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爺的暴富人生

第79章 市里推進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𤋮慼@賒本章︰第79章 市里推進

    “邦邦邦∼!”

    “進來。”

    唐書記的聲音帶著一絲威嚴。

    趙小海推開辦公室門進去。

    唐書記抬頭,看到趙小海先是一愣神,隨即反應過來,臉上立刻露出驚喜,“哎呀小海你回來啦,什麼時候回來的?”

    趙小海笑著過去。

    “我剛剛到綠城,一個小時前才下的火車,沒來得及喝一口水,就來唐書記這報道了。”

    “哎呀呀,做了好幾天火車,怎麼不回家休息一下呢,我給你倒杯水。”唐書記說著用細白瓷茶杯給趙小海沏了一杯茶。

    趙小海接過聞了聞茶香,是好茶。

    “小海,說說這次去香港的見聞,香港那邊究竟怎麼樣啊,都去哪些地方看了看?”唐書記坐下後充滿好奇的問道。

    “呵呵,其實都差不多,就是比咱們這邊樓房多些,汽車多些,人們賺的多些而已。”趙小海笑嘻嘻的道。

    唐書記笑著搖頭,“這話從你嘴里說出來,都變得簡單了,人家都說那邊人人住樓房,家家有小汽車,一個月工資比咱們這邊一年賺的都多,各種商品也極大豐富,要不然怎麼那麼多人想著出去看看。”

    “小海啊,你有海外關系,這可是個很重要的東西,我听說一件事,市里好像要組建一個什麼‘華僑友誼貿易公司’,正在查有海外關系的人呢。”

    趙小海還是第一次听說這件事,而且前世他也沒听說過這種公司。

    “華僑友誼貿易公司,什麼意思?”趙小海問道。

    唐書記遞給趙小海一根煙,兩人點上。

    “現在咱們國家外匯奇缺,很多單位都想著出口創匯,可把商品賣出去哪有那麼簡單,所以市里就打起了有海外關系人的念頭,簡單來說就是讓有海外關系的人,找關系找門路,幫咱們推銷產品,出口創匯。”

    趙小海這下明白了。

    領導被逼急了,就想到發動群眾力量這一招,後世這一招也經常用,比如房子賣不出去,就在大會上...咳咳咳。

    不過對趙小海來說,並不是什麼壞事。

    這一刻,

    他腦子里閃過很多念頭。

    他在香港注冊公司,綠城這邊需要海外關系出口創匯,是不是可以聯合運作一下呢?

    不過還要看具體情況,到時候真找到他再說。

    “唐書記,電視機我弄回來了,你看什麼時候給你送家去。”趙小海終于說出這句話。

    其實唐書記已經等了好久。

    “真噠,真是謝謝小海了,路上還順利嗎?”唐書記一臉喜色的問道。

    “被查了四五次,好家伙,拆箱看編號,就查拆開後機蓋看零件了,不過唐書記你放心,這台電視機手續完全合規合法,任誰也查不出問題。”趙小海拍著胸脯保證道。

    “好好,這就好。”

    原本趙小海說下午下班給他送家去,可唐書記哪還等得到那會兒,在單位找了一輛三輪,拉著趙小海回家拿電視,趙小海又跟著一起到了唐書記家,幫著安電視調台。

    唐書記的老婆在家,看著彩電那叫一個高興,給趙小海又沏茶又遞煙。

    趙小海告辭,唐書記送出來。

    “小海,這次真是謝謝你了,以後有什麼事,盡管說。”之前一直叫小趙,現在改口叫小海了。

    “唐書記”

    唐書記抬手打斷趙小海的話,“別喊唐書記,以後私下里喊哥知道嗎。”

    “唐哥。”

    “哎這就對了。”

    兩人又聊了兩句,趙小海告辭,唐書記回到家,媳婦看著彩電節目,對唐書記又是一頓夸,唐書記心里成就感滿滿。

    “這台電視在商場,最少一千六,咱只花了八百,而且這可是純日本原裝的,有錢都不好買到,商場里都是東歐的,听說沒有小日本的好使,這種貨咱們這里買都買不到。”

    “這個小趙可給咱們省了大錢了。”唐書記媳婦笑著道。

    “嗯,小趙人很不錯。”唐書記道。

    眼看中午,趙小海回到德化街,張磊看到趙小海趕緊過來打招呼,“海哥,你回來了,剛剛我在倉庫呢,賬目我弄好了,你看什麼時候給你匯報一下?”

    趙小海拍拍張磊肩膀,“中午了,先吃飯,吃完飯再說。”

    德化街上就有飯鋪,伙計們自己不開火,都是在飯鋪吃,兩撥人交替著解決,這樣不會耽誤生意。

    飯菜一般比較簡單,

    工作餐嗎,

    不可能整天大魚大肉。

    平日也就是炒個白菜、藕片、麻婆豆腐啥的,偶爾奢侈點弄個肉菜。

    吃過飯,

    張磊和齊武一起來到二樓,向趙小海匯報這段時間家里的生意情況,現在他們的生意,主要就是墨鏡。

    “海哥,現在墨鏡生意最好,一天批發三四千件問題不大,按照您的吩咐,我已經和周哥那邊結算過三次,也是一周一結算。”

    張磊說完交出賬本,還有一提包鈔票。

    “家里還有其他事嗎?”趙小海問道。

    “沒有。”

    “那你們下去忙吧,我看看賬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趙小海很相信張磊和齊武,但賬本該看還是要看,這是規矩,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自己做好才能避免別人犯錯誤,很多老板最後失敗,就是因為經營當中疏于管理。

    點起炭爐,

    燒上水,

    泡上一壺茶。

    趙小海拿著賬本看起來。

    賬本內容不算多,只有幾頁而已,趙小海幾分鐘看完全部記住。

    賬目完全沒問題,他出門這段時間的盈利總共是。

    “吸收。”

    張磊交的那些錢很快消失,被收入系統錢包,此刻錢包里的數字再次向上蹦了一下,讓他心里稍微踏實一些。

    一天三百塊錢。

    是一個工人好幾個月的工資啊,買肉不香嗎。

    第二天吃過早飯,

    趙小海在家里,鄭小雪過來道︰“小海,有人找你,說是市政府的。”

    市政府?

    趙小海進小賣部,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正坐在那里,穿著小立領中山裝。

    “你好,我是趙小海,听說你找我?”

    對方站起來,笑著對趙小海道︰“趙小海同志你好,我是市政府的,想和你確認一些事情。”

    “您說。”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海外關系?”

    趙小海昨天從唐書記嘴里听到那個信,原本以為會很久,沒想到今天就有人找上門。

    “是的,我有個表姑在香港,前幾天我剛去了一趟香港才回來沒多久。”趙小海道。

    對面青年笑容更顯和煦,“趙小海同志,市里準備組建一個‘華僑友誼貿易公司’,為國家出口創匯獻力獻策,兩天後上午9點在市政府開會,邀請咱們市所有有海外關系的人參加,希望你屆時過去。”

    “好,我會準時到。”

    市政府會議室。

    趙小海過來參加市政府組織的“華僑友誼貿易公司”大會,圓形會議桌上,除了領導還有十幾個來參加會議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這些人神情大多有些不自在,甚至緊張。

    市長親自主持會議,先是講了市里的決定,然後是組建華僑友誼貿易公司的意義,叫趙小海他們來,目的就是發動這些人的海外關系,希望搭建一道溝通橋梁,為本地區的商業打開一條通路。

    領導發言完畢,一臉和煦的看著台下十幾個人,“同志們,情況已經說清楚了,你們有什麼想要說的嗎,大家暢所欲言聊一聊。”

    沒人第一個說話,

    會場氣氛稍顯壓抑。

    領導開始點名,看了一眼名單開口道︰“張團結同志是哪位?”

    一個帶著眼鏡的中年人趕緊站起來,身量挺高,估計有一米八以上,不過身材很瘦,腰還微微有些佝僂,神態更是拘謹。

    “領導,我是張團結。”

    “你現在是區第五小學的老師?”

    “是的領導。”

    “你有個哥哥在美國?”

    張團結遲疑了一下,“領導,已經好久沒聯系了,是死是活都不清楚。”

    領導看看張團結,心里微微感嘆,之前因為海外關系,被人揭發挨過斗,現在很多人依舊謹小慎微擔心受牽連。

    “可以嘗試聯系一下嗎,現在改革開放了,咱們與美國現在是貿易伙伴關系。”

    “是領導,我回去試試看。”張團結唯唯諾諾的應道。

    領導挨個點名詢問,很多人和張團結情況差不多,斷了聯系的佔大多數,有些確實是實情,畢竟剛剛才結束,有些則是出于擔憂,刻意隱瞞情況,畢竟心里的恐懼不是一兩天能消除的。

    當然也有在聯系的,不過能不能起到作用就不好說了,畢竟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出去的也未必過的好。

    領導終于點到趙小海的名字,笑著問道︰“小趙同志,听說你在香港有親屬,前些日子還去了一趟香港?”

    趙小海站起來,“是的領導,我有一個表姑在香港,上個月我去了一趟香港那邊,才回來幾天。”

    廖市長點點頭,“小趙你是在德化街做生意的,對商業上也有一些了解,你對咱們組建這個‘華僑友誼貿易公司’有什麼建議嗎,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見。”

    關于這家公司,這兩天趙小海想了不少,覺得是個可以利用的機會,隨即大大方方的說道︰“領導,我確實有一點想法。”

    廖市長來了興趣,“哦,說說看。”

    “我親戚在香港那邊,也是開貿易公司的,我覺得可以把樣品帶過去,試試看在那邊是否能找到銷路。”

    廖市長大喜,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只要在這些人中能找到一條路,那就是巨大的成功。

    “你親戚的貿易公司主要做什麼?”

    “日用百貨。”

    會議結束,其他人都走了,趙小海被廖市長單獨叫到辦公室,秘書送上茶水後坐在旁邊拿出本子記錄。

    “小趙啊,听說你在漢正街做的非常不錯,是漢正街第一納稅大戶。”廖市長笑著道。

    “主要是領導的決策和關心,我們這些商戶只是抓住了一個機會而已。”趙小海語氣十分謙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能抓住機會就說明不簡單,膽量頭腦缺一不可。”廖市長夸獎了一句。

    “會上沒有聊透,關于華僑友誼貿易公司這件事,你還有沒有什麼要說的,暢所欲言?”

    既然領導說暢所欲言,那趙小海就不客氣了。

    “領導,這個公司是公有制的吧?”

    “那當然。”

    “出口手續這些是市里準備對吧。”

    “嗯,這些市里會解決,你要做的就是聯系海外關系,把商品銷售出去,只要香港那邊下訂單,這邊手續不需要擔心,各家單位的貨也絕對會足量保證。”

    “那我以什麼身份過去?”

    廖市長笑了笑,“這個之前市委商量過,可以聘請你為‘華僑友誼貿易公司’的業務經理,專門負責業務聯絡,至于工資待遇,按標準比對,出差費用報銷,你覺得怎麼樣?”

    趙小海心說,

    這個安排很中國。

    用你,

    卻不會給你多少利益。

    要不是趙小海有自己的想法,他才不會接這個事。

    “行,我願意接受這個任務。”趙小海笑著道。

    廖市長對眼前這個明事理顧大局的青年很喜歡,“這兩天我就組織人核定出口名錄,還有樣品,政府這邊會給你開具工作介紹信,方便你去香港。”

    “好,我等領導消息。”

    八十年代中國出口的商品,主要以原材料、粗加工產品、農產品、輕工輕紡品為主,工業產品和技術性產品只佔很少部分,當然,這些產品國家一直在大力組織推銷。

    但中國重合的企業太多,出口的單子就那些,怎麼可能輪到你,比如紡織企業,國內現在每個地市都有紡織廠,都能生產毛巾,可每年毛巾只有1000萬條出口額,幾家幾十家就能吃掉,絕大部分只能看著眼饞。

    是國家不讓賣嗎?

    當然不是,

    主要是賣不出去,渠道沒有打開。

    所以領導們才會各出招式,想辦法增加出口,這個時期只要是能出口創匯,就是功勞政績。

    就好比九十年代全國各地建設經濟開發區引進投資一樣,各地想發展經濟,國家提倡引進外資,就全都一股腦找關系拉投資,外商全都成了香餑餑。

    回到家,

    趙小海依舊覺得很神奇。

    只是參加了一個會,一下子就成了華僑友誼貿易公司的副經理,還拿上了工資,出門管報銷。

    其實最重要的,

    是搭上了政府這條線。

    原本趙小海的想法,是在香港注冊公司後,弄一個香港公司雇員身份,然後以香港投資商代表身份,在綠城投資建廠,至于產品他都想好了。

    第一個就是建一家方便面廠。

    方便面會持續暢銷,而且成本不高,技術也不復雜,到時候只要弄好銷售絕對是個好生意。

    再有就是墨鏡工廠,趙小海準備吃這一波紅利。

    以後的流行趨勢,趙小海也了解,繼續隨著潮流走,他相信墨鏡廠的產品會一直熱銷。

    後期他還準備開一家化妝品廠,其實化妝品說復雜也不復雜,現在國內的化妝品,蛤蜊油、雪花膏、萬紫千紅、郁美淨兒童霜是主流,趙小海的想法很簡單,弄個大寶出來就行。

    蛤蜊油這些擦臉油,油性都比較大,大寶水潤保濕性高,肯定會更受女孩子的喜歡,至于工藝,大寶的工藝早就被破解了,趙小海準備回現代在網上查查,下次過來把配方帶來。

    還有就是口紅,後世網上做口紅的教程太多了,隨便在家自己弄個模具就能生產。

    可他沒想到,

    事情的變化比他預想的要快。

    回到家,

    突然出現個“華僑友誼貿易公司”。

    在經過兩天思索後,趙小海發現如果利用好這家華僑友誼貿易公司,可以讓他更快發展起來。

    從建廠到出產品,這五百萬肯定不夠,他要想其他辦法,比如以外商投資身份找政府借貸,商品生產出來,還要找渠道銷售,現在可是計劃經濟,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找國家部門掛靠進去,比如供銷社。

    這里面需要走的關卡非常多。

    現在有了這個華僑友誼貿易公司,從生產改出口,事情一下子變得簡單了。

    趙小海已經想好了一套方案。

    拿到產品目錄。

    去香港那邊,雇佣一個職業經理人,再雇佣一群銷售人員,把商品丟給他們。

    告訴他們只要銷售出去,就能獲得高額提成,相信這些銷售人員會想盡一切辦法把產品賣出去。

    他只要坐等收錢就好了。

    至于賬目資金,自然是走他的商貿公司,進貨價壓一壓,出售價抬一抬,利潤不就出來了嗎,再把付款時間拉長一些,他手里的資金自然就多了。

    好風憑借力,

    送我上青雲。

    趙小海這邊做著自己的打算,政府和企業那邊卻吵翻了天,政府通知市內企業組織商品名單,這些企業早就听說要弄什麼‘華僑友誼貿易公司’,促進轄區企業出口。

    所有企業都瞪著眼盯著,生怕錯失機會。

    其實不止綠城市的企業,其他地方的企業也收到了消息,這些廠領導都是通氣的,上面有什麼動靜大家都會很快知道。

    綠城市的企業。

    什麼?

    有他沒我,我差了什麼,不帶我可不行。

    中原省內的企業。

    什麼?

    為什麼只帶綠城市的企業,這不是地域歧視嗎,我們其他地區的企業怎麼了。

    所以這些企業就跑去綠城市委找領導鬧,市委領導沒辦法,只好和綠城市協商增加名額。

    其他企業。

    什麼?

    為什麼只帶綠城的企業,難道我們就不是省里的企業了嗎,我們差了哪里,不能這樣區別對待啊。

    這些企業就跑去找省領導。

    原本只是綠城市自己家的事,現在事情越弄越大,全省的企業都想著參合一腳,不想放過這個好機會。

    廖市長看著名單,有些發愁,想出這個辦法,原本是想讓自己轄區的企業掙利創匯,沒想到這些家伙听到信全都撲上來,名單從幾十家暴增到幾百家。

    這叫什麼事啊。

    喜歡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爺的暴富人生請大家收藏︰()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爺的暴富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爺的暴富人生》,方便以後閱讀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爺的暴富人生第79章 市里推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爺的暴富人生第79章 市里推進並對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爺的暴富人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