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231章 遙望西南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231章 遙望西南

    晌午過後,顧不上日漸毒辣的烈陽,喬裝打扮過後的大明天子便在諸多錦衣衛緹騎的簇擁下自西華門而出,直奔西山腳下的京師大營而去。

    來自于西南的"危機"已是迫在眉睫,他必須要盡快做出應對,以免重蹈歷史上的"覆轍"。

    而他最大的"底氣",便是被他寄予厚望的京營將士。

    在京營提督秦邦屏的整飭之下,曾經名存實亡的"京營"早已今非昔比,營中士卒再也不復昔日懶散模樣。

    並且因為京營將士"足額足餉"的緣故,原本人跡罕至的西山腳下已是自發聚集起了不少行商走卒,甚至形成了固定的攤位。

    雖然京營軍紀嚴苛,眾將士不準無故外出,導致他們的生意瞧上去有些"冷清",但相比較之前,賺的反而更多了。

    畢竟之前那些吆五喝六的兵痞子們,可沒有幾個真正給錢的。

    "列陣!"

    "大明萬勝!"

    正當諸多行商走卒們百無聊賴的說著閑話的時候,其身後京營駐地中卻是猛然傳來了震耳欲聾的嘶吼聲。

    與此同時,還有數百名身材魁梧的兵丁們眼神堅毅的于營地中魚貫而出,默默的立于官道兩側,手中的兵刃已然出鞘。

    見狀,早已熟門熟路的商販們先是一愣,隨即心中便是一喜,也不待迎面而來的兵丁們催促,便主動手忙腳亂的收拾起堆積在官道上的貨物,神情很是激動。

    他們知曉,從這些京營將士如此興師動眾的舉動來看,只怕紫禁城中的天子即將駕臨京營。

    ...

    ...

    "臣,秦邦屏叩見陛下。"

    "吾皇聖躬金安。"

    轅門之外,甲冑在身的京營提督秦邦屏望著不遠處正在翻身下馬的大明天子,趕忙領著身後的將領們,主動迎了上去。

    "秦將軍免禮。"

    聞言,朱由校便是快走兩步,將眼前的宿將攙起,並用眼神示意在場的武將們一並起身。

    相比較朝野間的"爾虞我詐",他確實更為喜歡京營諸將們的直白豪爽,就連心中對于西南的驚憂,也不自覺的沖淡了幾分。

    "多謝陛下,"感受到手臂上傳來的力量,京營提督秦邦屏心中便是一熱,黝黑的臉龐上也是涌現了一抹激動。

    天子厚愛他們秦家吶!

    "京營現狀如何?"簡單的寒暄了幾句之後,朱由校便與秦邦屏在營門附近諸多行商百姓敬畏的眼神中,攜手邁步朝著營地深處的校場而去,並主動關心起京營的現狀。

    "敢叫陛下知曉,"因為感念朱由校的知遇之恩,故而對于京營事務,無論大小巨細,秦邦屏必當親自過問。

    "自數千鐵騎出京之後,臣便按照陛下之前的吩咐,于北直隸諸府縣招募良家子,現已補齊缺額。"

    提及此事,秦邦屏便不自覺提高了些許聲音,清澈的眸子中也是涌現了一抹異樣的光彩。

    放眼歷朝歷代,即便是兵荒馬亂的群雄割據時期,當兵打仗都稱不上一個好的選擇,更別提軍中貪腐成風的大明。

    但在朱由校的乾綱獨斷之下,"中央軍"的待遇卻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至于直接提高了將士們的社會地位。

    例如這次于北直隸招兵,補齊數千缺額,京營的選拔標準也是大大提升,凡是平日里有惡習或者游手好閑的"青皮"一概不要。

    即便如此,依然擋不住百姓們報名參軍的熱情。

    這一切,都是自己身旁這位年輕天子的功勞。

    "如此便好,"聞言,朱由校便是輕輕頷首,清瘦的臉頰上依然沒有太多表情。

    畢竟如今京營將士的待遇有目共睹,補充兵源自然算不得什麼難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說話間,朱由校一行人便是行至校場中央的高台,而早已在此等候多時的將士們瞬間便爆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嘶吼聲。

    放眼望去,數萬張漲紅的臉龐,皆是一臉激動的盯著高台之上的年輕天子。

    "黃得功!"

    往常腳下士氣如虹的將士們,大明天子朱由校心中也是豪情萬丈,不自覺抽出腰間的長劍,逆著頭頂刺眼的烈陽,高聲呼喝。

    "末將在!"

    只片刻,伴隨著一道鏗鏘有力的聲音,身著甲冑的黃得功便自人群中出列,跪倒在觀武台中央。

    驍勇善戰的白桿軍將士們終究長期歸于秦邦屏麾下,故而在深思熟慮之下,朱由校還是決定單獨派遣一員宿將,統率"中央軍"。

    "此役,京營五千將士皆歸于你的麾下,會同石柱將士,一並護送童老將軍,趕赴西南。"

    "如有土司犯上作亂,賞格等同建奴女真!"

    在黃得功驟然急促的呼吸聲,大明天子言簡意賅的做出了領兵將領的決定,引得高台上一眾武將向黃得功投去了羨慕的眼神。

    大明以武立國,對于軍功賞格自是有一套嚴苛的標準,其中尤以蒙古韃子的賞格最重。

    但在建奴女真于遼東崛起之後,萬歷皇帝便不斷提升對于女真建奴的賞格,甚至在"薩爾滸之戰"過後,直接超越了蒙古韃子。

    "末將遵旨!"

    一個頭磕在地上,面色漲紅的黃得功肅聲領命,身上的肌肉也是隨之抖動。

    作為朱由校親手提拔的心腹武將,神樞營武臣滿桂已是調任遼東,官拜遼東副總兵,直接听從經略熊廷弼的調遣,前途不可限量。

    此外,三千營武臣周遇吉也被調至登萊,隨同登萊巡撫袁可立一並整飭行伍。

    相比較之下,只有他黃得功,作為出身"騰驤四衛"的心腹武將,卻始終"不得重用",留守京師。

    但現在,听聞朱由校對他的"任命"之後,一心想要建功立業的黃得功頗有些"撥雲見日"之感,恨不得即刻領兵趕赴西南。

    以他的本事,自是知曉天子口中所謂的"護送"童老將軍回川不過是個幌子罷了。

    真正的目的,還是為了盯防川中那些心懷不軌的土司,以防其犯上作亂。

    例如,近些時日不斷"上躥下跳"的永寧奢氏。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231章 遙望西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231章 遙望西南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