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國子監里的人就逐漸多了起來。
因為早些時候趙軒在京城之中張貼了皇榜,所以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
于是在今天,不少的百姓都來到了國子監的外面,一個個伸長脖子往里面瞧著。
因為他們並不被允許進來的緣故,所以只能翹首以盼。
“誒,你們說今日是陛下贏還是衍聖公贏啊?”
“開玩笑,當然是陛下了,陛下果毅勇敢,智勇雙全,衍聖公算什麼?”
“我贊同這位仁兄的話,只是若是陛下真的贏了,那我們以後是不是真的要摒棄儒道了?”
“這我也不知道,或許陛下有自己的打算吧。”
“再說了,這格物新學我也了解過,並沒有他們說的那般如同洪水猛獸。”
“我反而覺得里面有不少的道理,和儒道完全不一樣。”
……
就在外面人議論紛紛的時候,趙軒和孔文淵已經來到了國子監的中心廣場之上,這里今日搭了一個擂台,是為此次的論道而準備的。
二人來到擂台之上,不少人都抬頭一臉希冀的盯著他們。
孔文淵對著趙軒拱了拱手後,開了口。
“陛下博覽群書,想必也明白這論道講究的是雙方的道理,而非身份,若是待會兒臣有什麼話語上的不妥之處……”
趙軒明白他的意思,微微一笑。
“衍聖公但說無妨,今日本就是說好的論道,朕恕你無罪。”
有了這句話,孔文淵松了口氣,隨後點了點頭。
“既如此,那便開始吧。”
他話音落下不遠處的學士就將一炷香給點上了,意味著香燒盡,不論此次論道的結果如何都結束了。
隨後,趙軒就瞧見面前的老者彈了彈袖子,做出了請的姿勢來。
瞧見他的動作,趙軒淡然一笑,旋即拋出了一個疑問。
“衍聖公,朕想知道什麼叫做道?或者說道是什麼?”
听聞此話,孔文淵不慌不忙的捋了捋胡子,緩緩開口。
“道本義為道路,意為引導,導向,通往一切的通路。”
“在儒學之中道為道德規範,如朝聞道,夕可死矣,由此可見,道乃是儒家的根本!”
“而道是什麼,則涵蓋較廣,法則,規律,本原皆為道,這便是道了。”
“儒學之中向來提倡天人之道,即天道有其自生規律,不會因某位御史大夫的仁德而存在,也不會因暴君亂政而消亡。”
“若順應天道,以治世之道應對,則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若違背,則凶險禍患,民生凋敝,以至亡國滅種!”
“陛下,我大盛王朝已存在五百多年,歷朝歷代君王無一不遵循人與自然之規律,使其綿延至今。”
“鐵路,工廠等均是外物,只是器罷了,如何能夠以正國本?”
“那泰西之人憑借外物來達成一切,往往內里空洞,無所托,陛下執意那格物之理未免有些棄祖宗宗法與不顧了。”
“若是繼續下去,只怕是舉國震動,內里虛浮,長此以往下去,怕是我大盛將亡矣。”
這番話一出,在場不少的學士都是一致的點了點頭,十分贊同孔文淵的話。
瞧見他們的動作,以及孔文淵苦口婆心的模樣,趙軒笑了笑。
“衍聖公所言朕明白,只是既然你說了法則,規律,本原皆為道,那為何只注重天人之道呢?”
霎時,在場的人都是一愣,而趙軒卻是緩緩開口。
“我大盛存在五百多年,若是一直墨守成規,怕不是早就亡國了?”
“由此可見,順應發展,內心反省,知行合一方才是上上之策。”
“天人之道講究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可若是只追求內在,而忽視行為,那豈不是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麼?”
“再者,道既是規律,那麼如果外界發生變化的話,內在依舊不變,抱殘守缺,那豈不是固步自封,以至于將來被更強的人燒殺搶掠,奪取我大盛的一切,陷入戰火之中麼?”
“並且想必諸位都明白朕是如何打敗那吐蕃,大蒙的,若是還依舊憑借那原來的武器,現如今只怕是依舊戰事不斷,哪有百姓的安居樂業呢?”
“由此可見,格物新學是必然的結果,是發展的結果。”
“若是規行矩步,那麼大盛才是真正的要亡國了!”
趙軒的話擲地有聲,在場的所有人都被震住了,一個個都說不出話來。
站在不遠處廊下的明月公主瞧見霸氣側漏的趙軒也是眼眸中異彩連連,臉上飛上朵朵紅霞。
“可那蒸汽機完全是……”
孔文淵依舊不服氣,還想要說些什麼,但是卻被趙軒給打斷了。
“朕知曉你想要說什麼。”
“可是朕今日想要請在場的眾人想一想,有了這鐵路,是不是商人在做生意時便會更加方便,南來北往僅僅只需幾日便可到達。”
“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其他地方的東西都可以運到這里來,而且所蘊含的成本也是大大降低!”
“有了工廠,就可以更加系統化的生產各種百姓需要的物件,不是間接的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水準?”
“由此可見,格物才是真正引導大盛走向強大的根源所在。”
“當然,朕也從未說過要廢除儒道這一旨意。”
“儒道是國家的根本,這一點朕承認,但是橛守成規可不是一個大國應該有的局面。”
“所以以後朕會推行儒學,但同時也要引入其他的學問,取精華去糟粕,才能使我大盛千秋萬代永遠昌盛!”
孔文淵听著趙軒的話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感受到眾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的身上,他的老臉莫名的有些發燒。
說實在的,他並沒有趙軒想的這樣的長遠。
一時間也有些汗顏。
而在場的眾人回味著趙軒的話,一個個也是激動起來。
畢竟有了這樣強大的帝王引領,那麼大盛將會更加的繁榮富強!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人群之中不知是誰說了一句,所有人如夢初醒一般,紛紛對著趙軒跪了下來。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听著此起彼伏的聲音,趙軒負手而立。
一旁的孔文淵一下便萎靡了,仿佛蒼老了十歲一般。
顯然,此次論道,他,趙軒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