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的晨霧尚未散去,何雨柱與推著自行車的易中海、賈東旭迎面相遇。今天是約定送菜的最後一天。
柱子從後院走來,易中海神色如常。
賈東旭站在一旁,面色稍有恢復,但仍帶著幾分蒼白。清晨微涼,他披了件厚外套。
\"柱子,這兩天多虧你了。\"
賈東旭明白自己身體好轉是因為吃了柱子做的飯菜,便向他表示感謝。
\"東旭哥客氣了,錢是一大爺出的,要不然我也沒法帶著妹妹準備這些。\"
柱子不想居功,收了錢辦事,沒必要裝作善人。
\"柱子,東旭是該謝謝你,換了別人可沒這手藝。\"
易中海接過話茬,語氣溫和。
昨晚思量一番後,他已決定拉攏柱子,此刻便有意示好。
柱子見狀,不再推辭,只是掃了兩人一眼。
\"一大爺,你們這是要去廠里?\"
賈東旭病休數日,一直在家調養。
看這情形,今天是要復工了。
\"是啊柱子,再不去手藝都生疏了,後天轉正考核,得抓緊跟師傅練習才行。\"
\"行,東旭哥,祝你順利轉正,我也得去上班,先走了。\"
簡短寒暄後,柱子未多做停留,徑直出院趕往工作地點。
易中海望著他的背影,微微點頭。
\"走吧東旭,這幾天耽擱了,得盡快補上落下的進度……\"
大約十分鐘後。
鴻賓樓的招牌已映入柱子眼簾。
武藝有成後,何雨柱步履如飛,往日需要三十分鐘的行程,現在不到十分鐘就能走完。
這還是他刻意控制速度的結果,若放開手腳,還能更快。
到達目的地時,他呼吸均勻,額頭不見汗跡,體力消耗寥寥無幾。
明勁境界的武者體質,早就超越了普通人的極限。
這樣的身體素質,放在專業運動員中也是佼佼者。
更難得的是他才十五歲,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可估量。
何雨柱突然冒出一個想法——
既然走得這麼快,還要自行車干什麼?
隨即搖頭失笑。
自行車還是必要的。
這個年代,自行車就像未來的豪車,是身份的象征。
日後談婚論嫁時,推著自行車往那一站,自然就顯得與眾不同。
走進鴻賓樓,何雨柱先向楊老板恭敬問好,才轉身走向後院。
他清楚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楊老板當初的提攜。
別人對他一分好,他就要回報十分謙遜。
後廚里,何雨柱沒有急著動手做菜,而是先找到師父李保國。
\"師父。\"
李保國抬眼打量他,眉頭微蹙︰\"柱子,最近是不是有什麼變化?\"
師徒朝夕相處,李保國見多識廣,隱約察覺到徒弟身上不同尋常的氣息。
何雨柱摸了摸後腦勺︰\"最近跟著楊師傅練武,稍微有了些長進。\"
習武的進步讓何雨柱整個人的氣質都煥然一新。
體態、神情都與往日大不相同。
當然,這話也只有何雨柱說得出口。
若是讓那些苦練多年的武者听到,怕是要驚得目瞪口呆。
短短幾日就練出明勁,還說是\"有點進步\"?
別人寒來暑往勤修苦練數年都未必能入門,听到這話豈不是要氣炸肺?
李保國目光微閃。
他雖然不習武,但徒弟精氣神的蛻變卻一目了然。
心里明白,何雨柱說的\"有點進步\"絕非等閑,十有 是有了重大突破。
不過李保國知道,柱子並非有意隱瞞,而是天性謙遜,這話發自內心。
越是如此,李保國越是感慨︰自己這是收了個怎樣的天才徒弟啊?
當初還擔心練武會影響廚藝,沒想到柱子在鴻賓樓的聲望反而更高了。
起初客人是沖著他李保國徒弟的名號來嘗鮮,但味道做不得假。
不好吃?就算是他李保國親自下廚,客人照樣不給面子。
如今柱子已經成為後廚最搶手的師傅之一,不少食客指名要他掌勺。
甚至有些資深大廚都沒有這樣的號召力。
眾人都看得出來,何師傅晉升大廚指日可待,不少人已經把他當作鴻賓樓第四位主廚的熱門人選。
最難得的是,柱子人緣極佳。
無論職位如何變化,他始終謙遜有禮。即便成了掌勺師傅,切配的活計照樣親自動手。
要知道,很多廚師稍有地位就擺架子,恨不得把所有雜活都推給學徒。
因此何雨柱在後廚的口碑人人稱道。
這一切,李保國這個做師父的都看在眼里,心中倍感欣慰。
\"對了師父,想跟您打听個地方。\"
\"貓兒巷?\"
李保國听到這個地名,略顯詫異。
\"是為了楊老的藥膳方子?\"
他知道徒弟最近在幫楊老先生尋找藥膳配方。
何雨柱點點頭。
老太太給了他一個地址,但眼下時局動蕩,加上老太太身份特殊,他不敢輕舉妄動。
向師傅請教總是明智的,畢竟李保國閱歷豐富。
李保國微微蹙眉,仔細回想著。
貓巷兒...這個地方他好像有點記憶,以前可能去過。
思考良久,李保國終于隱約記起了一些往事。
\"柱子,貓巷兒那邊確實有過藥膳的傳聞,但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時時局動蕩,四九城還盤踞著不少舊勢力。
听說,貓巷兒曾有人提起過藥膳,甚至有傳言說那里出現過一位 藥膳大師,在當時引起不小轟動。
但那會兒李保國專注研究廚藝,對這些小道消息沒太在意。
听完師傅的話,何雨柱點點頭。
看來聾老太太沒說錯。
既然這樣,得盡快去趟貓巷兒,楊先生的傷拖不得。
\"柱子,最近外面風聲緊,出門要多加小心。\"
李保國明白柱子要做什麼,他沒有阻攔。
楊先生收柱子為徒傳授武藝,這份恩情不比師徒情分淺。
柱子為楊先生尋藥膳,是分內之事。
更何況在他心里,柱子早已如同己出。
就算柱子現在有功夫在身,他還是忍不住要叮囑幾句。
\"師傅放心,我會當心的。\"
......
黃昏時分,何雨柱跟師傅和楊老板打了招呼,收拾好東西出門。
這次他帶了五個飯盒。
一個給賈東旭,三個留著自己和雨水吃,還有一個是專門給師傅炖的排骨湯。
前些日子疏忽了這事,如今師傅傷勢未愈,待在院子里反倒比醫院或武館更安全。
軍管會提出要保護楊先生,但被楊佩元謝絕了。
特務暗中窺探,加上太元武館虎視眈眈,他不想連累無辜。
柱子雖不知具體情況,但每天帶些補品給師傅,總是一片心意。
快到師傅家時,何雨柱從空間取出裝著熱湯的瓦罐。
湯在空間里保持著剛出鍋的溫度,拿出來時還冒著熱氣。
他提著瓦罐,這才走向師傅家。
這麼做,是怕離得太近時取湯會被師傅察覺。
雖然信任師傅,但空間的秘密他不會告訴任何人,包括雨水。
有些事,知道得越少反而越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