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天除了讓老父親繼續砸錢堅持,學學人家三星電子,搞“逆周期”戰術。
由于虧得越來越多,夏知秋一度頭皮發麻。100億美金丟進去,亞洲領先都做不到,這學費,確實太貴了,但已經套里面了。他不得不咬牙繼續堅持。實際上如果能收購台積電,那就太好了,但阻力比他收購力拓礦業還要大。
持股25,不是他不想增加,而是張忠牟在內的高管最高的底線。
這六家從盛夏控股分走大量資產以後,盛夏控股的總資產表,居然還有近千億美金。由此可見,這些年,夏知秋在兒子指揮下,到底撈了多少錢。
夏知秋親自執掌這7家集團,股權不是在信托a,就是在信托b體系,剩下的就在兩夫妻個人名下,夏小天堅決不要的情況下,也還是讓天明控股持有不上市的控股集團5股權。以方便未來插手這些公司的管理和接盤工作。
夏小天發現,相比起母親夏如姬,親爹夏知秋做事果決,格局很大,所以7大集團蒸蒸日上。除了很多企業因為規模膨脹太快,導致很多高管“變職”搞起了貪污腐敗,以權謀私。其中又以“元老”最多的安大能源和安大控股最嚴重。
對此,夏小天表示,愛莫能助。“要麼顧著面子,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要麼撕破臉,弄死對方,多年兄弟都沒做。”對此,夏知秋內心糾結,難以下決斷。
畢竟里面又不是是一起去毛熊倒賣物資給他擋子彈的,90年代的毛熊黑幫,那真的清一色ak74,不少比正規軍都精良。
或者說很多就是正規軍被裁軍,沒活路,不得不參加黑幫集團。這種擋子彈的救命之恩,安大能源里面,居然不是一個兩個。你這讓夏小天怎麼搞。別到時候一槍把他給崩了。
“我在考慮考慮。”企業做大了,大公司病就接踵而至。
這點,夏小天發現自己的六大企業居然都做的非常不錯,yg的谷歌系三巨頭,道德素質比安大系那些泥腿子出身的可要強很多。畢竟都是博士生,又不差錢。
360系和極訊暴雪系,也沒有類似如此嚴重的情況。
從某種程度上講,c系反而是最干淨的。
這可能也是c系的員工數量都不是那麼特別多。互聯網企業本就是高尖精企業,高附加值企業,和安大系挖煤,運油等業務需要大量工人,是截然不同的行業屬性。
除了這些,還有一家剝離出來的企業,那就是龍星控股。
他現在旗下最大資產是龍星集團,ceo竇榮和控股母公司的ceo于佔海,最終主要業務還是從盛夏金服剝離的在線支付集團paypa。也就是貝寶公司,ceo還是馬斯克等“貝寶黑幫”那幫人。他們組建了隸屬龍星集團的“x”聯盟。
獨立運營的該互聯網企業,實際上逐漸歸夏如姬再管,主要是夏如姬是新加坡國籍,新加坡又是美利堅的小弟和盟友,本土還有駐軍,交流更方便。
除此外還有個持股20的中融集團,夏知秋正在逐漸減少雙方合作,開始剝離,未來這隸屬兩大信托的20股權,也會逐漸拋售。
夏知秋此時最好的辦法,還是學李超人,保持合作和一定的距離。想想謹慎如李超人,後來不也被嚇得連夜撤出國內。
夏小天也不想想,但特麼已經卷入其中。
他不得不一再告誡父母,千萬別學後來的阿里馬,想搞“財團”,還想深入到“國本”核心。那就是找死。
這就導致,夏知秋在國內發展受到嚴重限制。簡單地說,國家不放開的行業,他壓根進不去。放開的行業,又往往風險巨大,投資也巨大。
一般是國內薄弱的,甚至是壓根沒有的產業,國家不僅僅放開,還鼓勵,比如半導體,比如通訊技術,比如互聯網。
相比起夏爸爸的事業群,夏媽媽的信托b體系,就非常龐雜。
按照排名,1,孔雀集團;2秉忠投資集團;3,穩進置業;
4,海蝶控股;5,永生控股;6,簡惠控股,7麥特投資集團;8,龍芯集團;9龍星控股。
隨著全球汽車產業蓬勃發展,資金無處宣泄,不敢太過于依賴金融業的兩口子,加大了汽車產業投資,于是有一定汽車基礎的孔雀pea集團,立馬就重要起來。
你能想象2008年被搞倒閉的通用汽車,現在能搞出年營收近2000億美金的業務,僅次于他的福特汽車營收也超過1600億美金。兩大汽車巨頭市值僅次于沃爾瑪和埃克森美孚石油。此時股價暴跌的微軟,思科和英特爾都比不上。
汽車產業的暴利,也讓兩口子必然殺進去。
這不僅僅是國內正在放開汽車產業的原因,也是這個產業實在是太暴利,太賺錢,還太有社會影響力。
這都是兩口子需要的。
秉忠投資升級成集團,不再只投資二代創業,也剝離大量麥特投資集團“不應該”持有的股權資產。
股權資產交給秉忠投資集團,那麼大量固定資產,就得通過增加注資給穩進置業來實現。穩進置業對于夏如姬
就是類似夏小天的尚樂置業,夏知秋的文萃投資。這家不上市的企業,里面陳列大量“只進不出”的優質資產。
其規模之大,資產表夏小天看了都眼花繚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