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的秋天,當第一片梧桐葉落在開封府殘破的城牆上時,金兀術正對著地圖唉聲嘆氣。桌子上的酥油茶早涼透了,奶皮子凝結成一層白膜,就像他此刻的心情——膩歪,且堵得慌。距離黃天蕩之敗已經過去十年,這十年里他沒少找南宋的麻煩,從淮西到陝西,打打停停,可每次眼看要佔到便宜,總會冒出個硬茬子來搗亂。
“四太子,南宋的岳飛又動了。”副將韓常掀開門簾進來,身上帶著一股寒氣,“探馬報說,他親率主力從鄂州北上,前軍已經到了郾(y n )城,離咱們這兒不過百十里地。”
兀術“ ”地站起來,地圖被帶得嘩啦啦響“岳飛?又是這個岳鵬舉!欺人太甚!”
韓常苦笑一聲“四太子,您忘了?去年咱們撕毀和約,再次南侵,打到順昌時,不就被劉 的‘八字軍’用拐子馬破了銳氣?這岳飛的‘背嵬軍’,比劉 的兵更厲害……”
“厲害?”兀術抓起桌上的酒壺灌了一口,酒液順著嘴角流下,在胡茬上結了層白霜,“我倒要看看,他的背嵬軍是鐵打的,還是我的拐子馬、鐵浮圖是紙糊的!傳我將令,點齊三萬精銳,隨我去郾城會會他!”
他不知道,此刻在郾城的帥帳里,一個面容清 、目光如炬的中年將領正在看地圖。此人正是岳飛,時年三十九歲,官拜少保、河南北諸路招討使。帳外寒風呼嘯,吹得旗桿上的“岳”字大旗獵獵作響。
“爹爹,金兀術親率三萬大軍來犯,其中有五千鐵浮圖、一萬拐子馬,氣勢洶洶啊!”說話的是岳飛長子岳雲,時年二十三歲,已經是背嵬軍的統領。他穿著一身玄甲,肩甲上還沾著塵土,顯然是剛從前線回來。
岳飛“嗯”了一聲,手指在地圖上的郾城東北方向點了點“鐵浮圖、拐子馬……兀術這是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雲兒,你可知這拐子馬的來歷?”
岳雲撓了撓頭“孩兒听老兵說,拐子馬是金人精選的騎兵,左右翼包抄,像兩只胳膊拐一樣,所以叫‘拐子’。鐵浮圖更厲害,人馬都披重甲,扎堆沖鋒,跟一堵牆似的,沒人擋得住。”
“擋得住擋不住,試過才知道。”岳飛微微一笑,從案頭拿起一卷兵書,“你看這《吳子兵法》里說‘凡戰之要,必先佔其將而察其才,因形用權,則不勞而功舉。’兀術恃勇輕敵,以為靠這些重裝騎兵就能橫行天下,卻忘了‘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道理。”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帳中諸將“張憲、牛皋、王貴,你們各領本部,明日依計行事。雲兒,你帶背嵬軍步兵,隨我直擊金兀術的中軍!”
“步兵打騎兵?”眾將都吃了一驚。要知道,在冷兵器時代,步兵對抗精銳騎兵,無異于以卵擊石。
岳飛看出了眾人的疑慮,走到兵器架前,拿起一桿丈二長的步槊“諸位請看,這是我命軍器監新制的‘麻扎刀’‘大斧’。金兵鐵浮圖雖重,卻怕砍馬腿;拐子馬雖快,卻怕陣腳亂。明日接戰,我軍只需低頭砍馬足,何愁不破敵?”
他說得輕描淡寫,但帳內諸將都知道,這看似簡單的戰術背後,需要何等的勇氣和紀律性。面對高速沖鋒的騎兵,步兵能頂住第一波沖擊就已是奇跡,還要彎腰砍馬腿,稍有不慎就會被踏成肉泥。
“爹爹放心,孩兒若不勝敵,甘受軍法!”岳雲率先表態,他身後的背嵬軍將領們也紛紛握拳行禮。
這支被稱為“背嵬軍”的部隊,是岳飛親手打造的王牌。“背嵬”二字,本指大將帳後的精銳親兵,岳飛選鋒選將,從十萬大軍中挑出五千最悍勇的士卒,組成了這支特種部隊。他們不僅騎射精通,更擅長步戰,尤其在山地和城下作戰時,戰斗力堪稱恐怖。更可怕的是,背嵬軍紀律嚴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在民間聲望極高,百姓們爭相送子參軍,使得這支部隊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戰斗力。
第二天拂曉,郾城郊外的平原上,霜霧彌漫。
金兀術的三萬大軍已經列陣完畢。前排是五千鐵浮圖,人馬皆披三層重甲,頭盔只露雙眼,馬面甲上布滿尖刺,遠遠望去像一片移動的鋼鐵叢林。鐵浮圖後面是一萬拐子馬,分成左右兩翼,騎兵們輕甲快馬,腰挎彎刀,背負硬弓,只等主帥一聲令下,便要如潮水般包抄過去。
“哈哈哈!岳飛小兒,有種出來送死!”兀術在中軍旗下耀武揚威,他身邊的金兵們也跟著吶喊,聲震四野。
突然,郾城門大開,一支約五千人的宋軍步卒緩緩走出。他們沒有穿厚重的鎧甲,只著輕甲,手持長柄麻扎刀和大斧,排成密集的方陣,步伐整齊,連腳步聲都如同一個節拍。方陣最前方,一員少年將領銀盔銀甲,正是岳雲。
“就這麼點人?”兀術愣了一下,隨即狂笑起來,“岳飛啊岳飛,你是沒人了嗎?拿五千步兵來送死?傳我將令,鐵浮圖,給我沖!踏平郾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咚——咚——咚——”
金軍陣中響起三通戰鼓,五千鐵浮圖同時驅動戰馬,發出雷鳴般的響聲。
就在鐵浮圖即將沖入宋軍陣中的瞬間,岳雲猛地將手中令旗一揮。
“蹲下!砍馬腿!”
五千背嵬軍士兵如同訓練過千百次一樣,齊刷刷地蹲下身子,將麻扎刀和大斧探向馬腹。這些刀斧都是特制的,刃口極鋒利,柄長便于發力。
“ 嚓! 嚓!”
刺耳的金屬摩擦聲和馬的悲鳴聲同時響起。鐵浮圖的戰馬雖然披甲,但馬腿和馬腹是弱點,被麻扎刀砍中後,頓時人仰馬翻,後面的鐵浮圖收不住腳,紛紛撞在一起,瞬間亂了陣腳。
“放箭!”岳雲趁勢下令。背嵬軍士兵們從腰間抽出短弩,對著倒地的金兵一陣齊射。金兵雖有重甲,但近距離弩箭穿透力極強,不少人當場斃命。
兀術在後面看得目瞪口呆“怎麼可能?我的鐵浮圖……”他還沒反應過來,左右兩翼的拐子馬已經按捺不住,開始向宋軍方陣包抄。
“變陣!”岳飛的聲音從後方傳來。背嵬軍士兵們迅速組成圓陣,外圈士兵持盾格擋,內圈士兵繼續砍殺。拐子馬雖快,但在密集的步陣前難以發揮沖擊力,反而被麻扎刀不斷砍傷馬腿,陣型越來越亂。
“沖進去!砍斷他們的刀!”兀術紅著眼楮下令。金軍悍不畏死,不斷有騎兵沖上前去,用馬刀劈砍宋軍的麻扎刀。但背嵬軍士兵配合默契,前面的人倒下,後面的人立刻補上,刀光斧影之中,金兵的尸體越堆越高。
這場戰斗從清晨一直打到正午,金軍發起了十幾次沖鋒,都被背嵬軍死死頂住。地上到處是人和馬的尸體,鮮血浸透了秋霜覆蓋的土地,在陽光下蒸騰起詭異的白霧。
兀術看著自己的精銳騎兵死傷慘重,心如刀割。他知道再打下去只有全軍覆沒的份,只得下令撤退。背嵬軍正要追擊,卻被岳飛鳴金召回。
“爹爹,為何不追?”岳雲滿頭是汗,盔甲上濺滿了血污。
岳飛擦了擦臉上的硝煙,沉聲道“兀術此敗,必不甘心。他還有主力在潁昌,我們且回郾城休整,準備迎接更大的戰斗。”
郾城敗退後,金兀術果然不甘失敗。他集結了更多兵力,號稱十萬,撲向潁昌。此時岳飛的主力尚在郾城,潁昌守將正是岳雲。
“四太子,這次咱們把所有家底都押上了,務必拿下潁昌,活捉岳飛!”韓常在一旁打氣,心里卻有些發虛。上次郾城之敗,金兵精銳損失慘重,這次所謂的“十萬大軍”,很多是臨時拼湊的簽軍(被強征的百姓),戰斗力堪憂。
兀術何嘗不知?但他騎虎難下,只能硬著頭皮上“傳我將令,鐵浮圖居中,拐子馬左右,給我踏平潁昌城!”
潁昌城頭,岳雲望著城下黑壓壓的金兵,眉頭緊鎖。城中守軍只有三萬,其中背嵬軍僅八百人,要對抗金兵十萬之眾,難度可想而知。
“岳公子,金兵勢大,不如等元帥援軍來了再決戰?”副將董先有些擔心。
岳雲搖了搖頭“爹爹主力離此尚遠,若等援軍,潁昌早被攻破了。今日唯有死戰,方能報國!”他頓了頓,目光掃過身邊的八百背嵬軍“弟兄們,還記得‘精忠報國’四個字嗎?今日便是我們報國之時!”
“願隨公子死戰!”八百壯士齊聲怒吼,聲震天地。
戰斗打響了。金兵如潮水般涌向城牆,鐵浮圖的撞擊聲震得城樓都在搖晃。岳雲親率八百背嵬軍打開城門,如同一把尖刀,直插金兵中軍。
“殺啊——!”
八百人沖向十萬大軍,這在任何人看來都是自殺式的攻擊。但背嵬軍卻硬是殺出了一條血路。他們專砍金兵的馬腿,破壞陣型,時而分散游擊,時而聚攏突擊,就像一群靈活的狼,在羊群里左沖右突。
岳雲更是勇不可當,他手持兩桿鐵錐,每一次揮舞都能帶起一片血花。有記載說他“身被百余創,人為血人,馬為血馬”,卻越戰越勇,直殺到金兀術的帥旗之下。
兀術嚇得魂飛魄散,連忙讓親衛保護自己後退。金兵見主帥後退,頓時軍心大亂。潁昌城內的宋軍趁機殺出,里外夾擊,金兵全線崩潰。
這一戰,宋軍斬殺金兵五千余人,俘虜兩千余人,連兀術的女婿夏金吾都被斬殺,金軍精銳幾乎損失殆盡。後世傳說岳雲以八百背嵬軍破十萬金兵,雖有夸張成分,但也從側面反映了背嵬軍的恐怖戰斗力。
潁昌大捷後,岳飛乘勝追擊,率軍進抵朱仙鎮(今河南開封西南),距離故都東京(開封)僅四十五里。
消息傳來,東京百姓奔走相告,不少人自發組織起來,打著“岳”字旗,迎接王師。有位白發老翁顫巍巍地來到岳家軍大營,拉著岳飛的手老淚縱橫“我等百姓,日夜盼望官軍,如今終于等到了啊!”
岳飛看著眼前的百姓,想起被金兵擄走的徽欽二帝,想起中原淪陷的慘狀,不禁熱血沸騰。他對部下們說“今次殺金人,直搗黃龍府(今吉林農安),當與諸君痛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直搗黃龍!痛飲黃龍!”將士們齊聲吶喊,士氣高漲到了極點。
金兀術在東京城內如坐針氈,他收拾好行李,準備隨時北逃。連他自己都哀嘆“自海上起兵,皆以拐子馬、鐵浮圖取勝,今竟敗于岳飛之手,看來天命不在我大金啊!”
就在岳飛準備一鼓作氣收復東京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一日之內,岳飛接連收到十二道金牌,都是宋高宗趙構的親筆手詔,嚴令他即刻班師回朝,不得延誤。
“這……這是為何?”岳飛拿著金牌,雙手顫抖,“大好形勢,怎能就此放棄?”
副將張憲也急了“元帥,金人已是強弩之末,此時班師,前功盡棄啊!”
岳飛仰天長嘆,淚水奪眶而出“十年之功,廢于一旦!社稷江山,豈能如此!”
他知道,這一定是秦檜等主和派在搗鬼。趙構擔心岳飛收復失地後,迎回徽欽二帝,自己的皇位不保,而秦檜更是金國的內奸,一直主張議和。
“元帥,咱們不能回去啊!”岳雲也跪在地上求情,“將士們浴血奮戰,就是為了收復故土,怎能在此時撤退?”
岳飛看著眼前的將士,看著遠處前來勞軍的百姓,心如刀割。但他是南宋的臣子,君命難違。最終,他咬著牙下令“班師!”
消息傳出,朱仙鎮的百姓們蜂擁而至,攔住岳飛的馬“元帥,您不能走啊!我們給您送糧送草,跟您一起打金兵!”
岳飛見狀,淚如雨下,他下馬跪在百姓面前“飛奉詔班師,實不得已。諸君可自為生計,飛若有來生,當再與諸君共滅金兵!”
百姓們哭聲震天,不少人跟著岳家軍南撤,一路上哀鴻遍野。岳飛回頭望去,只見朱仙鎮的炊煙漸漸消失在暮色中,他知道,自己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回到這片土地了。
關于金兀術的拐子馬和鐵浮圖,後世有很多神話般的描述,甚至有人說它們是“無敵的存在”,直到岳飛出現才打破了神話。但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呢?
首先,“拐子馬”並非金人獨創,而是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騎兵戰術,指的是左右翼迂回包抄的騎兵,因“如人兩拐”而得名。這種戰術的關鍵在于機動性和沖擊力,而非單純的重裝。而“鐵浮圖”則是重裝騎兵,人馬皆披重甲,用于正面沖擊,類似歐洲的騎士,但規模更大。
金人之所以能在宋金戰爭初期屢戰屢勝,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北宋末年軍隊腐敗,缺乏訓練,面對金兵的騎兵沖鋒往往一觸即潰。但到了南宋初年,以岳飛、韓世忠為代表的將領,逐漸摸索出了對抗騎兵的方法。
岳飛的戰術核心是“以步制騎”,但並非單純的步兵硬抗,而是結合了地形、陣型和武器的創新。麻扎刀和大斧專門針對騎兵的弱點(馬腿),背嵬軍的紀律性和勇氣則保證了戰術的執行。此外,岳飛還善于利用騎兵進行反擊,他的背嵬軍騎兵數量雖少,卻能在關鍵時刻給予金兵致命一擊。
郾城和潁昌之戰的勝利,並非偶然,而是岳飛長期練兵、精研戰術的結果。他的軍隊不僅戰斗力強,而且深得民心,這才是他能屢次擊敗金兵的根本原因。
班師回朝後,岳飛知道自己將面臨什麼。果然,不久後,秦檜就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岳雲父子下獄。
紹興十一年(公元1142年)除夕,杭州風波亭。
岳飛看著獄卒送來的毒酒,面不改色。他拿起筆,在獄牆上寫下八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這八個字,道盡了他的悲憤與不甘。他一生精忠報國,卻落得如此下場,怎能不令人扼腕?
岳雲在另一間牢房里,听到父親的呼喊,也厲聲喝道“秦檜奸賊,我父子雖死,也必化為厲鬼,取你狗頭!”
毒酒入喉,岳飛緩緩閉上了眼楮。(據正史記載,岳飛死于拉脅之刑,也就是鈍器擊碎胸骨而死)他或許在想,朱仙鎮的百姓們是否安好?中原的故土何時才能收復?徽欽二帝是否還在北國受苦?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死訊傳出後,杭州百姓為之罷市,不少人痛哭流涕。而金兀術得知岳飛已死,竟在軍中設酒慶賀“岳飛已死,南宋再無勁敵,議和可成矣!”
岳飛死後,宋金達成“紹興和議”,南宋向金稱臣,每年納貢,換取了短暫的和平。但這種和平是屈辱的,也是脆弱的。
二十年後,宋孝宗即位,為岳飛平反,追謚“武穆”。又過了幾十年,岳飛被追封為“鄂王”,配享宋太祖廟庭。
如今,在杭州西湖畔的岳王廟里,岳飛的塑像莊嚴肅穆,而秦檜、王氏、萬俟�l、張俊四人的跪像,則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供後人唾棄。
郾城之戰、潁昌之戰的硝煙早已散去,但岳飛和他的背嵬軍的故事,卻永遠留在了華夏史書里。他們用生命詮釋了“精忠報國”的含義,也讓後人記住了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只要有勇氣和信念,就沒有打不敗的敵人。
當我們今天走過岳王廟,看到“青山有幸埋忠骨”的對聯時,是否還能想起那個在郾城雪夜中,手持麻扎刀,砍向鐵浮圖的背嵬軍士兵?是否還能听到朱仙鎮百姓們那震天的哭聲?
歷史會褪色,但英雄永不朽。岳飛和他的背嵬軍,就是大宋三百年歷史中,最耀眼的榮光。
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中國野史大甩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