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道,蜀漢後主劉禪飲下姜霞所奉“憶前情”之酒,神智錯亂,竟拔刃自戕而亡。新寡太後趙薇,本已與劉忠暗通款曲,情愫深種,此刻更顯悲戚。劉忠雖奇計迭出,終不忍趁亂竊鼎,遂力排眾議,擁立剛烈忠勇之北地王劉諶為新君。陳祗、諸葛瞻等護新帝鑾駕,星夜兼程,急返成都以定國本。然強敵壓境,危如累卵——晉將鄧艾,統雄兵二萬,旌旗蔽日,鼓角震天,已如泰山壓頂之勢,兵臨上庸城下!
這上庸郡,地處秦巴要沖,然城小池淺,守軍僅余句扶所率千余疲敝之卒。新帝倉促西行,守御重擔,盡落劉忠、太後趙薇肩頭。大殿之上,氣氛凝重。句扶老將軍須發皆張,慨然請命,欲率本部死守城池,玉石俱焚。
杜預沉吟片刻,進言道︰“敵眾我寡,十倍于我,堅壁清野徒耗士氣。不如棄守此城,誘敵深入漢中險道,伏精兵于山谷險隘,可獲全勝。”言罷目視劉忠,靜待其斷。
劉忠立于殿中,身姿挺拔如松,目光深邃似淵。他環視眾人,見趙薇鳳目含憂,諸葛果神思微凝,姜霞緊握佩劍,司馬菊面有憂色,諸葛尚則少年英氣,躍躍欲試。忽地,劉忠嘴角揚起一抹成竹在胸的笑意,朗聲道︰“杜元凱之策,穩則穩矣,然失之被動。鄧士載乃世之名將,深諳地理,豈肯輕易入我彀中?吾有一計,名曰‘空城翻邊’,可令鄧艾鋒芒盡挫!”
眾人聞言,皆露驚疑之色。劉忠遂將心中韜略,細細道來︰“其一,效諸葛武侯故智,布下‘空城疑陣’。四門洞開,偃旗息鼓,遣城中女子于城樓焚香撫琴,示敵以虛。其二,此‘空’非彼‘空’,句扶將軍率精卒千人,藏于城內街巷暗處,弓弩上弦,刀槍出鞘,如猛虎蟄伏。待敵先鋒輕入,即刻關門打狗,聚而殲之!其三,若鄧艾謹慎,圍而不攻,則遣小將諸葛尚出城搦戰,挫其銳氣,激其將怒。其四,趁其攻城受挫,軍心浮動之際,吾親率精銳,夜襲其營!此乃‘翻邊’,攻其不備,直搗黃龍!”
趙薇听罷,鳳眸微亮,憂慮稍減,頷首道︰“劉將軍此計甚險,然險中求勝,正合兵法奇正之道。哀家信你!”諸葛尚更是熱血沸騰,抱拳請令︰“未將願出城搦戰,定叫那鄧忠小兒,知曉我蜀中亦有豪杰!”劉忠撫其肩道︰“賢佷豪氣干雲,正需你揚威陣前!”
計議已定,上庸城如一架精密的機構,迅速運轉起來。但見︰
東門城樓︰ 太後趙薇,身著素雅宮裝,端坐琴台。縴縴玉指撥動冰弦,一曲《高山流水》淙淙而出,清越悠揚。她神色恬淡,眉宇間卻隱含著母儀天下的威儀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決絕。城下士卒撤去大半,只留幾個老弱軍士灑掃街道。
南門城樓︰ 諸葛果羽衣星冠,焚香靜坐,面前古琴名為“焦尾”。她十指輕攏慢捻,奏的是一曲《清心普善咒》,琴音空靈澄澈,仿佛能滌蕩世間塵埃。雙眸微閉,似已神游物外,實則心念電轉,推演著城下敵軍的每一絲變化。
西門城樓︰ 姜霞一身勁裝,外罩輕紗,英姿颯爽中帶著嫵媚。她撫的是一張雕花琵琶,指尖輪動,金戈鐵馬之聲隱隱透出,一曲《十面埋伏》的變調,殺伐之氣暗藏于錚錚弦響之下。目光銳利如鷹,緊盯著西面來敵。
北門城樓︰ 司馬菊素衣荊釵,懷抱一具七弦瑤琴。琴聲古樸蒼涼,奏的是失傳古曲《幽谷蘭》,如泣如訴,似在哀嘆亂世飄零。她眉宇間帶著淡淡的哀愁,眼神卻異常堅定。
四門之外,城門大開,吊橋平放,仿佛一座不設防的空城。城內街巷屋舍間,句扶領千余精銳,屏息凝神,刀出鞘,箭上弦,伏于暗影之中,只待號令。諸葛尚頂盔貫甲,手持一桿點鋼槍,跨下青鬃馬,領數十親隨,在北門內待命,如箭在弦。劉忠則與趙廣、陳俊、杜預三人,點起數十名百里挑一的悍勇騎士,人人備好引火之物,磨利兵刃,于城中最隱蔽處集結,靜候夜色。
第一折︰空城疑雲,鄧艾識破
卻說那鄧艾,字士載,素以深通韜略、用兵奇險著稱。率兩萬虎狼之師,浩浩蕩蕩殺奔上庸。前鋒哨探飛馬來報︰“啟稟征西將軍!上庸城四門大開,城頭不見旌旗刀兵,唯有女子撫琴作樂,城中街道空寂無人,景象詭異非常!”
鄧艾聞報,勒住戰馬,手搭涼棚,凝神遠眺。但見那上庸城,果然城門洞開,吊橋平鋪。城樓之上,隱約可見女子身影,琴聲隨風飄來,依稀可辨。副將師纂見狀,大笑曰︰“將軍!此必是蜀人聞風喪膽,棄城而逃,故布疑陣以阻我追兵!末將願率本部人馬,先登此城,為將軍獻捷!”言罷便要揮軍搶城。
“且慢!”鄧艾沉聲喝止,眼中精光閃爍,如鷹隼般掃視城垣,“師將軍,豈不聞諸葛孔明西城一曲,退卻仲達十五萬雄兵?此等‘空城計’,乃疑兵故技!劉忠此人,詭詐多端,更兼有趙子龍之女、姜伯約之女在側,豈是易與之輩?此城看似空虛,實則暗藏殺機!彼欲誘我輕進,伏兵于城內,待我先鋒入城,則城門一閉,甕中捉鱉也!”
鄧忠拍馬上前,拱手道︰“父親明鑒!然我軍勢大,彼縱有伏兵,不過千余殘卒,何懼之有?若圍而不攻,恐墮我軍銳氣,反令城中從容布置。”鄧艾捻須沉吟,冷笑道︰“我兒所言亦有理。彼欲以虛示我,我便以實破之!師纂听令!”
“末將在!”
“命你與吾兒鄧忠,各領精兵一千,分攻東、西二門!切記,入城後不可深入,只在城門附近結陣,搶佔要隘,待我大軍繼進!若遇伏兵,就地格殺,以號炮為信!”
“得令!”鄧忠、師纂領命而去。
不多時,晉軍陣中號角連鳴,戰鼓咚咚。鄧忠引一千步卒,直撲西門;師纂率一千銳士,猛攻東門。兩股鐵流,卷起漫天煙塵,喊殺聲震耳欲聾,直沖那洞開的城門而去!
第二折︰甕城殲敵,諸葛揚威
城東門內,師纂一馬當先,率先沖入。甫一進城,但見街道空寂,唯有琴音裊裊自城樓傳來,心中更添幾分輕蔑。他揮刀大喝︰“兒郎們!隨我搶佔城樓,活捉那撫琴的娘們兒……”話音未落,異變陡生!
只听“轟隆”一聲巨響!身後那看似毫無防備的巨大城門,竟被數條粗如兒臂的鐵鏈猛地拉起!千斤閘轟然落下,將退路死死封住!與此同時,街道兩側屋頂、窗欞、巷口,瞬間冒出無數蜀軍!弓弦霹靂響,箭矢如飛蝗驟雨般激射而下!滾木 石、沸油金汁,劈頭蓋臉砸將下來!
“不好!中計了!結陣!快結陣!”師纂驚駭欲絕,慌忙舉盾格擋。然而街道狹窄,晉軍擠作一團,猝不及防之下,頓時成了活靶子。慘叫聲、哀嚎聲、兵刃撞擊聲、火焰燃燒的 啪聲混雜一片。
蜀軍伏兵在句扶指揮下,居高臨下,分割包圍,如砍瓜切菜般屠戮著被困的晉軍。師纂雖勇,左沖右突,身披數箭,血染征袍,身邊親兵死傷殆盡,眼見就要斃命當場。
西門情況如出一轍。鄧忠比師纂更為謹慎,入城後並未深入,立刻命令士卒搶佔城門附近幾處房屋,試圖穩住陣腳。然而城門關閉、伏兵四起的速度遠超想象。
蜀軍利用熟悉的地形,從四面八方涌來,弓弩攢射,長矛捅刺。鄧忠奮力廝殺,手中長槍舞得密不透風,接連挑翻數名蜀兵,厲聲喝道︰“頂住!放號炮!速請父親增援!”早有親兵點燃號炮,“砰”的一聲巨響,一道赤紅火光沖天而起。
城外,鄧艾望見東西二門皆升起求援號炮,臉色鐵青,已知先鋒中伏。“好個劉忠!果然狡詐!擂鼓!全軍壓上!不惜代價,破城!”鄧艾拔出佩劍,厲聲下令。晉軍主力如潮水般涌向城牆,雲梯、沖車紛紛推出,大戰一觸即發。
就在此時,上庸北門吊橋轟然放下!一員小將,銀盔銀甲素羅袍,胯下青鬃馬,掌中一桿亮銀點鋼槍,如一道閃電般沖出城門!身後僅有數十騎相隨。正是少年英杰諸葛尚!
諸葛尚馬快槍急,瞬間便沖到晉軍攻城隊伍側翼,厲聲斷喝︰“呔!鄧忠鼠輩!可識得大漢冠軍侯帳下先鋒,諸葛尚否?!爾等犯我疆界,今日叫你有來無回!”聲若洪鐘,震動沙場。
鄧忠剛在西門內苦戰脫身,渾身浴血,狼狽不堪,正憋著一肚子邪火。忽聞有人指名道姓挑戰,且言語如此囂張,頓時怒發沖冠。他循聲望去,見一銀甲小將威風凜凜,更兼听聞“諸葛”姓氏,新仇舊恨涌上心頭其父鄧艾與諸葛亮乃宿敵),哪里還按捺得住?也顧不得身上傷痛,翻身上馬,挺槍直取諸葛尚︰“黃口小兒,安敢猖狂!看槍!”
兩馬相交,槍影翻飛!
鄧忠槍沉力猛,招招狠辣,盡顯沙場宿將的狠厲,槍尖掛著風聲,不離諸葛尚咽喉、心口要害。
諸葛尚槍法卻是家傳絕學,深得“穩、準、奇、快”四字精髓。只見他︰一槍“靈蛇出洞”,迅疾無比,直刺鄧忠面門,逼其回防。二槍“怪蟒翻身”,槍桿詭異一抖,蕩開鄧忠劈來的重擊,反手一記“白鶴亮翅”,槍尖斜挑其肩甲。三槍“暴雨梨花”,槍影瞬間化作十數點寒星,虛實難辨,籠罩鄧忠上半身!
鄧忠雖勇,畢竟先前在城內苦戰,氣力消耗,兼且諸葛尚槍法精妙絕倫,遠超其預料。戰不過二十余合,竟被諸葛尚一槍刺中左臂,鮮血迸流!鄧忠痛呼一聲,險些墜馬。師纂見狀,恐鄧忠有失,忍痛拍馬來援︰“小賊休傷吾佷!看刀!”手中大刀摟頭蓋頂劈向諸葛尚。
諸葛尚毫無懼色,長嘯一聲︰“來得好!”竟以一敵二,槍勢展開,如銀龍出海,舞得風雨不透。點鋼槍時而如靈蛇吐信,刁鑽狠辣;時而如泰山壓頂,勢大力沉。竟將鄧忠、師纂兩員悍將死死纏住!城上蜀軍見自家小將軍如此神勇,士氣大振,擂鼓助威之聲震天動地。句扶亦趁機指揮伏兵,將沖入東西二門的殘余晉軍盡數殲滅,牢牢鎖死城門。
鄧艾在遠處高坡觀戰,眼見愛子受傷,師纂亦不能勝,城頭守軍士氣高昂,自己大軍被阻于城外,一時難以寸進,心中焦躁無比。正欲增派猛將圍攻諸葛尚,忽見那小將虛晃一槍,撥馬便走,口中猶自高呼︰“鄧艾老賊!今日小爺戰得痛快!爾等不過如此!有膽量,明日再戰!”竟率數十騎從容退入北門,吊橋隨即拉起。
鄧艾氣得三尸神暴跳,卻又無可奈何。強攻半日,損兵折將僅東西二門伏擊便折損近兩千先鋒精銳),士氣受挫,只得下令鳴金收兵,後退二十里下寨,深溝高壘,另尋破城良策。上庸城頭,響起一片劫後余生的歡呼。
第三折︰夜襲敵營,火龍焚帳
殘陽如血,染紅上庸城頭。白日一戰,雖挫敵鋒銳,然敵大軍未損根本,依舊如烏雲壓頂。城中氣氛並未松懈,反而更顯凝重。句扶加緊整備防務,救治傷員。趙薇、諸葛果等女眷雖身心俱疲,仍在撫慰軍民。
夜色漸濃,星月無光。正是月黑風高殺人夜!
劉忠與趙廣、陳俊、杜預,及數十名精挑細選、剽悍絕倫的騎士,早已飽食戰飯,鞍韉齊整。人人黑巾蒙面,只露精光四射的雙眼,馬裹蹄,口餃枚,兵刃涂抹黑灰,宛如一群來自九幽的索命修羅。
“諸君!”劉忠聲音低沉,卻帶著金石之音,“鄧艾白日受挫,必以為我軍力竭,倚仗兵多,夜間防備或懈。此乃天賜良機!隨我出城,直搗中軍,焚其糧草,亂其營盤!若能斬將奪旗,上庸之圍立解!漢室存亡,在此一舉!敢否隨我赴湯蹈火?!”
“誓死追隨將軍!”數十條漢子壓低聲音,同聲應諾,眼中燃燒著決死的火焰。趙廣、陳俊緊握長槍,眼中是乃父趙雲、陳到當年長阪坡、白帝城護主的忠勇。杜預雖為文士,此刻亦緊握佩劍,目光灼灼,顯是已將身家性命托付。
三更時分,北門悄然開啟一條縫隙。劉忠一馬當先,九天龍鏜在黑暗中散發著微不可察的幽光,坐下凌雲駒四蹄翻飛,落地無聲,如一道黑色閃電射出!數十騎緊隨其後,如同幽靈般融入沉沉夜色,悄無聲息地撲向二十里外的晉軍大營。
晉軍營寨連綿數里,刁斗森嚴。然白日攻城受挫,先鋒折損,士卒疲憊,加之主帥鄧艾認定蜀軍困守孤城,不敢夜襲,外圍警戒雖在,中軍轅門附近的守備確如劉忠所料,略顯松懈。
劉忠等人如狸貓般潛至營寨邊緣一處防守薄弱處。杜預精通軍陣,早已探明路徑。劉忠打個手勢,數名身手矯健如猿猴的騎士,口餃短刃,悄無聲息地摸掉崗哨。眾人迅速翻越鹿角柵欄,潛入營內。
營中篝火點點,鼾聲此起彼伏。劉忠辨明方向,低喝一聲︰“分頭行事!趙廣、陳俊,引一半人,去左營馬廄糧囤!杜預隨我,直取中軍大帳!點火為號,制造混亂!”眾人領命,分作兩股,如毒蛇般向各自目標游去。
劉忠與杜預率二十余騎,在營帳陰影中穿梭,避開數隊巡邏兵卒,漸漸逼近中軍帥帳。帳內燈火通明,隱約可見鄧艾與鄧忠、師纂等人身影,似在商議軍情。帳外衛士雖多,卻難掩疲憊之色。
時機已到!劉忠眼中厲芒一閃,猛地一夾馬腹!凌雲駒長嘶一聲,聲震夜空,瞬間爆發出驚人速度!劉忠高舉九天龍鏜,鏜刃在黑暗中劃出一道淒厲的寒光,直撲帥帳!口中暴喝如雷︰“鄧艾老賊!劉忠在此!拿命來!”
這一聲怒吼,如同晴天霹靂,瞬間撕裂了晉營的寧靜!
“敵襲!敵襲!”
“保護將軍!”
帥帳外衛士驚駭欲絕,倉促間挺槍來攔。劉忠鏜勢展開,如狂風掃落葉!但見︰
一鏜“橫掃千軍”,鏜桿帶著惡風,將當先數名衛士連人帶槍掃飛出去,筋斷骨折!
二鏜“力劈華山”,鏜刃化作一道匹練,將一名持盾校尉連人帶盾劈為兩半!
三鏜“毒龍出洞”,鏜尖如電,精準無比地刺穿一名試圖吹響號角的傳令兵咽喉!
劉忠所向披靡,瞬間沖破衛士防線,九天龍鏜帶著無堅不摧的威勢,直搗帥帳!鏜尖猛地一挑,“嗤啦”一聲,堅韌的牛皮帥帳竟被硬生生撕裂開一個大口子!帳內鄧艾、鄧忠、師纂等人驚得魂飛魄散!
幾乎在劉忠動手的同時,左右兩翼火光沖天而起!趙廣、陳俊等人已將引火之物投向馬廄、糧囤!干草遇火即燃,火借風勢,瞬間蔓延開來!無數戰馬受驚,掙脫韁繩,在營中瘋狂踐踏嘶鳴!糧囤烈焰騰空,照亮半邊天際!
“著火了!馬驚了!”
“蜀軍殺進來了!快跑啊!”
整個晉軍大營徹底炸開了鍋!士兵們從睡夢中驚醒,衣甲不整,茫然四顧,只見火光熊熊,人影憧憧,喊殺聲、馬嘶聲、慘叫聲、物品燃燒的爆裂聲混雜在一起,震耳欲聾。不知敵軍多少,只覺四面八方皆是敵人,恐懼如同瘟疫般蔓延,軍心瞬間崩潰!士卒們狼奔豕突,自相踐踏,亂作一團。
帥帳內,鄧艾反應極快,一把推開案幾,拔劍在手,厲聲喝道︰“不要慌!是敵小股襲擾!親兵營!結陣御敵!”鄧忠、師纂也拔出兵器,護在鄧艾身前。然而帥帳被劉忠撕開,火光映照下,劉忠那如魔神般的身影已清晰可見!九天龍鏜帶著刺耳的破空聲,當頭砸下!
鄧忠咬牙挺槍格擋,“鐺!”一聲震耳欲聾的金鐵交鳴!鄧忠只覺一股沛然莫御的巨力傳來,虎口崩裂,長槍幾乎脫手,胸中氣血翻騰,哇地噴出一口鮮血!師纂揮刀來救,劉忠反手一鏜橫掃,師纂急忙豎刀格擋,連人帶刀被震得踉蹌後退數步,雙臂酸麻。
劉忠意在制造混亂,見目的已達,也不戀戰。他環顧四周,見晉軍親兵營正從混亂中集結,蜂擁撲來。他冷笑一聲,運足中氣,聲震四野︰“鄧艾!今日權且寄下爾等項上人頭!他日戰場相逢,定取爾狗命!兒郎們,風緊,扯呼!”
說罷,撥轉馬頭,九天龍鏜左右開弓,蕩開刺來的長矛,率領杜預及沖殺過來的趙廣、陳俊等人,如一把燒紅的尖刀,硬生生從混亂的晉軍中殺開一條血路,向營外沖去!
晉軍士卒已被這突如其來的雷霆夜襲嚇破了膽,又見主將帥帳遇襲,火光沖天,哪還敢死命阻攔?劉忠一行數十騎,竟在數萬人的大營中縱橫馳騁,所過之處人仰馬翻,留下遍地狼藉與熊熊烈焰,最終沖破營寨,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只留下晉營中沖天的火光和絕望的哀嚎。
第四折︰敗走陰縣,襄陽隱憂
天色微明,殘煙裊裊。偌大的晉軍營地一片焦黑狼藉,燒毀的帳篷骨架兀自冒著青煙,倒斃的馬匹、士卒尸體隨處可見,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焦糊味和血腥氣。幸存的士兵們灰頭土臉,眼神呆滯,士氣低落到了極點。
中軍帥帳已成廢墟。鄧艾須發散亂,甲冑上沾滿煙灰,臉色鐵青,嘴唇因極度的憤怒而微微顫抖。他望著眼前慘狀,听著各部報上來的損失——糧草被焚近半,戰馬驚走、死傷無數,士卒傷亡、失蹤者逾三千之眾!更致命的是軍心徹底渙散!
“劉忠!小賊!欺我太甚!”鄧艾一拳狠狠砸在燒焦的木樁上,指節滲出血絲。他征戰半生,何曾受過如此奇恥大辱?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釀酒師”之子,以區區數十騎,在自己數萬大軍營中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境!這簡直是將他鄧士載的赫赫威名踩在腳下!
鄧忠手臂裹著厚厚的麻布,面色蒼白,恨聲道︰“父親!此仇不共戴天!請整軍再攻上庸!孩兒願為先鋒,不破此城,誓不為人!”師纂也在一旁咬牙切齒。
鄧艾深吸一口氣,強壓下翻騰的氣血和滔天恨意。作為主帥,他深知此刻再攻上庸,已無可能。士卒驚魂未定,糧草短缺,士氣低迷,強行攻城無異送死。他目光陰鷙地望向東南方,那里是襄陽的方向。
“傳令!”鄧艾的聲音冰冷如鐵,“全軍拔營!撤!”
“撤?父親,撤往何處?”鄧忠驚問。
“陰縣!”鄧艾斬釘截鐵,“此地扼守沔水要沖,背靠南陽平原,可進可退。劉忠此獠,狡詐如狐,勇悍如虎,更有諸多能人相助,上庸已成雞肋,強攻無益。然襄陽乃荊襄重鎮,吳人新得,根基未穩。吾今雖敗,元氣未傷根本。即刻收攏部眾,退守陰縣,整軍經武!同時飛馬急報晉文帝司馬昭),言明上庸難下,請調兵馬錢糧,重整旗鼓!吾觀劉忠與東吳潘淑、陸抗勾連甚密,其志非僅一城一地。吾屯兵陰縣,虎視襄陽,正可斷其荊襄臂助,待陛下大軍一到,再圖一雪前恥!”
鄧艾眼中閃爍著毒蛇般的光芒,一字一頓道︰“劉忠…且讓你得意一時。襄陽…哼,吾必叫你寢食難安!”他仿佛已經看到,自己兵鋒指向襄陽時,劉忠與東吳勢力倉皇失措的景象。
晉軍殘兵敗將,在鄧艾嚴令下,丟棄無用輜重,狼狽不堪地向陰縣方向退去。曾經氣焰囂張的征西大軍,此刻如同被拔了牙的老虎,拖著沉重的步伐,只留下滿地瘡痍和沖天的怨氣。
上庸城頭,劉忠、趙薇、諸葛尚、句扶、杜預、姜霞等人,望著晉軍退去的煙塵,終于長長舒了一口氣。這一場兵力懸殊到極致的孤城保衛戰,終以奇謀迭出、將士用命而險勝告終。然而,劉忠臉上並無多少喜色,他遙望陰縣方向,眉峰緊鎖。鄧艾這頭受傷的猛虎,退守陰縣,其鋒銳直指襄陽,更大的風暴,已在南方的地平線上醞釀。漢室復興之路,依舊荊棘密布,險阻重重!
正是︰
空城翻邊顯奇謀,龍鏜夜襲焚敵酋。鄧艾含恨走陰縣,襄陽烽火暗雲稠!欲知後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