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我說沒事就沒事
1980年3月
工地上凝固的空氣
申乾聞那句如同冰錐般刺骨的“斷裂源!”和伍族淮科長灼灼逼人的目光,像兩把無形的枷鎖,牢牢鎖住了劉工劉篳的脖頸,讓他幾乎窒息。現場死一般的寂靜,只有風吹過預制柱表面的沙塵,發出細微的嗚咽。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考綠君子身上,等待著他那句石破天驚的“我說沒事,就沒事”的下文,或是……最後的審判。
基建科長伍族淮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冷哼一聲,蹲下身,從口袋里掏出一小節粉筆——那是他多年基建工地生涯養成的習慣——用力地、幾乎是帶著宣泄般,繞著那道細微卻致命的裂紋,“嗤嗤”地畫了一個刺眼的白圈。粉筆灰簌簌落下,仿佛給柱子蓋上了恥辱的印章。他站起身,拍掉手上的灰,目光如鷹隼般盯住考綠君子,聲音低沉而充滿壓迫感︰
“考指揮!裂縫!清清楚楚擺在這兒了!你剛才說沒事,現在,你再說一遍?!”他刻意加重了“考指揮”三個字,諷刺意味濃得化不開。周圍的空氣仿佛又冷了幾分。
劉工的心猛地一沉,下意識地看向考綠君子,眼神里交織著最後一絲渺茫的希冀和深入骨髓的恐懼。他甚至能听到自己牙齒輕微打顫的聲音。完了,粉筆都圈上了,鐵證如山啊!這小子……難道是為了安慰我才……
考綠君子清晰地感受到了伍族淮那股幾乎要將人壓垮的氣勢,也捕捉到了劉工眼中那抹瀕臨崩潰的絕望。他深吸一口氣,挺直了那副在工程師群體中略顯單薄的身板,目光毫不躲閃地迎向伍族淮,聲音清晰、沉穩,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分量︰
“我說沒事,就沒事!”
考綠君子頓了頓,目光掃過劉工蒼白的臉,像是一劑強心針注入,然後轉向伍族淮,擲地有聲︰“伍科長,我是黃石鍛壓機床廠擴建工程的第一責任人!這根柱子,這個節點,出了事,我考綠君子第一個擔著!絕不推脫!”
這句話像顆炸彈,震得眾人耳膜嗡嗡作響。第一責任人!這帽子可不小!在1980年,講責任、講擔當,尤其是對重大事故的責任,絕不是一句空話,背後往往意味著嚴厲的處分甚至更可怕的後果。
考綠君子目光灼灼,繼續道︰“為什麼敢這麼說?因為我是工程師!國家培養的工程師!工程師的職責是什麼?施工遵法律依規範!說話講證據依數據!絕不能靠感覺,拍腦瓜,開黃腔,更不能亂說一句不負責任的話!”他鏗鏘的話語在空曠的工地上回蕩,帶著一種近乎神聖的使命感,這是經歷過壓抑年代後,知識分子對“實事求是”精神的極度渴望和𥕜衛。
“證據?數據?”伍族淮濃眉緊鎖,指著那粉筆圈,“這就是證據!你還想要什麼數據?”
考綠君子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轉向一直緊鎖眉頭盯著裂縫的甲方技術員申乾聞,語氣客氣但不容置疑︰“申工,勞駕,請您辛苦跑一趟,把精確測量裂縫寬度的塞尺取來。我們需要最準確的數值。”
檢查員陳舫淶立刻搶著說︰“我去!我對庫房熟!”他轉身就要跑。
“等等,陳檢查員,”考綠君子叫住他,補充道,“麻煩拿兩副精度最高的塞尺,最好是0.02起步的。兩副相互對照,測量結果更有把握,也更服眾。”他考慮得非常周全,堵死了可能在工具上被質疑的漏洞。
陳舫淶點點頭,快步跑開。申乾聞看了一眼伍族淮,也轉身快步向工具房走去。
等待的間隙,空氣仿佛凝固成鉛塊。伍族淮煩躁地踱了兩步,下意識地抬手撓了撓自己的頭頂。
就在這瞬間!
考綠君子眼疾手快,冷不丁地伸出手,動作快如閃電,極其自然地——從伍族淮那略顯稀疏的頭頂,拈下了一根脫落的頭發!
“哎?!”伍族淮一驚,猛地後退半步,摸著被“襲擊”的頭皮,又驚又怒,“考綠君子!你干什麼?!”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在肅殺的氣氛中顯得格外詭異。
劉工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這小子搞什麼名堂?火上澆油嗎?!
考綠君子卻一臉坦然,甚至露出一絲溫和的笑意,捏著那根細軟的頭發,解釋道︰“伍科長息怒。趁他們取塞尺的空檔,咱們的檢查工作也不能干等,我想借您的頭發用用。”
“頭發?檢查?”伍族淮一頭霧水,怒火中夾雜著荒謬感。旁邊圍觀的工人和技術員們也面面相覷,不明所以。
“對,”考綠君子從容不迫,將頭發絲對著陽光仔細看了看,“您知道嗎?普通人頭發的直徑,一般在0.06到0.09毫米之間,也就是60到90個微米。看您這根,”他輕輕捻動發絲,“色澤偏軟,直徑應該更細一些,我估摸著,大約在60到70微米之間。”
說完,他不等伍族淮反應,徑直走到柱子旁,小心翼翼地捏著那根頭發絲,對著粉筆圈內幾處看似最寬的裂紋縫隙,嘗試著塞進去。一次,兩次……他神情專注,動作輕柔。幾次嘗試後,他抬起頭,看向伍族淮︰“塞不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將頭發絲遞向伍族淮︰“伍科長,您親自試試?換您自己頭上剛拔下來的也行,保證‘原裝’,更有說服力。”他這話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輕松,試圖緩和氣氛,但眼神卻無比認真。
伍族淮被他這一套操作弄得有些懵,但考綠君子那份篤定姿態,讓他下意識地照做了。他哼了一聲,真的從自己頭上又拔下一根頭發,捋了捋,學著考綠君子的樣子,蹲下身,對著裂縫最明顯的幾個部位,屏息凝神地嘗試塞入。
一次……塞不進。換個地方……還是塞不進!他反復嘗試了幾次,額角甚至滲出了細汗,但那根代表著他個人“認證”的頭發絲,始終無法探入那道裂紋!
伍族淮直起身,臉上的怒容被濃重的困惑取代,他捏著那根頭發,看了看裂縫,又看了看考綠君子。
考綠君子抓住時機,聲音陡然提高,帶著清晰的穿透力,對著所有在場人員,特別是伍族淮和剛剛取回塞尺、正匆匆趕來的申乾聞、陳舫淶說道︰
“伍科長親自驗證了!《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tj 1074,對鋼筋混凝土構件的裂縫寬度有明確分級要求!用于正常環境下的c級裂縫寬度限值,是多少?小于等于0.2毫米!也就是200個微米!即使是用于侵蝕環境、要求更寬松的d級裂縫,才允許大于0.2毫米!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道裂縫……”
他目光如炬,指向那道被粉筆圈住的裂紋︰“它的寬度,連人類一根最細的頭發絲——大約60微米——都塞不進去!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它的實際寬度,很可能遠小于60微米!距離規範允許的200微米限值,還有非常大的安全裕量!”
考綠君子停頓了一下,讓這個震撼性的對比在每個人腦中炸開,然後斬釘截鐵地落下結論︰
“所以,根據國家現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j 1065修訂版)的相關條文,它的裂縫寬度完全滿足!甚至大大優于規範要求!因此,我依據規範和數據,判定它——沒事!”
就在這時,申乾聞和陳舫淶氣喘吁吁地跑到跟前,手里拿著嶄新的塞尺盒。
“申工,陳工,請!”考綠君子側身讓開位置,神情自若,“用塞尺,從最小的0.02開始,精確驗證!”
申乾聞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抽出最小刻度為0.10毫米100微米)的塞尺片——這在當時工地上已經是相當精密的工具了。他蹲下身,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將薄薄的鋼片邊緣對準那道被無數目光聚焦的裂紋縫隙……<的片,也無法插入!<的片,結果一樣!
現場響起一片壓抑不住的驚呼!
陳舫淶動作飛快地掏出隨身攜帶、用牛皮紙小心包裹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翻到夾著書簽的裂縫控制條款頁,雙手捧著,像是捧著重要的證物,遞到伍族淮面前,聲音帶著激動和釋然︰“伍科!考指揮說的千真萬確!您看規範第x章第x條!裂縫寬度限值0.2!實測我們連0.1都塞不進!完全符合規範要求!確實…確實沒事!”他用“檢查員”這個技術身份背書,分量十足。
“呼……”
“我的天……”
“居然……真的沒事?!”
懸在每個人心頭的那塊巨石,轟然落地!緊繃到極致的氣氛瞬間松弛,隨之而來的是難以置信的慶幸和低聲的議論。
最高興的莫過于劉工!鎖了不知多久的眉頭,在這一刻終于徹底舒展開來,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骨頭,一股巨大的虛脫感和劫後余生的狂喜同時涌上心頭。他下意識地抬手抹了一把臉,才發現自己不知何時竟已滿臉冷汗!他看向考綠君子的眼神,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感激和後怕。
為什麼大家如此後怕?
因為所有人都清楚,如果被判定為“有事”,後果將是何等災難性!重新制作一根這樣規格的預制柱?從緊急調撥鋼筋、水泥,到搭建模板、澆築、養護,等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28天!這過程最快最快也要超過一個月!這一個月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天文數字的經濟損失︰報廢柱子的處理費、新柱子的材料費和制作費、龐大吊機的停滯台班費每一天都是巨額開銷!)、二次進場組裝調試的費用、整個工程停擺的工期損失費、上百號工人的窩工費……
更意味著無法挽回的時間損失!一個月!對于正在趕制國際訂單的黃石鍛壓機床設備廠,這可能意味著違約賠款和信譽掃地!對于即將奔赴國家重點工程——上海寶鋼建設工地的劉工吊裝隊來說,這更是無法承受的耽擱!寶鋼建設如火如荼,是國家鋼鐵工業現代化的關鍵戰役,耽誤不起!
萬幸!只是一場虛驚!一場由規範和數據支撐、最終化險為夷的虛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當眾人長舒一口氣,準備散去時,考綠君子卻並沒有放松。他蹲在柱子旁,手指輕輕拂過那道細微的紋路,眉頭再次微微蹙起。裂縫寬度符合要求,固然是天大的好消息,但裂縫本身的存在呢?它是吊點在翻身環節缺失後強行起吊引起的。了某種肉眼看不見的損傷?這道紋路,會不會只是冰山一角?
劉工也湊了過來,劫後余生的喜悅稍稍平復後,作為老技術人的直覺也讓他盯著那道紋路,眼神變得凝重。這根柱子,後續該如何處理?吊裝,還能繼續嗎?如果吊上去,會不會在關鍵時候……
申乾聞和伍族淮交換了一個眼神,他們顯然也想到了同樣的問題。伍族淮臉上的嚴峻並未完全散去,他沉聲道︰“考指揮,裂縫寬度是符合規範了,但這柱子……”
考綠君子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目光掃過眾人,語氣沉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柱子主體結構沒問題,符合規範要求,可以使用。但安全無小事,這道裂縫……”他頓了頓,看向劉工,“劉工,為確保萬無一失,裂縫處理方案必須立刻制定並執行!同時,吊裝方案,我需要和你再仔細推敲一遍!特別是吊點受力分析!”
劉工心頭一凜,立刻點頭︰“沒問題!考指揮,你說怎麼干,我全力配合!”他現在對眼前這個年輕人,已是心服口服外加感激。
考綠君子點點頭,目光投向那根靜靜躺臥、帶著一道細微傷痕的巨柱,眼神深邃︰“當務之急,是處理好這道裂縫,確保結構安全。然後……”他轉向龐大的吊車,“我們才能討論,這根柱子,到底能不能吊?該怎麼吊?”
一場技術危機看似解除,但關于裂縫處理的爭議和吊裝安全的疑雲,才剛剛開始凝聚。這根帶著細微傷痕的巨柱,能否順利歸位?下一次起吊,是否真的能萬無一失?
未完待續,後事如何,下章請看《【04】裂縫處理》
喜歡196307出道馬鞍山cjz請大家收藏︰()196307出道馬鞍山cjz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