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系統︰四合院里享受生活

第211章 楊廠長回來了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三尺青峰 本章︰第211章 楊廠長回來了

    時光流轉,世事變遷。

    曾經在軋鋼廠一手遮天、攪動風雲的李懷德,最終也沒能永遠風光下去。

    隨著政策風向的持續變化和廠內積怨的深重,他的一些做法引起了上面的注意。

    經過一番不算激烈的博弈,李懷德算是“平穩落地”,被調離了軋鋼廠,去了一個閑職部門,就此淡出了軋鋼廠的權力中心。

    軋鋼廠這艘大船,在經過李懷德時代的高速甚至有些顛簸的航行後,似乎又需要一位穩重的舵手。

    于是,之前被邊緣化的老廠長楊為民,被重新請了回來。

    楊廠長回來了。

    他依舊穿著那身洗得發白的中山裝,依舊保持著和煦的笑容,依舊會在車間里背著手慢慢踱步。

    工人們見到他,還是會尊敬地喊一聲“楊廠長”。

    表面上看,似乎一切又回到了從前。

    但只有身處其中的人才能深切地感受到,軋鋼廠,早已不是過去的那個軋鋼廠了。

    李懷德雖然走了,但他留下的某些印記卻難以輕易抹去。

    他提拔起來的一些親信雖然有所收斂,但依然盤踞在重要崗位上,陽奉陰違,關系盤根錯節。

    廠里盛行過的那套溜須拍馬、搞關系勝過抓生產的風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扭轉的。

    更重要的是,時代變了。計劃經濟的光環正在逐漸褪去,市場競爭的壓力開始隱隱傳來。

    軋鋼廠生產的鋼材,不再是皇帝女兒不愁嫁,外面的一些鄉鎮企業、新興鋼廠,憑借更靈活的經營機制和更低成本,已經開始蠶食原本屬于軋鋼廠的市場份額。

    廠里的效益,肉眼可見地不如從前了。

    楊廠長坐在熟悉的辦公室里,面對的卻是前所未有的棘手局面。

    他試圖恢復過去那套嚴格的管理制度和重視技術的風氣,卻發現推行起來阻力重重。

    老人們習慣了懈怠,中年人心思活絡想著找後路,年輕人則覺得廠子暮氣沉沉。

    他想引進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卻苦于資金短缺和審批繁瑣。

    “楊廠長,這批鋼材的成本又超了……”

    “廠長,下個月的訂單量還差一大截……”

    “老楊,上面要求減員增效,這……這讓我怎麼跟工人們開口啊?”

    諸如此類的問題,每天都困擾著楊為民。

    他常常獨自在辦公室里待到很晚,眉頭緊鎖,桌上的煙灰缸里堆滿了煙頭。

    他感到一種力不從心的疲憊,這個他奉獻了大半輩子的工廠,仿佛一夜之間變得陌生而難以駕馭。

    他的一套方法,似乎已經應對不了這個急速變化的時代了。

    廠里的工人們也感受到了這種變化。

    大鍋飯越來越不好吃了,獎金少了,活卻不一定輕松。

    以前還能指望廠里分房、解決子女就業,現在這些福利都縮水甚至取消了。

    一種惶惑不安的情緒在廠里彌漫。

    許大茂這類人,更是如魚得水。

    李懷德倒了,他立刻見風使舵,又想在楊廠長面前表現,時不時地去匯報思想,打點小報告,可惜楊廠長不吃他這一套,踫了幾次軟釘子後,他也只好悻悻然地縮起來,但依舊賊心不死地四處鑽營。

    相比之下,傻柱的離開顯得尤為明智。

    偶爾有老同事去“何家菜”吃飯,回來無不羨慕地描述那里的熱鬧景象和傻柱紅光滿面的樣子。

    “嘿!人家傻柱現在是何老板了!一天賺的抵咱們一個月工資!”

    “還是人家看得開,有手藝,到哪兒都餓不著!”

    “早知道當年也跟傻柱學兩手炒菜功夫了!”

    這些議論傳到廠里,更是讓那些困守在逐漸失去活力的軋鋼廠里的工人們,心里五味雜陳。

    陳小滿有一次路過軋鋼廠,看著那略顯陳舊的大門和門口無所事事聊天的保衛科干事,對身邊的安雨琪淡淡地說“楊廠長是個好人,也是個好官,可惜,他駕馭的這艘船,已經駛進了新的海域,過去的航海圖,不太管用了。”

    安雨琪點點頭“是啊,感覺廠子沒以前那股精氣神了。”

    軋鋼廠的故事,仿佛是中國無數大型國營企業在那個轉型時代的一個縮影。

    楊為民的回歸,並沒能帶來奇跡般的復興,只是勉強維持著這艘大船的平穩,在市場的風浪中艱難前行。

    時代的洪流滾滾向前,曾經的火紅年代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代人的迷茫、掙扎與尋找新出路的努力。

    而南鑼鼓巷的故事,也因這大背景的變遷,增添了幾分沉重與現實的色彩。

    楊廠長回歸後的軋鋼廠,仿佛一個步入暮年的巨人,雖然骨架仍在,但內里的活力卻日漸衰減。

    楊為民廠長盡力了,他每天最早到廠,最晚離開,試圖用自身的勤勉喚醒這座龐大機器的生機。

    他重新強調安全生產,狠抓產品質量,甚至親自下車間和技術工人研究工藝改進。

    然而,積重難返。

    李懷德時期留下的管理混亂、人浮于事的後遺癥並非一朝一夕能清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更致命的是,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開始發威。

    計劃調撥的任務逐年減少,廠里必須自己“找米下鍋”。

    但習慣了等靠要的銷售科,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顯得笨拙而無力。

    成本居高不下,產品型號陳舊,在與南方新興鄉鎮企業和靈活私營企業的競爭中,軋鋼廠的產品屢屢敗下陣來。

    廠里的效益一落千丈。

    獎金成了奢望,有時候連基本工資的發放都成了問題。

    工人們從最初的期盼,到後來的失望,再到如今的麻木和怨氣。

    茶余飯後,車間里談論的不再是技術革新和生產進度,而是誰家又有人停薪留職去做小買賣了,哪個車間又要優化組合了。

    許大茂的日子也不好過。

    宣傳科的地位一落千丈,廠里都沒錢搞文體活動了,他還宣傳什麼?

    他試圖往新成立的“改革辦公室”里鑽營,但楊廠長深知其為人,根本不予重用。

    失去了權力的滋養,許大茂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只能偶爾在廠里陰陽怪氣地散播些“楊廠長觀念老舊,跟不上時代”的怪話,但應者寥寥。

    回到家,對著同樣唉聲嘆氣的秦京茹,兩人更是互相埋怨,日子過得雞飛狗跳。

    這與傻柱家的紅火形成了鮮明對比。

    “何家菜”飯館生意越來越穩,口碑傳開,甚至有些外國游客都慕名而來。

    傻柱雖然忙累,但心里暢快,掙的是實實在在的錢,看到的是顧客滿意的笑容。

    婁曉娥的商業頭腦得到了充分發揮,已經開始謀劃著開分店的事宜。

    何曉也很快適應了北京的生活,學習成績不錯,性格也開朗了許多。

    這天,傻柱特意炒了幾個拿手菜,打包好,騎著新買的自行車回了趟軋鋼廠食堂,不是去上班,是去看望他的老哥們兒,食堂班長王師傅等一幫老伙計。

    食堂里也冷清了不少,工人手里沒錢,舍得下館子改善伙食的少了,好多人都帶飯或者回家吃。

    王師傅看到傻柱,又看到他提來的香氣四溢的菜肴,感慨萬分“柱子!還是你小子行啊!跳出去了,海闊天空!看看咱們這……唉!”

    傻柱給老兄弟們分著菜,看著食堂里稀疏的人影,心里也不是滋味。

    他雖然離開了,但對這座承載了他青春和汗水的工廠,還是有感情的。

    “王頭,別這麼說,廠子肯定會好起來的。”傻柱安慰道,但這話說出來,他自己都覺得有些蒼白。

    “好起來?難嘍!”另一個老廚師嘆氣,“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了,咱們廠這套,過時了。

    柱子,還是你有先見之明,有手藝,餓不著。”

    工人們圍著傻柱,吃著久違的美味,聊著以前的趣事和眼前的困窘,氣氛熱烈又帶著幾分悲涼。

    傻柱的成功,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他們面臨的困境和迷茫。

    消息傳到楊廠長耳朵里,他沉默了片刻,對秘書說“何雨柱同志是靠真本事吃飯的人,走出去闖出一片天,是好事。

    總比大家都困死在這里強。”

    他走到窗前,望著龐大的廠區,機器還在轟鳴,但似乎少了過去的那股沖天的干勁。

    他知道,過去的輝煌或許真的很難再現了。

    軋鋼廠需要的,或許不是他這樣的“守成者”,而是一場真正傷筋動骨的改革,一個能帶領大家闖出新路的人。

    而他,可能已經力不從心了。

    這種無力感,也悄然彌漫在南鑼鼓巷。

    院里在軋鋼廠上班的人家越來越多地唉聲嘆氣,精打細算地過日子。

    就連三大爺閻埠貴,算計的內容也從如何佔小便宜變成了如何節省開支。

    陳小滿和安雨琪感受到了這種變化。

    來醫館看病的工人中,因憂思過度、焦慮失眠的多了起來。

    安雨琪開藥時,都會盡量選用效果相當但價格更實惠的藥材。

    “小滿,這軋鋼廠,真的就不行了嗎?”安雨琪有些難過地問,她記得小時候軋鋼廠是多麼令人向往的單位。

    陳小滿輕輕搖頭“不是不行,是時代變了。

    大船轉彎,總是需要時間和代價的。

    陣痛難免,只希望最終能找到新的方向吧。”

    南鑼鼓巷依舊沐浴在陽光下,但時代的陰影和變革的陣痛,已經悄然籠罩了這里的人們。

    有人像傻柱一樣奮力游向了新岸。

    有人像楊廠長一樣在舊船上苦苦支撐;更多的人,則在迷茫與期盼中,等待著未知的明天。

    軋鋼廠的風雲變幻,成為了那個年代最深刻的注腳之一。

    喜歡覺醒系統四合院里享受生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覺醒系統四合院里享受生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覺醒系統︰四合院里享受生活》,方便以後閱讀覺醒系統︰四合院里享受生活第211章 楊廠長回來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覺醒系統︰四合院里享受生活第211章 楊廠長回來了並對覺醒系統︰四合院里享受生活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