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野史大甩賣

第33章 宣宗納諫仿貞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路逆風的80後 本章︰第33章 宣宗納諫仿貞觀

    一、便殿夜讀的帝王︰燭光下的《貞觀政要》

    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的長安城,大明宮延英殿里燭火搖曳。唐宣宗李忱chen)像個愛惜舊書的老學究,正用指甲仔細刮去《貞觀政要》卷首的蟲蛀痕跡,轉頭對侍立一旁的令狐tao)感慨道︰\"太宗能听魏徵的諫言,朕每次讀到書里"居安思危"這四個字,後背都直冒冷汗。\"

    這位新登基的皇帝時年三十七歲,人生經歷堪稱傳奇。作為憲宗第十三子,他既是穆宗的弟弟,又是敬宗、文宗、武宗的皇叔。早年因為母親是宮女,常被宗室成員嘲笑是\"傻小子\",《舊唐書•宣宗紀》就記載他\"幼時宮中以為不慧\"。但誰能想到,這位韜光養晦三十六載的\"痴兒\",一登基就像換了個人。此刻他反復研讀的《貞觀政要》,儼然成了治國的\"紅寶書\"。

    令狐悄悄瞥了眼御案,發現李德裕的貶官詔書還攤在那里,墨跡未干。宣宗指了指詔書說︰\"李德裕以前獨攬大權,朕若不貶他,怎麼整頓朝綱?不過他平定澤潞的功勞,還是要記在史書里。\"這番話讓令狐心里直打鼓——這位新皇帝看似溫和,實則對朝政門兒清,連李德裕的功過都分得明明白白。

    二、罷免令狐的決斷︰一碗諫粥的君臣戲

    大中三年,令狐當了兩年宰相,漸漸有些飄了。他想推薦兒子令狐�ao)當翰林學士,沒想到奏章直接被宣宗扣下。皇帝把他召到便殿,指著御案上的粥碗突然發問︰\"愛卿知道唐玄宗時姚崇拒絕給兒子封官的事嗎?\"這一問,嚇得令狐後背直冒冷汗︰\"臣遠遠比不上姚崇啊!\"

    《唐語林》里還記著更有意思的細節︰宣宗讓內侍端來兩碗碧粳米粥,自己先喝了一口,才示意令狐也嘗嘗。結果令狐咬到一顆棗核,正尷尬時,宣宗笑著說︰\"棗核雖小,卡住喉嚨可要命。就像你兒子入朝為官,搞不好會壞了朝政。\"令狐趕緊磕頭認錯︰\"臣馬上讓㦤dせ葉潦椋"

    宣宗還有個\"微服私訪\"的愛好。他常扮成書生,混在長安西市听百姓嘮嗑。有一回,他听見賣胡餅的老漢吐槽︰\"令狐宰相奏事,淨撿皇上愛听的說,哪像個忠臣!\"回宮後,宣宗立刻把令狐叫來︰\"你昨天說"南方豐收",可朕听說浙東正鬧旱災,你知道這事嗎?\"令狐當場嚇出一身冷汗——他確實沒收到相關奏報,從此再也不敢糊弄皇帝了。

    三、醴i)泉百姓的叩閽︰登聞鼓響的貞觀風

    大中四年,醴泉縣的張實敲響了登聞鼓,實名舉報縣令貪污賑災糧。宣宗居然親自審理此案,見張實衣衫破舊,還特意賜座。張實哭訴道︰\"縣令說"上面的人沒來,糧食不能發",已經餓死三十多人了!\"宣宗立刻讓人取來醴泉縣地圖,指著受災區域對宰相說︰\"這里可是當年太宗推行"均田制"的地方,現在居然餓死人,這是朕的過錯啊!\"

    《雲仙雜記》里記載,案子結了之後,宣宗還帶著張實去太液池劃船。船劃到一半,他突然問︰\"百姓覺得朕比得上太宗嗎?\"張實趕緊磕頭︰\"大家都說陛下虛心納諫像太宗,不過賦稅比貞觀時還輕呢!\"宣宗卻搖頭嘆氣︰\"減輕賦稅本就是該做的,有什麼好夸的?\"當天就下旨︰\"以後州縣鬧災,先開倉放糧再上報,誰敢耽擱就砍頭!\"

    四、杖殺樂工的悔悟︰銅鏡里的帝王淚

    大中五年,樂工羅程殺了人,按律要流放。他的師父進宮求情︰\"羅程琵琶彈得特別好,陛下宴會上可少不了他!\"宣宗指了指殿柱上的太宗納諫圖︰\"當年太宗殺了盧祖尚,朕殺個樂工,道理不是一樣的?\"最後還是把羅程流放了。但事後,他對著銅鏡自言自語︰\"樂工雖然身份低微,可他的技藝無罪啊,朕這麼做,恐怕要失民心。\"《新唐書•宣宗紀》)

    更難得的是他肯下\"罪己詔\"。大中七年,關中大旱,宣宗頒布詔書檢討自己︰\"是朕治理無方,才招來旱災。從今天起,朕不住正殿,減少飲食,百官都來給朕提提意見。\"這份詔書被收錄在《全唐文》里,其中\"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八個字,和太宗貞觀二年的罪己詔簡直如出一轍。

    五、大中之治的實績︰戶口增倍的治世相

    宣宗在位十三年,創造了\"大中之治\"的盛況。據《通典》記載,他剛登基時全國只有百萬戶,到他去世前已經漲到三百八十萬戶,幾乎翻了兩番。他整治漕運,疏通汴渠,讓江淮的糧食能順順利利運到長安,《唐會要》稱贊\"從江淮到渭橋,運糧的船只一艘接一艘,再也沒鬧過饑荒\"。

    在吏治方面,他規定\"刺史沒干滿三年不準調任\",還親自出題考縣令,題目就叫\"問縣令撫民之術\"。有個縣令在答卷里寫\"治理百姓就像彈琴,弦太緊會斷,太松又彈不出聲\",宣宗看了大喜,直接提拔他當刺史《唐闕史》)。這套考核辦法,頗有太宗\"三年考核政績\"的遺風。

    六、佛教政策的權衡︰會昌滅佛的修正術

    宣宗一即位,就下詔復興佛教。據說他在武宗滅佛時,曾躲到五台山當和尚,《佛祖統紀》說他\"在五台山見到佛光,于是發願復興佛法\"。但他可不是盲目崇佛,而是規定\"每個州只能留一座寺廟,僧尼不能超過三十人\",既糾正了會昌滅佛的極端做法,又防止佛教勢力過度膨脹。

    《玉泉子》里記載了件趣事︰宣宗去青龍寺上香,發現佛像前的供果被老鼠啃了,就對住持說︰\"要是佛真有靈,就該趕走老鼠保護供果;要是沒靈,擺供果又有什麼用?\"住持當場尬住,從此寺廟里養貓捕鼠成了標配。這種務實的態度,和太宗\"以儒學為根本,佛道為輔助\"的政策思路完全一致。

    七、歷史長河中的小太宗︰貞觀遺風的復刻者

    宣宗去世後,太常寺給他擬定謚號\"聖武獻文孝皇帝\",但民間更喜歡叫他\"小太宗\"。《舊唐書》評價他︰\"宣宗即位後,一是讓權貴收斂,二是讓奸臣害怕,三是讓宦官老實。所以刑罰公正,賢才得用,朝廷上下風清氣正。\"

    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里把太宗和宣宗做了對比︰\"太宗敢殺李建成,宣宗敢貶李德裕,都夠果斷;但太宗能听魏徵的諫言,宣宗能容魏謨o)的批評,都善于接納忠臣。\"這個魏謨還是魏徵的五世孫,宣宗任命他當御史大夫時,曾說︰\"你們家代代出敢說真話的人,朕得到你,就像太宗得到魏徵啊!\"《唐語林》)

    八、千年之後的宣宗陵︰貞陵石刻的貞觀魂

    如今在陝西涇陽的貞陵,神道兩邊的石人石馬依然威風凜凜。當地百姓都叫宣宗\"佛心天子\",傳說他下葬時,五台山的僧人特意趕來送葬,陵區方圓三十里的草木都不枯萎,被稱為\"貞觀遺澤\"。

    從便殿夜讀到醴泉問政,宣宗李忱用十三年時間,給日薄西山的大唐王朝續了一口命。奇。而\"小太宗\"這個稱號,既是對他的最高褒獎,也是後人對貞觀盛世永遠的懷念。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國野史大甩賣》,方便以後閱讀中國野史大甩賣第33章 宣宗納諫仿貞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國野史大甩賣第33章 宣宗納諫仿貞觀並對中國野史大甩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