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370章 攪混水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370章 攪混水上)

    三月初八,京畿之地。

    雖然眼下正值春寒料峭之際,但京師已是有了一絲暖意,尤其是在晌午時分,街道上的行人少了不少,就連招攬生意的小廝們,吆喝聲也顯得有氣無力。

    唏律律!

    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猛然于青石磚板的街道上響起,只見得兩名風塵僕僕的騎士正在沿途百姓的驚呼聲中,于街道盡頭一分為二,分別駛向了不同的方向。

    此後不久,便有好事的百姓親眼瞧見,身著紅袍的通政司卿在幾名官吏的簇擁下,神色驚惶的往皇城而去。

    正當城中百姓議論紛紛的時候,城門處便有消息傳回,聲稱剛剛那兩名縱馬于城中疾馳的騎士,乃是自山東而來。

    山東,那地方能出啥事?

    黃河?盜匪?梁山好漢?魯王?登萊鎮?

    面面相覷之下,茫然無措的百姓們紛紛將目光投向紫禁城所在的方向,心中腹誹不已。

    這山東可不比千里之外的遼鎮,以及位于帝國邊陲的西南,山東可是正兒八經的帝國"腹地",萬萬出不了差錯吶。

    ...

    ...

    乾清宮暖閣內,接到天子召令的三位閣臣,以及六部堂官們紛紛齊聚于此,臉上的表情雖是各不相同,但氣氛卻很是壓抑。

    在連續數年的白災和蝗災之後,山東又遭受了地震的肆虐。

    這對于眼下正飽受爭議的朝廷而言,可不是個好消息吶,畢竟自古以來,所謂"天人感應"的說法便深入人心。

    諸多明明是在後世在正常不過的天文現象,卻被解讀成"老天爺發怒",就連作為封建統治者的君主也要下"罪己詔",以表認錯的態度。

    "山東賑災的事,戶部可要盯住嘍.."

    半晌,表情嚴肅的朱由校緩緩將手中的奏本擱置,其斬釘截鐵的聲音也是隨之在暖閣內響起。

    "臣遵旨,"話音剛落,新任戶部尚書畢自嚴便是躬身應是,往日堅毅犀利的眼神此時也是有些黯淡疲憊。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

    在前些時日的"科舉"開始正式宣告結束之後,他便著手準備復建"稅課司"的事宜,終日操勞不已。

    畢竟天子此舉,可是切切實實觸踫到了朝中大臣的切實利益,縱使無人敢在背地里使絆子,但消極怠工之事,卻屢見不鮮。

    但誰能料到,眼下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山東那地界又遭受了地震的肆虐。

    這一來二去,不知有不少"魑魅魍魎"要在暗中上躥下跳了。

    "國朝傳承至今,欺上瞞下,貪贓枉法之輩不知凡幾。"

    "此次賑災,便讓楊漣和左光斗走一趟。"

    短暫思索片刻,案牘後的年輕天子便是緊接著吩咐道,但其話語中的"鋒芒"卻令在場朝臣們面色羞愧,但卻無人出聲反駁。

    畢竟朝野貪腐成風,效率運轉低下乃是人盡皆知的事實,兼之由中樞派遣"欽差"巡視地方又是古來慣例,他們自是沒有反駁的道理。

    倒是早先因"倒向天子",而被冠以"東林叛徒"之名的楊漣和左光斗二人,明顯是得到了天子的信任,未來官運亨通。

    "南北直隸,復建稅課司的事宜,準備的如何了?"

    呼。

    此話一出,乾清宮暖閣的溫度好似驟然下降,眾臣只覺得一股寒意撲面而來,心跳驟然加速。

    相比較近些年層出不窮的"天災",這牽扯到無數富紳豪商及官員利益的"稅課司"才是真正能夠影響到大明國本的緊要之事。

    "回稟陛下,"事關國家大事,饒是在角落處屏氣凝神的宮娥內侍也忍不住側耳傾听,戶部尚書畢自嚴重新起身,揚聲道"除卻個別府縣之外,北直隸,山東,山西,河南等地已然完成選址,前期所需銀兩也已籌措完畢。"

    "但南直隸那邊,進展卻是寥寥.."

    言罷,這新晉的戶部尚書便瞧了一眼案牘後不辨喜怒的天子,心中愈發苦澀。

    成祖朱棣在遷都北京之後,為了加強朝廷對南直隸的掌控力,還曾長期以"太子"坐鎮南京。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距離中樞千里之遙的南直隸便逐漸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經濟體系,就連他這位戶部尚書,對其都沒有太強的約束力。

    "唔,吏部那邊呢?"

    輕輕頷首,朱由校示意眼前的心腹臣工落座,轉而看向另一側的吏部尚書,清瘦的臉頰上依舊沒有半點表情,似是對此等結果早有預料。

    "回陛下,稅課司復建在即,但各地報名者卻寥寥無幾.."迎著天子的審視,年近八旬的吏部尚書周嘉謨眼神躲閃,心中第一次生出了告老還鄉的沖動。

    這稅課司,背後牽扯的利益實在是太大了。

    從朝廷第一次頒布旨意開始,這麼長的時間里,除卻戶部那邊按時籌措了足夠多的銀兩之外,但其余方面卻是收獲甚微。

    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便是無人願意擔任這從九品的"稅使"。

    依著朝廷的律法,地方上的"知縣"為正七品,在當地輔佐"知縣"的縣丞和主簿,則分列八九品。

    短時間內,除卻那些屢試不中的"舉人"之外,誰願意放棄大好的前程,主動去擔任明顯會得罪無數人的"稅使"?

    畢竟,強龍還難壓地頭蛇吶。

    "響應者寥寥?"

    提及此事,天子清瘦的臉頰上終是有了一絲表情,聲音也變得凝重起來。

    "臣不敢欺瞞陛下,"似是有了底氣,吏部尚書周嘉謨本是遲疑的聲音也轉而宏亮起來。

    朝廷本就缺額嚴重,兼之神宗皇帝怠政,官員身兼數職都是司空見慣之事。

    復建稅課司,實在是困難重重吶。

    "既然如此的話,"在暖閣諸臣緊張的注視下,案牘後本是表情凝重的天子忽然灑脫一笑,旋即其清冷的聲音便如巨石一般,狠狠砸在眾人的心頭之上。

    "不若效仿太祖舊事,自吏員中挑選辦事妥當者,擢升為稅課司使。"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370章 攪混水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370章 攪混水上)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