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

第337章 潑墨寫意驚四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西周牧龍 本章︰第337章 潑墨寫意驚四座

    李思訓,人如其名,家學淵源,自幼痴迷丹青,尤其擅長的便是以精細嚴謹、色彩富麗著稱的工筆青綠山水。

    此番前來京城的學子中,李思訓的畫技是公認的翹楚,甚至有人贊譽其有畫聖之風骨。

    評判席上,幾位大儒略作商議,命題更為具象,旨在考驗畫者對于意境和技法的綜合把握能力,最終定為——“春山曉霽”。

    此題要求描繪春日雨後初晴的山色,表現春山的盎然生機,捕捉雨後空氣的澄澈、雲霧的流動、以及旭日初升時的那種光影變幻。

    李思訓走到早已備好的畫案前,取出自己的作畫工具。

    特制的熟宣光滑如緞,一排大小不一、用料精良的狼毫、鼠須筆,來自西域的石青、石綠,南國的朱砂、藤黃,貝類研磨的蛤白等數十種珍貴礦物、植物顏料,琳瑯滿目。

    李思訓先是小心翼翼地調和顏料,每一種顏色反復調試,直至達到最理想的狀態。

    做完準備工作,李思訓執起一支極細的狼毫筆,蘸取淡墨,開始起稿。

    李思訓運筆極穩,線條細若游絲,堅韌有力,將山石的輪廓、樹木的枝干、流雲的形態一一精準地勾勒出來。

    勾勒完畢便開始層層渲染,用極薄的色料,一遍又一遍地疊加,由淡至濃,逐漸表現出山體的陰陽向背、樹木的郁郁蔥蔥、雲霧的氤氳繚繞。

    李思訓對青綠主色的運用,精湛無比,石青的清冷、石綠的鮮翠,在筆下和諧交融,富麗堂皇,不失雅致。

    整個作畫過程耗時近半個時辰,大廳內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李思訓精妙絕倫的技法所吸引。

    李思訓落下最後一筆,輕輕擱下畫筆時,一幅色彩絢麗、層巒疊翠、雲霧繚繞的《春山曉霽圖》終于完成。

    畫中遠山含黛,近峰聳翠,飛瀑流泉隱現其間,山間雲霧如紗般流動,仿佛剛剛被春雨洗滌過,草木清新,生機勃勃,陽光似乎正欲穿透雲層,在畫面上投下微妙的光影變化。

    筆墨之精工,刻畫之入微,色彩之典雅,令人嘆為觀止。

    “好!好一幅工筆青綠!”台下爆發出熱烈的贊嘆。

    “看那山石的皴法,樹木的點染,無一不精,無一不妙!”

    “尤其是這雲氣的處理,虛實相生,靈動非凡!”

    “此畫足可傳世矣!”

    評判席上的大儒們也紛紛頷首表示贊賞。

    李思訓聞言,臉上保持平靜,眼底深處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得色。

    所有人的目光此刻都聚焦到了方南身上,連續三場高強度的比試,這位年輕的郡公是否還有余力應對這同樣極其耗費心神的繪畫比試?

    方南緩步走到畫案前,目光掃過李思訓那幅精美絕倫的畫作,微微點頭。

    方南沒有去動那些琳瑯滿目的精致顏料和畫筆,示意侍從取來一張大幅的生宣紙。

    生宣吸水性強,極易暈染,常用于寫意畫,接著方南要了一硯濃墨和一支適中的兼毫筆。

    呂昶那邊的人見狀,先是愕然,隨即幾乎要壓抑不住地笑出聲來。

    “他……他這是要作寫意?面對李思訓的工筆青綠,他竟然用寫意?”

    “寫意山水固然灑脫,但論及表現‘春山曉霽’的絢爛精微,如何能與工筆抗衡?”

    “怕是連番比試,心神耗竭,無力進行精細描繪,開始破罐破破摔,胡來了吧?”

    竊竊私語中充滿了質疑和幸災樂禍。

    楚盈月的心也再次揪緊,玉手不自覺地握成了拳。

    方南對周圍的議論充耳不聞,凝視著空白的生宣,片刻後忽然動筆。

    方南執筆的手並非李思訓那般穩滯精細,而是如同書法狂草般揮灑自如。

    方南筆蘸飽墨,竟不是先勾勒輪廓,而是直接大膽地將濃墨潑灑在紙上。

    手臂揮動,或甩或潑,或掃或抹,動作大開大闔,看似毫無章法,隨心所欲。

    頃刻間,雪白的宣紙上出現了一大片凌亂混沌的墨團墨線,墨色淋灕,深淺不一,有些地方因為墨量過大而迅速暈開,形成難以控制的墨漬。

    呂昶陣營中有人已經忍不住發出了低低的嗤笑聲,李思訓的眉頭也微微皺起,看不懂方南意欲何為。

    在這片混沌之中,方南的筆尖開始了精準的引導和勾勒。

    在濃墨處稍加皴擦,遠山的輪廓便隱約顯現。

    在淡墨處輕輕勾勒,近石的嶙峋姿態便脫穎而出。

    用枯筆掃出幾道飛白,樹木的蒼勁枝椏便躍然紙上。

    方南利用墨色自然暈染形成的濃淡干濕效果,借勢而為,寥寥數筆,竟神奇地將雨後春山的空靈濕潤、雲霧繚繞、生機勃勃的意境表現得淋灕盡致!

    這不再是簡單的描繪,而是對自然氣韻的捕捉和升華。

    眾人仿佛能透過那看似隨意的墨跡,感受到雨後山間濕潤的空氣,聞到泥土和草木的清香,看到陽光正努力穿透雲層那一刻的光影迷離。

    更絕的一筆還在後面。

    方南洗淨兼毫筆,蘸取了一點極淡的赭石色,在那象征山巔的墨色之上,輕輕染了數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頓時宛如畫龍點楮,那一片淡赭仿佛被初升的朝陽瞬間染紅,溫暖而充滿希望,點出了“曉霽”之題的靈魂!

    “潑墨寫意!這……這竟是失傳已久的潑墨大寫意手法!”

    台下一位資深畫師猛地站起身,失聲驚呼,聲音顫抖。

    “以無法為有法,以無形繪有形!妙啊!太妙了!此畫意蘊無窮,觀之如身臨其境,呼吸到那雨後的清新空氣!”

    “李思訓之畫是‘術’,精工至極,乃人力之極!而方郡公之畫是‘道’,天人合一,直抒胸臆!境界之高下,已非同一層面!”

    “看似潦草隨意,實則胸有丘壑,筆底乾坤!這等駕馭水墨的功力,簡直是神乎其技!”

    評判席上的大儒們激動得無以復加,今日方南帶來的震撼一波接著一波,一次次刷新著眾人的認知。

    大儒們紛紛離席,圍到方南的畫作前,反復觀摩,嘖嘖稱奇,恨不得將每一處墨韻都刻入腦中。

    李思訓呆立在一旁,怔怔地看著方南那幅氣韻生動、意境超然、仿佛擁有生命的寫意山水。

    再回頭看看自己那幅極致精美、無可挑剔,卻缺乏自然神韻和情感溫度的工筆佳作。

    一股難以言喻的苦澀和明悟涌上心頭。

    李思訓追求了一生的技之極致,在對方那近乎于“道”的境界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良久,李思訓長長嘆息一聲,嘆息中充滿了釋然與敬佩。

    李思訓對著方南深深一揖,語氣誠懇“方郡公畫技已通神,在下……輸得心服口服,今日得見真正‘寫意’之境,方知從前所學,不過皮毛耳,多謝賜教!”

    言罷,李思訓黯然卻心服地退回到人群中,再無半分不甘。

    滿堂彩聲如同雷動,幾乎要掀翻怡園的屋頂。

    “太厲害了!簡直是畫仙臨凡!”

    “今日真是不虛此行,能見此神作,死而無憾矣!”

    幾家青樓的清倌人們更是美目放光,嬌呼著“方郡公真乃神人也!”,若非有侍女攔著,只怕早已忍不住要涌上前去。

    呂昶臉色煞白如紙,身體不受控制地微微搖晃,幾乎要站立不穩,全靠身後跟班勉強扶著。

    四局!連敗四局!

    每一局都是毫無懸念的慘敗,呂昶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跳梁小丑,每一次精心準備的攻擊,都被對方輕易碾碎。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方便以後閱讀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第337章 潑墨寫意驚四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第337章 潑墨寫意驚四座並對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