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旗說道︰“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咱們能不能跟他們合作一把,你也知道,你爹的屠宰場最近都一直沒啥活,咱們是不是可以把他們的魚收過來送屠宰場?”
    張六勇說道︰“送屠宰場?你別逗我了,那麼多的收購站人家不去,人家給屠宰場?還有供銷社也是可以收魚的,再說了,屠宰場能看得上這點魚?”
    李紅旗說道︰“你可真是一根筋。現在啥時候你不知道?這魚誰能弄到手就是誰的,屠宰場咋了?還能不要?算了,和你說你也不懂,你還是回家問問你爹吧。”
    李紅旗說道︰“今天那個葉什麼,葉征對吧,這小孩挺夠意思的,給了咱們一人一條魚,這份情,我李紅旗記下了。回頭尋摸點東西給他,他夠意思,我也不能差勁了。”
    幾個人提著魚回了家。
    張長利看到張六勇提了條魚回家,也是感到不可思議。主要是這孩子平時就是在街上瞎逛,什麼時候帶過東西回家啊?
    “過來,黑蛋,這魚是怎麼回事兒?”張長利問道。
    張六勇是真的怕他爹,趕緊就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的說給了張長利。
    張長利問道︰“你是說86號院那個小孩,這幾天,天天都是帶著幾條大魚回家?還在河邊和別人調劑過?”
    張六勇說道︰“爹,你是沒見到,他釣魚基本上是一釣一個準,沒得空竿的,他旁邊的兩個也能釣到魚,主要還是那個小孩厲害。”
    張長利一臉恨鐵不成鋼地對面前小兒子說道︰“你看看你,整天就知道和李紅旗那小子混在一起,你怎麼就不知道跟人家學學呢?你看看現在這世道,哪個單位不需要魚啊?就算是屠宰場,那也得要魚啊,畢竟魚也是肉嘛!現在各個單位都是靠本事吃飯的,有本事的人才能吃上肉、喝上湯,沒本事的人就只能去喝西北風填飽肚子啦!所以啊,這幾天你再去和那孩子多接觸接觸,要是能把他釣到的魚收上來,那也算是你有點本事了。”
    然後停了一陣又說道︰“本來我還考慮怎麼幫你找份工作的,現在看來,你這工作也有著落了。3”
    張六勇驚喜道︰“爹,真的?”
    張長利說道︰“等你把這事辦好了,你的工作就有著落了。”
    同樣的場景也在李紅旗家上演。
    紅旗的父親李剛是機械廠采購科的科長。
    李剛說道︰“三兒,那小孩真有你說的那麼厲害?”
    李紅旗說道︰“爹,別說是你不信,這要不是我親眼所見,我也不會信的。這幾天天天都這樣,要不你到護城河那邊打听打听,就這幾天,那小子換出去的魚,沒有一千斤也差不多了,我給你算算啊。他釣的魚還都不小,咱就說平均一條8斤吧,一天換出去15條還是有的,這都一個星期了,一天一百多斤的魚,你說能不厲害嗎?”
    李剛來了興趣︰“行,明天我打听打听去,對了,他家里啥情況你知道不?”
    李紅旗說道︰“這個還真不清楚,就知道他家是剛從清河那邊搬過來的,以前的事,也沒人知道啊。”
    “行,我知道了,有機會我得自己去見見那孩子。”李剛說道。
    屠宰場的消息還是比較靈通的,張長利上班時就和自己的領導提了一嘴,不到一天時間就把葉征的事情了解的差不多了。
    現在各個單位都比較缺肉,守在屠宰場那邊等肉的單位不要太多。這個年代,屠宰場的工人不要太吃香。
    不過考慮到自己單位的性質,屠宰場的領導決定可以小批量的收點魚,作為工人的福利,改善下工人的生活也是可以的。至于收魚投放市場,領導倒是沒有同意,這他們可不敢同意,不是上邊不讓干,而是怕別的單位記恨。本來自己單位就比較吃香了,再和收購站和供銷社搶生意,人家表面不說,背地里肯定要記恨。
    馬上就元宵節了,葉征也在為回老家做準備。他準備等過了元宵節,送葉勛和陳燕上學之後就和陳勇一起回一趟老家。
    最近在河邊釣的魚大都換成了錢票,本地糧票葉征這幾天沒怎麼換,本地糧票在老家沒法用,要是有全𠪊w鈣蹦腔共畈歡唷2還  壞降娜  肓鈣比疵揮卸嗌佟  br />
    老家那邊的情況肯定是很不好的,啥都缺。能換點就換點吧。至于聖地空間里的東西,葉征準備回到老家再說。畢竟他和陳勇兩個也帶不了多少東西。
    正月十二這天,葉征一早就和陳勇出去了,這次葉征準備釣幾條魚,然後和徐珍卿一起上街道辦去問問葉勛上學的事情。
    上午九點左右,葉征和徐珍卿一人提著兩條草魚來到了街道辦,今天是星期日,街道辦也和別的單位一樣放假了。
    這個年代的職工都是實行的上六休一。周日一般情況下都是休息時間。
    街道辦除了值班人員,也沒有別人。
    在街道辦值班的正是上次幫忙辦手續的李干事。
    徐珍卿說明了來意。
    李干事一听是孩子上學的事情,立馬就變得非常認真,“是這樣的徐同志,咱們這附近有兩所學校比較合適,一所是黑芝麻胡同小學,一所就是紅星小學,這個黑芝麻胡同小學距離咱們這里大約三里路,這個紅星小學呢,距離咱們就不到一里路,我建議您選擇紅星小學,紅星小學不但近一點,上學方便,主要是紅星小學是小學初中高中一起的,後期也方便升學,您看,您還想了解什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徐珍卿說道︰“那入學都需要什麼手續呢?”
    李干事面帶微笑地說道︰“您別擔心,這事兒其實挺簡單的。我這里呢,可以給您開具一張介紹信,您拿著這張介紹信,就能夠順利地去報名啦!等您報完名之後呢,再把學費交一下,這樣就可以正式入學啦!至于其他的手續嘛,目前來看,暫時是不需要的哦。”
    葉征一听,這可比後世方便多了,後世入學不但需要戶口本,家長的身份證,什麼的,光各種證明都需要一大堆,有的學校還要出示房產證,證明你在片區有房子才能報名,這個年代主要就是學費,只要交了學費,就可以入學了。
    李干事說道︰“徐同志,紅星小學的魏校長家在南鑼鼓巷2號院,如果需要,我現在就可以帶你們過去見見校長。”
    徐珍卿說道︰“那就麻煩李干事了。還是帶我們拜訪一下比較好。李干事,這兩條魚還請您收下,這是我們家孩子一早到護城河里釣的。”
    李干事連連擺手說道︰“徐同志,您這不是讓我犯錯誤嗎?快收回去,用不著這麼客氣。”
    徐珍卿說道︰“李干事,一直麻煩您也不好,這魚您還是收下吧,不然以後我都不敢再找您辦事了。”
    李干事說道︰“那這樣吧,魚我這邊收下了,我給您補點錢票。說實話,我家是真的需要這魚。”
    推來讓去,最後徐珍卿收下了李干事遞過來的錢票。這個年代的大部分干部都不會白收百姓的禮物。
    李干事帶著葉征娘倆去了2號院,見到了紅星小學的校長——魏敏。
    這是一個看起來有點和善的小老頭,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人比較容易親近,就和鄰家大爺差不多。葉征感覺好像是見過對方。
    老人看起來比較瘦,手背上的青筋清晰可見。
    李干事先開口︰“魏老師,您好,今天徐同志找您了解下學校的事情,您看時間方便嗎?”
    魏敏說道︰“是李干事啊,這會兒也沒啥事,既然是問學校的事情,那就進屋坐會吧。”
    進了房間,這是一個小四十平的套間,中間用砌了一堵牆,里邊是臥室,外邊是客廳。
    魏敏的老伴給幾人倒了茶,幾人在桌子前坐下了。
    徐珍卿說道︰“魏老師,我們家今年剛從清河搬過來,目前住在86號院,我就是想問問孩子入學的事。”
    魏敏指著葉征說道︰“是這個孩子要入學嗎”
    徐珍卿說道︰“不是這個,是他的弟弟,今年七歲了,還有一個姐姐,今年九歲,您看現在入學方便嗎?”
    魏敏說道︰“七歲,入學的話年齡剛剛好,九歲的話,現在入學也不晚,太小的話我們也不收,那這個孩子不考慮入學嗎?”
    葉征說道︰“魏老師,主要是我妹妹還小,我媽媽需要上班,我需要在家帶妹妹,等我妹妹入學了,我再考慮入學。”
    魏敏說道︰“那你妹妹多大了?”
    葉征說道︰“我妹妹今年才五歲,還不到入學的年齡呢。”
    魏敏說道︰“你是不是叫葉征?”
    葉征問道︰“您怎麼知道的?”
    魏敏說道︰“你就不覺得我眼熟嗎?”
    葉征想了半天,“魏老師,咱們是不是在護城河那邊見過?”
    魏敏說道︰“對嘍,我還找你調劑過魚呢。你弟弟妹妹我也見過。我和你商量件事,你看行不行?”
    葉征說道︰“魏老師,您說。”
    魏敏說道︰“我看你妹妹也挺活潑的,我這次破例也讓她入學怎麼樣?”
    葉征說道︰“魏老師,您有什麼條件?說說看。”
    魏敏說道︰“這對你來說肯定可以辦到,只要你一個月給學校送一次魚,一次只要100斤就可以了。”
    葉征想了想說道︰“魏老師,我可以答應您的條件。只是我想問的是,學校管午飯嗎?”
    魏敏說道︰“學校中午管一頓飯,一個月需要給學校5斤糧食。不過你既然給學校提供了魚,他們兩個的口糧就不用交了,學費我也替他們出了,不用你們交了。”
    葉征算了一下,現在葉勛和陳燕的定量是17斤,葉靈14斤,總共49斤,一個月交給學校15斤,學校提供午飯,也行,學校也沒有黑孩子的口糧。再說了,自己用魚代替了口糧和學費,這樣也不錯。
    葉征說道︰“魏老師,我替弟弟妹妹謝謝您了,您放心,您的條件我既然答應了,肯定會做到。這是兩條魚,算是我姐姐,弟弟,妹妹的給老師的禮物,希望魏老師在學校能照顧下他們。”葉征遞上了剩下的兩條魚。
    魏敏也沒有推辭,說道︰“葉征,我也不和你客氣了,我們家確實需要,不過我也不白要你的魚,我這有一副魚竿,送給你了。我看你用的魚竿不怎麼樣。”
    葉征嘴角抽了抽,自己制作的的魚竿確實不怎麼樣,粗糙不說,關鍵是那不是用來竹竿做的,是自己用木棍做的,不過自己用魚竿也只是做做樣子而已。
    魏敏送的魚竿倒是挺精致的,既然給了,葉征也沒有推辭,就收下了。
    回到家里的時候,徐珍卿就要給三個小的縫書包,這時候縫得書包都是比較簡單的,就像是一個布袋一樣,只不過是布袋口上給縫了帶子。
    當葉靈听說她也可以入學了,小姑娘興奮地蹦蹦跳跳的,好不高興!
    葉征帶著陳燕,葉勛和葉靈去了一趟供銷社,買了些文具。至于文具盒,這個年代的孩子很少有人用的……
    喜歡大夢60年請大家收藏︰()大夢60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