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07出道馬鞍山Cjz

第85章 枝江建校組建采購小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cjz1 本章︰第85章 枝江建校組建采購小隊

    1961年,因國家經濟調整,湖北冶專外遷至湖北枝江。師生在物資極度匱乏中建校,勞動強度大卻飽受糧荒之苦,學生以紅薯雜糧充饑,甚至出現衛嚳彰因暴食全國糧票兌換的米飯引發急性胃擴張身亡。為求生計,班級組成采購小隊探訪蘿卜供應源,卻遭遇訛詐鬧劇。考綠君子憑借醫術識破騙局,智斗頑徒,既化解危機又暗藏時代辛酸。故事交織生存掙扎與人性微光,折射特殊年代的苦難與堅韌。

    ——————

    枝江建校

    前第84章說道,計劃科長程自庸向考綠君子講述了有關他從設計院回歸,以及擔任統計員崗位的相關背景情況後,好奇地問考綠君子︰“問題都集中在你們學校枝江建校,那段時間,你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是怎麼回事?”

    這首先要簡單說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

    “你說說吧,我不嫌話長”程科長關心溫和地說︰“你現在是計劃業務系統的一員了,我也需要了解我們系統成員的情況。”

    “唉,說來話長……還是算了吧。”考綠君子聲音里裹著沉甸甸的嘆息。

    茶杯與辦公桌輕踫的脆響里,程科長將茶盞往考綠君子身邊推了推,眼尾細紋里漾著溫煦的光︰“且當是閑話家常,你說我听。你既然進入計劃業務系統,總該讓我了解一下我們系統成員的情況。”語罷又添了句,“水還燙著,慢慢說。”

    要理清這樁檔案事件,還得從當時的時代背景說起。

    50年代中後期,盲目的“超英趕美”,浮夸風、“共產風”,直接導致了國民經濟的嚴重困難。這一時期,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困難程度,糧食不夠饑腸轆轆,胸悶腸鳴,頭昏眼花步履如醉,那種“棒子粟糧瓜菜代,腫了大腿腫腦袋”的感受,沒有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是很難想象的。

    中共中央確定了調整國民經濟的“八字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教員指出︰搞社會主義不要那麼急,不要務虛名而招實禍,要大搞調查研究。

    貫徹八字方針,縮短基本建設戰線,壓縮重工業生產。實行工業企業的關停並轉,精簡職工和城鎮人口。從1961年1月至1963年6月,全國城鎮人口就減少了2600萬人,周恩來當時說,下去這麼多人,等于一個中等國家搬家,這是史無前例的。參考《中共黨史簡明詞典》)

    根據國家的部署,城市精簡和疏散人口的要求,學校外遷,我們學校遷往枝江。後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好轉,學校又撤銷了遷校計劃。那是後話。)

    “嗯,你說的這個情況是我們共同的經歷,我們單位當時也下放和裁減了不少的職工……”計劃科長程自庸說。

    根據國家的部署,城市精簡和疏散人口的要求,學校內遷,我們學校從武漢遷往枝江。

    枝江地處長江中游北岸,江漢平原西緣,屬三峽之末,荊江之首。

    枝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在問安鎮關廟山發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和境內出土的文物證明,早在6000年前,枝江地域上已有原始的農業、牧業生產,並形成了原始的社會部落。

    周稱丹陽,屬楚。春秋前期乃楚都所在地,後為羅國。戰國時仍名丹陽。秦,因長江至此分枝而得名枝江,屬南郡。......

    1949年7月11日枝江解放,屬湖北省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1951年,湖北省宜昌行政專員公署改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地區專員公署,枝江屬之。1955年2月22日經國務院批準,枝江並入宜都縣。1962年10月20日,國務院第117次會議決定恢復枝江縣,屬湖北省宜昌地區專員公署。......

    現今枝江是縣級市,總面積1310.4平方公里,西北部丘陵、崗地佔總面積的58.8,東南部平原佔41.2。枝江交通極為便利,萬里長江貫東而去,焦柳鐵路穿市南下,宜黃高速公路和318國道並行東西,三峽機場距市中心30公里,構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全市轄8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共有198個行政村,全市總人口為50.49萬人。

    枝江雖是歷史名鎮,但1961年的小鎮與今日的枝江市不可同日而語,那時也有公路,但是主要的交通是依靠長江水港,我們30分鐘就能徒步漫游整個枝江全城的主要街道。

    我們剛到枝江時,學校一窮二白,平地建校,工民建專業的同學可以用他們的專業知識,測量、放線、支模板、砌磚、木屋架……等技術活。我們是機裝專業只能干一些挖土、攪拌砂漿、運沙石、運磚等沒有技術含量的粗重體力活。

    建校的各個班級分別借住在枝江周邊農戶的草棚棲身。一個牛棚將草席一圍,大通鋪擠住20多個同學。

    勞動強度大又正值長身體的關鍵時刻,糧食不夠吃,一個月的定量還不夠吃半個月,要命的是,除了國家配置定量外,還沒有菜蔬輔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用1斤主糧大米)和農民換5斤紅薯農民屬于農業人口,很少有機會買到大米),我們也就,為的是多吃幾口,圖個心理安慰。

    現在提倡吃紅薯,吃雜糧,減肥保健,那時吃紅薯可是吃得胸悶肚脹屁聲響。

    後來主糧不夠,國家配搭配玉米高粱等雜糧,沒有大米,換不成紅薯,同學們不僅不夠吃還饑腸轆轆屁滾腸鳴。

    後來,我們住進學校暫時營地,那是枝江解放前原縣衙門的故址。我們全班45名同學擠住在一個大約90平方米的倉庫里,盡管十分擁擠,我們感覺比住在農戶的牛棚里還是好了許多,有一種進了城的感覺。

    走出學校營地就是枝江主街,左轉再走三五分鐘的街口,有一個小餐飲店,叫餐飲店,實際上冷冷清清,因為糧食供應緊張,餐飲門庭蕭然;

    小店在門口支一口大鍋,煮一大鍋的蘿卜,引來學生,熱鬧起來,每碗也就清水上漂著幾塊蘿卜,同學們吃不飽就三天兩頭去小店買蘿卜湯。開始每碗賣五分錢,(挺貴的,當時國家供應大米也就6~7分錢一斤),後來看著供不應求就漲價1毛。2毛,2毛五,後來三毛三毛即三角錢)。

    雖然蘿卜湯價高企,小店仍然門庭若市,熙熙攘攘顧客盈門,因為當時能果腹充饑的僅此一家別無分店。

    網上曾經瘋傳三年自然災害餓死多少多少人!有人問我,你是過來人,你說說。

    我說,饑餓確實親身經歷,我們在城市里,屬于城市人口非農業戶口)有國家定量保底,雖然饑餓難耐,還沒有親眼看見餓死人,但親見撐死人!

    什麼?撐死人?

    是的,胃擴張!

    元旦休假,學校食堂退給同學八兩糧票,以供同學外出時在外就餐用在外吃飯需要糧票和人民幣同時才能購買),當然也可以在學校食堂用糧票進餐。

    我們當時的糧食全日按早上2兩中午和晚上各3兩分配,還有2兩按勞動強度作為機動。這樣的定量在今天物質豐富營養過剩的減肥時代,也許感覺不到什麼,但是,在物資匱乏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每月二兩肉三兩油,沒有輔食,沒有替代品,每天還得進行沉重的體力勞作,同學們餓得面黃肌瘦,臉浮腿腫......

    午後,我和同學在上街溜達,路過蘿卜小食店看見選礦班的一位學友,桌前一盤蘿卜,一碗白白的大米飯,正在痛快淋灕地大快朵頤。

    他勾起我們的饑腸,我和選礦班的同學打了個招呼,他是我在“力學”課討論時認識的。我的學習成績比較好,被老師推薦,他們班的邀請,去他們班交流力學學習心得。說認識只不過面熟而已,好像叫衛嚳彰,上海人,雖然是說的普通話,稍不留神就溜出來“阿拉,阿拉,儂......”的滬音,當時我不認識“嚳”字,事後查字典“嚳”念ku)中國歷史中的傳說的人物,為五帝之一。

    我和同學共買一碗蘿卜湯,這是當時唯一不要糧票的輔食,囊中羞澀,這對于我們來說已算是奢侈!向服務員要了個空碗,一分為二,我們慢品細�,以解腹饑口饞。當然相對于選礦學友衛嚳彰的“大餐”我們顯得有些寒酸。

    餐畢,只見衛嚳彰又要了一碗米飯,這在當時可是十分奢侈的“大餐”,兩碗米飯足有六兩。我們一日三餐的定量也不過八兩。看看都眼饞,我們同衛嚳彰道了一聲再見,趕緊走出店門,然後向江邊溜達。

    下午四點來鐘,我們回到學校駐地,醫務室門前擠滿了人。我們好奇地鑽進人群,只見擔架上躺著的,正是蘿卜小食店大餐的學友衛嚳彰,但見他神志不清,精神萎靡,呼吸淺短,面色蒼白,冷汗淋灕。雖然蓋著棉被,膨脹鼓起的腹部如懷胎十月的孕婦清晰可見。

    校醫急急地催促趕快送宜都醫院,說晚了就來不及了。正好有一班開往宜都的班船,同學們七手八腳地趕往江邊將他抬上輪船。

    據陪護拌行的同學說,在宜都醫院手術室,醫生打開了病人的腹腔,胃已經膨脹到有正常人二十來倍,因為撐得太大,胃壁已經薄得都快透明了。一般正常人的胃是在肋骨下邊點的位置,衛嚳彰的胃因為脹得太大,已經擠壓到骨盆的邊緣了。病人的胃里充斥著大量氣體,胃壁內側都是密密麻麻的小氣泡。在病人的胃壁上,出現了細小的裂口。

    經過醫生徹夜全力搶救,衛嚳彰還是不治身亡。醫院最終的結論是,該同學死于急性胃擴張。

    據他的同班好友介紹。原來,衛嚳彰上星期收到上海家中匯來的20元錢,元旦前一天的掛號家信,又隨信寄來三斤全國糧票。這是他的父母親忍饑挨餓,牙縫節食,省下糧食和食油換來的。

    那時糧票分成分類)地方糧票例如枝江糧票、武漢市糧票、湖北省糧票等只限在所屬地方通用。只有全國糧票才能在全國通用,所以全國糧票需要糧票和油票一起才能兌換,而且還有限額,需要許多的手續,一句話,兌換起來還是很麻煩費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該同學收到糧票欣喜若狂,幾個月來不僅吃不飽,連主糧大米都很少,都是玉米面、玉米碴、高粱面、高粱碴之類......。今天有全國糧票在手,衛嚳彰喜不自禁,正好元旦放假上街飽餐,要了一碗三兩米飯,本想細水長流,誰知三兩下去,竟然連墊底的感覺都沒有,就又要了一碗,吃過決意打住;

    又被小店燒餅的清香吸引,要了一個燒餅,另加一碗蘿卜湯。衛嚳彰決心到此結束,但覺得腹中非但未飽反而更饑,禁不住香噴噴米飯的誘惑,再要一碗米飯和蘿卜湯,這下一發不可收拾,反正兜里有錢有糧,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喝好吃飽,這麼一來二去花去了兩斤六兩糧票。

    店家看他面色有些不對,以飯已售罄為由勸他離店。

    他這才意猶未盡悻悻離店回校,他剛步履蹣跚地回到宿舍,就倒在門口不省人事。同學們慌忙將他抬到醫務室。這就是我們前面見到的一幕。沒想到衛嚳彰青春年華,竟然在糧食極端困難的時期,卻因飽食撐餐而駕鶴西去。

    ……

    胃擴張事件引起學校師生震動。為解決肚皮饑餓)問題,學校擬組織一個小隊去周邊農村采購蘿卜,並且將這個任務交給我們班級。

    我們班由團支部研究,推選出十個人,考慮到要遠出校門采購蘿卜,所選隊員大部分是思想好、身體好、能吃苦耐勞的來自農村的同學。

    意外的是,我也在其中,是唯一的一個來自城市同學的隊員,而且還指定我擔任隊長負責這次采購任務。

    這讓我感覺意外,一個政治上還沒有入團的白丁擔任負責人?暗自尋思,也許是因為我是勞動委員的緣故;或許是我學習成績較好,精于數學,便于采購記賬;亦或是我有過社會上勤工儉學的打工經歷……當然這都是我自己的猜測,至于團支部是怎麼考慮的,怎麼研究的,我卻一無所知。

    這也讓我誠惶誠恐,心緒不安。我能擔當如此重任嗎?我又想,這也正是組織對我的信任和考驗,我要努力!要經受考驗,一定不能辜負組織的期望和重托。

    十個隊員中還有團支部的組織委員和班級生活委員。組織委員姓李,大家都叫他李組織;生活委員姓譚,大家都稱他譚生活;應該說這是一個精明強干的小分隊。

    學校給我們3天準備時間。我與李組織和譚生活商議後,召開了隊員會議,討論了采購蘿卜的地點、工具、干糧、攜帶的行李,采購好的蘿卜運輸方式等......事項,然後分工分頭準備。

    所有事項均已就緒。分頭了解線索的同學也都回來,唯獨打探采購蘿卜的方向和地點遲遲不能確定,因為不知道到哪里去采購蘿卜,詢問食堂采購員,他們也不知道,因為學校的蔬菜是由供銷社按人數定額,配送到學校的,並不知道私自采購的渠道。

    正當百般糾結時,我想到賣蘿卜湯的餐飲店,他們的蘿卜是從哪里進的貨?你們去蘿卜湯店打听了解一下不就得了。

    同學異口同聲,蘿卜店去過了,去了好幾撥,老板都煩了!三緘其口,就是不說,可能是擔心我們搶了他們的飯碗。

    蘿卜店。

    我與李組織和譚生活商量,決定再探蘿卜店。譚生活指著孫中壇說,我和他們已經去過,你們再去也不會有什麼結果。

    下午2點左右,我邀請李組織一同前往餐飲店。店內除有兩人坐在里桌外再無他人,大堂空蕩有點冷清,我們買了一碗蘿卜湯一分為二,兩人邊吃邊喝,借機就和老板娘聊了起來。

    李組織︰“你們生意不錯。”

    老板娘︰“馬馬虎虎,也就糊口吧。”

    李組織︰“你們的蘿卜湯煮得挺好。”

    老板娘︰“嗯。”

    老板娘表示對我們的話題不感興趣,或者她已經猜測到我們的來意,畢竟在我們來之前已經有好幾撥同學來打听過。對付了幾句,轉身坐到櫃台前再不言語。

    話不投機。北風吹過,店內清冷,我和李組織都心有不甘,努力尋找切入的話題。

    ……

    “老板娘,你的湯里怎麼有蒼蠅!”坐在里角的兩位顧客忽然大聲喊了起來。

    老板娘慌忙走了過去,看了一眼蘿卜湯碗,抻手端碗︰“我給你換一碗。”

    “換一碗?”顧客甲按住碗︰“有這麼便宜的事!”

    “那你要怎麼樣?”

    “哎喲!”顧客乙2忽然雙手捧腹,面呈痛苦狀︰“我肚子痛。”

    “這是怎麼了?這是怎麼了!......怎麼會這樣?”老板娘驚慌失措。

    街上行人圍了過來。

    “賠!賠醫療費!”

    “賠多少?”老板娘驚慌無助地問。

    “賠一百塊方言,一百塊即一百元。這可不是一筆小錢!那時一個學徒工的月工資才18元。)。拿錢!”顧客甲得理不讓,惡狠狠地吼叫。

    老板娘將櫃台的錢全倒了出來數了數︰“三十二塊七毛三。”戰戰兢兢遞給顧客甲︰“全在這兒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行!一分也不能少。”顧客甲堅決地說︰“老板呢,出來!。”

    “孩子爹去進貨去了。求求你了,我們小本生意,確實沒有錢了。”老板娘苦苦哀求。

    這時顧客乙竟然腹痛匍匐在地,滾了起來,嘴里不停呼叫狼嚎︰“哎喲!哎喲!肚子痛,痛死了。”

    “來讓我看看。”我分開眾人,擠上前去,指著腹痛的顧客乙︰“現在救人要緊。”

    我把住顧客乙的脈搏,片刻,掐人中、開肩井、捏胃俞、推膈俞、按三里,撓極泉穴時顧客乙破涕為笑,乘顧客乙不備,迅雷不及掩耳,以寸勁猛拿天泉臂和肩井穴,只見顧客乙“啊!”地叫了一聲,倏地,蹦一下站了起來。我右手仍然拿住他的內關,左手掩耳輕語。顧客乙拉過顧客甲將錢拋了一地,推開老板娘奪門而逃,一溜煙地不見了蹤影。

    老板娘驚魂未定︰“怎麼......怎麼了,他們怎麼跑了?”一臉木然地問︰“他們不會再來吧!”。

    “沒事了,沒事了,老板娘,做你的生意吧。”我說。

    “謝謝,謝謝,要不是你們,我真不知道怎麼辦!謝謝,謝謝。”老板娘端上兩碗蘿卜湯︰“吃吧,沒什麼招待,不成意思。”

    “沒什麼,應該的。”李組織接過碗說。

    我乘機問道︰“老板進貨去了?”

    “是的?”

    “遠嗎?”

    “不遠在東邊,就是馬店方向,半天的路程就到。具體什麼地方我也沒去過,都是孩子爹帶著兒子一起去。”

    喝完蘿卜湯,我掏出錢,老板娘怎麼說也不收,還一個勁地謝謝,說我們是恩人,歡迎常來關照......

    走出店門,李組織問︰“你剛才在他耳邊說了些什麼?怎麼他們爬起來就跑了?

    “這事我感覺有些蹊蹺,看這兩人也絕非善輩。現在正值寒冬,哪來的蒼蠅?”我答。

    “也是。我倒沒想到這一層,他們一鬧,我卻當真了。”李組織摸了摸頭︰“你還懂醫?”

    “略知皮毛。我的師父是中醫師,我姐曾經在湖北醫學院念書學醫。”

    “你怎麼就看出他是裝病?”

    “開始,我並不知道,也沒看出,更不能確認他是裝病。我只是有些納悶︰其一,食用過同一種“有毒食物”,發病範圍與食物分布呈一致性,四人同吃蘿卜湯,怎麼唯獨他一人中毒發病?再說,你我在他發病後都得到心理暗示,但是我們腹部並無異常反應;其二,食物中毒有明顯的季節性。夏秋季多發生細菌性和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發生肉毒中毒和亞硝酸鹽中毒等等。現處冬季,蘿卜是當季的鮮蘿卜,俗話說︰蘿卜上街,藥鋪停業。又言︰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郎中開藥方!剛剛下鍋的蘿卜不可能有亞硝酸鹽反應;其三,剛才我已經說過,現值深冬,哪來蒼蠅?再看他們的做派,不像是善良人家。”

    “那你就借機給他看病?”

    “是,也不是。救險扶危是德,處置不平是義。把脈後,他脈象平緩,一息四至,並無腹痛異象。這時我才對他是否裝病心中存疑。”

    “那你怎麼不馬上揭穿他們呢?”

    “你想,他們人高馬大,又是有備而來,你我也並沒有控制局面的能力和十足把握。再說,我們是學生如果肢體沖突引起事端,我們會受到校紀校規的處分。孫子曰︰‘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方是應對上策。我給他推拿,有病治病是為行德,無病平危是為盡義,‘開肩井、捏胃俞、推膈俞、按三里’是腹痛的對癥治療的方穴;極泉穴是癢穴,顧客乙破涕為笑;天泉屬手厥陰心包經可使人上臂攣痛;肩井穴屬足少陽膽經,系手少陽、足少陽、足陽明與陽維四脈之會,是人身大穴,捏拿或重擊,人會半身麻木;天泉肩井雙穴合用,剛剛一拿,他就自現廬山真面目了......”

    “那你剛才在他耳邊說了些什麼?怎麼丟下錢,爬起來就跑?”

    “我悄悄對他說︰‘我是便衣,快滾!別讓我再見到你!’沒想到他們還真不經嚇,一溜煙跑了。”

    哈哈......

    所幸,我們終于了解到采購蘿卜的線索和大致方向。

    ——————

    備注︰便衣的含義︰

    1)一般人的衣服

    2)指為便于執行任務而身著便服的軍人、警察或特別工作人員。

    本文是2)的含義。

    喜歡196307出道馬鞍山cjz請大家收藏︰()196307出道馬鞍山cjz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6307出道馬鞍山Cjz》,方便以後閱讀196307出道馬鞍山Cjz第85章 枝江建校組建采購小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6307出道馬鞍山Cjz第85章 枝江建校組建采購小隊並對196307出道馬鞍山Cjz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