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603章 驚喜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603章 驚喜

    除夕。

    偌大的北京城徹底陷入了歡慶的海洋, 里啪啦的爆竹聲響徹街頭巷尾,大紅的燈籠和對聯隨處可見,巍峨的紫禁城也是張燈結彩。

    依著宮中的慣例,朱由校一大早便派遣了英國公張維賢前往城外"祭天",而他本人則是在親自接見了趕來"覲見"的三位皇叔,以及"幼弟"信王朱由檢之後,方才回到了暖閣小憩。

    這城中年節的氣氛濃郁,各個署衙的官員們盡皆無心辦差,只盼望著從明天開始,前後為期七天的沐休,朱由校的心情也不自覺的放松下來。

    "經略怕是已經回到遼東了吧?"隨意翻了幾封奏本之後,心不在焉的朱由校便是扭頭朝著身旁的司禮監掌印詢問道。

    他雖然有意留熊廷弼在京中過年,與其家人親眷團聚,但熊廷弼本人卻以軍務繁忙為由,僅在京中逗留了三日,便急匆匆的動身返回遼東。

    至于隨同熊廷弼進京的滿桂,尤世功等軍將自然也是一同返回了遼東,以免建州女真趁著年關之際,貿然興兵。

    "回皇爺,經略大人剛上的賀表,半個時辰前才剛剛抵京。"聞言,老太監的臉上便是露出了一抹笑意,並從桌案上摸出了他特意做了記號的奏本,交付到朱由校手中。

    "唔.."

    輕輕點頭,朱由校隨手接過,發現也不過是奉辭藻華麗的賀表,並不太多實質性的內容,不過在奏本的末尾,這位坐鎮遼東多年的封疆大吏,還是言詞委婉的提及了戰馬。

    "這個熊蠻子,大過年的還給朕添堵。"

    "倉促間,朕去哪里給他找戰馬。"

    盡管話語有些埋怨,但朱由校的臉上卻是瞧不出半點不滿,畢竟這本就是熊廷弼此次進京"述職"的主要內容之一。

    "正要跟皇爺回,"听得"馬場"的字眼,老太監深邃的眸子中便是涌現出一抹狡黠,隨後便在朱由校愕然的眼神中,神神秘秘的拱手道"西北諸王們的賀禮也到京師了.."

    大明的宗室藩王們分布極廣,盡管成祖朱棣在"靖難"成功之後,將部分"塞王"內遷,但在帝國的西北邊陲,依然分布著幾位宗室藩王。

    但因為道路狹長,交通不便的緣故,這些"西北諸王們"與朝廷的聯系十分有限,即便是皇位更迭這等大事,至多也就是以書信的形式恭賀罷了,輕易不會有"賀禮"送抵京師。

    "哦,都給朕送什麼了?"聞听"西北諸王"的字眼,朱由校本是有些渙散的眼楮瞬間亮了起來,並不自覺的坐直了身子。

    依著原本的歷史,眼下的大明可是飽受"內憂外患"的折磨,除卻在遼東虎視眈眈的建奴,西南蠢蠢欲動的土司,東南咄咄逼人的紅夷人之外,在這廣袤無垠的西北地區,還藏著一顆真正的"炸彈"。

    而這顆隱匿于風沙之中的"炸彈",也是最終葬送大明王朝的"凶手"。

    "回皇爺的話,除卻一些俗物之外,西安秦王府送還兩千鹽引,平涼韓王府送還一千鹽引,寧夏慶王府送還一千鹽引.."迎著朱由校期待的眼神,老太監規規矩矩的回稟道。

    大明的陝西布政司所節制的疆域極為遼闊,包括了"後世"的寧夏和甘肅等地,並在地理位置險要,扼守交通樞紐的要塞之地,以"塞王"坐鎮。

    "哦,諸王有心了.."

    听聞這些位在西北吹風沙的"塞王"們僅僅是奉還了些無關緊要的"鹽引",朱由校臉上的激動,肉眼可見的消失了。

    國朝傳承至今,大明土地兼並的問題已是十分尖銳,尤其是在遠離中樞的"西北地區",利欲燻心的官員們欺上瞞下,肆意壓榨當地的百姓,並最終釀成了星星燎原的"農民起義",為大明朝敲響了喪鐘。

    誠然,這場"農民起義"的背後,與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小冰河時期"息息相關,但若是陝西當地的官員們體恤百姓,積極賑災,那些因"天災"導致莊家顆粒無收的災民們絕不至于走投無路到揭竿起義。

    "皇爺,除了這三位王爺之外,蘭州的慶王爺也專門給您送了賀禮.."像是沒有瞧見朱由校臉上的失望之色一般,老太監王安刻意補充了一句,並強調了蘭州慶王的身份"這位慶王爺,可是去年春天,您親自下旨允其襲爵的。"

    聞听此話,朱由校的神情便是一滯,臉上露出了些許恍惚之色,不由自主的眯起眼楮,于腦海中搜尋著記憶碎片。

    這大明朝的親王和郡王加來數以百計,幾乎每隔一段時日便會有"生老病死"的情況發生,不過這肅王府終究是自國朝初年傳承至今的老牌王府,故此上任肅王的死訊,仍是第一時間被擺放在他的桌案上。

    不過那個時候,他剛剛出台了"宗室條例",也需要緩和與宗室之間的關系,故此並沒有按照慣例拖延幾年,而是干脆利落的同意彼時的肅王世子朱識襲爵。

    他依稀記得,這位肅王世子似乎年紀與他相仿,僅僅相差一歲而已。

    "行了,別賣關子了。"

    "肅王給朕送什麼了.."瞧了瞧難掩笑意的王安,朱由校便忍不住催促道,神情也是隨之認真起來。

    這大明的蘭州可不比"後世",雖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乃是西北邊防的關鍵節點,但生活環境卻相對惡劣落後,遠遠無法與十三朝古都的西南府相提並論。

    而在蘭州世襲罔替的"肅王府",更是出了名的囊中羞澀。

    這位剛剛襲爵的年輕親王,能給他送什麼東西?

    "敢叫陛下知曉,肅王朱識敬賀成年戰馬兩百匹,恭祝陛下龍體康健.."

    在朱由校目瞪口呆的注視下,老太監王安滿臉笑意的跪倒在地,同時自懷中摸出了一封同樣在今日清晨,才剛剛抵京的奏本。

    "什麼?"

    "兩百匹戰馬?!"

    只片刻,年輕天子不敢置信的驚呼聲便于暖閣中響起,惹得在暖閣中伺候的宮娥內侍們均是忍不住抬頭觀瞧。

    這大過年的,陛下咋咋呼呼的作甚。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603章 驚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603章 驚喜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