作家的試水之作,有大學生的青澀創作,甚至有退休老人的回憶錄。李雪在評審會上感慨︰“我做了一輩子文學評論,從沒見過這麼踴躍的投稿場面。晨哥這是點燃了多少人心里的文學夢啊!”

    經過三個月的層層篩選,入圍名單終于公布。其中有描寫留守兒童生活的現實題材小說《山那邊的燈》,有融合龍國神話與科幻的《補天計劃》,還有一部用方言寫作的短篇小說集《弄堂口的故事》。這些作品風格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關注現實,表達真情。

    頒獎禮在龍國國家大劇院舉行,楊晨親自擔任主持人。當他穿著簡單的白襯衫走上舞台時,台下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大家好,我是晨哥。”他微笑著開口,“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設立晨光文學獎?因為我相信,好的文學能照亮人心。在我看來,文學不該是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也不該是流水線上的快餐產品。它應該像一盞燈,既能照亮現實的角落,也能點燃理想的火花。”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台下的作者們︰“今天獲獎的作品,有的寫了大山里的孩子,有的寫了未來的神話,有的寫了弄堂里的日常。它們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炫目的技巧,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東西——真誠。真誠地面對生活,真誠地面對自己,真誠地面對讀者。”

    最佳新人獎頒給了一位名叫林小雨的大學生,她的獲獎作品《外婆的蒲扇》描寫了外婆用一把蒲扇搖出的童年夏天。林小雨站在領獎台上,激動得熱淚盈眶︰“謝謝晨哥,謝謝晨光文學獎。我一直以為,只有寫‘高大上’的題材才能獲獎,是您讓我知道,平凡的生活也值得被書寫。”

    最佳長篇小說獎得主是一位中年作家,他的《鋼鐵森林》描寫了農民工在城市的奮斗與掙扎。他在獲獎感言中說︰“晨哥引入的《俗人回檔》讓我明白,真實的生活比任何套路都更有力量。這部小說里的每個角色,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原型。”

    楊晨為每位獲獎者頒獎後,發表了最後的演講︰“晨光文學獎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我希望通過這個獎告訴大家︰文學創作沒有捷徑,只有真誠。我期待看到更多關注現實、關注人性、關注文明的作品。因為只有這樣的文學,才能真正走進人們的心里,才能真正推動文化的進步。”

    頒獎禮通過龍國電視台和各大網絡平台直播,觀看人數超過5億。社交媒體上,晨光文學獎 的話題閱讀量破30億,無數人被獲獎作品的故事感動︰

    “《外婆的蒲扇》看得我哭了,想起了我奶奶的藤椅,原來平凡的日子也能寫成這麼美的故事。”

    “晨哥說得對,文學需要真誠。以後再也不看那些套路文了,沒意思。”

    “我也要拿起筆,寫寫我家小區門口修鞋匠的故事,他總是免費給老人修鞋。”

    頒獎禮結束後,張衛東教授找到楊晨,遞給他一杯香檳︰“晨哥,我服了。你不僅帶來了好作品,更建立了新的評價標準。這個獎,會改變藍星文學的走向。”

    楊晨接過香檳,看著劇院外璀璨的燈火,想起了地球那些照亮他青春的文學作品。“張教授,”他輕聲說,“評價體系就像一條路,我只是把它拓寬了一些,讓更多人知道,除了走捷徑,還可以走得更踏實,更有風景。”

    接下來的幾年,晨光文學獎的影響力逐年擴大。它不僅發掘了大批優秀的本土作家,更引導了整個文學創作的風向。龍文書城的“現實題材專區”作品數量翻了十倍,質量也大幅提升;傳統文學期刊開始關注新銳作家,形成了“學院派”與“網絡派”的良性互動;甚至連中小學的語文教材,都開始收錄晨光文學獎的獲獎作品。

    某天,楊晨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本晨光文學獎獲獎作品集,扉頁上寫著︰“晨哥,這是我們用您給的‘燈’照亮的世界。謝謝您,讓我們知道,文學不死,真誠永存。” 落款是一群獲獎作者。

    楊晨翻開作品集,第一篇就是《山那邊的燈》,里面寫著︰“留守兒童小光在山頂點亮一盞燈,不是為了照亮道路,而是為了告訴遠方的父母,他在等他們回家。” 楊晨看著看著,眼眶有些發熱。

    他知道,設立晨光文學獎,是他在藍星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之一。它不僅是一個獎項,更是一個信號——告訴所有創作者和讀者,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需要真誠的土壤和多元的評價。而他播下的這顆種子,正在藍星的文學園地里,開出最絢爛的花。晨光文化的辦公大樓里,“晨光文學獎”的金色牌匾在陽光下閃耀,而牌匾下方的展示櫃里,陳列著從首屆到最新一屆的獲獎作品,它們代表著藍星文學的新生與希望。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神豪︰開局打賞夢淚媳婦》,方便以後閱讀神豪︰開局打賞夢淚媳婦第28章 網文與文學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神豪︰開局打賞夢淚媳婦第28章 網文與文學獎並對神豪︰開局打賞夢淚媳婦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