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天光未亮。
略有些咸腥的微風中,海州城外漆黑如墨,時間仿佛為之停滯。
因為擔心城外強攻無果的建奴會在氣急敗壞之下深夜來襲,海州城外的將士們幾乎一夜未眠,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已是瀕臨極限。
\"將主,建奴應該不會來犯了。\"抬頭瞧了瞧頭頂月色漸淡的夜空,滿臉疲憊之色的西平堡參將馬世龍聲音沙啞的朝著執意親自在城樓上坐鎮,不肯自行休息的老將李如柏低語道。
昨日的\"戰果\"早已清點完畢,建奴為了強攻眾人腳下的海州城,足足付出了超過兩千人的傷亡,其中還有不少是號稱女真建國之本的瓖紅旗韃子。
盡管城中將士同樣損失慘重,但這的的確確是朝廷近些年來,取得的最大\"戰果\"。
這兩千余韃子的傷亡,即便不足以讓建奴傷筋動骨,也足夠讓那女真大貝勒代善心痛一段時間了。
畢竟不同于兵多將廣的大明,那些生長于深山老林之間的女真韃子,可是死一個少一個。
\"唔,應該不會來犯了。\"
沉悶的點了點頭,老將李如柏強行自枯瘦的臉頰上擠出一抹笑容,隨即在身旁親兵的攙扶下,有些吃力的起身,並輕輕活動著早已僵硬,失去知覺的四肢。
這天色眼瞅著便要完全大亮,而城外的建奴們尚且沉浸在昨日強攻無果的\"傷痛\"中,短時間內必然沒有余力卷土重來。
最起碼,在由女真老酋努爾哈赤所率領的女真主力到達之前,城外的建奴們怕是不敢隨便輕舉妄動了。
\"讓城中將士們抓緊時間,修繕城牆。\"
\"另外在多搜集些巨石滾木,尤其是金汁..\"
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李如柏猛然提高了些許聲音,頗為嚴肅的吩咐道,其心中未曾持續太久的好心情也是隨之一掃而空。
昨日建奴雖然強攻海州無果,但卻令眾人腳下的這座\"孤城\"愈發搖搖欲墜,不僅用以阻擋箭矢的城垛盡皆崩塌損壞,就連城牆也出現了破損,讓人觸目驚心。
假若他是城外的女真大貝勒,等到麾下士卒恢復軍心,卷土重來的時候,必會全力攻擊城牆的\"薄弱\"處,一旦城牆崩塌,眾將士今日以血肉之軀所維系的防線也將蕩然無存。
此等情況之下,假若用以守城的巨石滾木以及近乎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汁\"出現資源告罄的情況,這海州城與那案板上的魚肉,也沒有什麼區別了。
\"將主放心,卑職早已安排下去了。\"
在李如柏有些詫異的眼神中,瞧上去\"有勇無謀\"的西平堡參將眼神堅毅的回稟道,眉眼間夾雜著一抹急切,很顯然,他也清楚城池坍塌的後果。
\"做的不錯。\"
欣慰的拍了拍眼前武將的臂膀之後,早已是筋疲力盡的李如柏便掙脫開身旁親兵的攙扶,腳步踉蹌的獨立而行,準備朝著不遠處的階梯而去。
既然天色即將大亮,建奴也沒有\"卷土重來\"的架勢,他緊繃多時的心弦也終于可以短暫的放松片刻。
\"還請將主好生休息。\"
望著李如柏佝僂的背影,西平堡參將馬世龍終是沒有將心中的遲疑宣之于口,而是默默的低喃了一句。
自家人知自家事。
他們海州城之所以能夠在昨日的\"血戰\"中幸免于難,除了仰仗于城中將士悍不畏死的浴血搏殺之外,還與那突如其來的狼煙有關。
假若不是這狼煙極大振奮了城中兒郎的士氣,令城外建奴投鼠忌器,恐怕這千瘡百孔的海州城早已告破了。
從昨日太陽落山之後,他不知看到了多少將士在私下議論,將守城的希望寄托于即將趕到海州的\"援軍\",可是整整一夜的時間過去了,想象中的\"援軍\"遲遲沒有展露蹤跡,這必然會極大程度動搖城中軍民百姓的士氣。
一旦讓城中軍民百姓意識到,昨日的\"狼煙\"不過是虛張聲勢,恐怕眾人勉強維持的斗志便會瞬間崩塌。
屆時,這座海州城也將不攻自潰。
只能想辦法盡量拖延城中將士發現\"真相\"的時間了..
\"將軍,您快看城外..\"
正當馬世龍心情無比沉重,腦海中思緒萬千的時候,耳畔旁便是突然響起了一道有些急切的聲音,惹得值守了一夜,同樣筋疲力盡的將士們紛紛舉目朝著城外望去,眼神中夾雜著一抹緊張和驚恐。
以他們現在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可不見得能夠擋住城外建奴的攻勢吶,而已然走遠的廣寧兵變李如柏更是猛然轉身,神色瞬間變得猙獰起來。
\"城外?\"
下意識重復了一句之後,馬世龍便朝著身旁親兵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得遠處漆黑靜謐的天際線上,已是緩緩升起一抹肚白,而在這肚白之下,似乎有一道洋流,即將突破四周的黑暗,映入眾人的眼簾。
\"是援軍?是援軍!\"
不待馬世龍有所反應,其身旁的親兵便率先給出了答案,眼眸中原本的茫然和不安,盡皆被狂喜和激動所取代。
遠處的\"洋流\",正是自西平堡的方向而來,而且極有可能便是昔日自廣寧而來,奉命于西平堡原地休整的兩萬廣寧精銳。
\"援軍?咱們的援軍到了..\"
或許是不敢相信,已然被這建奴圍困多日,早已音訊斷絕的海州城居然真的再一次迎來了\"援軍\",一向果斷的馬世龍竟然足足愣了數秒方才反應過來。
他們居然真的等到了援軍?!
\"擂鼓聚將,讓兒郎們都動起來,隨時听候本將的命令!\"
盡管知曉城外的\"援軍\"突然出現至此,必然是連續趕了一夜的路,體力和精神狀態均是不值巔峰,無法立即投入戰場,但馬世龍仍是不假思索的命令道,並做好了親自率領麾下\"標營\"出城接應的準備。
畢竟城外的那些建奴們,必然不會重蹈覆轍,眼睜睜望著遠道而來的\"援軍\",順利遁入海州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