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叩門風波之後,小院陷入了短暫的平靜。但顧言和沈星晚都清楚,這平靜如同冰封的河面,底下暗流洶涌。對方吃了閉門羹,絕不會善罷甘休,下一次的到來,恐怕不會如此“文明”。
顧言周身的氣息愈發沉凝,他不再僅僅是加固防御,而是開始更深入地教導沈星晚一些東西。並非具體的技藝,而是一種近乎“道”的應變之法。
這日,他沒有讓沈星晚繼續練習雕刻或打磨,而是將她帶到工作台前,取出一塊色澤深紫、質地密實如鐵的老紫檀木料。這塊木料不大,僅尺許見方,卻透著一股沉甸甸的歲月感。
“今天,不做具體物件。”顧言將木料推到沈星晚面前,目光沉靜,“我們來做一個‘盒子’。”
“盒子?”沈星晚有些疑惑。做盒子是最基礎的木工活之一,以她如今的技藝,可謂信手拈來。
“嗯。”顧言點頭,卻並未給出任何圖紙或尺寸要求,“一個‘無心’之盒。”
無心之盒?沈星晚更加困惑。器物皆有結構,有結構便有核心,何來“無心”?
顧言沒有解釋,只是道︰“你隨心而做。唯一的要求是,榫卯相接處,不留明榫,不露痕跡。盒蓋閉合時,需渾然一體,外人看不出開啟之法。”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實則極難的要求。不留明榫,意味著所有結合都必須依靠極其復雜的暗榫或內部卡扣;看不出開啟之法,則要求閉合機制必須完美隱藏,甚至可能涉及機簧、磁石或利用木材自身彈性的巧妙設計。
沈星晚立刻明白了顧言的深意。這不僅僅是一個盒子,更是一種守護之“心”的錘煉。如何在方寸之間,利用最熟悉的榫卯技藝,構建出最隱秘、最堅固的防御?這需要的是超越常規的巧思和對材料、結構登峰造極的掌控力。
她沒有再多問,沉下心來,目光落在眼前這塊老紫檀上。她用手撫摸那冰涼堅硬的木面,感受其細膩如肌的紋理,側耳輕叩,傾听那沉郁堅實的回響。
她沒有立刻下刀,而是閉上眼楮,在腦海中反復推演。一個“無心”之盒,它的“心”不該在內部,而該在結構本身,在每一個榫卯咬合的微妙力道里,在開啟者與制造者之間那無形的默契中。
靈感如同電光石火,在她腦海中閃現。她想起了修復渾儀時那些多維轉動的樞紐,想起了制作“玄天青”琴鎖時對振動感應的運用,更想起了顧言教導的“順物之性”。
她睜開眼,眼神清明而堅定。她拿起炭筆,沒有畫復雜的圖紙,只是在木料幾個關鍵面上,勾勒出幾條看似隨意、實則蘊含玄機的輔助線。
然後,她開始動刀。她的動作不再追求極致的快或絕對的精準,而是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律,仿佛在隨著木料本身的呼吸而動。刻刀在她手中,時而輕靈如蝶,時而凝重如山。
她先處理盒身。她沒有采用常見的直角拼接,而是設計了一種帶有微妙弧度的、相互嵌套的“抱肩榫”,榫頭與卯眼都隱藏在弧面之下,結合後嚴絲合縫,從外部看去,盒身四壁仿佛天然生長在一起,找不到一絲接縫的痕跡。
盒蓋與盒身的結合,則是最大的難點。她摒棄了常見的子母口或插銷,而是利用老紫檀木料自身極佳的彈性,設計了一個極其精妙的“葉片彈簧”結構。她在盒身開口內側,雕刻出數個薄如蟬翼、卻韌性十足的微小木質簧片,又在盒蓋內側對應位置,開鑿出與之完美匹配的、帶有引導斜面的卡槽。
當盒蓋閉合時,簧片受壓彎曲,滑入卡槽,憑借木材自身的彈性和那微妙的斜面角度,產生一股恰到好處的鎖止力,將盒蓋牢牢“吸”住。開啟時,則需要在盒蓋側面兩個看似裝飾、實則為受力點的微小凸起上,同時施加特定角度和力道的按壓,方能解除簧片的鎖止,輕松打開。
整個制作過程,沈星晚完全沉浸其中,物我兩忘。她手下流淌出的,不僅僅是技藝,更是她這些日子以來所有領悟的凝聚——對力學的理解,對材料的掌控,對“藏”與“顯”、“剛”與“柔”的辯證運用。
顧言一直在一旁沉默地看著,目光隨著她的刻刀移動。當他看到那葉片彈簧結構雛形初現時,深邃的眼底驟然掠過一絲極亮的精光!這是一種連他都未曾設想過的、巧奪天工的構思!
他沒有出聲打擾,只是在她需要穩定木料或測試簧片力度時,適時地伸出手輔助。
當最後一道工序完成,沈星晚將那個通體紫黑、光滑如鏡、看不到任何接縫和開啟機關的“無心盒”放在工作台上時,連她自己都有些難以置信。
盒子靜靜地立在那里,形態古樸簡約,卻自有一股深藏不露、堅不可摧的氣度。
“試試。”顧言開口道。
沈星晚伸出手,嘗試著直接掀開盒蓋,紋絲不動。她又仔細檢查盒身每一個面,確實找不到任何明顯的開關或縫隙。最後,她回憶著自己設計的機關,將拇指和食指分別按在盒蓋側面那兩個毫不起眼的微小凸起上,依照特定的角度,輕輕向內一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嗒。”
一聲極其輕微、卻清晰無比的機括彈開聲響起!
盒蓋應聲松動,被她輕松掀起。
盒子內部,空空如也,正如其名——“無心”。
但沈星晚知道,這個“無心”,並非真正的空無,而是將所有的“心機”與“智慧”,都化入了那渾然一體的結構與精妙的機關之中。
顧言拿起那個盒子,反復查看,用手指撫摸每一個面,感受那完美的閉合,又多次嘗試開啟,每一次都需要精準的力道和角度。他的臉上,終于露出了許久未見的、帶著震撼與無比欣慰的笑容。
“好一個‘無心之盒’!”他贊嘆道,目光灼灼地看向沈星晚,“藏巧于拙,寓守于無。星晚,你已經……青出于藍了。”
沈星晚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臉頰微紅,但眼中卻閃爍著明亮的光彩。能得到顧言如此評價,比完成任何一件作品都更讓她感到滿足。
“這個盒子,”顧言將盒子遞還給她,語氣鄭重,“你收好。它不僅僅是件器物,更是一種心境。記住這種感覺——真正的守護,並非張揚的對抗,而是內在的圓融與不可摧的堅韌。”
沈星晚鄭重地接過盒子,感受著那紫檀木溫潤而堅實的質感,重重地點了點頭︰“我明白了,顧老師。”
就在這時,原本有些陰沉的天空,終于落下了豆大的雨點, 里啪啦地砸在工棚的屋頂上,很快連成一片雨幕。
山雨,終于來了。
但工棚內的兩人,心境卻是一片澄明。
顧言看著窗外嘩然的雨幕,又看了看身邊手持“無心盒”、眼神堅定的沈星晚,心中那最後一絲因外界壓力而產生的陰霾,也悄然散去。
他伸出手,輕輕攬住沈星晚的肩膀。
沈星晚依偎在他懷中,听著他沉穩的心跳和窗外喧囂的雨聲,手中緊握著那個沉甸甸的“無心之盒”。
她知道,無論外面的風雨多大,只要他們同心,便可如這“無心之盒”一般,渾融一體,堅不可破。
雨聲漸急,卻掩不住工棚內那無聲流淌的、比金石更為堅定的溫情與力量。
喜歡月光沉溺于星野請大家收藏︰()月光沉溺于星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