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設抱著小樂樂,興沖沖地回家。
剛到門口,便愣住了︰"怎麼有客人?"
原來是婁曉娥和她媽媽婁阿姨!
婁曉娥從楊建設懷里抱過小樂樂︰"樂樂,來干娘這兒。”
小家伙一臉疑惑,不是婁姨嗎?什麼時候成干娘了?
楊建設無奈地說︰"別胡鬧,要做樂樂的干娘,得先問過奶奶。
婁阿姨,您覺得呢?"
他轉身去拿水果時,悄悄從隨身空間拿出一個手鐲盒子。
楊建設將東西擺上桌,把盒子推向婁阿姨︰"阿姨,您看看,物歸原主!"
婁阿姨連連道謝︰"小娥被我寵壞了,多虧楊師傅。”
她顧不上禮節,急忙打開盒子。
那是婁家的傳家寶。
昨晚婁曉娥回家說了事情經過,差點被婁阿姨責罵。
幸虧楊建設讓婁曉娥先來征求意見,否則這寶貝就毀了。
盒子里的手鐲完好無損。
婁阿姨長舒一口氣,不好意思地說︰"楊師傅,真是抱歉,這對我們家意義非凡。”
楊建設打斷她︰"阿姨,您不用解釋,我理解。”
趙得好在一旁提議︰"中午別走了,在這里吃飯吧。”
婁曉娥驕傲地說︰"媽,您一定要嘗嘗建設做的菜,比我都好吃。”
楊建設謙虛地說︰"阿姨,別听婁姐夸我,我的手藝哪比得上您做的飯。”
婁曉娥突然愣住,眼眶泛紅。
對啊,別人的菜再美味,也比不上媽媽親手做的飯香。
那是家的味道。
婁阿姨看著楊建設越看越滿意,看著小樂樂更是喜愛。
"楊師傅,我冒昧了,叫你建設。”
"小樂樂我很喜歡,能否讓小娥做他的干娘?"
楊建設轉身認真說道︰"婁姨,我們這兒認干親是有些講究的……"
婁阿姨笑著打斷︰"沒事的。”
"瞧你們一家的感情,這事兒肯定成。”
楊建設看向婁曉娥,見她正期待地望著自己。
"行啊,昨晚我對象也同意了。”
"既然如此,今晚我們就擺一桌,在這兒吃。”
"中午您也別急著走,嘗嘗我的手藝。”
婁阿姨高興地說︰"那我可就有福氣了。”
皇城腳下講規矩,
認干親頗為避諱。
人們覺得認了干親後會偏心,對親生子女不利。
非至親密友之間,這種事極少發生。
而且認了干親,就得擔起養育的責任。
逢年過節的禮物,一樣都不能少。
普通人家可不敢輕易嘗試。
巧的是,婁家確實富足。
楊建設先洗了些隻果切塊,
方便老人小孩吃。
放桌上後,再去準備飯菜。
他皺眉做飯時心想,
誰能料到如今令人羨慕的婁家,
日後竟要背井離鄉。
按照原劇情發展,
許大茂告密,劉海帶人抄了婁家,
若非傻柱在上級面前為婁家求情,
他們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
長遠來看,樂樂的這門干親並不理想。
但楊建設毫不在意。
人有預見,富貴無憂。
身為穿越者,怎能因這點小事憂心?
婁阿姨看著桌上的四菜一湯,驚訝不已︰
"建設,你也太周到了。”
西湖醋魚、綠豆芽炒肉末、鯉魚炖豆腐、白菜豆腐炖粉條赫然在列。
還有一份豬棒骨湯。
這是要過年了嗎?
婁家的確不算貧窮,但吃的比起普通人家也強不了太多。
郭嘉的糧票按戶口配給,婁家也不例外。
在這個年代,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好東西。
不過上可以買到,婁家絕不會這樣做。
新華夏不是民國,工人和農民才是國家的主人。
婁阿姨看到這一桌菜十分驚訝,這太過珍貴了!
楊建設還未開口,婁曉娥就驕傲地炫耀起來︰
“媽,您不知道,看起來滿桌豐盛的菜,其實沒花多少錢。”
婁阿姨深感遺憾,女兒被寵得太過分了,讓她變得高高在上,即便她本就如此。
四菜一湯,在如今的社會已算難得,甚至國宴標準也是如此。
顯然楊建設在這頓飯上下了不少功夫。
婁阿姨挑剔得很,先前的西湖醋魚,那魚肉細膩如蟹肉,堪稱她平生僅見。
其他菜品也各有特色,而且特別適合女子食用。
這樣用心準備的一桌菜,怎能輕易帶過?
婁阿姨感到羞愧。
正準備向楊建設道謝時,卻听見女兒興奮地介紹︰
“媽,這真的沒花錢。
這兩條鯉魚是建設自己去什剎海釣的,綠豆芽是他自己泡發的,豆腐也是他用黃豆磨成泥親手做的,其他食材都是用魚跟人交換來的。”
什麼?!
婁阿姨驚訝地張大嘴。
她疑惑地看著楊建設︰“小娥說的是真的嗎?”
楊建設正在給小女兒喂飯,一邊夾菜一邊回答︰
“婁阿姨,這些都是家常菜,隨便吃就行。
就是不知道合不合您的口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楊建設說完,又專注地為小樂樂剔魚刺。
他剛撈上來的淡水魚已清理得十分干淨,幾乎沒什麼腥味。
這些出自空間的淡水魚堪稱野生品質,讓魚兒在最自然的環境中成長,其獨特性在全球都難得一見。
唯有一個小缺點,鯉魚刺太多,細密的三角刺容易卡喉,而且分布毫無規律。
小樂樂年紀尚小,自己完全不會挑刺,楊建設則格外細致。
他只是隨口提及,卻讓婁阿姨大吃一驚——誰家日常飯菜能如此講究?不是白菜、蘿卜、豆腐這些普通食材嗎?
但看到桌上眾人的情形,聾老太太鎮定自若,小樂樂吃得從容,也未表現出過分興奮。
這和婁阿姨見過的其他孩子完全不同。
別的孩子見到難得的美食,肯定會喜形于色,小樂樂卻表現得很平靜,不急于大快朵頤,而是耐心等待楊建設為她剔除魚刺後才慢慢享用。
顯然,她在家早已習慣了這樣的飲食。
婁阿姨心中暗嘆,“失算了!”原以為楊建設生活一般,沒想到他過得比想象中好多了!
最令婁阿姨羨慕的是,楊建設是烈士後代,身份純正。
他如今在玉華台工作,是一名正式工人。
國家由工人、農民主導,可惜婁家的出身實在不夠理想,否則也不會促成婁曉娥與許大茂的婚事。
當時看重的不正是許大茂的工人身份嗎?
婁阿姨對楊建設印象極佳。
最初是因為他拒絕了婁家的傳家寶,還冷靜地讓婁曉娥空手而歸並征詢他的意見。
這種誠實的品質無價。
此外,婁曉娥還提到,四合院里的五保戶聾老太太已被楊建設認作奶奶,悉心贍養,如同親祖母一般。
婁阿姨對楊建設的好感愈發深厚。
古語有雲,“百善孝為先”,從各方面來看,楊建設的品行堪稱典範。
與人相處時,沒有人願意被背後算計。
雖然在皇城根下認干親有不少講究,但婁阿姨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像楊建設這樣出身優良、品德高尚的年輕人,生活自然無憂。
即便目前生活略顯拮據,未來也必定會越來越好。
誰能想到,他的所謂“清貧”和人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楊建設並不富裕——這一點從他家里的陳設便能知曉。
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手表這四大件,他一樣也沒擁有。
然而,他的飲食卻相當講究!四菜一湯皆為家常佳肴,就連婁家也不敢如此奢靡。
但若有人說他鋪張浪費,那絕對是冤枉!鯉魚是他親自釣的,豆腐是他親手做的,豆芽也是他自己發的,其余食材則多是以物易物所得。
正如婁曉娥所言,四菜一湯確實沒花太多錢。
物資匱乏的時代,家庭開支最大的開銷是什麼?答案是食物!只要食物不需花錢,存錢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
布票也確實便宜,幾塊錢就能讓全家人穿上新衣。
楊建設的日子過得豈不比自己強得多?
婁阿姨突然感到惋惜︰“要是我早點認識建設該多好啊。”“那樣的話,小娥也不用嫁作許大茂的妻子了!”婁阿姨心中一陣煩悶。
聾老太太笑著說道︰“婁家的,快嘗嘗建設做的飯菜吧。”
婁阿姨忙應道︰“哎!”心里暗想︰“瞎想什麼呢?今天可是大喜的日子。”“好歹小娥與楊建設結為了干親,憑借干娘的身份,建設不會讓小娥吃虧的。”
不過,小娥這孩子……似乎有些怪異。”希望是我多慮了。”
婁阿姨放下心事,專注地品嘗楊建設做的飯菜。
每嘗一口,她的眼中便愈發明亮,手中的筷子也不停歇。
小娥說得沒錯,楊建設的廚藝確實堪稱一流。
她從未嘗過如此美味的佳肴。
最後,她喝了一碗撒著蔥花的豬肉湯,感到十分滿足。
小丫頭皺眉抱怨︰“爸爸,我吃不下了。”
楊建設笑著回應︰“寶貝,要想多吃,就得快快長大哦。”
小丫頭認真點頭,隨即說出豪言壯語︰“我要快快長大,多吃很多飯。”
眾人忍俊不禁。
飯後,楊建設將碗筷收拾好。
梁歡不在家,這些活兒自然得由他來干,總不能讓婁曉娥動手。
婁曉娥抱著樂樂對楊建設說︰“建設,你直接給梁歡送飯去吧,讓樂樂陪我們玩會兒如何?”
楊建設想了想覺得可行,便將飯盒和湯碗放進三輪車,趕往第三軋鋼廠。
婁阿姨疑惑地問︰“建設的妻子不是在第三軋鋼廠工作嗎?他為何還要送飯?”
婁曉娥解釋道︰“您有所不知,建設天天都給梁歡送飯呢。”
婁阿姨更加不解︰“難道第三軋鋼廠的食堂做得不如建設的手藝好?”
婁阿姨堅定地搖頭,她心中認為,即便京城幾家大飯店的名廚,也比不上楊建設的廚藝。
第三軋鋼廠的廚師更無法與之相比。
聾老太太嘆息道︰“第三軋鋼廠的廚師是我們院里的傻柱。”
“傻柱和建設有過節。”
“建設擔心梁歡被欺侮,所以特意去送飯。”
啊?!
喜歡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