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377章 契機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377章 契機下)

    次日清晨。

    不算熾熱的晨曦才剛剛刺破霧蒙蒙的雲層,將日光揮灑至日漸蕭瑟的齊魯大地之上,鄆城縣的官道上便是傳來了幾匹快馬疾馳的聲音。

    這鄆城縣商貿不興,城中又沒有致仕的老臣或者名門望族"坐鎮",一年到頭都見不到幾張生面孔。

    這幾年,鄆城縣最為"熱鬧"的事,便是前些時日自濟寧,源源不斷運抵至此的車隊。

    眼下瞧見又有快馬至此,早起背著鋤頭的百姓們紛紛駐足而立,黑瘦的臉頰上涌現出一抹好奇。

    但在打量過後,這群早已被生活磨平了稜角的百姓們便不約而同的朝著愈發荒廢的田地而去,心中無限感慨。

    雖說年景一年比一年差,但自己家中起碼有這幾畝薄田,多少也算有個活下去的"念想",比那些流離失所的流民的日子,總是強上不少。

    只是不知曉待到今年秋收,官府是否會酌情減免部分"稅收",否則以過往的經驗來看,自己怕是也要淪為那些不堪重負,被迫背井離鄉的"流民"嘍。

    ...

    ...

    六家屯。

    近些年逐漸上了年紀,愈發注重"養生"的徐鴻儒未等天光大亮,便從兩名大同婆姨的溫柔鄉中起身,眼下正在正堂中,與自己的堂弟和"師爺"共進早飯。

    盡管這鄆城縣條件艱苦,但作為白蓮教中的"靈魂人物",徐鴻儒麾下可是有無數信徒,每年都能夠從其手中獲得大量的財貨,吃穿用度絲毫不亞于兗州城中的那些富紳豪商。

    起碼,光是這莊子上的廚子,便有四五人來自于兗州府和濟寧府的大酒樓,其中一人听說還有"御廚"的背景,祖上曾進宮給正德皇帝做過飯。

    "梁山泊那邊的盜匪,可是願為我等所用?"

    不緊不慢的吞咽了一口稀粥之後,身著一身道袍,頗有些仙風道骨的徐鴻儒方才淡然出聲。

    只是其話語中的內容,卻足以在外間掀起一陣滔天駭浪。

    于鄆城縣乃至于十里八鄉都極有名望的"徐善人"竟然與梁山泊的盜匪們有染?

    "大兄放心,不過是群見風使舵的亡命徒罷了。"

    "咱們有的是錢,他們哪里有拒絕的道理?"

    聞言,正在大快朵頤的徐和宇便止住了手中的動作,頗有些不屑的冷哼道。

    依著當地人口口相傳,從五代到北宋末年,黃濁澎湃的黃河曾三次決堤,並傾瀉至梁山腳下,並與古巨野澤連成一片,形成了被世人所熟知的"梁山泊"。

    雖然數百年的變遷下來,梁山泊的地形樣貌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但其仍不失為"易守難攻"的軍事要地,歷來被人命在身的亡命徒們或者不堪重負的百姓們所鐘愛。

    現如今,梁山泊上勢力最大的一股盜匪,據說足有千八百人,其中甚至還有些"馬匪"。

    也正是瞧中這些"馬匪",徐鴻儒才特意向梁山泊的盜匪們投去"橄欖枝",以便日後起事。

    "既如此,便多給他們些錢財,務必要讓他們為我等所用。"

    "此外這山東境內的其余盜匪們,和宇你也可放心招攬,不必顧忌官府那邊。"

    徐鴻儒能夠從諸多信徒中脫穎而出,並取代前任教首王森,心性和魄力自是異于常人。

    自從收到了來自于曲阜的那封書信之後,徐鴻儒便知曉自己"富家翁"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眼下他之所以遲遲隱而不發,也只是為了積蓄實力,多一絲保證罷了。

    不過徐鴻儒心中也知曉夜長夢多的道理,不管他願意與否,只怕曲阜和南直隸那邊,都不會在容忍他繼續"按兵不動"了。

    就好似猜到了徐鴻儒心中所想,還未等到一臉激動的徐和宇起身搭話,正堂外的庭院中便是響起了一陣凌亂的腳步聲。

    片刻過後,便見得一名成熟干練的中年人滿臉凝重的推開房門,在眾人驚疑不定的眼神中低聲稟報道"師兄,曲阜那邊又來信了。"

    一邊說著,這漢子便從懷中摸出一封書信,將其遞到了徐鴻儒手中。

    呼。

    也許是猜到了手中書信的內容,徐鴻儒的動作竟是有些僵硬,糾結許久之後方才將其掀開,但臉上的表情卻是有些耐人尋味。

    "大兄,那群酸儒說啥了?"

    以徐和宇的地位,自是知曉這所謂的"曲阜"究竟代指的是誰,但話語間卻依舊沒有半點敬意。

    如若不是有所接觸,他說什麼也不會相信,所謂的"聖人後裔",背地里竟是如此道貌岸然。

    "要咱們快點起事,否則便扶持王好賢了.."吧唧了一下嘴,徐鴻儒隨手將書信交給自己的心腹"師爺"徐燦宇,並朝著自己的堂弟解釋道。

    "嘿,還敢威脅咱們了?"

    "大不了便魚死網破,咱們怕什麼!"

    聞言,徐和宇便是大大咧咧的嘟囔道,身上的戾氣愈發濃郁。

    雖說他心底里也頗為渴望自己的兄長"起事",順勢混個王爺當當,但對于曲阜那些"聖人後裔"趾高氣揚的態度卻十分不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分什麼高低貴賤。

    如若將事情捅出去,難道那衍聖公孔胤植便能夠置身事外?

    "何宇你錯了。"

    見自己的堂弟好似有些偏執,徐鴻儒先是一愣,旋即便語重心長的勸諫道"事情若是鬧大了,那孔胤植自是無法置身事外,也會與我等一樣,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但孔家人終究是聖人後裔,縱使事情敗露,孔家人大不了棄車保帥,絲毫影響不到其象征著王朝正朔的地位。"

    嘶。

    徐鴻儒將話說的如此透徹,即便徐和宇為人性格火爆,也瞬間明白了雙方的處境差距,本是挺拔的肩膀也隨之聳倒,神色很是落魄。

    鬧了半天,原來主動權還被孔家人握在手中?

    "不必氣餒,孔家人也只能囂張片刻罷了。"

    "待到我等成事之後,這孔家人便會跪倒在你我兄弟的面前,叩首行禮。"輕輕拍了拍眼前堂弟的臂膀,徐鴻儒便是一臉釋然的揚聲道。

    "大兄,可是要起事了?!"

    聞聲,徐和宇先是一愣,旋即便不敢置信的追問道。

    蟄伏多日,他們"白蓮教"終是要起事了嗎?!

    "不錯,我等的契機到了!"

    不待徐鴻儒搭話,陳燦宇也將目光自書信上移開,臉上流露出勢在必得的笑容。

    苦苦等候多日,他們白蓮教起事的"契機"終是到了。

    小皇帝利令智昏,居然允準各地吏員轉官,這是唯恐朱明王朝不滅吶!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377章 契機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377章 契機下)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