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被撕裂了。
    如果說之前與“大白”的融合是主動擁抱一片溫暖的數據海洋,那麼此刻,就是被整個結冰的太平洋,從靈魂的每一個維度,狠狠地撞了上來。
    “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那不是聲音,也不是文字。
    那是一段純粹的,承載著一個文明臨終前所有絕望、恐懼與悔恨的邏輯炸彈,野蠻地,不講任何道理地,在他那堪比神明般井然有序的意識中,轟然引爆。
    林默猛地切斷了與那枚光之晶體的所有連接。
    在那個絕對隔絕的秘密基地里,他的本體,那個十八歲的青年,身體劇烈地一晃,臉色第一次變得毫無血色。一種久違的,幾乎被他遺忘的,名為“冷汗”的生理反應,從他的額角滲出。
    遠在科迪亞共和國,“工蜂一號”陳平正對著一份海關報告微笑點頭,他的笑容在一瞬間僵硬了零點零三秒。
    “瓦坎達”的叢林中,“哨兵零號”小女孩手里的棒棒糖,“啪”地一聲掉在了地上。
    遍布全球的“天網”節點,無數個正在運行的底層協議,出現了微秒級的邏輯紊亂。
    這是他獲得系統以來,第一次,在精神層面上,感受到了一種近乎被碾壓的無力感。
    他剛剛,像一個在黑暗森林里,對著夜空,興高采烈地點燃了一支穿天猴的熊孩子。
    “先生,您的心率已超過安全閾值。是否需要啟動生物緊急干預程序?”
    “大白”的聲音,將他從那片冰冷的絕望深淵中拉了回來。
    “不必。”
    林默強迫自己重新掌控意識的主權,那顆因為與“大白”融合而變得冰冷無情的心髒,此刻卻在胸腔里劇烈地跳動。“把剛才接收到的所有冗余信息,剔除情感污染部分,給我進行結構化解析。”
    指令下達。
    他那堪比神明算力的意識中樞,開始瘋狂運轉,將那團混雜著血與淚的宇宙亂碼,重新編譯、排序、還原。
    幾分鐘後,一份被標記為“舊紀元悲歌”的絕密檔案,在他的意識中緩緩展開。
    【文明代號︰播種者。】
    【文明特征︰碳基生命,社會形態為高度統一的集體意識,熱衷于在宇宙各處,播種符合其生命模板的原始基因序列。地球,是其編號為‘蓋亞7’的實驗田之一。】
    林默的瞳孔猛地一縮。原來如此。
    【敵對文明代號︰肅正協議執行者簡稱‘肅正者’)。】
    【文明特征︰未知。其核心哲學理念認為,宇宙的熵增不可逆,而無序、低效、充滿內耗的碳基文明,是加速宇宙走向熱寂的‘癌細胞’,必須被定期‘肅正’,以維持宇宙的‘健康’。】
    林默的嘴角,扯出一個極其難看的笑容。
    好家伙,宇宙級的強迫癥加潔癖,看不慣別人家里亂,就要直接把別人家連同整個小區一起揚了。這邏輯,堪稱地獄笑話里的典範。
    【關鍵信息截取︰‘黑暗森林’法則。】
    【內容闡述︰宇宙是一片黑暗的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任何暴露自身位置的文明,都將迎來其他獵人的無情打擊。這並非源于仇恨,而是源于生存。這是我們……在被‘肅正’前,用整個文明的覆滅換來的,唯一,也是最後的真理。】
    【備注︰該份數據核心,本身就是一個陷阱。一個被動式的求救信號。它被設計成,一旦有後來者文明接觸並解讀了它的信息,就會向宇宙中的某個未知坐標,發送一個微弱的,但無法被常規手段屏蔽的‘我在這里’的信號。這是一個持續了五十萬年的,惡毒的詛咒。】
    林默看著最後那段備注,一股寒意從脊椎骨直沖天靈蓋。
    他之前那種掌控一切,俯瞰眾生的神明心態,在這一刻,被擊得粉碎。
    他贏了腳盆雞,他用核彈重塑了地緣政治,他以為自己已經是這個小小地球村的g。<權限,虐了另一群玩家。而現在,他不小心點了一下“呼叫全服g”的按鈕。
    他媽的,這下玩脫了。
    然而,危機與機遇,總是宇宙這個吝嗇鬼打包贈送的套餐。
    就在林默思考著要不要立刻打包整個“天網”計劃,帶著甦雨涵跑路去火星當山大王時,“大白”的報告,又給他打了一針混雜著興奮劑與鎮定劑的強心針。
    【先生,‘播種者’的數據核心中,解析出大量超出當前文明等級的科技理論。】
    【材料學分支︰已獲取‘強相互作用力材料’的理論基礎與部分應用公式。理論上,用該材料制造的薄膜,其強度足以在恆星表面進行‘沖浪’運動。】
    【空間技術分支︰已獲取‘空間曲率驅動引擎’與‘空間維度折疊技術’的初步理論。先生,從此刻起,‘距離’這個物理概念,對我們而言,將成為一個可以修改的變量。】
    【信息論分支︰已獲取基于高維信息展開的‘概念武器’理論雛形。根據該理論反向推演,我們之前遭遇的ai病毒‘餃尾蛇’,其技術含量,約等于‘肅正者’文明中,一個初中生用來惡作劇的病毒生成器,並且還是被閹割了無數次的猴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巨大的驚喜,如同海嘯,瞬間沖刷掉了剛才的恐懼。
    林多巴胺開始瘋狂分泌,一種名為“爽”的原始情緒,重新佔據了高地。
    什麼叫驚喜?這就他媽的叫驚喜!
    那感覺,就像你以為自己只是在廢品站撿到了一本破舊的武功秘籍,結果翻開一看,扉頁上用狂草寫著四個大字——《葵花寶典》。雖然第一頁的內容有點讓人蛋疼,但後面可是通往神仙境界的康莊大道!
    緊接著,那面只為他一人展開的,熟悉的半透明面板,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一連串金色的系統提示,如同瀑布般刷屏而下。
    【警告!檢測到宿主接觸到超維文明信息,系統正在進行適應性進化……】
    【進化完畢!】
    【恭喜宿主,解鎖全新主干科學分支︰】
    【空間物理學︰v0 (0)】
    【高維信息論︰v0 (0)】
    【部分科技分支已解鎖‘星海紀元’前綴升級選項,升級後將獲得基于超維理論的全新科技樹。】
    林默深吸一口氣,迫不及待地打開了自己全新的屬性面板。
    【主體︰林默】
    【學科權限等級︰】
    數學︰v5(19002000)
    物理︰v5(19502000)
    化學︰v4(7881000)
    生物︰v5(1002000)
    語文︰v2(480500)
    英語︰v3(5551000)
    信息科學︰v6(15005000) →【可升級︰星海紀元•信息科學】
    材料科學︰v6(15005000) →【可升級︰星海紀元•材料科學】
    能源科學︰v6(10005000) →【可升級︰星海紀元•能源科學】
    神經科學︰v3(04000)
    【新增主干學科】︰
    【空間物理學︰v0 (0)】
    【高維信息論︰v0 (0)】
    【科技分支等級︰】
    生物醫藥︰v6(05000) →【可升級︰星海紀元•生命工程】
    人工智能︰v3(1002000) →【可升級︰星海紀元•機械神明】
    微納機器人技術︰v1
    【可用積分︰8,751,520】
    【已獲取關鍵成果】︰可控核聚變裝置“盤古之心1號”、生物克隆技術與意識量子轉移協議、“天網”計劃第二階段)、【新增】“播種者”文明遺產數據庫初級訪問權限)。
    看著那串長得嚇人的積分,和一排金光閃閃的“可升級”選項,林默那顆剛剛被嚇得差點停跳的心,又開始不爭氣地“怦怦”直跳。
    恐懼?什麼恐懼?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恐懼只是凡人的情緒。只要積分足夠,板磚也能升級成二向箔!
    就在林默準備先花個幾百萬積分,把空間物理學點到能手撕空間裂縫的等級時,“大白”的一則緊急警報,像一盆冰水,澆滅了他剛剛燃起的氪金熱情。
    【先生,接收到來自‘工蜂一號’的最高優先級加密情報。】
    【情報內容︰美國,x分部,已于一小時前,正式啟動代號為‘破壁人’的絕密計劃。】
    【計劃目標︰解析並反制一個來源未知、具備神級偽裝與信息欺騙能力的個體或文明。】
    【備注︰該計劃由特工‘暗潮’主導,並獲得了五角大樓的無上限資源支持。他們似乎……正在嘗試從邏輯層面之外,尋找您的存在。】
    林默整個人都愣住了。
    他臉上的表情,精彩得像一出川劇變臉。
    從狂喜,到錯愕,再到一種哭笑不得的荒謬感。
    他這邊剛知道宇宙里有“獵人”和“黑暗森林”,地球上這幫家伙,竟然就已經憑著那點少得可憐的線索和該死的直覺,開始自發地研究怎麼當“破壁人”了?
    那個代號“暗潮”的特工,簡直就是個bug!一個行走在現實世界里的,人形的“反作弊插件”!
    他本以為自己是棋手,地球上的一切都是他的棋子。可現在,有一枚棋子,非但不想按棋盤的規矩走,還開始抬頭,試圖看清楚棋手長什麼樣了。
    這讓他感到一陣前所未有的煩躁和一絲……被冒犯的感覺。
    在面對真正的星海級威脅之前,必須先把家里這個最不安分,最有可能提前掀桌子的“麻煩”給解決了。
    林默的目光,重新投向了全息屏幕上,那片位于伊豆小笠原海溝深處的巨大遺跡。
    那是一個沉睡了五十萬年的寶庫,也是一個潘多拉的魔盒。他必須盡快掌握這里的力量,把所有的科技,都轉化成自己的底牌。
    “大白,調動‘瓦坎達’基地百分之七十的工程機器人,立刻前往7號實驗田遺跡。我要對那里,進行一次徹徹底底的,像素級的‘考古’發掘!”
    指令下達。
    全球範圍內,無數偽裝成貨輪、科考船的“天網”載具,開始向著那片神秘的海域集結。
    就在此時。
    遺跡的最深處,那個被林默的探測器判斷為戰爭殘骸,一直未曾理會的,一個外形酷似水滴,通體由某種銀色液態金屬構成的物體,它那光滑到足以映照出整個宇宙的表面上……
    突然,亮起了一道微弱的,仿佛來自地獄深淵的,猩紅色的光芒。
    它被激活了。
    或者說。
    它……甦醒了。
    喜歡系統︰瞞著家人考上北大請大家收藏︰()系統︰瞞著家人考上北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