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他們在實驗田中的深入,類似的觀察與記錄不斷進行著。張嫣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從稻葉的顏色、寬窄,到稻穗的疏密、長短,都一一分析並讓阿光記錄。她深知,這些看似瑣碎的數據,將成為解開再生稻種植謎題的關鍵線索。
收割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田間一片忙碌景象。農民們手持鐮刀,小心翼翼地收割著再生稻,每一刀都飽含著對辛勤勞作的敬意和對收獲的期待。張嫣也親自參與其中,她與農民們一起彎下腰,收割著這凝聚著無數心血的成果。盡管烈日炎炎,汗水濕透了衣衫,但她的眼神中始終閃爍著堅定與執著。
在收割的同時,張嫣還不忘叮囑大家注意區分不同區域的稻子,將生長情況相似的稻子分別堆放,以便後續更準確地統計產量和分析數據。“大家小心點,把那些長得好的和不好的分開,這樣我們才能清楚知道每種情況的產量,可別弄混了。”她大聲喊道,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是對此次收獲的重視。
隨著一捆捆再生稻被收割下來,田邊的空地上逐漸堆起了一座座金黃的小山。每一座小山都代表著一個區域的種植成果,也承載著張嫣和眾人對未來的期望。收割完成後,緊接著便是稱重統計。張嫣和阿光以及其他參與試驗的人員圍在秤旁,緊張地看著秤砣的移動。每報出一個產量數字,大家的心情都隨之起伏。
那些生長良好的試驗田,產量遠超預期,讓眾人驚喜不已,不禁歡呼雀躍。而一些表現不佳的區域,產量則讓人有些失望,大家的神情中透露出一絲沮喪。但張嫣很快振作起來,她對大家說道“這次的結果雖然有好有壞,但無論如何,都是我們寶貴的經驗。那些長得好的區域,我們要總結成功經驗;表現不好的,我們更要找出問題所在。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一定能種出更高產的再生稻。”
在張嫣的鼓勵下,眾人重新燃起斗志。接下來的日子里,張嫣與農學家、老農夫們一起,對記錄的數據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他們圍坐在桌前,面前堆滿了記錄著各種數據的紙張。張嫣指著一組數據說道“你們看,這片產量高的田,稻樁高度、施肥時間和用量以及灌溉頻率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關聯。我們可以嘗試按照這個模式,在其他地方進行優化試驗。”大家紛紛點頭,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提出各種假設和改進方案。
通過這次收獲與數據分析,張嫣和她的團隊對再生稻種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們意識到,留稻樁種植再生稻雖然具有巨大的潛力,但要實現穩定高產,還需要在各個環節進行精準把控。每一個細微的差異,都可能對最終的產量產生重大影響。
在後續的日子里,張嫣決定在更大範圍內推廣這次試驗的成功經驗,並針對出現的問題進一步優化種植方案。她組織了多場農業技術培訓,邀請參與此次試驗的人員向更多農民傳授再生稻種植的要點。同時,她還安排專業人員深入各地,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土壤條件,制定個性化的種植方案,確保再生稻能夠在大明的土地上茁壯成長。
喜歡大明長歌之太後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長歌之太後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