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江叩夔門,五日煙波煉作一闕山水長卷。朝天門下,嘉陵碧波撕咬長江濁浪,恰似歷史洪流在此角力。石階接雲處,藍衣白背包踏碎碼頭鑼鼓,紅色貝利特卡車馱著三線建設者們浪漫穿城巡禮。沿途卷起滿城驚嘆,市民目送鋼鐵洪流碾過坡坎——那抹法蘭西紅,自此浸染山城記憶,成為三線歲月最熾熱的時代鈐印。
——————
由漢口至重慶歷五天四夜終于抵達朝天門碼頭。五天四夜按今天的交通水平,那真是太漫長了。但是在當時武漢通往重慶的交通水路只此一條,時間也是最快的,如改乘其它交通工具,花費的時間更長。
不對吧!不是有武漢至重慶的航線嗎?不錯,有飛機。但是那時航班有限,乘坐飛機需要有司局級以上的資格,還必須是緊急公務才能乘坐。
五天四夜對于我來說不僅沒感到時間的漫長,雖然是逆水上行,在領略三峽雄姿時真有“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
低沉而有力的船笛聲忽然響起,它從近處蔓延向遠方,夾雜著回聲如一場風暴滾滾而來,又落荒而去。
瞬間,仿佛整個江面,都被船笛聲填滿,原來遐想中的古渝雄關,離我愈來愈近,愈來愈清晰。
追尋船笛聲望去︰重慶水上門戶朝天門,襟帶兩江嘉陵江、長江),壁壘三面,氣勢雄壯。
石壁上,藤蘿垂青,黃角樹穿岩抱石,綠茵融融。崖邊古亭,飛閣臨江。
兩排石階,比肩而降,直抵水下。
嘉陵江水綠,揚子江水黃,兩水相交朝天門,撕咬翻卷,急流渦旋,向稱“夾馬水”,勢如野馬奔騰。
江心有石磯沉浮,相傳大禹在古渝州娶涂山氏女,此後治水13年,路過家門而不入。
隨著船笛聲江輪泊岸,鑼鼓聲把我從遐想的雲端拽回到地面。
抬頭望去江邊碼頭登岸的石階拾級而上直指藍天插入雲中,好個朝天門!果真名不虛傳,真有孫悟空“初登上界,乍入天堂”的感覺《西游記第四回‘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
登岸石階的兩旁紅旗招展鑼鼓喧天,歡迎的人群揮舞著小紅旗,“熱烈歡迎支援三線建設的野戰大軍!”“向支援三線建設的野戰大軍致敬!”……的口號聲此起彼伏,那是重慶三線建委組織的歡迎隊伍。
我們身著新發的靛青工作服,頭戴新柳條安全帽,那細密枝條如春藤繞首,行李井字背包的白內襯齊刷刷翻在外側。藍衣白包輝映如晴空流雲,百人列陣宛若鋼印烙出的方陣,每道衣褶都灌滿山風。隊伍在朝天門繃成一張拉滿的弓,腳步鏗鏘踏石階,鞋底鞋釘與青石相擊迸出火星,整齊劃一地列隊,雄赳赳氣昂昂,踏著登山步,拾級登岸。
碼頭上的馬路邊早已停了一溜嶄新的紅色貝利特卡車車隊,據說是冶金部剛從法國進口的進口卡車,配發給了我們單位。
紅色貝利特卡車載著我們,我們唱著“咱們工人有力量”一路鑼鼓一路歌,大約半個多小時後到達駐地重慶飯店。
後來我查看了地圖其實碼頭到重慶飯店也不過四百來米,也就是抬抬腿就到的距離,貝利特卡車卻拉著我們在城區兜了一圈。
許多重慶市民傳言︰“新來建設三線2350的那個單位好行市!重慶市方言,“好行市”就是拽,就是指特別受歡迎,特別有能力,特別令人羨慕。)霸道慘啦!格老子,嶄新的大紅卡車,听說還是法國進口的,都把整個城區道路塞滿了!”
以至于後來市民們只要見到紅卡車不論是不是我們單位的都會豎起大拇指,你看那就是2350的車!
因保密的要求,“2350”是我們工程的代號,也是單位的信箱代號。
喜歡196307出道馬鞍山cjz請大家收藏︰()196307出道馬鞍山cjz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