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魯西南廣袤的平原上,定陶區如一顆璀璨明珠瓖嵌在黃河故道南岸。作為歷史悠久的"天下之中",這里不僅承載著華夏文明的千年積澱,更孕育出無數充滿生機的美麗鄉村。張河新村,正是這片熱土上綻放的一朵絢麗奇葩,以其獨特的自然稟賦、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蓬勃的發展活力,譜寫著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動人篇章。
張河新村位于定陶區東南部,距城區約12公里,東接成武縣,南鄰曹縣,處于三縣區交匯的黃金地帶。境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屬黃河沖積平原地貌。萬福河支流張河自西向東穿村而過,為這片土地帶來了豐沛的水源和靈動的氣息。得益于優越的地理位置,新村交通網絡四通八達,省道327線穿境而過,濟商高速出入口僅10分鐘車程,為村莊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追溯歷史,張河村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相傳張氏先祖隨移民大軍從山西洪洞遷徙至此,見此處河網密布、土地肥沃,便在此定居。因緊鄰張河,故得名張河村。歷經數百年繁衍,村落不斷發展壯大。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張河村在黨的領導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9年,按照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原張河村、趙樓村、李莊村等6個自然村合並組建張河新村,開啟了發展新篇章。
張河新村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村內水系縱橫交錯,除張河外,還有大小溝渠20余條,形成了完善的水利網絡。依托良好的水資源條件,村內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建成高標準農田1.2萬畝,全部實現節水灌溉。漫步村中,處處可見良田沃野,麥浪翻滾,稻花飄香,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村莊綠化覆蓋率達40以上,道路兩旁綠樹成蔭,房前屋後花木扶疏。村東建有佔地200畝的生態濕地公園,園內碧水蕩漾,蘆葦搖曳,白鷺翩躚,是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村西的千畝果園,種植著隻果、桃、梨等多種果樹,每到春天,繁花似錦;夏秋時節,碩果累累,成為遠近聞名的"花果山"。
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張河新村發展特色產業提供了有利條件。村內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為發展綠色農業和食品加工奠定了基礎。此外,充足的光照和適宜的氣候,也十分有利于光伏產業發展。目前,村里已建成光伏發電站3座,年發電量達500萬度,既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又實現了綠色發展。
張河新村規劃科學,布局合理。按照"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理念,將新村劃分為居住區、產業區、生態區三大功能板塊。居住區統一規劃建設多層住宅樓32棟,配套建設社區服務中心、幼兒園、衛生室、文化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實現了"15分鐘生活圈"全覆蓋。
村內道路全部硬化、亮化,主干道寬8米,次干道寬6米,形成了"三縱四橫"的路網格局。家家戶戶通上了自來水、天然氣,實現了光縴網絡和4g信號全覆蓋。村東建設的污水處理站,日處理能力達500噸,實現了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完善,垃圾清運實現常態化,村容村貌整潔美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村里大力推進智慧鄉村建設。建設了智慧社區管理平台,實現了村務管理、安全監控、便民服務等功能的智能化。每個家庭都安裝了智能水表、電表,村民通過手機app就能完成繳費、報修等操作。這些現代化設施的應用,極大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質。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張河新村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形成了"一園兩基地三產業"的發展格局。"一園"即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面積5000畝,重點發展設施蔬菜、花卉苗木、生態養殖等產業。目前已建成智能溫室大棚200座,種植草莓、櫻桃、有機蔬菜等特色農產品,產品遠銷北京、上海等地。
"兩基地"分別是食品加工基地和電商物流基地。食品加工基地依托本地優質農產品資源,發展果蔬深加工、糧食加工等產業,現有規模以上企業3家,年產值超億元。電商物流基地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入駐電商企業20余家,年交易額突破5000萬元。通過"電商+基地+農戶"模式,帶動500余戶村民就業增收。
"三產業"指特色種植、生態養殖和鄉村旅游。特色種植方面,除了果蔬產業,還發展了中藥材、食用菌等特色品種;生態養殖以肉牛、蛋雞、肉鴨為主,建成標準化養殖場10個。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田園風光,村里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打造了農家樂、采摘園、垂釣中心等旅游項目,年接待游客10萬余人次,旅游收入超800萬元。
2023年,張河新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0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萬元,高于全區平均水平。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讓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更吸引了大批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為村莊發展注入新活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河新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村內保存完好的張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是研究魯西南傳統建築的重要實物資料。每年清明時節,張氏族人都會在此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傳承家族文化。村里還保留著舞龍、舞獅、秧歌等傳統民俗活動,每到春節、元宵等節日,村民們自發組織表演,熱鬧非凡。
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村里建設了文化禮堂、村史館、農家書屋等文化設施。文化禮堂定期舉辦戲曲演出、文藝培訓等活動;村史館通過實物、圖片、文字等形式,展示村莊的歷史變遷;農家書屋藏書2萬余冊,成為村民學習知識的重要場所。
在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方面,張河新村建立健全了村規民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群眾組織。通過開展"文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活動,樹立先進典型,引導村民移風易俗。村里還組建了志願服務隊,常態化開展助老扶弱、環境整治等志願服務活動,營造了和諧文明的良好氛圍。
張河新村堅持黨建引領,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建立了"黨支部+網格+黨員中心戶"的治理體系,將全村劃分為6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實現了精細化管理。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通過設立黨員示範崗、組建黨員服務隊等方式,引導黨員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在民生保障方面,村里實現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全覆蓋。建設了幸福院,為留守老人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等服務。設立了教育基金,每年資助困難學生20余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讓村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學有所教。
同時,村里高度重視平安建設。安裝了高清監控攝像頭200余個,實現了重點區域全覆蓋。組建了治安巡邏隊,開展常態化巡邏防控。通過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村民法治意識明顯增強,連續多年實現"零上訪、零案件、零事故"。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張河新村正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謀劃未來發展。按照"產業興、生態美、鄉風好、治理優、百姓富"的目標,計劃用35年時間,將張河新村建設成為全國鄉村振興示範村。
產業發展方面,將繼續做大做強現代農業,建設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園,延伸產業鏈條。加快發展數字農業,推進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同時,積極發展康養產業,打造集休閑、養老、旅游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生態建設方面,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庭院,打造生態宜居鄉村。加強水資源保護,建設生態河道,構建水美鄉村。加大綠化美化力度,建設森林鄉村,讓村莊更加綠意盎然。
文化建設方面,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建設民俗文化博物館,打造文化品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文明鄉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民生保障方面,繼續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健身廣場等設施。加大教育、醫療投入,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建立長效幫扶機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全體村民共同富裕。
從古老村落到現代新村,張河的蛻變見證了中國鄉村的滄桑巨變。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張河新村正以昂揚的姿態,向著更加美好的明天闊步前行。這里不僅是村民安居樂業的家園,更是人們向往的詩意棲居地。相信在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張河新村必將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成為魯西南大地上一顆更加璀璨的明珠。
在這個充滿生機的村莊里,38歲的劉章見證並參與了張河新村從傳統村落邁向現代化社區的蛻變,他的故事,正是千萬中國農民在鄉村振興浪潮中奮斗與幸福的縮影。
劉章出生在原張河村附近的一個普通農家,作為家中長子,他對兒時的村莊記憶深刻。那時的張河村,低矮的土坯房在風雨中搖搖欲墜,狹窄的土路每逢雨天便泥濘不堪。有的村民家中五口人擠在三間老屋里,夏天漏雨,冬天透風。村里沒有像樣的學校,孩子每天要步行5公里去鄰村上學,遇上雨雪天氣,常常弄得滿身泥水。
張河村雖坐擁肥沃的土地,但因水利設施落後,"靠天吃飯"的狀況長期難以改變。每次春節返鄉,看到村里年輕人越來越少,老人守著空蕩蕩的院落,劉章心里都不是滋味。"那時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家門口找到活干,讓孩子在好環境里長大。"回憶起往昔,劉章眼神中仍帶著幾分感慨。而這樣的期盼,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逐漸有了實現的曙光。
2019年,對于村民們來說,是命運轉折的一年。定陶區啟動合村並居工程,原張河村、趙樓村等6個自然村整合為張河新村,為了打消村民顧慮,村兩委組織大家到周邊示範村參觀,還專門請來設計師為新村規劃藍圖。劉章清楚記得第一次看到規劃圖時的震撼︰整齊的多層住宅樓、配套齊全的幼兒園和衛生室、寬敞的文化廣場,完全是城里社區的模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讓劉章印象深刻。柏油路通到家門口,晚上路燈亮如白晝;智能水表電表讓繳費變得輕松;社區服務中心提供代辦醫保、快遞代收等便民服務。最讓劉章欣慰的是,孩子終于能在家門口的新學校上學,塑膠操場、多媒體教室,一點不比城里差。
張河新村依托當地資源,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智能溫室大棚種植草莓、櫻桃等特色農產品。
村里專門組織技術培訓,請來了農業專家手把手教學。"沒想到種地也能用電腦控制,真是開了眼界!"村民們邊學邊干,很快掌握了新技術,還摸索出一套草莓種植經驗。
有的村民管理著5個大棚,月收入超過8000元,比在外打工還高。更讓這位村民開心的是,妻子在村里的食品加工廠找到了工作,兒子放學後能隨時見到父母。"以前總覺得城里好,現在才發現,咱農村的日子一點不差!"這位村民感慨道。
除了農業,張河新村的電商產業也發展得紅紅火火。看到村里的年輕人通過直播帶貨把農產品賣到全國各地,有的村民動起了心思。在村干部的幫助下,這位村民學會了拍攝短視頻,把自家大棚里的草莓拍成"成長日記"發到網上,吸引了不少粉絲。現在,他的草莓有一半通過網絡銷售,價格比傳統渠道高出20。
在張河新村,最熱鬧的地方當屬文化廣場。每天傍晚,廣場舞的音樂準時響起,婦女們總會換上鮮艷的舞蹈服,和姐妹們一起翩翩起舞。周末的文化禮堂更是精彩紛呈,戲曲演出、書法展覽、農技講座輪番上演。
有一位村民自己也找到了新愛好——加入村里的秧歌隊。"小時候看老輩人扭秧歌,覺得土里土氣,現在自己參與進來,才發現這里面都是老祖宗的智慧。"每逢春節,秧歌隊走街串巷表演,這位村民扮成"丑角",逗得鄉親們哈哈大笑。
最讓劉章感動的是村風的轉變。紅白理事會推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既節省了開支,又減輕了人情負擔。
如今的張河新村,處處煥發著勃勃生機。村東的濕地公園成了網紅打卡地,周末游人如織;村西的光伏電站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為村莊發展提供綠色能源;村中心的電商物流園里,滿載農產品的貨車穿梭不息。
村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村長計劃擴大草莓種植規模,嘗試種植新品種;還想和幾個村民合伙開辦農家樂,把游客留下來體驗田園生活。"現在政策好,只要肯努力,咱農民也能過上城里人羨慕的日子。"村長眼神堅定。
在張河新村的規劃藍圖上,康養中心、田園綜合體等項目正在籌備;數字農業、智慧社區建設穩步推進。村長說,現在村里年輕人越來越多,不少大學生也選擇返鄉創業。"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變化真是太大了!"
從土坯房到小洋樓,從外出打工到家門口就業,從單調生活到文化繁榮,是張河新村發展的生動寫照。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站在自家陽台上,望著遠處的麥田和錯落有致的新居,一位村民感慨萬千︰"這就是我夢想中的家園,也是千千萬萬農民向往的新生活。只要跟著黨走,好日子還在後頭呢!"夕陽西下,金色的余暉灑在張河新村,勾勒出一幅新時代鄉村的美好圖景。
2010年的某個黃昏,剛結婚三個月的劉章牽著妻子的手,沿著張河蜿蜒的堤岸緩緩踱步。彼時的張河只是條普通的鄉間河道,兩岸荒草叢生,偶有螢火蟲在暮色中閃爍。誰也不曾想到,這段青澀的約會時光,會在十多年後與現代化的生態公園重疊交織,成為夫妻倆見證村莊蛻變的溫情注腳。
劉章妻子是鄰村姑娘,經人介紹與劉章相識。2009年冬天,兩人在媒妁之言下訂了親。那時的劉章剛從外地返鄉,兜里揣著省吃儉用攢下的彩禮錢,心里卻總覺得虧欠這個溫柔賢淑的未婚妻——沒有鮮花鑽戒,沒有浪漫求婚,甚至連像樣的約會場所都找不到。
"要不,咱去河邊走走?"某個周末,劉章撓著後腦勺提議。妻子低頭輕笑,攏了攏紅色圍巾,默許了這個樸素的約會計劃。張河在枯水期水位很低,裸露的河床布滿鵝卵石,兩人踩著松軟的沙土,听著冰層下潺潺的水聲,笨拙地聊著家長里短。劉章偷偷折了根干枯的蘆葦,學著電視里的樣子編成戒指,給妻子套在凍得通紅的手指上。"等以後有錢了,一定給你買真的。"這句話讓妻子眼眶發熱,她把臉埋進劉章厚實的棉襖,覺得這個男人笨拙卻真誠。
每個月發工資的日子,他都會回來,牽著妻子去河邊散步。春天看柳絮紛飛,夏天听蛙鳴陣陣,秋天撿落葉做書簽,冬天就在結冰的河面小心翼翼地滑冰。河岸邊的老柳樹見證著他們的愛情。
2011年,女兒出生讓這個小家的開支驟然增加。為了給妻女更好的生活,劉章決定去更遠的城市打工。臨行前的夜晚,夫妻倆又來到張河邊。月光灑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像撒了滿河的碎銀。妻子抱著熟睡的女兒,聲音哽咽︰"在外面注意身體,別累壞了。"劉章緊緊攥著妻子的手︰"等攢夠錢,咱們也去城里買套房子,讓女兒上最好的學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2011年中秋,張河生態濕地公園正式開放。劉章特意請了假,帶著妻子故地重游。曾經的荒河灘變成了碧波蕩漾的人工湖,木棧道蜿蜒穿過蘆葦叢,親水平台上立著"愛情見證樹"的石碑。公園里處處都是浪漫的細節。湖心小島上種滿玫瑰,曲橋欄桿上掛著村民的愛情故事牌,就連路燈都設計成心形。
夜幕降臨,公園里亮起夢幻的燈光。音樂噴泉隨著《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旋律起舞,妻子倚在劉章肩頭︰"以前總想著去城里,現在才發現,咱們村比城里還美。"劉章摟著妻子的肩膀,看著遠處嬉戲的女兒和跳廣場舞的鄉親們,突然覺得,幸福原來可以如此簡單而真實。
如今的張河新村,濕地公園成了村民的"愛情打卡地"。每到周末,總能看到年輕情侶在愛情樹下合影,新婚夫妻在木棧道上拍婚紗照,更讓他們欣慰的是,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留在村里創業,不少外地游客專程來體驗鄉村浪漫。
暮色中的張河依然靜靜流淌,倒映著璀璨的燈火和幸福的笑臉。劉章握緊妻子的手,不同的是,如今他們腳下的土地,早已從貧瘠的河灘變成了充滿希望的家園;而他們的愛情故事,也成了新時代鄉村振興最溫暖的注腳。在這片孕育著無數可能的土地上,幸福的故事還在繼續書寫,就像張河的水,永不停息地向前奔涌。
提前
作詞︰劉章
今天我提前下班
我從銀行取了1000元
今天我提錢下班
我把錢交給老婆
交這個月的水電費
我和老婆不提錢
今天我提前下班
今天我提錢下班
今天我提前回家
我和老婆提錢逛公園
提錢花錢不提前
喜歡章語管請大家收藏︰()章語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