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214章 視察軍器局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214章 視察軍器局下)

    "免禮平身吧。"

    對于孫元化這等以實際行動在青史留名的"人才",朱由校一向是極為敬重的,但礙于雙方身份的巨大差距,朱由校也不好表現的過于"熱衷",但其眸子中仍是涌現著濃濃的欣賞。

    在信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似孫元化這等已有功名傍身,卻對科考心灰意冷,轉而以實際行動"報國"的讀書人實在是少之又少。

    "由澳門采買的紅夷大炮,已是妥善安置了?!"一番小插曲過後,大明天子朱由校便在軍器局諸多臣工的簇擁下,大步朝著峽谷深入而去。

    听得此話,畢懋康及徐光啟的臉上終是露出了一抹恍然之色,知曉了天子今日突然駕臨此地的用意所在。

    因為有心在聖駕面前提攜自己的門生,徐光啟並未作答,而是扭頭看向微微落後幾個身位的孫元化。

    "回稟陛下,已是妥善安置了。"得到"暗示"的孫元化顧不上感謝自己恩師及畢懋康的"大方",趕忙快走了幾步,畢恭畢敬的應道。

    興許是提及自己此生最為擅長的火炮,孫元化這位一副工匠模樣打扮的秀才公,不自覺便挺直了腰板,但眉眼間卻隱隱閃過些許不安。

    這幾門自澳門采買而來的西洋火炮,無論是從射程或者威力的角度來衡量,均勝過大明現有火炮數倍不止。

    此等情況下,他已是從中嗅到了些許危機所在。

    "且去瞧瞧吧.."

    對于大明軍中當下廣泛使用的火炮,朱由校近些時日也有所了解,多少清楚其弊端所在,故此心中對于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紅夷大炮"也不免涌現了些許好奇和期待。

    ...

    陽光正熾,峽谷深處的河畔旁,十余名激動不已的炮手及工匠已是在此等候多時,幾門青黑色的火炮正在頭頂烈陽的映射下,散發著令人心悸的寒芒。

    "還請陛下止步.."

    興許是怕驚擾了身旁的天子,及至眾人距離火炮尚有一段距離的時候,孫元化便在司禮監掌印太監狐疑的眼神中,略有些緊張的攔住了眾人。

    聞聲,朱由校先是一愣,旋即便是心有所感的點了點頭,示意一切听從孫元化的指揮。

    見得天子如此"善解人意",本打算詳細解釋其中緣由的孫元化頓時如釋重負,旋即便匆匆朝著河畔處跑去,並略顯急促的嚷嚷道"裝填彈藥!"

    一聲令下,早已做好準備的炮手們趕忙裝填火藥並調整炮口,再三確定準備完畢之後,方才在孫元化的命令下,略有些顫抖的點燃了引信。

    轟轟轟!

    幾乎是霎那間,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便于山谷間響起,原本河畔對岸的空地上頓時被炸出了幾個大坑,砂石飛濺,煙塵漫天。

    盡管心中早有準備,但簇擁朱由校前來的錦衣衛緹騎及內侍們仍是目瞪口呆,其中幾名膽小的內侍更是雙腿一軟,直愣愣的癱軟在地,臉上滿是不可思議之色。

    至于身著甲冑的御馬監提督太監魏忠賢雖然不至于"大驚失色",但瞳孔也是猛然一縮,心道這西洋火炮竟然如此厲害。

    片刻過後,隨著濃郁的黑煙漸漸散去,反應過來的畢懋康便是主動開始了介紹"敢叫陛下知曉,這西洋人的大炮重達千斤,如若保養得當,最大射程可達四里,最是克制建奴騎兵.."

    現如今,大明軍中最為常見的虎蹲炮及佛朗機炮,射程最大也不過兩里而已,至于其他自制的火炮,射程更是比箭矢不相上下,實在不值一提。

    "不錯。"

    聞言,微微眯著眼楮的大明天子輕輕頷首,臉上並不像身旁的侍衛和宦官們那般激動及錯愕。

    即便這紅夷大炮的最大射程可達四里,但考慮到精準度及方向,估計有效殺傷至多也就兩里,還不至于在正面戰場起到"降維打擊"的效果。

    不過用于固守城池,卻是綽綽有余。

    "這紅夷大炮造價幾何,我大明可能仿制?!"

    深吸了一口氣,感受著空氣中撲面而來的火藥味,朱由校忍不住朝著身旁的畢懋康及試射過後,頗有些"灰頭土臉"的孫元化問道。

    如今大明與"盤踞"在澳門的佛郎機人關系雖然稱不上緊張,但過于依賴佛郎機人,終究不是長遠之道。

    若有可能,他還是希望軍器局的工匠們能夠在這幾門紅夷大炮的基礎上進行仿制,繼而大範圍應用于軍中。

    聞言,對于此事早已核算過的畢懋康便是微微躬身,略有些猶豫的沉吟道"這西洋大炮造價比之我大明的佛朗機炮要貴上兩成左右.."

    "由我大明工匠自制,怕是還要再等上幾個月.."

    雖說徐光啟著手在澳門采買火炮的時候,也一並招募了十余名落魄的佛郎機炮手,用以幫助大明鑄袍。

    但軍器局剛剛成立,且還要承擔著為大明邊軍打造兵刃甲冑的重擔,軍器局能夠在半年的時間內仿制成功,已然頗為不易了。

    "唔,"聞言,朱由校臉上沒有太多變化,心中卻是微微一動,知曉在最近幾個月一觸即發的"奢安之變"怕是指望不上這些紅夷大炮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還要早做打算。

    "軍器局的具體事宜,諸位愛卿自行商議即可。"

    "如遇困難,即可進宮如實向朕告知.."

    在親眼見識到了紅夷大炮的威力之後,朱由校也是頗有些"不虛此行"的感覺,並一臉認真的叮囑道。

    在他的謀劃中,軍器局將是振興大明的重要一環,重要性絲毫不亞于正在如荼如火進行的"農政"。

    "微臣斗膽,懇請陛下廢黜工匠賤籍.."就好像是得到了某種鼓勵一般,在內心經過一番掙扎過後,奉命于禮部行走的徐光啟終是在身旁諸多工匠不敢置信的眼神中,朝著正欲轉身離去的朱由校請命道。

    早在蒙元時期,為了有效管理"能工巧匠",彼時的統治者便是針對于工匠們專門創建了"賤籍"制度,並且規定父死子繼。

    太祖朱元璋建國以後,也是承襲了蒙元的這套制度,如今早已是成為令人深惡痛疾的惡政。

    除卻官員貪贓枉法,工匠本身待遇低下,身份卑微,也是導致大明諸多技藝停滯不前的重要原因。

    "卿家上個折子吧.."沒有過多的猶豫,大明天子便在諸多工匠喜出望外的注視下,點頭將此事應下。

    大明積重難返,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多謝陛下!"

    不過是幾個呼吸的功夫,幽靜的峽谷中便是響起了工匠們發自內心的歡呼聲及呼喝聲。

    其聲響,甚至比剛剛紅夷大炮鬧出的動靜還要大。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214章 視察軍器局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214章 視察軍器局下)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