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國爭霸

第79章 相遇孔融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牟山刀客 本章︰第79章 相遇孔融

    曹操收編泰山賊眾三萬余人,聲勢大振,隨即上表獻帝,自請為兗州牧。獻帝無奈,只得應允。曹操遂調集兗州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向青州,誓要一舉剿滅黃巾余孽。

    吳權得知曹操大軍壓境,心知若與其正面遭遇,必生事端。加之探馬來報,青州黃巾主力皆聚于濟南,樂安一帶守備空虛。吳權當機立斷,率軍轉攻樂安,計劃由樂安北上北海,再經東萊渡海返回遼東。

    與此同時,曹操大軍在濟南郊野與黃巾主力展開激戰。兩軍對壘,殺聲震天,刀光劍影間血染黃沙。張曼成雖擁兵十余萬,麾下卻無良將統御,戰陣調度混亂,漸漸不敵曹軍精銳。鏖戰數日,黃巾軍傷亡慘重,張曼成只得率殘部退守平陵、朝陽、梁鄒等城,負隅頑抗。

    曹操圍城數日,見強攻難下,遂問計于軍師戲志才。戲志才微微一笑,獻上“土工之計”——命掘子軍暗中挖掘地道,直通城內。待地道貫通,曹軍精銳趁夜潛入,里應外合,一舉攻破平陵城防。張曼成倉促應戰,終因寡不敵眾,被曹軍生擒。曹操冷笑一聲,下令將其斬首示眾,余下十余萬黃巾部眾見大勢已去,紛紛跪地請降。

    至此,青州黃巾主力覆滅,曹操威名更盛。而吳權則已悄然攻佔樂安,正率軍疾行,直奔北海而去……

    吳權率軍進抵樂安,卻遭遇趙弘與廖化的頑強抵抗。兩軍交鋒數合,吳權佯裝不敵,下令丟棄輜重,率軍敗走。趙弘見狀大喜,對廖化道︰“吳權不過如此,速取輜重,莫讓他人搶了先!”二人不知是計,急令部眾收繳物資,不料行不過二十里,忽聞號角震天,伏兵四起!徐榮、王方各率精騎從兩側殺出,吳權親領中軍截斷退路。趙弘倉促應戰,被典韋一戟刺于馬下,廖化見大勢已去,只得下馬請降。

    此時北海相孔融聞訊,率軍夾擊樂安,張寧與杜遠被迫退守壽光,閉城死守。吳權不願多造殺孽,僅帶典韋一人,單騎至壽光城下,高聲請見張寧。守軍見其孤身而來,遂放其入城。

    城中,張寧神色憔悴,杜遠持刀而立,戒備森嚴。吳權拱手一禮,坦然道︰“張姑娘,令尊與二位叔父為民請命,其志可嘉。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漢雖自桓帝以來日漸衰微,但忠臣良將猶存。黃巾舉事,雖有萬眾響應,卻無長遠謀劃,攻城而不治地,終難成事。”

    他頓了頓,目光誠摯︰“不瞞姑娘,在下對張角先師之太平道義深為欽佩。其濟世之心、醒世之言,實為亂世明燈。若姑娘不棄,權願在遼東奉太平道為治世之本,去蕪存菁,使道法昌明,百姓安居。”

    張寧聞言,眸中淚光閃動。她沉默良久,終是長嘆一聲︰“先父一生所求,不過天下太平。若將軍真能踐行道義,寧願率眾相隨。”杜遠見張寧表態,亦棄刀跪地,余眾紛紛歸降。

    至此,吳權兵不血刃取下壽光,攜張寧及黃巾余部踏上歸途。

    吳權在壽光與孔融會師,二人于帳中促膝長談。吳權直言相告︰"孔北海明鑒,權此番借道青州,實為率眾返回遼東。如今中原紛亂,非久留之地。"

    孔融沉吟良久,憂心忡忡地問道︰"以將軍之見,當今局勢,當如何自處?"

    吳權目光深邃,緩緩答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雖各地諸侯心懷不滿,然有黃巾軍前車之鑒,無人敢公然抗旨。為今之計,北海不妨兼並東萊之地,擴充實力。明面上順從曹操,暗中積蓄力量,靜待時變。他日若天下有變,或可另圖大業。"

    孔融聞言,眼中精光一閃,撫掌嘆道︰"將軍高見,融茅塞頓開!"

    待吳權率軍離開後,袁譚趁機出兵,佔據平原郡。曹操則順勢接管樂安,孔融依吳權之計,表面臣服于曹操,實則暗中整軍經武,靜觀天下之變。

    至此,青州局勢暫趨穩定,而吳權已帶領部眾踏上歸途,乘船北上,向著遼東進發......

    喜歡四國爭霸請大家收藏︰()四國爭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國爭霸》,方便以後閱讀四國爭霸第79章 相遇孔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國爭霸第79章 相遇孔融並對四國爭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