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16章 從龍之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16章 從龍之功?

    卯時,旭日東升。

    巍峨的紫禁城外,入目盡是身著各色官袍的官員。

    早在小半個時辰之前,听聞肅穆宮鐘聲響起的文武百官們便是不約而同的齊聚于此,身上皆是穿著縞素。

    的議論聲中,眾多朝臣低聲討論的話題除了已然殯天的泰昌皇帝之外,便是立于隊伍前列的"顧命大臣"。

    幾日前,氣若游絲的泰昌皇帝拖著病體,在乾清宮召六部九卿的同時,還欽點了十三位"顧命大臣"。

    這其中不僅包括了三位閣臣以及英國公張維賢這等勛貴重臣,還出人意料的包括了一位官位不顯的五品官員。

    此人便是在朝野間頗有名望,被譽為"東林骨干"的戶部給事中,楊漣。

    ...

    輕嘆了一口氣,無視了耳畔旁的議論聲,年近五旬的楊漣心中五味雜陳。

    不管旁人心中作何感想,至少泰昌皇帝對他是恩重如山,不顧他區區給事中的微末身份,在病重之際,將他叫至御塌之前,顧命托孤。

    如此信任,縱使他粉身碎骨,也難報萬分一二。

    因為有著"顧命大臣"的這層身份,兼之他為官多年,頗有清名的緣故,楊漣雖然官位不顯,但或多或少也清楚如今紫禁城中的詭譎局勢。

    皇位傳承,向來暗流涌動,千百年來不外如是,更何況昔日那場曠日持久的"國本之爭"可謂是人盡皆知。

    楊漣十分清楚,待會進宮之後,或許會面臨何等考驗乃至于"威脅"。

    但他得蒙泰昌皇帝信任,將其欽點為顧命大臣,自是不會因為些許困難便主動退縮。

    無論那鄭貴妃在宮中設下何等天羅地網,他都要匡扶國本,扶持太子朱常洛登基,以報泰昌皇帝的知遇之恩。

    想到這里,楊漣清瘦的臉頰上便是涌現了些許視死如歸,呼吸也是不自覺的急促起來。

    ...

    像是察覺到不遠處楊漣的異樣,原本正閉目養神的東閣大學士劉一緩緩睜開了眼楮,並不動聲色的朝著身旁的韓點了點頭,嘴角涌現了一抹若有若無的淡笑。

    雖說人心隔肚皮,但以他們二人的城府,多多少少也能猜到眼下楊漣心中所想,無非是計劃如何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罷了。

    只可惜這楊漣雖是生性秉直,政績斐然,但對于宮中"鄭貴妃"的手段卻是不盡了然。

    如今凡是明眼人都能夠瞧出來,無論是昔日的"梃擊案"亦或者繼位不足一月,便突然病故的泰昌皇帝,都與鄭貴妃脫不開關系。

    以鄭貴妃的手段和心性,豈會因為幾句義正言辭的"諫言",便主動退讓,任由太子安然無恙的繼位?

    關鍵時刻,還得看他們的,楊漣還是有些太過于天真了。

    一念至此,曾在昔年"國本之爭"中充當急先鋒的劉一便是舔了舔有些干澀的嘴唇,輕聲詢問道"虞臣兄,人控制起來了嗎?"

    鄭貴妃執掌六宮數十年,于宮內宮外的影響力都少有人能夠比擬,非尋常手段,難以令其"知難而退"。

    "季晦兄放心,那人還是知曉輕重的,會隨同我等一道進宮。"迎著劉一深邃的眼神,與其年紀相仿的韓便是點了點頭,同時不由自主的朝著隊伍後方瞧去。

    順著韓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名身著華服,員外模樣的中年人正愁眉苦臉的愣在原地,周遭居然還聚攏著不少官員,態度很是熱切。

    "好,有此人在,定令那鄭貴妃知難而退!"劉一雖是上了年紀,但眼神尚可,仔細觀瞧之下,倒也將那中年員外的面容盡收眼底,臉上也是涌現了些許釋然,略顯沙啞的聲音中更是摻雜著不加掩飾的喜悅和自信。

    听聞劉一和韓的低語,同樣在閉目養神的內閣首輔方從哲也是緩緩睜開了眼楮,也發現了隊伍後方被周遭官員簇擁著的中年員外。

    "原來如此.."似是不敢相信此人竟然出現在此,內閣首輔方從哲竟是下意識的揉了揉眼楮,仔細確認其身份之後,方才恍然大悟般點了點頭,同時不動聲色的瞧了瞧身旁眉眼間滿是笑意的東閣大學士劉一和韓。

    這些"東林黨"當真是手眼通天,居然將此人從南直隸尋了回來,難怪有如此底氣。

    方從哲過去獨相七年,除了萬歷皇帝的信任之外,還與鄭貴妃的支持脫不開干系。

    故此方從哲十分清楚,執掌六宮,權勢滔天的鄭貴妃,心中最為在乎之人,除了在河南洛陽就藩的福王朱常洵之外,便是其娘家佷子。

    而眼下居于隊伍末尾,身著華服,引得周遭官員吹捧的中年員外,便是鄭貴妃的娘家佷子!

    倘若有此人出面,鄭貴妃投鼠忌器之下,說不定真會"知難而退",任由太子朱由校順利繼位。

    而經此變故,劉一和韓也會借著這"從龍之功",徹底贏得新帝的信任。

    當真是好手段吶!

    一聲感慨過後,方從哲心中的落寞更甚,知曉無論自己願意與否,已是真的到了告老還鄉的時候了。

    ...

    隊伍的另一側,身著麒麟補服的英國公張維賢也在閉目養神,但其粗重的呼吸及手中不斷捻弄的念珠,卻是出賣了其內心的緊張。

    前兩日雖是匆匆一瞥,但他也瞧見宮中內侍被裁撤大半,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群身材魁梧的"淨軍"。

    對于鄭貴妃有如此手段,張維賢雖是有些意外,但又覺得在情理之中。

    畢竟鄭貴妃可是獨得萬歷皇帝恩寵,執掌六宮數十年,若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倒是有些差強人意。

    但不管怎麼說,這些"淨軍"的出現,終究是引起了英國公張維賢的重視,以至于調動京師大營的士卒。

    雖說京師大營疲敝多年,疏于操練,但抽調一千精銳,應付宮中那些"淨軍"自是輕而易舉。

    可事到臨頭,英國公張維賢卻不免有些遲疑,畢竟領著京營士卒沖擊皇城的性質實在是有些惡劣。

    "希望不至于此吧.."

    感慨過後,英國公張維賢的瞳孔便是猛然一縮,周遭原本有些喧囂的私語聲也是消失的無影無蹤。

    不遠處的宮門,終是被緩緩推開了些許縫隙。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16章 從龍之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16章 從龍之功?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