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657章 復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657章 復土!

    幽靜的乾清宮暖閣中,登基兩年有余,帝王心術愈發成熟的朱由校面容冷峻,清冷的聲音如同驚雷,猛然在暖閣中炸響。

    廣寧距離海州不足兩百里,即便考慮到調兵遣將以及糧草輜重等因素,至多也就需要四五日的功夫便可趕到。

    而且廣寧城中還駐扎著千余名"碩果僅存"的遼東鐵騎,關鍵時刻必能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更別提距離海州不足百里的遼陽城也可隨時馳援。

    "回稟陛下,遼東經略此計甚妙,來日定要叫那女真建奴無功而退。"只片刻,反應過來的兵部尚書王在晉便是有些興奮的低吼道。

    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的廣寧將門在經過朝廷一連串的敲打之後,早已不似之前那般"桀驁",轉而在老將李如柏的約束下,規規矩矩的听命行事。

    若是駐扎在廣寧的官兵們能夠另闢蹊徑的馳援海州,必然會打女真建奴一個措手不及,甚至存在和遼陽方向援軍里應外合,將海州城外建奴"包餃子"的可能。

    "話雖如此,但我大明仍不可坐以待斃。"

    "諸位卿家,可有退敵良策。"

    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之後,朱由校轉而看向身旁的司禮監掌印,與其朝夕相處的老太監王安也是心神領會的點了點頭,朝著身後的隨侍宦官耳語了幾句。

    不一會的功夫,隨著一陣的腳步聲,暖閣內的朱門便被輕輕推開,幾名小內侍捧著一張桌案躡手躡腳的行至暖閣中央,桌案上赫然貼著一張嶄新的遼東輿圖。

    在朱由校看來,此時的女真人還遠沒有"入主中原"的野心,尤其是在沈陽城外遭遇了迎頭一擊之後,更是將目標對準了地廣人稀的廣袤,以便"打家劫舍",收割財貨。

    故此,在解決了朝鮮人和蒙古人之後,這些來勢洶洶的女真建奴完全有能力"以戰養戰",長久的肆虐遼南,並與重兵把守的鳳凰城形成對峙的局面。

    孤立無援之下,哪怕鳳凰城兵多將廣,軍心也早晚會有渙散的那一天,屆時虎視眈眈多時的女真人便可從容不迫的將其吞下,壯大己身。

    朝廷必須要盡快想出個法子,逼迫這些建奴退兵,以免對遼南地區的軍民百姓們造成更大的創傷。

    "回稟陛下,不若傳令旅順,命登萊鎮將士會同當地守軍,出兵鳳凰城?"

    听聞案牘後的年輕天子對于當下遼東局勢似有不滿,內閣首輔方從哲便是有些猶豫的拱手道,神情顯得極不自信。

    登萊鎮雖然成立兩年有余,巡撫袁可立也是由天子欽點的"封疆大吏",麾下的登萊水師前不久剛剛嶄露頭角,強勢鎮壓了南方蠢蠢欲動的富紳勛貴們。

    但人的名,樹的影。

    南方那些耀武揚威,常年疏于操練的漕軍們,如何能夠與凶神惡煞的女真建奴相提並論?故此當這些登萊軍將士對上女真建奴的時候,具體表現如何,實在不容樂觀。

    至于在旅順駐扎的守軍們就更加不用多說,全靠著袁可立親自坐鎮整飭,方才勉強恢復了一絲元氣,實在難以指望得上,否則朝廷何至于在"遼南四衛"抽調兵力,填充鳳凰城。

    "首輔此言差矣,"不待案牘後的朱由校有所反應,次輔劉一便是起身反駁道"旅順距離鳳凰城五百里不止,當地的駐軍又以步卒為主,焉能如此草率?"

    遼東戰事愈演愈烈,就連他這位翰林出身的文官都清楚音訊斷絕之下,貿然興兵馳援乃是兵家大忌!

    "哎。"

    作為百官之首,方從哲又何嘗不知曉自己的建議有些冒失,但這遼南不比兵多將廣的遼沈方向,周邊皆是汪洋大海,朝廷除非點石成兵,否則實在難以籌措到足夠的兵馬。

    "倘若遼南沒有可用之兵,能否從其他方向下手?"

    終究是主管天下兵馬大權的兵部尚書,眼見得在場的袍澤們盡皆沉默不語,王在晉望著眼前被其研究過無數次的遼東輿圖,腦海中突然靈光一現,隨後便猛然抬頭看向案牘後的天子。

    "愛卿不必有所顧慮,大可暢所欲言。"聞言,朱由校先是一愣,隨即便向其投去了贊賞的眼神,為其吃了一顆定心丸。

    "微臣斗膽,如今建奴傾巢而出,重兵壓境,逼迫我遼南將士們只能固城而守,動彈不得。"

    "但建奴終究兵力有限,即便是有蒙古韃子從旁為其搖旗吶喊,也難以與我大明相提並論。"

    "既然遼南局勢膠灼,我大明何不主動出擊,威逼赫圖阿拉?"

    赫圖阿拉!

    當這個听上去有些拗口,但又被無數朝臣銘記于心的字眼自暖閣中出現的時候,在場的朝臣們心中皆是咯 一聲,隨後便忍不住口干舌燥起來。

    自遼東總兵李成梁養虎為患,導致女真建奴一步步坐大之後,朝廷在遼東可謂是屢戰屢敗,接連丟失了百萬頃而不止的疆土,遲遲看不到平定女真,收復失地的希望。

    但現如今,作為兵部尚書的王在晉卻是妄言主動出兵,直至赫圖阿拉。

    因為"薩爾滸之戰"的教訓尚且歷歷在目,暖閣中諸如次輔劉一,吏部尚書周嘉謨,刑部尚書朱國祚等老臣雖有心指責王在晉胡言亂語,但卻發現喉嚨干澀的厲害,難以言語。

    作為將一生都奉獻給大明的"肱股之臣",他們對于平定遼東的執念,怕是不比軍中的任何一位將校差。

    但他們實在是輸怕了,輸不起了。

    "赫圖阿拉地勢險峻,且沿途道路狹窄,位于女真腹地,不利于大軍趕路。"在兵部尚書王在晉略有失望,次輔劉一等老臣復雜眼神的注視下,案牘後的天子緩緩搖頭,否定了王在晉的建議。

    昔日的"薩爾滸之戰",遼東經略楊鎬之所以兵分四路,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為遼東道路泥濘狹窄,不利于大軍同時趕路。

    不過朝廷不能貿然興兵赫圖阿拉,卻並不意味著要平白錯失良機,任由女真人在遼南地區逞凶而無動于衷。

    這一戰,朝廷必須要復土!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657章 復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657章 復土!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