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609章 見聞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609章 見聞下)

    "敢叫公子知曉,小老兒乃是陝西同州府,白水縣人氏,名為錢霖,這是我的小孫子錢哲"。在朱由校的安撫下,情緒有些激昂的老人斷斷續續的介紹起了自身的來歷,神情很是痛苦。

    也許是覺得剛剛的說辭過于簡單,不足以取信于人,這錢霖見朱由校一身讀書人打扮,竟主動道"公子若是不信,大可隨意盤問,或者出題考究小老兒。"

    "小老兒雖然不才,但也曾在年輕時得中秀才功名.."

    "什麼?"聞听眼前這衣衫襤褸,宛若流民的老者竟是有功名傍身的"秀才公",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頓時大驚失色,枯瘦的老臉上滿是不敢置信之色。

    雖然在話本戲劇中,常有窮酸秀才愛上花魁娘子的戲碼,但在現實生活中,這考取了"秀才"功名的讀書人雖不敢用大富大貴來形容,起碼也是衣食無憂。

    至少有了"秀才"這層身份的加持,便算是初步邁入了大明的特權階級,不僅享有土地免稅,使用奴僕的權利,並且還能夠見官不拜,以及替孺子開蒙,保舉等權利,正兒八經的"士紳階層"。

    似這等身份的"士紳",豈會落到如此窘迫的地步,而且還不辭辛苦,長途跋涉的數千里,從陝西同州府,輾轉至京師?

    "小老兒不敢妄言。"

    "公子可自行考究!"

    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之後,這因為情緒過于激動,且長期饑腸轆轆,導致身體虛弱不堪的錢霖便忍不住咳嗽起來。

    "老人家不必多言。"

    "我信你。"

    揮手喚來身後同樣大驚失色的糧店掌櫃,示意其先行去煮兩碗稀粥之後,朱由校便不顧王安的阻攔,執意將這虛弱不堪的錢霖攙扶起身,會同其小孫子錢霖,一同邁進了糧店中。

    與此同時,一直在暗中保護朱由校的侍衛們也是毫不猶豫的驅散了圍觀的百姓,並且凶神惡煞的立于門口,默默堵住了糧店門口,不準任何人隨意靠近,心中激動不已。

    這可真是祖墳冒了青煙。

    他們這些人雖是靠著祖宗的余蔭,早早便子承父業,進了宮中當差,但一年到頭也就是借著"大朝會"的機會,能夠站在城牆上,遠遠往皇極殿瞧上那麼一眼,跟人吹噓的時候也算是見過"龍顏"了。

    但他們萬萬沒有料到,他們今日竟是有資格陪同"微服私訪"的天子一同出行,看來這是前兩天祭祖時,燒的那些貢品管用了。

    待到今日事了,他們說嘛也得給老祖宗再多燒些貢品。

    有條件的話,還得把祖墳修一修。

    ...

    ...

    "公子,您相信我說的?"

    "城外施粥的那些人,都說小老兒是騙子.."

    隨著一碗熱騰騰的稀粥下肚,錢霖如菜色的臉龐也紅潤了許多,轉而神情有些感慨的惆悵道。

    在他意氣風發的時候,莫說眼前的這一碗稀粥,縱使更加豐盛的酒菜,他也不至于大驚小怪;但今日若是沒有這碗熱騰騰的稀粥,只怕他們祖孫二人便會活生生餓死在這街頭巷尾。

    "自然是信的。"

    "如若是尋常災民,還能走到這京師,只怕半路就餓死了.."

    聞言,朱由校便是神色凝重的點了點頭,而其意有所指的言外之意,則是惹得身旁眉頭仍是緊鎖不已的王安豁然開朗。

    皇爺此話有理啊。

    若是尋常災民,怕是早就在半路上活生生餓死了,也唯有像楊霖這等有功名傍身,家中頗有余財的"士紳"才能做足了準備,一路從數千里外的陝西走到京師。

    "老爺子,您給仔細說說吧。"

    "到底是為何落到這般模樣。"

    如若說朱由校最初听聞眼前這對爺孫來自于陝北的時候,心中僅僅是咯 一聲,但當他知曉楊霖乃是陝西同州府白水縣人氏的時候,內心早已如墜冰窖,眼眸深處更是涌現著一抹若有若無的驚恐。

    這明代的陝西省疆域十分廣袤,不僅包含了後世的整個陝西省,還囊括了後世的寧夏,甘肅等部分領土,治所府縣繁多。

    而這錢霖口中的同州府便是隸屬于陝西省西安府節制,位于渭北平原東部,乃是黃河,洛河和渭河的匯流地區。

    不過最讓他頭皮發麻的,還是錢霖口中的"同州府,白水縣人氏"。

    因為在原本的歷史上,最先拉開"陝西農民起義"序幕的,便是爆發在這同州府白水縣,彼時一名叫做王二的農民因不堪重負,遂揭竿起義,率領著同村的百姓攻入縣城,史稱"王二起義"。

    盡管這王二在史書上甚至沒有享有一個"體面"的名字,知名度遠遠無法與後來的張獻忠和李自成等人相提並論,但其重要性卻是不言而喻。

    "公子,您是有所不知啊.."

    "自萬歷四十四年開始,陝西幾乎天災不斷,蝗災,旱災,鼠疫是一個接一個.."

    "但縣城的官老爺們就好像視而不見一樣,該收取的賦稅一分不準少.."

    "短短幾年時間下來,白水縣的百姓們便跑的差不多了。"

    "小老兒年輕時家中還算富裕,曾跟隨著長輩來過京師,也知曉白水縣這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早晚有一天要出事。"

    "故而今年夏天的時候,我便偷偷變賣了家中的一切房產田畝,打點好細軟,帶著家中的親眷們舉家搬遷,準備來這京師避難。"

    在一聲長嘆過後,曾于萬歷年間得中秀才,在當地頗有身份地位的錢霖便是將其落魄至此的前因後果如實道出,引得大明天子朱由校和司禮監掌印太監均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雖然錢霖沒有明說為何原本其樂融融的家庭,只剩下了小孫子和他相依為命,但也能夠大概想象出其一路上顛沛流離的遭遇。

    不過最要緊的,還是其在陝西同州府白水縣的境遇。

    堂堂有功名傍身的秀才,都要變賣家產舉家搬遷,可想而知當地尋常百姓們過的是何等日子。

    凝重的氣氛中,一直在默默傾听的糧店掌櫃重新遞了一碗稀粥過來,並忍不住感嘆道"哎,這世道吃人吶。"

    世道吃人。

    說者無心,听者有意。

    朱由校忍不住緊握雙拳,目光冰冷。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609章 見聞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609章 見聞下)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