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甫從懷里取出一張錦帛輿圖,找到龍巢位置;以龍巢為中心,做八卦圖;以千里為徑,找出八個方位︰
“小 ,記住這八個地方。龍穴無福,八卦有運;危難之際,八地躲避。”
小 看東、西、東北、西北五個卦位,全是鳥不拉屎的地方,只有西南、南部可以居住︰一為太行山深處,一為泰山,用心記住方位。
剛剛經歷過旱蝗,一路淒涼,王玄甫告訴小 ︰
“你現在應該明白,為什麼要有春播、夏播、秋播了吧!一旦遇到一季災荒,農人還有盼頭,可以活命。相比之下,塞外的牧民苦的多;牲畜凍死了、餓死了,也就死了,人也跟著挨餓。”
王玄甫特意帶著小 游歷雒陽城,花些錢吃喝、購物。以前在孫家寨,小 無衣食之憂,總以為老子天下第一;進了雒陽城才知道,究竟有多窮;要不是師傅兜里有錢,一個山溝溝里出來的少年,算得了什麼?
以前讀書,總是想不明白,什麼是乞丐,為什麼會有乞丐,王師也不解釋。到了雒陽,書本里面的東西,不教自明,不但深刻理解何為乞丐,就連何為富貴,都銘記于心。
山溝人進城,本就頭暈腦脹,再加上一身不三不四的打扮,更是讓人瞧不起。小 脾氣大,數次與人爭吵,都想動手打架;要不是王玄甫阻攔,最少已經打倒十個八個。這種情形,完全超出王玄甫預料,不覺嘆氣,說道︰
“小 ,走吧,還是到城外歇息吧。這樣也好,你的脾氣不適合雒陽,這也是你的福氣。”
小 不明白也沒有問,為什麼是福氣?爬上翠雲峰,王玄甫指著雒陽外郭、內城,說道︰
“雒陽是福地,天下之中,最富裕的地方。但你要明白,這福地比那凶巢還要凶險,需要吸血,方能興旺。”
小 本來就沒有搞清楚薊縣的凶巢,更加不理解福地變凶地。正在思考觀望的時候,一個陌生人的聲音傳來︰
“王玄甫,不要給孩子灌輸你那些歪理!”
王玄甫轉身,笑著說道︰
“襄楷啊,我一直奇怪,老天怎麼那麼不開眼,為什麼不找人弄死你?不會再跑進雒陽城胡說八道了吧!”
襄楷嘆氣道︰
“我到現在才真正明白,什麼是天下大勢,人力不可逆轉啊!殊途而同歸,天下何思何慮?還是你的想法好,避世修行,方為吾輩歸宿。”
又有數人走來,襄楷點名道︰
“安世高功成名就,躲了起來,支婁迦讖來了;也不知道張凌是死是藏,他的孫子張魯來了;宮崇、淳于叔通都躲了起來,魏伯陽來了;封衡不露面,還是張皓;張修、劉洪、鄭玄、張讓都來了。”
眾人見禮說話,小 傻傻地站在一旁,沒人搭理,剛剛熄滅的心火又起,而且隨著一群老不死的話語,熊熊燃燒。還是襄楷有點眼色,將眾人的注意力引到小 ︰
“王玄甫,帶徒弟來還賬?行不行啊!”
王玄甫嘿嘿一笑,回答道︰
“行不行,試試便知。徒兒,給他們露一手!”
小 怒火中燒,正想著怎麼發泄;听到王師的吩咐,腳下突然發力,跑到一棵大槐樹前面,踏著樹干上樹,又沿著一根枝杈奔跑。樹枝細小、柔軟,跑到合適處,雙腳用力,樹枝下沉,又猛地彈起。
小 順勢騰空飛躍,半空中,抽出鐵樺劍,落在戰馬身上,一劍揮出,砍斷韁繩。馬通人性,韁繩還沒砍斷,便發力奔跑;這時候,小 抽出鐵樺槍,炫耀馬技、槍技。
眾人都沒有開口,看臉色,盡是失望;小 抽空掃了一眼一群老不死,有些喪氣,搏擊之勢為之一頓。王玄甫招招手,小 趕快停了下來,騎馬奔馳;到了王玄甫面前,輕拉韁繩,來了個急停。
王玄甫正式推介小 ︰
“我的親傳弟子,孫灝。諸位,孫灝可是後輩,還請多多關照!”
張讓說道︰
“我沒看錯的話,孫灝的功夫超過百人敵;想不想……”
張讓說話,嗓子尖尖;孫灝不明白,人怎麼能這樣說話?王玄甫打斷張讓的話,急急說道︰
“別,道家人講究無欲以靜,怎麼能去廟堂那種爛地方?”
鄭玄不樂意了,反駁道︰
“王玄甫,你們這些自稱道家人的人,修行方法有問題。不到紅塵歷練,怎能明白性命?朝堂,紅塵中的紅塵,天下最好的悟道地!”
襄楷︰
“呵呵,康成鄭玄)黨錮在家做學問,不成想,還那麼懷念廟堂之高?”
鄭玄哈哈大笑,毫無尷尬之意;王玄甫呵呵一笑,說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不宜辯論。孫灝需老君洞悟道,反正抄書時間很長,不妨礙你們做事吧?行不行,給個爽快話!不行的話,我可是沒錢付賬。”
王玄甫強勢,眾人都不願爭吵,紛紛開口允諾。王玄甫要抄書,沒時間照顧孫浩然,特意找來一家農戶,定期送來所需。暫別之際,王玄甫告訴孫浩然︰
“孫灝啊,為師能做的就這麼多,能走到哪一步,全靠你自己。你也看到了,老君洞緊俏,好不容易才爭取到悟道機會。你記住,悟道,悟的是你自己的道,不是什麼天地大道!”
老君洞是道家人的洞天福地,對于凡俗來講,不過荒郊野嶺。如何悟道,王師從未教授;今天突然提起閉關悟道,孫浩然莫名其妙,有些不知所措。思來想去,找不到方法,還是按以前的習慣,讀書、習武、練養。
這是孫浩然人生第一次,一個人長時間閉關修煉,很興奮、很新鮮。幾天之後,好奇心全無,只剩下無盡煩躁。又是一個怎麼辦,怎麼消除煩躁?能想到的方法,還是練功、讀書、打坐。以前在寨子里打坐,能夠心平氣和不急躁,而心里面總會有思有想;除非打盹,做不到靜虛、無欲。
如今全天候修煉,不能總是打盹吧!靜不下心,怎麼辦?背誦經書!《道德經》《莊子》等,一篇接著一篇,一遍接著一遍。詠經數日之後,孫浩然開始考慮,如何無欲。確實很難,無法做到“常無欲,以觀其妙”。
從無欲想到“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仔細審視心中所想,全是雜念,並沒有所謂的“萬物並作”。體悟“雜念”有用嗎?心里的答案,其實是否定。
喜歡ai之後請大家收藏︰()ai之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