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獄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賊

第252章 敦煌之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觀一葉的小五 本章︰第252章 敦煌之盟

    營帳之中,霍無忌凝視著張佛兒,她眼中那一抹難以掩飾的幽怨,像一根細針刺入他心頭最柔軟之處。他不由得暗自嘆息——說到底,她又何嘗不是亂世中的一葉浮萍,被推上這所謂“女帝”之位,實則不過是項羽用來號令舊楚的一面旗幟。在這場談判之中,她看似坐在主位,卻何曾真正擁有過話語權?

    霍無忌的聲音低沉而清晰,打破了這片寂靜“你我都明白,如今西楚雖表面上奉你為帝,但發號施令、執掌兵權的,從來都是項羽。任憑你今日如何向我表露忠心,只要項羽仍然手握重兵,你就永遠只是一個被推在前台的傀儡。以他的野心和性子,又怎會甘心偏安于西涼一隅?今日妥協,不過是他以退為進的權宜之計。”

    張佛兒听罷,眸中的光彩漸漸黯淡下去,長睫低垂,在她蒼白的臉上投下一道淺淺的陰影。自己的處境,她比任何人都要清楚。這些年來,她就像一個被絲線操控的木偶,每一步都身不由己。她張了張口,最終卻什麼也沒說,只是輕輕點了點頭。

    霍無忌向前邁了一步,聲音壓得更低,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不如……你我聯手。我助你除掉項羽,為你掃清障礙。此後,你可安心回去做你的女帝——我不要你稱臣,只要你承諾不與我為敵,我便保你楚地百年太平,讓你和你的子民休養生息。”

    張佛兒的心猛地一跳,一股難以言喻的悸動掠過心頭。這個提議誘惑極大,卻也危險萬分。

    她抬起眼,眼中交織著希望與恐懼“王爺的好意,佛兒心領。但我在楚軍之中形同虛設,毫無根基,縱使項羽不在了,那些將領又豈會听我一介女子的號令?更何況……西陵郡主王昭君如今還在敦煌城中為人質。若項羽真有絲毫閃失,城中楚軍盛怒之下,必定屠城報復!屆時血流成河,佛兒萬死難贖其罪!”

    霍無忌面色沉靜,仿佛早已料到她的顧慮。他微微頷首,目光如炬“這一切,我自有安排。你只需要記住——無論發生什麼,首先要保護好自己。”

    張佛兒怔住了,她凝視著霍無忌深邃的眼眸,試圖從中讀出他真正的意圖,卻只覺得那里面像一潭深不見底的湖水,平靜之下暗流洶涌。

    她猜不透他的布局,心中越發不安,終于忍不住出聲提醒,聲音里帶上了連自己都未察覺的顫抖“王爺,您可知項羽早已暗中聯絡了蜀漢諸葛亮與大唐李世民?您在西涼滯留越久,處境便越危險……不如……不如就此退兵回朝吧。別再打下去了!這……這算是佛兒求您了!”話音未落,眼中已泛起晶瑩淚光,聲音也隨之哽咽。

    霍無忌見她如此情態,懇切哀婉,再想起她多年來在身邊的溫柔相伴,一時之間心緒翻涌,百感交集。他猛地起身,大步走到她面前,不由分說地將她緊緊擁入懷中。她的身體微微一僵,隨即軟化下來。

    他感受著她的輕顫,在她耳邊沉聲說道“自你跟隨我以來,從未開口求過我什麼……這一次,便當作是我補償你的。”

    張佛兒伏在他懷中,听到這句話,心中頓時一喜,仿佛一塊巨石落地。她以為他終于听進了她的勸告,決定放棄征戰,撤兵息戰,換取暫時的和平。

    然而,霍無忌卻緩緩松開了懷抱,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復雜得讓她心悸。未等她再開口,他已毅然轉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營帳,留下她獨自一人站在原地,帳簾晃動,帶入一絲帳外的冷風。

    帳外,劉裕、趙匡胤、典韋等一眾將領正焦灼等候,見霍無忌出來,立刻上前護衛左右,目光中充滿了探究與疑慮。

    霍無忌卻渾然未覺,他的目光越過眾人,直射向不遠處傲然而立的項羽。他朗聲開口,聲音洪亮而堅定,足以讓雙方將士皆清晰听聞

    “項羽,本王今日看在你們女帝力主和談的面上,願以楚河為界,劃出海寧、蘭陵、天水三郡之地,供你楚人休養生息,重建家園。但你必須答應本王兩個條件——其一,永不與我大夏為敵;其二,”他語氣驟然轉厲,目光如刀,“必須昭告天下,尊玲瓏公主為西楚唯一正統之帝,你項羽需立誓效忠,絕不反叛!”

    劉裕、趙匡胤等人聞言,臉上皆露出不贊同的神色,彼此交換著擔憂的眼神。他們只覺得主公終究還是被兒女情長所困,被那張佛兒的眼淚動搖了心志,竟做出這等看似妥協退讓、甚至有些荒唐的決策——不僅輕易放虎歸山,還要割讓三郡肥沃之地!

    悄然跟出帳外的張佛兒,將這番話听得清清楚楚。她望著霍無忌挺拔而決絕的背影,淚水再次模糊了雙眼,心中的歉疚與感激交織在一起,如同潮水般洶涌澎湃,幾乎將她淹沒。

    項羽冷嗤一聲,對于“尊帝”之言不置可否,轉而問道“虞姬和我叔父項伯呢?”

    霍無忌回答得干脆利落“明日午時,我便派人將他們安然送至此處。並以所有被俘楚軍將士,交換西陵郡主和敦煌城的完整歸還。此後,你需率部退至楚河以北,你我雙方,井水不犯河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項羽目光銳利,如同鷹隼般緊緊盯著霍無忌,似乎要從中看穿他真正的意圖。片刻沉默之後,他終于豪邁地大笑一聲,點頭道“好!攝政王果然痛快!我項羽原本以為你只是個倚仗兵多將廣的權臣,今日方知,你也是和我一樣是重情重義的英雄!好!你我今日就在此地,當著你我兩軍將士的面,立下盟約!”

    “好!取酒來!”霍無忌朗聲應道。

    典韋與許褚立刻奉上烈酒,分別倒入海碗之中。霍無忌與項羽同時上前,各自端起一碗。兩人目光再次踫撞,皆看到彼此眼中的復雜情緒——有欣賞,有警惕,有英雄相惜,更有毫不掩飾的雄心與較量。他們同時仰頭,將碗中烈酒一飲而盡,隨後用力將酒碗摔碎在地!

    “啪嚓”兩聲脆響,碎裂的陶片四濺開來。

    敦煌之盟,于此塵埃落定。後世史書工筆,在霍無忌的授意下,將這場決定了西涼格局的盟約,意味深長地稱為了——“鴻門宴”。

    當日,霍無忌率眾返回甘州城。面對麾下眾將疑惑、不滿乃至擔憂的目光,他並未多作解釋,只是面色沉靜,徑直下令召來韓信、郭嘉、姚廣孝、常遇春等核心謀臣武將密議。

    燭火通明直至深夜,門窗緊閉,無人知曉他們具體謀劃何事,只隱約听見低沉的話語聲和偶爾落在軍事地圖上的清脆指響。一切都在靜默中布局,在黑暗中涌動。

    次日天明,霍無忌果然依約行事。圍困敦煌的大軍開始有序後撤,讓出通道。霍無忌親率一支精銳騎兵,押著虞姬與項伯二人,前往城外十里坡地與項羽交換人質。曠野之上,風沙掠過枯草,兩軍旗幟鮮明,列陣相對,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一觸即發的緊張與肅殺之氣。

    項羽亦守信諾,率楚軍主力撤出敦煌城。但他顯然也留了後手——為防霍無忌中途變卦,他命親信精銳“護送”著西陵郡主王昭君,隨中軍一同東行,名為保護,實為質押。霍無忌遠遠望見,眼神微冷,面上卻不動聲色,只按約定,先釋放了項伯及楚軍俘虜,卻獨獨將虞姬留至最後。

    兩位當世梟雄隔空相望,目光在風沙中交鋒,彼此都心知肚明對方的算計與防備,卻又在千軍萬馬面前,維持著這來之不易、脆弱無比的信任與協議。

    于是,一場奇特的“雙人質”護送開始了。兩軍一前一後,向著楚河界緩緩移動。項羽率領前軍,帶著王昭君走在最前;霍無忌則統率後軍,帶著虞姬保持一定距離尾隨。與此同時,張須陀與蕭摩訶率領的夏軍先鋒迅速接管了已是空城的敦煌城防,而遠處,大將軍韓信正指揮著百萬夏軍主力,看似全線後撤,實則陣型嚴謹,暗藏玄機,隨時可進可退。

    項羽騎在他那匹神駿非凡的烏騅馬上,身姿依舊挺拔如山,卻不時勒緊韁繩,回頭望向後方隊伍中那輛載著虞姬的馬車,眉宇間籠罩著一層難以化開的憂色。

    英布策馬湊近,語氣中充滿了不甘與疑惑“項王,我們真就如此退走了?將這大好城池、戰略要地,就這麼拱手讓還?不再與夏軍決一死戰?”

    項羽默然片刻,沉聲答道“此一役,我軍雖挫敵銳氣,但自身亦折損頗重,兵疲馬乏,糧草不繼,亟需休整。若此刻再與霍無忌的百萬生力軍硬拼,不過兩敗俱傷,徒耗元氣。如今能得西涼三郡之地,雖非全功,卻也是一塊難得的根基。暫且收兵,蓄力待時,他日天下之爭,未必沒有我西楚卷土重來、問鼎中原之時!”

    周圍眾將聞言,雖仍有幾分不甘,但思及現實困境,也都紛紛點頭稱是。唯獨龍且依舊蹙緊眉頭,擔憂道“項王,那霍無忌……果真會如此輕易遵守承諾?末將恐其中有詐。”

    項羽聞言冷笑道“諸葛亮之蜀軍,仍在祈山一帶虎視眈眈,伺機而動;李世民的大唐鐵騎,亦在邊境陳兵耀武,威脅夏軍側翼。霍無忌雖擁兵百萬,然懸軍深入西涼已久,後勤糧草轉運艱難,豈能無限期與我等在此僵持?此時順勢退兵,換取邊境暫寧,集中精力應對蜀唐之威脅,乃是他眼下最好的選擇。非是他不想吞並我等,實是力有未逮,四面受敵耳。故此,我非但不懼他反悔,只怕他退得不夠快、不夠遠!”

    “項王英明!” “原來如此,末將等明白了!”

    項羽不再多言,他勒住戰馬,目光越過千軍萬馬,遙望東方天際翻滾的流雲。那里,是更廣闊的中原,是群雄逐鹿的舞台。

    他心中的雄心非但因暫時的退卻而消減,反而如同被壓抑的火焰,燃燒得愈加熾烈。他暗自發誓只需兩年!只需給我兩年時間休養生息、整頓內政、厲兵秣馬!到那時,無論是霍無忌、諸葛亮,還是李世民……天下群雄,都將在我西楚霸王的兵鋒之下顫抖!

    喜歡鎮獄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賊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鎮獄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賊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鎮獄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賊》,方便以後閱讀鎮獄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賊第252章 敦煌之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鎮獄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賊第252章 敦煌之盟並對鎮獄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