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656章 遼東有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656章 遼東有事?

    同一日。

    遼東戰場的陰雲重重雖是沒有波及到千里之外的京師,但此刻永定門外的行商走卒和守城士卒們依舊如臨大敵,眼神凝重的盯著在遠處官道上拍馬揚鞭的騎士,漫天塵土飛揚。

    時至如今,女真老酋努爾哈赤領兵傾巢而出的消息早已人盡皆知,上至朝廷官員,下至尋常百姓,均是對此議論紛紛。

    畢竟傳聞中"矛頭"所在的鳳凰城不比重兵把守,固若金湯的遼沈防線,與女真建奴接壤的朝鮮和漠南蒙古又被其悉數征服,免去了後顧之憂。

    此等情況之下,"勢單力薄"的鳳凰城,實在是凶多吉少。

    想到這里,官道兩側的百姓們便是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望向官道上騎士的眼神也是驚惶不定,心情忐忑不已。

    唏律律!

    終于,在無數雙眼楮的注視下,滿臉風霜之色的騎士猛然勒緊韁繩,自懷中摸出一枚證明身份的堪合,將其遞給了為首的守城士卒,口中急切道"遼東緊急軍情,速速放行。"

    聞言,為首的守城士卒趕忙雙手將其接過,匆匆一瞥之後便是將其交還,並且揮手示意騎士入城,將涌至喉嚨處的話語重新咽了回去,心中隱隱涌現了一抹不詳的預感。

    假若是"捷報"的話,這騎士的神情絕不會如此急切,看來遼東的局勢果然如傳聞中嚴峻。

    "壞了,出事了。"

    望著騎士漸行漸遠,並最終消失不見的背影,官道兩側面面相覷的人群中突然響起了一道有些不安的呼喊聲。

    自萬歷末年以來,朝廷在遼東損兵折將無數,先後丟失了多座重鎮,其中更是遭遇了"薩爾滸之戰"的慘敗,直至當今天子即位之後,方才止住了頹勢。

    但稍微有些見識的人便會知曉,即便如此,朝廷也僅僅是在遼東站穩腳跟而已,靠著固若金湯的沈陽城,方才擋住了建奴的攻勢,依舊沒有搶回遼東戰場的主動權。

    而且剛剛那騎士驚慌失措的模樣,他們可是盡皆看在眼中...

    "散了散了,都別瞎琢磨。"

    眼見得人群即將沸騰起來,在場的兵丁們便是揮舞起手中的兵刃,強行驅散了眼前神色各異的百姓們,以免造成更大的恐慌。

    但正所謂人言可畏。

    盡管沒有半點證據,但"遼東出事"的傳聞仍是如星星燎原一般,迅速在京師的大街小巷之間蔓延開來,惹得在署衙當值的官員們都是驚疑不定,忍不住將惶然的目光投向紫禁城。

    ...

    ...

    乾清宮中,以內閣首輔方從哲為首,次輔劉一,兵部尚書王在晉,戶部尚書畢自嚴,吏部尚書周嘉謨等重臣依次落座,臉色凝重的傳閱著手中的奏本,不時便有的私語聲響起。

    "諸位卿家,如何看?"

    半晌,暖閣中的沉默被一道沙啞的聲音所打破,身著常服的大明天子朱由校臉色鐵青,身軀因為憤怒而微微的顫抖著。

    一語成讖,那陰險狡詐的女真老酋果然如自己所料,最終選擇了"聲東擊西"的方式,重兵圍困鳳凰城,但形勢卻要比自己想象中嚴峻許多。

    原本在遼陽城外虛張聲勢的瓖白旗竟是突然南下,選擇兵臨海州衛,並且洗劫周邊的鹽場。

    依著時間來推算,只怕除卻設立在海州城中的鹽場,其余大大小小的鹽場們恐怕早已遭到了女真人的毒手。

    "回稟陛下,臣以為建奴分兵冒進海州,實乃自視甚高,不足為慮,陛下應傳令遼東經略,令其出兵援之。"

    話音未落,兵部尚書王在晉便是率先起身回稟,表情堅毅。

    建奴竟然狡猾至此,先是以重兵圍困鳳凰城,而後分兵掃蕩遼南,並最終將目標集中在以富庶見長的海州城。

    "但如今形勢不明,建奴又以騎射見長,倘若建奴志在調虎離山.."遲疑少許,工部尚書畢懋康也起身回應,臉上寫滿了遲疑"倘若遼陽有失.."

    聞听此話,在場的朝臣們臉色更加難看,卻也無人出聲反對,就連兵部尚書王在晉也是輕輕頷首,沒有予以反對。

    盡管畢懋康平日里在朝中的存在感不強,廷議的時候也極少發表自己的意見,但剛剛的言論卻是老成持重之言。

    遠水解不了近渴。

    朝廷若是想要馳援海州衛,必須要從遼陽調兵,但若是出兵不利,中途遭遇到女真人的埋伏,導致遼陽失陷,此等戰果恐怕要比昔年的"薩爾滸之戰"還要惡劣數倍不止。

    "海州兵力雖是空虛,但城中守御卻是嚴密,城中守將又是經略熊廷弼欽點的心腹,建奴或許難以逞凶?"見暖閣中的氣氛有些壓抑,次輔劉一便是故作鎮定的寬慰道。

    那瓖白旗滿打滿算也不過一萬余人,建奴又不善攻城,手中也沒有攻城器械,如何能夠威脅得到嚴防死守的海州城?

    建奴也只是白費工夫罷了。

    听得此話,在場朝臣們難看的臉色方才好看了不少,唯有兵部尚書王在晉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猛然倒吸了一口涼氣,並將目光投向案牘後沉默不語多時的年輕天子,等待著天子的決斷。

    倘若圍困海州城的,只有建奴瓖白旗這一支偏師,自然是不足為慮,但就怕女真老酋在知曉海州盛產食鹽之後,選擇"舍近求遠",轉而攻伐海州城。

    畢竟在先後解決了朝鮮人和蒙古韃子這兩個潛在的"隱患"之後,女真建奴已是徹底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放心大膽的在遼鎮馳騁。

    "遼東經略向朕密奏,他已傳令廣寧總兵李如柏,令其節制西平堡官兵,率軍趕赴海州馳援。"

    "另外,遼陽駐軍也將伺機而動,配合作戰!"

    迎著眼前重臣的注視,案牘後的年輕天子清了清嗓子,不辨喜怒的分析著遼東戰場未來的走向,但其微微眯起的眼楮中卻是一片寒冷。

    這來勢洶洶的女真建奴,未免有些太過于目中無人了,竟敢孤軍深入至海州衛,這是篤定他們大明沒有趁勢收復故土的勇氣和能力?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656章 遼東有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656章 遼東有事?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