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376章 契機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376章 契機上)

    三月十五,曲阜。

    與千里之外的京師所不同,縱使曲阜守著"梁山水泊"不遠,但這些時日也是滴雨未下,明明才三月中旬,空氣中便已是有了一絲燥意。

    一陣微風吹來,漫天黃沙席卷而過,將規模恢弘的縣城所籠罩,城門處值守的兵丁們趕忙轉過身躲避,口中抱怨不斷。

    雖然朝廷遲遲未曾下達"襲爵"的旨意,但因為得到了曲阜縣令孔聞簡的支持,于"孔家"內部本就享有諸多支持者的孔胤植已是在年關的時候,正式"拜祭"了孔廟和孔林,成為孔家的新一任家主。

    許是有人暗中刻意強調"家主"的說法,本是世襲罔替的"衍聖公"爵位竟然顯得無足輕重一般,漸漸無人提及了。

    盡管如此,孔胤植的"派頭"絲毫不減,隨意尋了幾個由頭,便將曾與其"競爭"的堂兄弟們發往山東各地,徹底遠離孔家中樞,進一步樹立其在孔家內部的地位。

    此外,孔胤植還再三強調"規矩",對于縣城兵丁懶散,渾水摸魚的狀況十分不滿,嚴令兵丁們抖擻精神,以防有"流民百姓"和"生面孔"混入城中。

    正因如此,盡管眼下黃沙漫天,但曲阜城門處的兵丁們卻無法像之前那般"渾水摸魚",只得硬著頭皮,努力從相熟的人群中辨認出"生面孔"。

    畢竟孔胤植有言在先,凡是發現"生面孔"或形跡可疑之人,待到核實完畢,他們便可獲取不菲的獎勵。

    就這樣,在孔胤植的要求之下,曲阜縣城一改之前"門洞大開"的模樣,城樓上著實立著不少身著破敗甲冑的兵丁,顯得頗為緊張和肅殺。

    對于曲阜近些時日的改變,縣城中的尋常百姓們私底下也是議論紛紛,畢竟這孔胤植的所作所為,怎麼瞧都不像是為了所謂的樹立"規矩",反而像是在防備什麼人似的。

    不過礙于孔胤植的身份,倒也沒人敢對其決定提出質疑,只是多留了個心眼,留心起所謂的"生面孔"。

    ...

    ...

    黃沙漫天,曲阜縣城的街道上行人寥寥,孔胤植身著一身樸素的長袍,立于衍聖公府最高的角樓之上,居高臨下的打量著迫于生計,不斷沿街叫賣的行商走卒,心中升起一絲異樣的豪情。

    自從正式接管了這"衍聖公府"之後,他每日最喜歡的事情,便是站在這高樓之上,享受著俯視眾生的感覺。

    只可惜鄆城那邊,始終"隱而不發",遲遲不肯"起事",倒是讓他有些不勝其煩。

    哼。

    莫不是覺得麾下聚攏了些許人馬,又從南邊得到了些"物資",便有底氣擁兵自重,乃至于跟他討價還價了?

    想到這里,孔胤植的眸子中便涌現了一抹戾氣,心中琢磨著還是要用些手段,才能逼迫那些"燒香人"就範。

    "公子,京城又有信來.."匆匆的腳步聲突然打斷了孔胤植的思緒,下意識的回頭看去,只見得面色漲紅的孔哲正急匆匆而來,顯然是情緒激動所致。

    "講。"

    羽翼漸成的孔胤植愈發熟悉大權在握的感覺,舉手投足間便帶有若有若無的距離感,不似之前那般"平易近人"。

    "天子正式下旨,復建稅課司,並允準各地吏員轉官。"

    深吸一口氣,強壓住心中的驚愕,孔哲言簡意賅的匯報了剛剛得知的消息。

     當。

    未等孔胤植有所反應,立于其身旁的隨從們便因大驚失色,不慎打翻了手中的托盤。

    頃刻間,酒香味便彌漫在角樓之上。

    "吏員轉官?"

    許是覺得此事太過于危言聳听,即便知曉眼前的孔哲斷然不敢欺騙自己,但孔胤植仍是忍不住出聲反問道。

    此舉不同于復建稅課司,這是切切實實觸踫到了天下所有讀書人的"底線",朝中那些官員們豈會眼睜睜看著天子胡所非為而無動于衷?

    "不僅允準吏員轉官,還特別恩賞國子監的生員們也可通過戶部的考試,擔任稅課司大使。"

    "品秩為正九品..."

    說到最後,孔哲也忍不住吧唧了一下嘴,心中感慨紫禁城中的天子雖是年齡不長,但其政治手段和帝王心術卻老辣成熟。

    光是靠著允準"國子監生員"繞過科舉,直接擔任稅課司大使的舉動,便直接堵死了天下九成以上讀書人的嘴巴。

    若要嚴格追究起來,天子此舉倒是與前漢時期的"推恩令"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豎子好膽!"

    一直鎮定自若的孔胤植此時也不免氣急敗壞,旋即便是口不擇言的咒罵道。

    這小皇帝好大的膽子,這是要將天捅破嗎?!

    "公子慎言!"

    見孔胤植"原形畢露",其身旁的孔哲頓時嚇了一跳,旋即趕忙出聲低語道,同時不安的望向四周。

    待到發現這角樓上盡是孔胤植的心腹伴當之後,方才徹底放下心來,但臉上仍是一副心有余悸的表情。

    "小皇帝欺人太甚!"

    "必須要給他點顏色看看了!"

    本就對天子不滿,繼而萌生了諸多瘋狂念頭,並為之付諸行動的孔胤植听聞朝廷竟然如此"離經叛道",眼下更是癲狂,目光徑自看向鄆城縣。

    "即刻派人去見那徐鴻儒。"

    "告訴他,本公子的耐心有限!"

    "如若再不動手,我孔家便會重新下注!"

    在千百年間的傳承中,孔家深諳"見風使舵"以及多方下注的重要性,昔日孔廟南遷便是最好的證明。

    故此,在百十年前的衍聖公決心扶持"白蓮教"的時候,便是多方下注,以免功虧一簣。

    而孔胤植作為上任衍聖公親自挑選的"嗣子",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的繼承了這個"優點"。

    如今徐鴻儒在白蓮教中的地位雖是崇高,但也並非不可替代,至少上任"白蓮教首"王森之子王好賢便可與其分庭抗禮。

    如若這徐鴻儒還敢陽奉陰違,他便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扶持"王好賢。

    "公子放心!"

    見孔胤植將話說的嚴重,孔哲也不敢繼續耽擱,匆匆應是之後,便腳步急促的下了高台。

    要出事了。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376章 契機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376章 契機上)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