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一下股權結構,你就會發現,c系聯手尚樂置業,就完全控制控股了六大企業中的天下豐,知卿資本和天明控股,
比如c系持股知卿資本和天明控股90,剩下的10全在尚樂置業手上。包括天下豐也是,c系持股95.1,然後尚樂置業持股4.9。
隨著水柔團隊越來越有天下風的作風,馬通團隊水平。
夏小天出于管理方便和隱藏身份多重考慮,就會把原本由個人持股的三家公司的股份,轉移給了尚樂置業。
當他把天下豐,知卿資本和天明控股轉移注入給了尚樂置業,就會出現,三大金融機構,他擔任執行董事,或者董事,或者監事等職務的時候,實際上查不到他持有三家公司任何股票的情況。他既不擔任董事長,也不擔任ceo,甚至都不是5大“o”中的任何一個,他卻控股特殊的股權控制框架,牢牢控制這些企業。
隨著這種模式越來越方便,360的6.75股份,極訊暴雪的11.2股份這兩家企業的股票,也被他注入到了尚樂置業。
再加上尚樂置業成立尚樂物產幫他委托管理的9處物業,前兩年就價值1.2億美金。還有綽號“小貓”的湯燁管理的他的個人明星工作室。千萬別小看這個機構,隨著海蝶環球做大,隨著開心網被清空。在版權投資方面,現在還在操作的只有湯燁的“夏小天明星工作室”。
也就是尚樂置業一共幫他“直接”管理5家企業,托管兩家企業,其中尚樂物產雖然屬于尚樂置業,但他的管理資產,都是夏小天的個人住宅,地皮等固定資產,這些資產剝離,尚樂物產也就成了空殼。
明星工作室也是夏小天100持股,只不過是尚樂置業托管。畢竟他的各種經紀合同,還有推特,微博等“對外”“對公”賬號,都在這個機構管理中,如果剝離屬于尚樂置業,夏小天怕後面鬧ど蛾子。最關鍵,不論是尚樂物產的物業,還是明星工作室的版權等業務,對社會影響不大,並不存在360,極訊暴雪等做大企業給他帶來的繁瑣工作。
這年頭,市值別說過百億美金,就是過十億美金,都是一大堆麻煩。他想要隱居,就只讓托管的水柔等人代替他出席,簽約。
環環相扣的設計,最終9大公司要遞給夏小天決策的事情就不會太多。其中慈善基金,信托基金需要詢問他的事情最少,尚樂置業的活,也不多。事情最多的,還是之前強調的六大企業。雖然他安排了女友傅文琳入職yg,又安排莊青慧入職極訊。但夏媽媽,還是經常要詢問他怎麼決策。
因為夏如姬並不太懂互聯網的玩法。畢竟年紀擺在那里,這種出現不過十來年的新市場,要搞明白容易,但要精通,領先行業,卻不容易。
所以,有時候夏小天就在頭疼︰為什麼要創業,一堆的責任和負擔,影響他在武學和玄學上面的進步。
當一個人,什麼都有了的時候,要麼追求政治上的權利,社會上的榮易,要麼就和他現在這樣,追求武學上的至強,玄學上的長生不老,永生不死!
把360和極訊暴雪的股權正式注入尚樂置業,也標志他為了不耽誤兩家公司的崛起和進步。不得不妥協。
注入以前,兩家公司開股東大會,他作為單一大股東,是需要出席的,一直不出席,會引起其他股東和社會不必要的恐慌,但現在注入給了尚樂置業,那麼尚樂置業的ceo水柔,就可以以該部分股權“主人”的身份,直接去參加兩大集團的董事會。
然後他再從幕後操縱,好處是不耽誤兩大集團事,壞處是,他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必然因為不再持股和長期不在,逐漸衰退。在這個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時代,長期淡化在群眾面前的明星,巨星尚且會有“涼涼”“不紅”的感覺,更何況是企業。
但這已經是他現在最好的調整了。
然後除了他自己的9個機構,他還需以第三方眼光,幫助老父親夏知秋“審查”a系7大集團。
在他不斷調整下,7大集團規模越發膨脹。
其中膨脹最厲害的還是最新的no.1,盛夏控股集團。
這也是夏知秋現在花費最多時間掌控的企業。盛夏控股可不僅僅只是上市公司盛夏銀行集團的母公司,他還是思德私募基金的母公司,還是盛夏證券的母公司。
在夏小天建議下,該金融集團一直在把大量資產剝離。
其中物業,地皮,古董,珍玩等“不動產”,剝離後交給原來的no.1如泰置業,如泰置業就和夏小天成立的尚樂置業一樣,類似個人財產私人秘書處。這里面的資產,可以說永久注入該置業公司,也可以是托管。就看後續考量。
所以ceo馬平軍執掌的這家公司,發展迅猛,而且由于是信托a的100持股,為了沒有任何上市計劃,也就沒有股份期權,員工全靠底薪也業績提成加獎金的模式運營。
然後是曹融執掌的文萃投資,這也是信托a的100持股企業,最初設立的目的是扶持家族二代成員創業,因此現在都還持股極訊暴雪集團的5股份和360集團的11.25股權。
但是由于盛夏控股資產膨脹太快,很多股權資產也被劃入文萃投資管理,該投資公司也不得不升級成金融集團。
然後是安大能源的母公司安大控股,大量能源礦產領域買入的國產和股權資產,都被剝離注入到了ceo呂良為執掌的安大控股。使得該集團的資產表,比安大能源這個上市公司還要龐大。
類似情況還有龍基綠能的母公司陽光控股,光伏,新能源等板塊的很多投資產品,並入該集團。
還有地產方面,自然注入到了安居置業,這家公司旗下持股安居集團49和持股萬科集團49,有兩個開發商負責具體操作,很多兩大集團沒錢拿下的地塊,未來必然賺錢的一二線城市中心地塊,全靠母公司安居置業去出錢拿下。
然後再委托或者聯合這兩個小弟,一起開發。
相比起前幾家順風順水,星耀控股,也就是星耀電子的母公司,還是聯發科的大股東,更持股台積電25股權的星耀控股。在半導體領域,還是舉步維艱,主要是星耀電子發展一直很麻煩。
夏小天也知道原因,那就是這個板塊歐美已經完成壟斷,1999年底市值就有5000億美金的英特爾,此時帶領全美群雄傲視全球,唯一能對抗的櫻花國半導體集群,都快被這幫勢力,整的奄奄一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