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200章 老酋受挫?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200章 老酋受挫?

    四月初十,距離京師千里之遙的薩爾滸城一片死寂,城中軍民百姓皆是戰戰兢兢,眉眼間滿是驚恐之色。

    自從萬歷四十六年,老汗努爾哈赤于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以來,他們"大金"便是無往而不利,威震整個遼東。

    但面對著"勢單力薄"的沈陽城,英明偉岸的老汗居然鎩羽而歸?並且損傷頗為慘重吶。

    要知曉,他們大金此次可是"傾巢而出",更有數量不菲的漢人降軍以及蒙古科爾沁部隨軍。

    除此之外,一向對明廷唯首是瞻的"朝鮮人"也按兵不動,免去了他們大金的後顧之憂。

    回憶往昔,即便是老汗年輕時,以一己之力對抗女真十三部聯軍的時候,也不曾遭遇如此大挫,盡管此役于沈陽城外折損的士卒多以漢人降軍和蒙古韃子為主。

    人心惶惶之下,薩爾滸城的大街小巷間便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些許流言蜚語。

    雖然這些流言蜚語並沒有指名道姓,但字里行間卻是隱隱提及他們大金之所以于沈陽城外鎩羽而歸,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咎于牛毛寨遭襲,官兵于赫圖阿拉城外耀武揚威..

    好巧不巧,就在他們大金傾巢而出,兵發沈陽之際,深受老汗寵愛的大妃"阿巴亥"攜帶幼子多爾袞,回到了赫圖阿拉小住..

    兩者之間,究竟有沒有必然的聯系,眾人不得而知,但他們大金在依舊牢牢佔據主動權的情況下,依舊選擇了鳴金收兵,卻是不爭的事實。

    短短幾天的時間里,于汗國內默默無聞的多爾袞及大妃阿巴亥便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儼然成為了他們大金此次于沈陽城外無功而退的罪魁禍首。

    但對于這些流言蜚語,大權在握的努爾哈赤就好像聞所未聞一般,遲遲沒有做出半點回應。

    ...

    ...

    "現已查明,深入我大金腹地,血洗牛毛寨的官兵乃是自鴨綠江對岸的朝鮮而來。"

    "這事,可不能就這麼算了.."

    人滿為患的汗王宮中,努爾哈赤端坐于上首汗位,充斥著肅殺與狠辣的聲音于宮殿內悠悠回蕩,瞧不出半點頹勢。

    听聞此話,殿內的諸多官員們心中便是一動,不自覺與近些時日于城中流傳甚廣的"謠言"聯系在一起,心道這些傳聞果然並非空穴來風。

    年過六旬的老汗因為心念後方,于沈陽城外無功而退也就罷了,居然還打算興兵攻伐朝鮮?

    這是明擺著要為大妃阿巴亥及幼子多爾袞出氣吶!

    興許是覺得老汗此舉背後牽扯到了國內汗位傳承,汗王宮內的朝臣們雖是面面相覷,但卻始終無人敢率先做聲,只是不約而同的瞧向站在隊伍首列的大貝勒代善等人。

    "範先生,你的意思呢?"高居于汗位之上的努爾哈赤將殿中眾人的表情盡收眼底,目光愈發凜冽。

    看來已經有人覺得他老了,提不動刀了。

    "回稟大汗,"听聞努爾哈赤點到自己的名字,前些時日才剛剛嶄露頭角的範文程便是不假思索的沉聲應道,並且于隊伍中側身出列。

    "朝鮮兩面三刀,放任官兵深入我大金腹地,並且知情不報,確實當予以責罰。"

    見範文程如此言說,努爾哈赤臉上雖是並無太多表情,但望向範文程的眼神卻是愈發柔和。

    他們大金才剛剛于沈陽城外無功而退,正是迫切需要一個"出氣包",令國內兒郎們發泄心中怨氣。

    值此情況下,國弱民窮的朝鮮便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可笑殿中的朝臣們,或是鼠目寸光,或是為了一己之私,居然敢無動于衷,遲遲不肯表露態度。

    "回稟父汗,"幾個呼吸過後,在努爾哈赤冰冷的眼神中,身材肥胖的四貝勒皇太極側身出列,小心翼翼的回稟道"朝鮮助紂為虐,我大金確實當對其興師問罪。"

    "但兒郎們剛剛于沈陽城外無功而退,正是人困馬乏的時候,不若暫且休整一段時日?"

    相對于"底蘊"深厚的明廷,承平多年,與他們大金隔江相望的朝鮮自是不值一提。

    但眼下正值春耕時節,國內存糧本就所剩不多,若是再厲兵秣馬,征討毫無油水的朝鮮,只怕他們大金的處境會愈發艱難。

    一語作罷,汗王宮內如冰雪般冷凝的氣氛瞬間消融,的私語聲隨之于殿內響起。

    "大汗,四貝勒言之有理吶。"

    "回稟大汗,明國大軍尚在遼沈虎視眈眈,隨時有可能越過渾河,兵臨薩爾滸山腳下,我大金切不可自亂陣腳吶。"

    隨著殿內不斷響起熱切的附和聲,一向與皇太極互相瞧不上眼的三貝勒莽古爾泰也是不屑的批了撇嘴。

    這個老八,靠著長了一張利嘴,在正面戰場毫無斬獲的情況下,依舊聚攏了一批死忠。

    相比較之下,他因"輕敵冒進",導致大軍強攻沈陽無果,麾下兒郎們死傷慘重不說,他本人也受到了努爾哈赤嚴厲的責罰。

    但念及龜縮于窮鄉僻壤的朝鮮確實無法與富饒的明廷相比,莽古爾泰也沒有出言譏諷,只是冷哼一聲,便將陰冷的眸子移開。

    "既然如此,那便暫且將此事擱置.."

    "讓兒郎們歇息片刻.."

    不知過了多久,女真大汗努爾哈赤不辨喜怒的聲音于汗王宮內悠悠響起,引得不少面露驚憂之色的大臣們紛紛如釋重負,高呼大汗英明。

    但在地動山搖的呼喝聲中,卻無人注意到努爾哈赤眸子中轉瞬即逝的陰霾及狠辣。

    在他親手廢黜了大貝勒代善的"太子"之位後,為了平衡國內諸多勢力,他確實有心扶持老八皇太極,並為此采取了諸多舉措。

    但這並不是,皇太極膽敢與他"頂撞"的底氣。

    回想起薩爾滸城中近些時日流傳甚廣的流言蜚語,努爾哈赤眸子中的狠辣更甚。

    看來大貝勒代善的"教訓"還不夠深刻,有些人高興的太早了,他還沒有老吶。

    在汗國,沒有人能夠挑釁他的尊嚴。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200章 老酋受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200章 老酋受挫?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