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南鑼鼓巷又傳來一個足夠讓胡同大爺大媽們咀嚼好些日子的新消息,這消息還是陳小滿從過來找他下棋、順便䱇瑟的傻柱嘴里听說的。
原來,傻柱跟著婁曉娥搬進小洋樓後,並沒閑著。
婁曉娥雷厲風行,安排好內地事宜後,便帶著傻柱和何曉,一家三口特意飛了一趟香港。
執行最重要的一件事,和傻柱辦理結婚登記。
在香港,拿著蓋著大紅章的結婚證書,傻柱看著證書上並排的名字“何雨柱”和“婁曉娥”,激動得手都有些抖。
他這大半輩子,渾渾噩噩,被人叫“傻柱”,打光棍,差點成了“絕戶”,何曾想過還有今天?
不僅有了兒子,還堂堂正正地把孩子他媽、自己年輕時真心喜歡過的姑娘娶回了家!
這感覺,比當上國宴主廚還讓他覺得光榮和踏實!
從香港回來後,傻柱整個人更是容光煥發,走路帶風,見人就笑,那得意勁兒藏都藏不住。
他揣著那本珍貴的結婚證,第一個就跑到陳小滿這兒來“報喜”。
“小滿兄弟!瞧瞧!哥們兒現在可是持證上崗了!”傻柱把鮮紅的結婚證書小心翼翼地在石桌上攤開,仿佛那是什麼稀世珍寶,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港府蓋的章!正經的合法夫妻!”
陳小滿拿起茶杯,笑著恭喜“柱子哥,曉娥姐,這可是大喜事!名正言順,再好不過,以後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
旁邊的安雨琪也連聲道喜。
“那是!必須名正言順!”傻柱小心翼翼收好證書,“咱不能委屈了曉娥和何曉不是?
以前是沒條件,現在有條件了,該有的規矩都得有!”
他現在說話,句句都透著對家庭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這消息像長了翅膀,很快就在南鑼鼓巷傳開了。
“听說了嗎?傻柱跟那婁曉娥,在香港把證領了!現在是正經夫妻了!”
“喲!這可是板上釘釘了!再沒人能說閑話了!”
“傻柱這下可真是人生圓滿嘍!老婆孩子熱炕頭,還是有錢的老婆!”
“嘖嘖,婁曉娥也是真敢啊,還真就嫁給他了……”
議論聲中,羨慕嫉妒依然有之,但更多的是一種塵埃落定的感慨。
領了證,就意味著法律上的認可,婁曉娥和何曉的身份徹底明確,傻柱這個“丈夫”和“父親”當得更是理直氣壯。
這消息對95號院的某些人來說,無疑是又一記重擊。
賈家屋里,賈張氏听到後,愣了半天,最後只嘟囔了一句“……也好,省得再有什麼念想。” 語氣里是徹底的認命和灰心。
秦淮茹則是默默地摘著菜,手指有些發白。
最後一點關于“或許傻柱只是暫時被迷昏頭”的僥幸心理,也被這紙婚書擊得粉碎。
她現在必須徹底接受現實,那個曾經任她索取、對她家多有幫襯的傻柱,已經徹徹底底是別人家的丈夫和父親了,和她,和賈家,再無任何曖昧的可能和牽扯的理由。
一大爺易中海听到後,長長嘆了口氣,對一大媽說“罷了,罷了,柱子這也算是有了最好的歸宿,咱們……就別再操那份心了。”
他似乎終于決定,徹底放下對傻柱的那份“養老”執念。
而搬離了四合院、開啟了新生活的傻柱,顯然已經不在乎這些舊日的目光和議論了。
他和婁曉娥開始全力投入到“何家菜”飯館的籌備中。
店址選在了離南鑼鼓巷不遠、逐漸熱鬧起來的一條街上,門面不大,但位置不錯。
傻柱天天泡在還在裝修的店里,盯著工人們干活,規劃著廚房布局,試制新菜品。
婁曉娥則負責采購設備、辦理各類執照、設計菜單,忙得不亦樂乎。
偶爾,傻柱會提著剛試驗成功的新菜,比如一道改良版的“港式燒鴨”或者“蟹肉芙蓉蛋”,來到陳小滿家。
“小滿,雨琪,快,嘗嘗味兒!給提提意見!咱這‘何家菜’能不能一炮打響,可就靠你們這張金嘴了!”
陳小滿和安雨琪品嘗著融合了傻柱扎實京菜功底和婁曉娥帶來的南方乃至海外風味的新派菜肴,往往都給出中肯而積極的評價。
“柱子哥,這火候絕了!味道層次也更豐富了!”安雨琪贊道。
陳小滿則會更細致地點評“燒鴨的皮可以更脆一點,蜜汁的比例或許可以再調整半分。
整體來說,很有特色,肯定受歡迎。”
得到肯定和指點,傻柱干勁兒更足了。
他現在目標明確——把飯館開好,賺錢養家,讓老婆孩子過上好日子,讓所有人都看看,他何雨柱不僅能娶到好媳婦,還能干出一番事業!
結婚證,像一份宣言,徹底斬斷了與過去的糾葛;而即將開張的“何家菜”,則像一面旗幟,昭示著傻柱和婁曉娥充滿希望的新未來。
南鑼鼓巷的傳奇廚神,正在另一條賽道上,準備重新點亮他的灶火。
“何家菜”飯館開業的日子一天天臨近,傻柱忙得腳不沾地,整個人卻像上了發條似的,精神頭十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婁曉娥更是展現出她商場女強人的一面,里外打點,賬目管理、人員招聘、宣傳預熱,做得井井有條。
夫妻倆一個主內(後廚),一個主外(經營),配合得越來越默契。
開業前夜,傻柱特意提著一食盒精心準備的招牌菜,來到了陳小滿家。
這次不只是嘗菜,更帶著一份正式的請柬。
“小滿兄弟,雨琪妹子,明天,‘何家菜’正式開張!你們倆可是貴賓,一定得來給我捧場、鎮鎮場子!”傻柱把大紅請柬遞過去,臉上是期盼又有點緊張的笑容。
陳小滿接過請柬,打開看了看,笑道“柱子哥,恭喜!這可是大事,我們肯定到。”
安雨琪也笑著保證“柱子哥你放心,我們一準兒去,嘗嘗你和曉娥姐的手藝!”
傻柱搓著手“不光嘗,還得幫我把把關!這些都是明天要上的菜,你們再給瞧瞧!”
食盒里是精選的幾道菜保留了傳統精髓又略有創新的宮保雞丁、融合了粵式蒸魚技巧的豉汁蒸鱸魚、傻柱自創的用高湯精心煨制的“開門紅”獅子頭,還有一道給何曉準備的、造型可愛的杏仁豆腐。
陳小滿和安雨琪逐一品嘗,細細品味。
“宮保雞丁的糊辣味夠正,荔枝口的比例也恰到好處,花生米酥脆,沒得挑。”陳小滿點頭。
“這魚蒸得嫩極了,豉汁味道鮮而不咸,火候把握得真好。”安雨琪稱贊。
“獅子頭肉質細膩,湯頭鮮美,寓意也好!”陳小滿最後總結,“柱子哥,放心吧,就這水準,‘何家菜’想不火都難!”
傻柱听了這話,心里一塊大石頭落了地,笑得見牙不見眼“有你們這話,我就踏實了!明天一定來啊!”
第二天一大早,“何家菜”門口就擺滿了花籃, 里啪啦的鞭炮聲震動了整條街。
傻柱和婁曉娥都穿著嶄新的衣服,傻柱是一身潔白的廚師服,戴著高高的廚師帽,顯得格外精神利落。
婁曉娥則是一身得體的旗袍,既顯身份又不失親切,在一旁招呼客人。
何曉也像個小大人似的,穿著小西裝,幫忙引導客人。
收到消息的街坊鄰居、傻柱在軋鋼廠的老同事、婁曉娥在內地新結識的朋友,以及一些被宣傳吸引來的食客,陸續登門。
門口一時間熱鬧非凡。
陳小滿和安雨琪準時到達,送上一對寓意生意興隆的招財進寶擺件作為賀禮。
“小滿!雨琪!你們可來了!快里面請!最好的位置給你們留著呢!”傻柱親自出來迎接,臉上的興奮藏不住。
店里裝修得簡潔雅致,既有老北京的韻味,又透著一絲港式的清爽。
跑堂的服務員穿著統一的服裝,訓練有素地忙碌著。
賈家的人,一個都沒來。
易中海也沒露面。這都在意料之中。
倒是閻埠貴掂量了半天,還是拉著三大媽來了,他主要是想來嘗嘗這“何家菜”到底啥味兒,順便看看能不能佔佔便宜。
後廚里,傻柱揮動著大勺,仿佛回到了他最得心應手的戰場。
火焰躥起,鍋勺踫撞,香氣四溢。
他听著前面大堂傳來的喧鬧聲,心里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干勁。
他現在不是為了別人打工,是在為自己和家人的未來奮斗!
菜一道道上桌。
“唔!這宮保雞丁地道!比好多大飯店做得都強!”
“這魚鮮!嫩!好吃!”
“獅子頭絕了!湯都喝光了!”
“這炒青菜都這麼有鍋氣!傻柱手藝真是沒得說!”
贊譽聲不絕于耳。
婁曉娥听著客人們的評價,看著後廚門口丈夫忙碌卻堅定的背影,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陳小滿和安雨琪慢慢品嘗著菜肴,感受著這份融合了傳統與創新、飽含著傻柱夫妻心血的味道。
“柱子哥這是真找到自己的路了。”安雨琪輕聲說。
陳小滿點點頭,抿了一口茶“心氣順了,手藝更能發揮到極致,這菜里,有煙火氣,更有歡喜心。”
開業第一天,賓主盡歡,“何家菜”算是打響了頭一炮。
消息很快也傳回了南鑼鼓巷95號院。
“听說傻柱那飯館,生意火爆著呢!”
“菜好吃,價格也實在,能不火嗎?”
“婁曉娥真會做生意,店里弄得干干淨淨,服務員都利利索索的。”
“傻柱這下是真發達了……”
賈家窗戶後面,賈張氏哼了一聲“有什麼了不起!開個破飯館,累死累活能掙幾個錢!”
但語氣明顯虛弱,帶著吃不到葡萄的酸澀。
秦淮茹默默听著,心里五味雜陳,最終只是輕輕嘆了口氣。
那個曾經圍著鍋台和她家灶台轉的傻柱,如今真的擁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熱氣騰騰的廣闊天地。
易中海站在自家院門口,听著遠處的隱約喧鬧,背著手,久久沒有說話。
他知道,那個他曾經希望能給自己養老送終的“傻柱子”,已經真正飛走了,飛到了一個他無法企及、甚至無法理解的新高度。
而“何家菜”的煙火,才剛剛開始升起,預示著傻柱和婁曉娥紅火火的新生活,也成為了南鑼鼓巷傳奇的新篇章。
陳小滿和安雨琪作為這一切的見證者和推動者之一,也為之感到由衷的高興。
喜歡覺醒系統四合院里享受生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覺醒系統四合院里享受生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