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子埋在哪也會發光
“我去購買一些早點。你旅途勞頓,趁著黎明時分的涼爽,不妨再睡個回籠覺。”程襄生的話音未落,便急匆匆地跑下樓去。他的聲音在清晨炎夏的空氣中顯得特別清爽,仿佛帶著一種無形的力量,讓我感到一絲絲的安心。他的關心和體貼讓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在這個寧靜的早晨,他的聲音就是最動听的旋律。
我迷迷糊糊地躺了一會兒,卻怎麼也睡不著。
于是下樓,我信步在宿舍樓旁閑逛。
清晨的空氣帶著一絲涼意,微風輕輕拂過,帶來了一絲絲的清新。我深吸一口氣,感受著大自然的饋贈,仿佛每一口空氣都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我閉上眼楮,讓心靈與自然融為一體,享受著這份寧靜和美好。
在宣傳櫥窗欄的光榮榜中,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照片,下面赫然寫著“標兵程襄生”幾個大字。我指著程襄生的照片,向一位老師傅詢問︰“請問,程襄生是誰?”
“程襄生!你竟然不知道?”老師傅上下打量著我,臉上露出了一絲不以為然的表情,顯得有些滑稽︰“也難怪你不知道,程襄生是剛分配來不到一年的大學生。說起程襄生,那可真是個了不起!”
“怎麼個了不起?”我好奇地追問。
“有一次下水堵了,大家忙活了半天都沒辦法。程襄生二話不說,跳進下水檢查井,用雙手硬是把井掏通了,弄得滿身都是糞便、垃圾、污泥……”老師傅回憶起那件事,語氣中充滿了敬佩。他的故事讓我感到震撼,程襄生的勇氣和決心讓我肅然起敬。
“僅僅這樣,就能成為先進?”我有些疑惑。
“程襄生,事事沖在前面,勞動不怕苦不怕累,工作更是無可挑剔。”老師傅繼續說道︰“小伙子,你不服氣?”
老師傅有些激動︰“程襄生雖然剛參加工作不久,但他的技術也是相當過硬,瀝青的門門道道他都了如指掌。不說別的,南方多雨,特別是武漢,屋面防水常常因為油氈瀝青氣泡漏水,多年困擾著我們。程襄生經過七琢磨八研究,終于擺弄出了一套氣泡排除技術和油氈搭接技術,方法簡單,操作方便,真的解決了大問題……這樣的年輕人不當先進誰當先進?……”
“張師傅,大清早的,你在這里說什麼呢?”程襄生提著早點,笑盈盈地打招呼,他的聲音打斷了老師傅的回憶。
“這小子,這,這……還不服氣呢!”張師傅指著我,臉上帶著一絲戲謔。
“哦!”程襄生拉過我,向張師傅介紹︰“張師傅,這是我的同班同學,他是四公司的,昨晚剛從馬鞍山輪箍廠回來。他可是青年突擊手,四公司的標兵。”
張師傅笑著說︰“小陳,你們學校真是人才輩出。” 卻沒留意到我羞愧得滿臉通紅的臉,我哪是什麼青年突擊手?什麼標兵!羞愧!羞愧!我對程襄生一無所知,而程襄生卻對我了如指掌。他的謙遜和低調讓我感到自愧不如。
從張師傅剛才言談中對程襄生的維護,可以看出程襄生已經深深地融入了工人師傅的心中。他的形象在我心中愈發高大,他的事跡讓我倍受感動。
“是金子埋在哪里都會發光”程襄生在最不起眼,誰都不願意干的瀝青工崗位上,卻做出了成績,闖出了名堂。他的故事激勵著我,讓我明白,無論身處何種崗位,只要努力,都能發光發熱。
我的所作所為,在程襄生面前簡直不值一提,我感到慚愧!慚愧!我心里想。他的優秀和奉獻讓我自愧不如,我決心要向他學習,努力成為一個對工程建設有用的人。
程襄生是我心中的標桿,在日後的工作中他一直激勵我反省,激勵我前行。他的精神和態度成為了我前進的動力,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追求卓越。
他的身影仿佛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勞動精神和工作態度。他的光輝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讓我在黑暗中找到了方向。
程襄生那種對勞動的熱情和對工作的認真,或許會讓當今的少男少女們和小軒肉們感到可笑。但是,那畢竟也是一份真誠,誰又能說真誠的東西不是珍貴的呢?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大千世界中,程襄生就像一股清流,他的存在讓我看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他的真誠和執著讓我深感敬佩,也讓我反思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態度。
出校一年後的我們,都各自長大了一歲。
我們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青年,我們的每一步是成功完美還是鎩羽殘缺?我們彼此並沒有誰強誰弱,誰高誰下!我們都在洪荒宇宙中像一顆粒子一樣緩慢前行。無論是成功或是失敗,也都是一種成長;無論清醒或是迷茫,也都是青春的代價。
只是,我們都覺得,每走一步,都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生養我們的父母,對得起那個培育我們的時代。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書寫著屬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呼喚失聯同學老朋友程襄生,見文請在微信,新浪博客或網絡上留言聯系。)
喜歡196307出道馬鞍山cjz請大家收藏︰()196307出道馬鞍山cjz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