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野史大甩賣

第3章 郭雀兒黃袍加身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路逆風的80後 本章︰第3章 郭雀兒黃袍加身

    後梁開平元年907年),邢州今河北邢台)街頭,一個滿臉橫肉的少年正抱著酒壇啃燒雞,油漬順著胡茬往下滴。忽听得“ 當”一聲,他踢翻了肉攤,攤主揪住他衣領怒罵︰“郭威!你吃白食還撒野?”少年咧嘴露出缺了半顆的門牙︰“王屠戶,老子日後當了節度使,讓你天天給我宰豬!”圍觀百姓哄笑,誰也沒料到,這個被叫做“郭雀兒”的混不吝《新五代史》載其綽號“郭雀兒”),日後竟真坐上了龍椅。

    郭威出身貧寒,父親郭簡本是晉王李克用麾下的順州刺史,卻在他年幼時被幽州節度使劉仁恭所殺。母親王氏帶著他逃往潞州,途中染病身亡。孤苦伶仃的郭威只能在市井間摸爬滾打,學會了打架斗毆、賭博酗酒,活脫脫一個市井無賴。《東都事略》記載,他曾在脖頸刺上一只飛雀紋身,從此“郭雀兒”的名號傳遍邢州,連官府都拿他沒辦法。

    但這潑皮卻有不尋常之處。他嗜酒卻不貪杯,好賭卻懂得見好就收,更愛捧著《閫外春秋》古代兵書)看得入神。有次他與人斗毆,被打得頭破血流,仍大笑道︰“打不過你,是我技不如人;但若論行軍打仗,你十個也抵不上我!”這番狂言,倒真被路過的李繼韜潞州節度使)听了去。李繼韜見他身材魁梧、眼神銳利,竟將他收入帳下——這一決定,成了郭威命運的轉折點。

    後晉天福十二年947年),太原城頭戰旗獵獵。河東節度使劉知遠正要稱帝,卻發現印璽不見了蹤影。正當眾人慌亂時,郭威從懷里掏出一枚刻著“受命于天”的玉印︰“此乃小人連夜趕制,雖不及真品,應急足夠。”《舊五代史•周太祖紀》)劉知遠大喜,當即封他為樞密副使,從此將其視為心腹。

    郭威的崛起,靠的是實打實的本事。開運四年947年),契丹滅後晉,中原大亂。郭威獻策劉知遠︰“契丹雖強,但水土不服,必不能久居。主公可先按兵不動,待其北撤時再出擊。”果然,契丹北歸途中燒殺搶掠,民怨沸騰,劉知遠趁機揮師南下,一舉收復洛陽、汴京,建立後漢。郭威因功升任樞密使,執掌全國兵權。

    劉知遠臨終前,拉著郭威的手說︰“朕兒承佑年幼,以後就靠你輔佐了。”《資治通鑒》)誰也沒想到,這句托孤之語,竟埋下了後漢滅亡的伏筆。新帝劉承佑生性猜忌,听信寵臣李業的讒言,認為郭威功高震主,密謀鏟除他。乾佑三年950年),劉承佑派人刺殺郭威,消息卻提前泄露。郭威怒不可遏︰“我為劉家出生入死,竟遭此毒手!”他立刻以“清君側”為名,率軍殺向汴京。

    乾佑三年950年)冬,澶州今河南濮陽)城外,郭威的大軍扎下營寨。士兵們交頭接耳︰“皇帝要殺郭公,我們賣命卻要送命,這算什麼事?”突然,一陣騷動傳來,數千將士涌到郭威營帳前,高呼︰“願奉郭公為天子!”《舊五代史》)郭威“驚慌失措”地跑出帳外,卻被將士們團團圍住,一件黃色的軍旗披在了他身上——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黃袍加身”,比趙匡胤早了整整九年。

    這場戲碼,實則是郭威的精心布局。據《五代史補》記載,郭威的謀士魏仁浦曾獻計︰“主公若想名正言順稱帝,需借將士之手。”于是,郭威暗中授意親信在軍中散布消息,煽動士兵情緒,又故意讓軍旗“意外”出現在營帳附近。當“黃袍”加身的那一刻,他還假意推辭︰“你們這是陷我于不忠不義!”但將士們以死相逼,他才“勉強”答應。這場自導自演的鬧劇,將篡位之舉包裝成“民心所向”。

    郭威稱帝後,定國號為“周”,史稱後周。他深知百姓歷經戰亂,急需休養生息,于是頒布新政︰廢除後漢的苛捐雜稅,將無主荒地分給流民耕種;嚴懲貪官污吏,曾因縣令克扣賑災糧,當眾杖斃二十余人。《冊府元龜》記載,短短一年間,後周“戶口漸增,田野日闢”,百姓終于能吃上飽飯。

    顯德元年954年),潞州城外,四十萬大軍對峙。北漢劉崇趁郭威駕崩,聯合契丹南下,妄圖一舉滅周。繼位的柴榮郭威養子)決定御駕親征,卻遭群臣反對︰“陛下新立,不宜輕動。”柴榮拍案而起︰“若劉崇進逼,朕有何面目見先帝?”《資治通鑒》)郭威臨終前曾對他說︰“為政以德,治軍用威。”此刻,他要用一場勝利證明自己。

    戰斗打響,北漢軍隊在契丹騎兵的掩護下,發起猛烈攻擊。周軍右翼樊愛能部竟臨陣脫逃,瞬間軍心大亂。千鈞一發之際,柴榮親自率軍沖向敵陣,身邊的親兵死戰不退。《舊五代史》描繪︰“柴榮頭盔被箭射穿,血染戰袍,仍揮舞長槍高呼‘殺賊’!”郭威留下的老將趙匡胤見勢,振臂高呼︰“主上面臨險境,我等怎可貪生?”他率兩千精兵,從側翼突襲北漢軍,硬是扭轉了戰局。

    高平之戰以周軍大勝告終,斬殺北漢萬余人。戰後,柴榮嚴懲逃兵,樊愛能等七十余名將領被當眾斬首,威震全軍。這場勝利不僅穩固了後周的統治,更為後來的“世宗改革”奠定了基礎。而趙匡胤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也引起了柴榮的注意,為他日後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顯德元年954年),汴梁皇宮內,郭威已病入膏肓。他喚來養子柴榮,指著皇宮地磚說︰“朕出身寒微,深知百姓疾苦。你繼位後,務必要輕徭薄賦。”又從枕邊取出一個木匣︰“此乃歷代皇帝治國方略,你需每日研讀。”《新五代史》)他沒有提及傳位之事,因為早在五年前,他便已將柴榮收為養子,並委以重任——這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

    郭威無子,卻有兩個外甥李重進和女婿張永德。按常理,外甥或女婿繼位順理成章,但他卻選擇了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柴榮。據《涑水記聞》記載,他曾對心腹說︰“重進雖勇,但驕橫;永德雖賢,卻優柔。唯有柴榮,文能治國,武能安邦。”為了讓柴榮順利繼位,他臨終前特意安排李重進向柴榮行君臣之禮,徹底斷絕了其爭位的念頭。

    郭威的眼光沒有錯。柴榮繼位後,史稱“周世宗”,他繼承養父遺志,南征北戰,西敗後蜀,三征南唐,北伐契丹,幾乎將中原統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國野史大甩賣》,方便以後閱讀中國野史大甩賣第3章 郭雀兒黃袍加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國野史大甩賣第3章 郭雀兒黃袍加身並對中國野史大甩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