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之後

第170章 雒陽之約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今日微懟 本章︰第170章 雒陽之約

    烏桓人的十歲,與農人的十歲大不同,按孫家寨習慣,需束發為髻,到關口戰場歷練;長到十三歲,就會成為預備戰士,不定期參加戰斗。作為一個烏桓男人,小還要掌握必要的技能,制作弓矢、鞍勒、皮甲,鍛金鐵為兵器,用自己制作的裝備,參與戰斗。

    冬、春之後,馬羊瘦弱;經夏秋放養,才能膘肥體壯。所以草原各部多選秋收以後,冬季寇關,暮春時結束。

    入冬之後,漁陽郡征調各路兵馬入駐,鮑丘水關口從警戒轉為嚴密防守。王玄甫放心不下小的安危,親自為其護道。關口重地,即便貴為教書先生的王玄甫,也沒有機會游覽;這次因為小,才以烏桓士卒的身份,進關戍守。

    幽州沃野千里,北限大山,重巒復嶂,僅居庸關可行大車,其它三、四處關口,如鮑丘水、盧龍塞等,可通人馬,不可行車。另外還有一二十條小路,盡是兔徑鳥道,能走人,不通車、馬。

    鮑丘水關口潮河,古北口)是真正的鎖陰之地,兩岸懸崖壁立,鮑丘水自北而南,奔流而出;岸邊狹窄處,僅一車之距。東西兩山險峻,附近就這麼一條通道入塞,易守難攻。

    進入收獲季節,陸續有鮮卑小隊前來騷擾。說是鮮卑人,其實,塞外所有部族都會參加,包括烏桓各部;也有不少塞內漢人、烏桓、南匈奴、鮮卑等部族,因為種種原因,出塞參與劫掠。漁陽較為特殊,很少有部族參與劫掠。王玄甫因為長期生活在孫家寨,熟悉烏桓習性,能分辨出其中的烏桓人。對于那些不熟悉情況的漢軍,根本搞不清楚,敵人是誰。

    莊稼收割之後,大隊鮮卑精騎寇關;為了提高效率,鮮卑人分成若干小隊,輪番進攻,晝夜不息。如果守關將士數量不足,在這種高強度攻擊之下,一定會因為體力不足而失守。王玄甫的擔心純屬多余,小裝備精良,遠超鮮卑大軍;年輕氣盛,精力充沛,反應敏捷,很難受傷。

    大戰持續半個多月,鮮卑人攻破其它關口,進入幽州境;而後集中兵力,夾擊居庸關;破關之後,將其作為大部人、馬、車通道。鮮卑大部由此離開鮑丘水關口,僅留小隊騷擾,以吸引漢軍兵力。

    孫家寨傷殘數十人,為近年之最。孫家寨舉行大典,為死去的親人送行。烏桓人看重葬禮,為死者制作棺木,輪流祭拜。也許是親身參戰的緣故,王玄甫竟也為之落淚;自己都不明白,多年的古井不波,怎麼會漣漪不斷?捫心自問,傷心嗎?不傷心;既然不傷心,為何流淚?王玄甫糊涂了,想了很久,都想不明白。

    葬禮時,孫家寨燃起一堆大篝火,將死者生前所用之物,全部焚毀;讓死者所養之狗,護送其靈魂,回歸赤山。赤山在塞外,遼東西北數千里。與此同時,孫家人載歌載舞,送死者最後一程。王玄甫重歸寧靜,沒有參加歌舞,卻驚奇地發現,歌舞似乎對小有莫名好處。

    烏桓人比道家人更加看淡生死,認為有死有生,自然之理。傷心歸傷心,送行歸送行,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如同人吃五谷雜糧、生老病痛。孫家人同樣不覺得劫掠與戰斗有什麼不對,關外的窮人劫掠關內的富人,不應該嗎?至少,孫家寨不需要外出劫掠,就可以好好過日子,屬于富裕部落。

    夏四月,大旱,七州蝗。一般來講,小災小難,即便是大面積歉收,朝廷都不會聲張;朝廷既然明文昭告天下,說明災情十分嚴重。中原日子難過,草原大漠更難過;鮮卑人不顧羊馬羸弱,聚眾寇三邊,孫家寨再次進入緊急狀態。

    王玄甫大概明白,為什麼女人管家。男人外出打仗,孫鐵樺帶領老弱、病殘、婦孺,種地、狩獵、采摘,以維持寨子的生計,並供給關口戰士一部分給養。也大概明白,西域小國的無奈。每戶僅有三、四人,怎麼都比不上中原的六、七人;盡管人少,還必須維持一戶一兵,以保護民人,免受荼毒。

    孫家寨瀕臨鮑丘水,前些年挖出諸多溝渠,基本不受旱災影響,也沒有蝗災。然而,森林中的產出明顯下降,食物也很緊張,卻還要保證參戰男人的用度。如此窘境之下,家里人必須忍饑挨餓;就連王玄甫都不好意思特殊,與孩子們吃一樣的飯菜,干更多的活。

    打走了鮮卑,送走了死者,王玄甫很嚴肅、很認真地找到孫鐵樺與孫虎,談論一些不為人知的天下大勢︰

    “二位家主,天下即將大亂,孫家寨何以自處?

    “如果失去身後的漁陽郡乃至于大漢朝廷的支持,鮑丘水關口必成亂戰之地;孫家寨的處境,可想而知。”

    擊退了鮮卑大部,還是有小股鮮卑,天天寇關騷擾,所以孫家人也感覺到形勢不妙。經過這麼多年接觸,孫家人尊重、信任王玄甫,雖然不認可、也不願意認可天下大亂之說,卻還是願意相信他的話;關鍵的關鍵,怎麼辦呢?

    孫虎︰

    “想要規避中原亂戰,要麼如孫家先祖那樣,出關遼東,要麼南下荊、楊。王師以為,怎麼做合適?”

    王玄甫︰

    “孫家主不要急!說是天下大亂,具體什麼時候,可能三兩年,也可能十年八年。所以要作長久打算,不在一朝一夕。”

    楊鐵樺︰

    “這樣啊,王師放心,我們兩口子合計合計。”

    王玄甫︰

    “小今年十二,快要長大成人了。我要帶他出去見見世面,總不能一輩子待在山溝溝吧!”

    孫虎嘆息道︰

    “是啊,我孫家祖祖輩輩,輾轉于蠻夷之地,是該換種活法了。”

    孫鐵樺︰

    “王師想要去哪里?”

    王玄甫︰

    “去京師雒陽。”

    師徒二人做道人打扮,可以免去很多麻煩。走到廣陽郡薊縣北京城區),漯水之濱,王玄甫心血來潮,告訴小︰

    “小,師傅給你演繹風水之道,仔細觀看。”

    王玄甫取出羅盤,踏罡步斗,查風觀水,尋龍點穴,在漯水、薊縣城與濕余水之間,從西南至東北,畫出一條直道,點在中間位置︰

    “此為龍巢,也是凶巢,需鮮血澆灌,方能飛龍在天。小切記,遠離此地,祖祖輩輩都不要到這個地方來。”

    喜歡ai之後請大家收藏︰()ai之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AI之後》,方便以後閱讀AI之後第170章 雒陽之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AI之後第170章 雒陽之約並對AI之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