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57章 番薯閣老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57章 番薯閣老下)

    半晌。

    內心忐忑不安的徐光啟見遲遲等不來天子問詢,終是鼓起勇氣,小心翼翼的打量起案牘後的天子。

    四目相對,滿臉激動的朱由校方才醒轉過來,不由得主動出聲"朕听說,徐先生于通州練兵的時候,還不忘耕種番薯?"

    此話一出,徐光啟臉上的表情便是一僵,心道天子這是在責備他"玩物喪志"嗎?

    顧不得多想,徐光啟趕忙拱手,為自己拱手辯解"敢叫陛下知曉,微臣為了練兵已然散盡家財,種植番薯也只是為了糊口,不得已而為之.."

    番薯這東西早在萬歷年間便曾傳入大明,雖然畝產遠勝于尋常農作物,但因為其口感相比較傳統粟米略有不足,兼之大量服用也會導致脹氣等緣故,始終未曾在民間得以大面積耕種。

    不過對于將全部家財用以練兵的徐光啟來說,物美價廉的"番薯"倒是其最佳選擇。

    瞧徐光啟略顯急切的模樣,朱由校便大概猜到其心中所想,知曉眼前這位老先生怕是誤會了什麼,故而含笑開口"先生不要誤會,朕沒有別的意思。"

    旋即,不待徐光啟心弦放松,年輕天子便是緊接著追問道"敢問先生,這番薯收成可好?"

    本以為是君臣間的"調侃",卻不曾想案牘後的天子竟然問的如此細致,徐光啟的臉色不由得有些古怪。

    看樣子,天子對于這"農耕"一事還頗為上心。

    "收成應當數倍于尋常稻米.."迎著天子殷切的眼神,老成持重的徐光啟沒有半點猶豫,便是拱手答道。

    嘩!

    話音剛落,偌大的乾清宮暖閣內便是嘩然一片,平日里循規蹈矩的宮娥內侍皆是瞠目結舌,臉上滿是驚愕之色,就連司禮監掌印也是目瞪口呆,眼巴巴的望著身材瘦弱的徐光啟。

    皇宮里的宮娥內侍大多出身貧寒,走投無路之下,這才進入皇宮"苟且",故而他們十分清楚,這番薯收成數倍于尋常稻米意味著什麼。

    倘若昔日他們家中種有這所謂的"番薯",或許他們的親人便不會因為饑餓而死,他們也不用揮刀自宮,一邊忍受身體上的殘疾,一邊在宮中提心吊膽的度日。

    無視了角落處急促的呼吸聲,年輕天子臉上的笑容更甚,但仍不忘"咄咄逼人"的追問"民間可有耕種?"

    隨著話題愈發深入,徐光啟也漸漸意識到眼前天子不似玩笑,接下來的奏對或許便是對他的"考究"。

    思索片刻,徐光啟拱手正色道"啟稟陛下,番薯等物雖是產量不菲,但僅在福建,廣東等地多有耕種。"

    "至于北方,卻是少有人願意耕種.."

    提及此事,徐光啟的老臉上便是涌現了些許無奈之色,這些年他雖然不遺余力的于北方推廣"番薯",但受限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卻是收效甚微。

    反倒是南方沿海省份,听說種植番薯的百姓越來越多了。

    "這是為何?!"聞言,朱由校便是一愣,他自是知曉這所謂的"番薯"本就是由東南沿海商人自海外傳回大明,當地百姓有所種植也在情理之中。

    但北方為何卻無人願意耕種?

    "啟稟陛下,南方氣候適宜,且雨水頗多,本就適合耕種糧食..."半晌過後,徐光啟無奈且疲憊的聲音終是于暖閣內響起,但瞧其欲言又止的模樣,顯然是有難言之隱。

    見狀,案牘後的朱由校趕忙點頭示意"徐先生大可直言不諱,不必心懷顧忌。"若是能夠在大明廣泛種植"番薯",或許困擾大明許久的糧食危機便可以順利解決。

    "除了自然條件之外,還有便是這番薯因為產量過大,導致價格低廉,因此也就賣不上價.."

    在朱由校不解的眼神中,精明干練的徐光啟突然說出一番听上去自相矛盾的話語,讓人雲里霧里。

    見身旁天子好似仍然沒有意識到其中關鍵,已是反應過來的司禮監掌印便是輕咳一聲,小心翼翼的低語道"陛下,一條鞭法.."

    轟!

    听得耳畔旁響起的低語,年輕天子終是恍然大悟,意識到民間百姓不願意耕種這"番薯"的原因所在。

    自萬歷年間,由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變法之後,朝廷便將原本針對于民間百姓的農稅變成了只收錢,不收糧,俗稱一條鞭法。

    此舉雖是在一定程度上,減免了貪官污吏從中貪墨的可能,並為百姓帶來了便利,提高了朝廷的稅收,但對于價格低廉的"番薯"而言,卻是猶如枷鎖。

    畢竟番薯本就不似粟米,北方百姓食之不慣,兼之其價格低廉,無法變現交稅的緣故,民間百姓種植的熱情自是不高。

    如今市面上所見的"番薯",大多都是衣食無憂的富紳豪商或者官員,為了偶爾改善口味,示意家中租戶所種。

    "不提其他,還請徐先生如實告知,這番薯在北方,能否耕種?!"只片刻,朱由校的面色便是恢復如常,轉而殷切的盯著眼前文官。

    朝廷賦稅一事,他早晚能夠尋到解決的辦法,但若是番薯受限于自然條件,無法于北方耕種,那才是真正無解的難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臣近些時日于通州練兵時,在當地百姓的幫助下,倒是積累了不少經驗,也尋了些辦法。"

    "若是陛下支持,微臣願意一試。"

    此時的徐光啟已然意識到天子突然將他從通州召回,或許並不是像外間傳聞那般,瞧上了他"練兵"的本事,而是因為這平平無奇的"番薯"。

    "好好好,徐先生有大才!"

    听聞眼前的徐光啟能夠解決耕種番薯所面臨的自然難題,案牘後的朱由校頓時眉開眼笑,只覺壓在自己心頭上多日的巨石也是松動了不少。

    雖然繼位不過兩月有余,但他卻深感肩上扛著的"兩京十三省"有多麼沉重,實在不敢有半點掉以輕心。

    "朕待會便跟內閣知會一聲,暫且委屈徐先生一段時日,先任工部郎中?"像是想到什麼似的,朱由校臉上的笑容稍緩,隨即便有些愧疚的朝著眼前老臣說道。

    詹事府的差事雖是"清貴",但眼前老臣卻是正兒八經的正四品官員,至于工部郎中,卻只是五品官職。

    "陛下鴻恩!"反應過來的徐光啟趕忙躬身行禮,清瘦的老臉上也是涌現了一抹喜色。

    這六部可是朝廷中樞,權勢比素有"清水衙門"之稱的翰林院不知強上多少,更何況瞧天子這情深意切的架勢,擺明是打算日後對其予以重用,他又怎會有半點不滿?!

    "朝廷賦稅乃是國家支柱,朕也不敢輕舉妄動。"

    "但朕的皇莊,卻是朕說的算.."舔了舔有些干澀的嘴唇,朱由校便是斬釘截鐵的說道。

    "大伴,將魏忠賢給朕叫過來!"

    御馬監提督,除了掌握宮中禁軍之外,還能掌管天下各地草場,皇莊以及由專人經營的"皇店"。

    朱由校若是想在皇莊耕種"番薯",誰也不會有半點意見。

    "慢著,"及至司禮監掌印的背影即將消失不見,年輕天子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似的,猛然將其喚住,隨即便扭頭看向眼前的文官,詢問道"徐先生,朕听手底下的人說,徐先生于通州練兵的時候,麾下招募了數千兵勇?"

    听得此話,正不知何時開口的徐光啟不由得如釋重負,趕忙拱手稱是"陛下英明,微臣雖是練兵無果,但終招募有兩千余兵勇,卻不知如何安置。"

    他在通州半年有余,雖然受限于各種各樣的條件,未能籌措到應有的軍餉及器械,但這些兵勇終究經過一段時日的操練,若是就此放棄,令其回歸鄉里,實在是可惜了...

    "編入京營!"沒有絲毫的猶豫,年輕天子便是有些興奮的呼喝道。

    不愧是"大明之光",這數千突如其來的兵勇,倒是給了他"未雨綢繆"的機會。

    "遵旨。"

    ...

    ...

    光啟寬仁果毅,淡泊逢好,嘗曰"富國必以本業,強國必以正兵。"

    <<明史•徐光啟傳>>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57章 番薯閣老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57章 番薯閣老下)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