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

第214章 充滿暴力美學的早期預警雷達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桿哥 本章︰第214章 充滿暴力美學的早期預警雷達

    東大的國防裝備體系里,還缺少什麼?

    這個問題,李干心中早有答案,尤其是在關島那里轉了一圈後,獲得這種裝備的欲望就越發的強烈了。

    美軍在關島上部署了一座早期預警雷達,探測距離達到了3000公里。

    也就是說,東大的飛機在東南沿海起飛後不久,就會被關島上的早期預警雷達發現。

    東大沒有這種超遠探測距離的早期預警雷達。

    甦聯有,而且更加厲害、更加瘋狂。

    他們建了兩部這種雷達,叫杜伽,一部在莫斯科附近,針對歐洲方向,另一部就在哈巴羅夫州,針對美國方向。

    東大收回哈巴羅夫州後,立即接管了杜伽雷達基地。

    李干率隊來到這個叫做科姆索的小鎮,杜伽雷達基地距離小鎮有十幾公里,位置很偏僻。

    此前,李干看過杜伽雷達的圖紙。

    不過,當他站在杜伽雷達面前的時候,還是被這龐然大物給震驚到了。

    這種雷達的天線陣列長460米!

    整個高度是140米!

    光是雷達的佔地面積就高達100畝!

    整個雷達基地佔地600多畝!

    李干昂著脖子看著這部充滿了甦聯暴力美學的巨型雷達,不得不為甦聯工程師的能力感到欽佩。

    戴著厚厚眼鏡片的年永達是軍用雷達專家,他還有一個身份,他是陸軍參謀長年萬樹的親弟弟。

    哥倆兩個路子,一個當兵後干起了打仗這個活,另一個提干後,轉入學習雷達技術。

    這麼介紹年永達也許許多人不認識,但是如果提到殲10c、殲10d上面用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那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吳強是負責技術整合的,雷達的關鍵技術是年永達克服的。

    這時,年永達介紹道,“李局長,老毛子搞的這個雷達,一味追求探測距離,啟動後,功率峰值高達10兆瓦,也就是相當于一萬度電。”

    “這個雷達開啟後,會對無線電環境造成極大干擾。根據我們查閱的資料,之前每一次開啟,整個大半個北半球的無線電都會受到影響,我國北部地區同樣不能幸免。”

    “在工作時,雷達的正面不能有任何活物,否則會被活生生烤熟。”

    “不過,這個雷達的探測距離非常遠,根據留下來的資料顯示,老毛子曾經探測到了美軍在阿拉斯加海灣的潛射導彈試射,距離達到了5500公里。”

    年永達扶了扶眼鏡,說,“我們要啟用這部雷達的話,代價很大,這需要你來決定。”

    李干微微點了點頭,對隨行人員說,“早期預警雷達在國防體系里屬于支柱性裝備,是戰略性的,所以也稱為戰略預警雷達。”

    “這種雷達不但有非常重要的軍事意義,在民用領域也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根據我們的國防政策,我們需要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別建設四部早期預警雷達。”

    “我的設想是,在唐古拉山上部署一台,探測距離能夠覆蓋到歐洲中部地區。”

    李干問年永達,“年總,我們的相控陣雷達技術世界領先,吸收了老毛子的早期預警雷達技術後,能否搞出大型相控陣雷達?”

    年永達說,“技術理論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先搞雙面或者三面相控陣,技術難度要低一些。”

    李干拍板道,“那就先搞雙面的,從2000公里開始,逐步遞進。老毛子對我們放開了重工業領域的合作,抓住這個機會,結合艦載雷達來搞。”

    頓了頓,李干說,“還有機動式預警雷達。機動式洲際導彈項目已經立項,我們不得不考慮一點,如果固定式雷達都被打掉了,我們靠什麼來引導洲際導彈?”

    “作為最後手段,搞機動式預警雷達非常有必要。”

    年永達笑道,“李局長,你這是一口氣給我們分了三個項目。我表個態,只要你大力支持,我保證完成任務。”

    李干說,“我肯定大力支持,我會給你們編制單獨的預算,不用怕花錢,能搞多快就搞多快。”

    有了他的表態,雷達團隊士氣高昂,大家非常振奮。

    什麼叫做國之重器,早期預警雷達就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器。

    如果說洲際導彈國家的長矛,那麼早期預警雷達就是國家的眼楮。

    美國海軍航母戰斗群的防空半徑是500公里。

    這個數字是怎麼得出來的?

    最關鍵的限制是,艦載預警機的最大探測距離是500公里,超出這個距離,什麼都看不到,也就談不上防空了。

    <3逆火戰略轟炸機,采取可變後掠翼設計,最大突防速度高達2300公里。

    猛地堆砌超音速飛機技術,老毛子瘋了嗎,並不是,而是他們沒有別的辦法。

    就是要快,越快越好,速度越快,敵人的反應時間就越短,攻擊成功率就越高。

    看兩家的導彈技術路線就能看出區別來,甦聯追求高速、重型,美國追求隱蔽、精確。

    兩種技術路線,兩種作戰思想。

    比如美國搞的捕鯨叉反艦導彈,戰斗部不過200多公斤,而且是亞音速的,美國就搞了這麼一款反艦導彈。

    因為他們的主要反艦手段是艦載戰斗機,對反艦導彈的需求非常的不強烈。

    甦聯的航母在美國航母戰斗群面前那就是渣渣,在“打擊美國航母戰斗群”這個總牽引下,老毛子的想法簡單直接——快、重、多!

    他們的艦艇,動不動就搭載二三十枚重型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甚至為了打擊美國海軍航母戰斗群,專門搞出一款專門發射巡航式反艦導彈的核潛艇。

    東大受甦聯影響,此前秉承的也是超音速、重型的路線,因此有了yj83,有了yj12,這些都是彌補航母不足的措施。

    當然,東大已經調整了路線,東西結合,取長補短,建立適合自己的軍用技術發展路線。

    李干把整個基地都轉了一遍後,下令做一次開啟測試,把探測目標對準了阿拉斯加地區。

    美軍在阿拉斯加部署了很多地下發射井,早期預警雷達對導彈的探測是非常關鍵的。

    越早發現導彈軌跡,就越多反應時間,不管是反導還是疏散,都越從容。

    從這一點來看,早期預警雷達是貨真價實的國之重器、國防基石。

    年永達團隊親自操作,在甦聯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開啟了杜伽雷達,進行了一次全功率探測。

    于是,整個遠東地區的人們發現,所有的無線電設備都受到了嚴重的干擾。

    整值全國午間新聞廣播,許多人發現信號很差,出現了非常強烈的干擾聲。

    開機一個小時,半個地球的無線電都被干擾了……

    沒有發現什麼有價值的信號,李干下令關閉了雷達。

    年永達遞給了李干一份報表。

    李干一看,驚訝道,“這玩意兒運行一個小時需要用掉一萬多塊錢?”

    年永達點頭,“這只是雷達的運行成本,還沒有包含後勤維護等,這座雷達實際上就是一座吞金獸。維護成本太高了,這也是我認為不值得啟用的原因。”

    李干微微點頭。

    這玩意兒要是開一天,幾十萬就沒了,太他媽費錢了。

    一個航空旅飛行訓練一天,也就是幾十萬,那可是五六十架飛機的訓練成本啊!

    李干說,“正常維護吧,需要開啟的時候,總部會下令,你們搞研究的時候,如果需要開機,提前打申請。”

    “成本是一回事,主要是對正常的無線信號干擾太厲害了,嚴重影響了老百姓的正常生產生活。”

    年永達說,“明白,我們盡量減少雷達開啟的時間。”

    結束了對杜伽雷達的視察之後,李干乘坐運10專機直飛伏爾加河畔的喀山。

    圖波列夫工廠就在這里,又稱喀山飛機制造廠。

    <3逆火戰略轟炸機就是由該廠生產。

    巴里亞放開了對東大的軍售限制,只要東大願意買,他們連圖160海盜旗戰略轟炸機都賣。

    巴里亞政府是打定了主意,一門心思搞經濟,先把錢袋子給搞扎實了,然後再去考慮全球爭霸的事情。

    顯然,巴里亞已經把全球爭霸這件事情放在了第二位,而在東歐地區集結幾十萬大軍,壓得北約大氣不敢喘,可以說是一種策略。

    為發展經濟爭取時間,為擴大對外貿易贏得對話機會。

    <3這一類戰略轟炸機嗎?

    毫無疑問的是,作為大國,東大必須要有戰略轟炸機。

    轟6再怎麼改,也改不成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

    現在的問題是,直接上馬搞隱身戰略轟炸機,還是先搞出類似圖160、圖223這一類的常規戰略轟炸機。

    殲20已經小批量生產服役了,隱身技術已經解決,具備了上馬搞隱身戰略轟炸機的技術實力。

    而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兩種方案之間的平衡點。

    李干不能拿著老百姓的血汗錢亂幾把搞,因此,他必須要實地考察一下圖160、圖223的情況。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方便以後閱讀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第214章 充滿暴力美學的早期預警雷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第214章 充滿暴力美學的早期預警雷達並對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