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07出道馬鞍山Cjz

第21章 馬鞍山春節探親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cjz1 本章︰第21章 馬鞍山春節探親

    馬鞍山_春節_探親5041字

    【01】離岸馬鞍山

    1964年2月13日,正是春節的日子,而我則在2月9日隨著浩浩蕩蕩的探親大軍,乘坐長航江漢輪,踏上了返回武漢探望親人的旅程。

    “春運”這個詞匯,它代表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周期性的人口遷移現象。據2025年的數據顯示,春運期間的40天內,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到了驚人的90.2億人次。這一現象是中國獨有的大規模人口流動,被人們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遷徙”。

    中國春運的規模之大,已經入選世界紀錄協會,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周期性運輸高峰,它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在日常口語中,“春運”有兩個含義,一是指春節前後的運輸現象,二是“春運期間”的簡稱。

    春運的規模之大,以至于中國大陸的交通系統難以承受。為了解決春運期間的運輸問題,政府每年都會提前進行部署,但即便如此,仍然無法完全滿足春運期間的巨大運輸需求。

    上面一段文字來源于現在的百度百科。實際上,60年前,也就是1964年,那時也有春運,雖然沒有現在這麼大的規模,但那時的交通運輸能力自然也比現在小了許多。

    例如,從馬鞍山到武漢,最經濟、最快速的運輸方式只有長江水路一條,沒有直達的鐵路和高速公路。雖然有飛機,但飛機並不是一般人政治經濟條件能夠乘坐的,而且那時的飛機數量和航線也非常有限。

    春運期間的擁擠和“一票難求”的困難,絲毫不比現在遜色。

    為了方便職工,公司給回東北的職工包了車廂,給回武漢的職工包了船只。那時我們單位的職工組成中,東北籍和湖北武漢籍的佔了大多數,我們的總公司,也設在武漢。

    當然,華東地區和其他省份的職工也不少。那時的工人自豪地說,我們單位人員除了台灣高山族外,全國各省各族都齊了……對于家在其他地區的職工,行政科也會負責與交通部門聯系訂票,“一票難求”之苦由單位為我們化解。

    登船時,單位用解放牌大卡車把我們送到碼頭,一路上敲著鑼鼓,車欄板上貼著“歡送冶金建設英雄回家省親。”的大幅標語,街旁駐足看熱鬧的行人看著我們的眼神,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不是英雄,站在車上我忽然想起了武松景陽崗跨馬游街的場面。

    車到碼頭,又是一陣喧天鑼鼓,領導在插滿紅旗的路邊排成兩行,和我們一一握手送行,並囑咐我們代他們向家人問好。握著領導溫暖而有力的手,我心情激動起來,真還有點工人當家作主的感覺。

    有好多領導我並不認識,不過我們工地的書記、主任、工會主席、團總支書記、段長、工長等大小領導都來了。師兄指著他們說︰你看,公司、總公司、指揮部的領導也都來為我們送行了,你這個家回的夠排場吧!

    我心中疑惑︰難道領導春節不回家省親?

    師兄說︰回!只不過要把我們都送走了後他們才走,休假結束,領導和干部們還要提前一兩天到崗,然後迎接工人們回來。

    我咋了下舌頭︰當領導還真不簡單!也夠辛苦的!師兄說︰你以為干部是那麼好當的。

    隨著輪船汽笛的鳴聲,船起錨,緩緩離岸。我和師兄站在船舷邊招著手,看著這片我工作戰斗了七個來月的鋼城,樹木、廠房、煙囪漸漸後移,漸漸變小,漸漸模糊……

    師兄拍拍我的肩膀說︰別看了,怎麼?咋地了!動感情了?舍不得了?一個月的假期很快的,一晃就回來了。

    其實,我也不知咋地了,就是心里有點那個……

    長航的船,上水需要三天兩夜下水順流只要一夜兩天),共青團團組織青年們打掃甲板衛生、餐廳為乘客送飯洗碗……等學雷鋒活動,我們一路船行一路歌,不知不覺就到了武漢關碼頭。

    【02】武漢關碼頭

    當船只尚未完全駛近岸邊,我們便能听到那連綿不絕的鑼鼓聲,它如同波濤一般陣陣傳來。我們急切地涌向船舷,目光投向碼頭的跳板,只見兩旁紅旗招展,紅旗之間懸掛著“同志們,您們辛苦了!”和“歡迎前方建設馬鞍山的英雄歸來!”的巨幅標語,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碼頭上,夾道歡迎的人群揮舞著雙手,熱情洋溢。廣播喇叭中傳來激動人心的聲音︰“歡迎前方歸來的將士!”“同志們,您們辛苦了!”“歡迎建設馬鞍山的英雄歸來!”……這些聲音在空氣中回蕩,充滿了敬意和熱情;

    我們踏上躉船,迎接我們的是工作人員,他們舉著小板,上面寫著︰蔣家墩、工人村、八大家、漢口、漢陽、武昌、火車站、汽車站……他們耐心地接待著每一位歸來的人;

    我轉頭向師兄提出了疑問︰“這是……?”

    師兄微笑著回答︰“哦,這是留守處的工作人員,你家在漢口對吧,你就跟隨舉著漢口小牌的人,他會把你安全送回家門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師兄指著小牌繼續說︰“我家在農村,還需要轉乘汽車,你看,那個舉著‘汽車站’小牌的工作人員會把我送到汽車站。”

    我感到非常驚訝,沒有想到單位竟然會把工作做得如此細致入微;

    我與師兄告別後,跟隨“漢口”小牌步出碼頭,只見碼頭外一排排解放牌汽車整齊地停在路邊,車頭上都寫著標牌“蔣家墩、工人村、八大家、漢口、漢陽、武昌、火車站、汽車站……”汽車欄板上也貼著“歡迎建設馬鞍山的英雄歸來!”的標語,彰顯著熱烈的歡迎氛圍;

    我走向標著“漢口”標識的卡車,接待人員熱情地接過我的行李,並招呼我上車。車上有3名接待人員,包括剛才在躉船上的2位,他們身兼多職,既是接待人員、服務人員、司機、又是鑼鼓手。人到齊後,他們仔細點清人數,詢問每個人的地址,對照地圖,精心規劃線路,然後將我們逐個送到家門口……

    一路上,我們的卡車伴隨著鑼鼓聲風馳電掣般呼嘯而過,武漢市民無不駐足,投來驚異、羨慕、敬仰的眼神。用現在的話來說,那真是“酷!酷!還是那個酷!‘酷斃了’。”

    實際上,這些接待人員都是些比我們早回來一天的學習雷鋒的志願者,他們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我為單位整個探親接待組織工作的熱情、準確、嚴密、有條不紊的效率而感到驚嘆,他們的工作態度和效率令人欽佩;

    寫到這里,我不禁想起了2002年在美國的一次經歷。當時由于不小心,鍋底上粘了飯粒和一星點菜葉,電爐烤糊了,它產生了一點異味。在你還不經意時,……消防報警器突然響起!僅僅五分來鐘,消防隊員就到達,並進門幫忙查找原因排除故障……而來的消防員大多數竟然是義務消防志願者,他們的速度和效率讓人驚嘆不已詳細情況可參見《tj_感受美國消防》一文)。我想,難道美國竟然把我們六十年代學雷鋒的經驗學了過去?

    【03】衣錦還鄉

    當那輛大卡車抵達我家門口時,由于巷子狹窄,大卡車無法進入,只能停在巷子口。

    我心想,距離家門不過數十米的距離,我自己完全可以應付,不需要額外的幫助。然而,服務人員卻堅持要幫我提著行李,將我送回家中,他們表示,如果不將行李送進家門,他們的任務就不算完成。就這樣,我被他們前呼後擁地送回了家。

    當我踏進家門,發現家門口聚集了一大群人,烏壓壓的一片,我還以為家里發生了什麼大事,因為我的家從未有過如此熱鬧的場面。

    首先,居委會的羅主任親自走過來,接過我的行李,並與送我的服務人員握手致謝,感謝他們為我提供的幫助。

    服務人員離開後,隔壁的大嬸、後門的大媽、前街的大爺、後街的叔舅,還有鄰里鄉親以及和我年齡相仿或大或小的街坊朋友,都紛紛圍了過來,他們像看稀有動物一樣,上下打量著我,讓我感到手足無措,面紅耳赤,非常不好意思。

    羅主任見狀,便分開人群,左手拉住我母親的右手,看著我,說道︰“大家讓讓。”然後他指著貼在我家門上的大紅喜報說,“我們要感謝考太……”話音未落,現場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羅主任雙手壓了壓,示意大家安靜,接著說道︰“小考,才參加工作半年,大紅喜報就從遙遠的馬鞍山送到了漢口,馬鞍山在哪兒?那可是遠在東海口的地方,是國家重點工程的所在地。”掌聲再次響起,現場氣氛熱烈。

    羅主任繼續說︰“以前,不是派出所就是公安局來找我,都是因為誰誰鬧事了,誰誰犯案了,送來的都是什麼勞教通知、教育警告之類的東西,讓我頭疼不已,讓我顏面丟盡。但這次,小考給我們居委會爭了光,讓我們可以風風光光地過個年了。”現場再次響起掌聲。

    羅主任轉身對著那些半大不小的青年們說︰“看看你們,哪家的條件不比考太家好?你們難道不感到慚愧嗎?你們應該好好向考太的兒子學習,也給我們掙個喜報回來!”……“好了,好了,散了!散了!”說著,他把我讓進了家門。

    據我媽媽說,喜報是單位昨天敲鑼打鼓送來的,先送到居委會,貼在居委會門上的那張。然後是羅主任帶著他們來到我家,在我們門上也貼了一張。我不識字,他們告訴我,你被評為了個什麼什麼先進的稱號。听說你今天回來,他們早早就圍在家門口,怎麼勸都勸不走。

    我穿著工作服回到了家,既沒有升官也沒有發財那個年代,升官發財之類的話是絕對不能說的),工資也只有三十塊零五,再說,優秀實習生算什麼,離先進生產者還差十萬八千里呢,怎麼就……有了那種“衣錦還鄉”的感覺。

    雖然“衣錦還鄉”之類的話在那個時代也是不能說的,但我確實有那種感受。一張面子、一份榮譽、一種自豪,那是能夠給家人和鄰里帶來歡愉的一種精神上的物質財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今天這個以金錢度量一切的時代,那種榮譽可能一文不值,甚至被人嗤之以鼻,但在那個時代,人們對此還是非常看重的。

    你想想,一個單位能夠將工作延伸到你居住的居民區去,將思想工作做到這個份上,那種積極性會激勵得你不得不努力工作。

    春節期間,街坊鄰里之間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考太家的大紅喜報。

    我從小在這兒長大,上學讀書、放學撿柴拾菜、節假日外出打工,都在外面忙碌,其實和鄰里見面的機會並不多,有些鄰里我甚至叫不出他們的名字,比如張三李四王二麻子。人們像穿梭一樣在我面前來來往往,這幾天見到的人比以往四五年見到的都還多。我整整激動了一個假期,和家人一起愉快地度過了我參加工作後的第一個春節。

    【04】舍小家而取大義

    我所享受的春節休假總共為期30天,這個假期的構成是這樣的︰首先,我有5天的路程假期,這是根據我所持有的乘船票上顯示的實際路程所花費的時間來計算的。接著,我還有國家規定的探親假期,共計12天。此外,還有春節法定假期,為3天。再加上每周的星期日,我有5天的休息時間。最後,我還有5天的夜班加班串休,這些假期加起來正好是30天。這個假期的計算方式是按照正式職工的標準來執行的。

    對于實習生而言,情況則有所不同,實習生享有額外的政策。只要實習生有合理的理由,並且獲得了單位的批準,無論是事假、病假還是其他類型的什麼假期,在三個月即90天)的期限內,單位是不會扣除工資的。許多實習生都利用這一政策,一次性或分段請假,以達到休滿90天的目的。我本人也以家中房屋漏水、母親身體欠佳以及弟妹年紀尚小為由,向單位申請了額外的15天假期延期,並且幸運地得到了單位的批準和同意延期的復函。

    然而,我的母親得知這一情況後,堅決表示不同意。她認為房屋實際上並沒有漏水,因此以這樣的理由請假是不誠實的行為。

    她還指出,我們居住的是公房,即便真的出現了漏水問題,也應當由房管局負責修理,無需我這個做兒子的過分操心。

    更重要的是,她提醒我,你們單位承擔的是國家重點工程的建設,你應該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而不是待在家里。單位對你我寄予厚望,培養你,並且還送來了表彰你工作的大紅喜報。她認為,你我這樣對待單位是不恰當的。

    最終,媽媽用一千個一萬個理由來勸說我,她明確表示不同意我繼續請假。她知道我是一個孝順的孩子,想要多陪伴她,幫助家里處理一些事務。但她強調,真正的孝順是假期結束後,能夠按時返回單位工作,這才是最重要的。

    媽媽的一番話讓我感到既慚愧又感慨。我明白媽媽也希望我在家多待一段時間,家里確實有許多事情需要我來幫忙處理。但是,媽媽卻選擇了舍棄小家的利益,而堅持大義,這讓我深受感動。

    因此,我決定提前一天回到單位。盡管如此,我還是成為了我們小組最後一個到崗的人。我的師傅們都已經提前一兩天結束了休假,回到馬鞍山,並且做好了開工的準備。

    不久之後,我收到了家里的來信。信中提到,在我離開後的第三天,留守處就派人帶著水果到我家進行慰問,並檢查了房屋的漏水情況。我媽媽連忙表示感謝,並告訴他們︰漏水問題已經修好,不漏了。她還向單位表示了歉意,因為給單位添了麻煩。

    留守處的人員回應說,這並不麻煩,是他們應該做的。他們留下了一個紙條,上面寫著留守處的聯系電話,並告訴我媽媽,如果將來有任何事情或困難,都可以撥打這個電話,他們會派人過來幫忙。媽媽則一再表示,真的沒有什麼需要麻煩單位的,謝謝!謝謝組織的關懷。

    在我後來數十年的南征北戰中,留守處除了在正常節假日到我家進行慰問外,我的媽媽確實從來沒有麻煩過單位。

    我家位于漢口江岸區,而單位的留守處則在青山區的八大家。在60多年前,溝通武漢三鎮的陸上交通主要依靠的是穿越長江的長江大橋和跨越漢水的武勝路江漢橋。我家和留守處恰好位于武漢三鎮中最遠的兩端。這是後來發生的一些事情。

    ……

    返回工地,剛剛上班也就一個多星期,在輪箍廠三台工地,班長武阿培說話了︰大家听好,今天下班聚會,每個人打一個菜,當然你願意打2個也沒人攔你。武阿培轉身對王志舉說,你提前點下班準備準備,別忘了準備些好酒。王志舉是武阿培的徒弟,不僅技術好,更擅長打理後勤會務之類的事務。

    師傅們都納悶,既非節日,又沒听說什麼重要事件,聚什麼餐?喝哪門子酒?

    下節下節請看《支援設計院》篇。

    喜歡196307出道馬鞍山cjz請大家收藏︰()196307出道馬鞍山cjz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6307出道馬鞍山Cjz》,方便以後閱讀196307出道馬鞍山Cjz第21章 馬鞍山春節探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6307出道馬鞍山Cjz第21章 馬鞍山春節探親並對196307出道馬鞍山Cjz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