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征一邊饒有興致地觀看著這場斗地主的戰局,一邊還不忘轉動著他那靈活的腦筋,給在場的幾個人出謀劃策。他的經驗豐富得很呢,畢竟在後世,斗地主這個游戲已經變得極為普及,甚至到了爛大街的程度。不僅如此,還有專門的人在網上教授大家斗地主的技巧,而葉征恰好對這些技巧也頗為了解。
他滔滔不絕地向大家傳授著各種斗地主的訣竅,比如“遠送對,近送單”,意思是如果是農民的話,距離自己較遠的玩家下家是地主)出牌,自己就盡量送對子;如果是距離較近的玩家下家同是農民)出牌,自己就優先送單牌。簡單點說就是上家是同伙就送雙,下家是同伙就送單。此外,他還詳細講解了如何算牌,以及 7 和 10 在牌局中的重要性。
葉征舉例說,假如 10 以下的牌里沒有 7,那麼基本上可以確定不會有小連牌出現。比如說,自己手中有 3、4、5、6 這樣的牌型,那就只能選擇出單張或者對子,而不可能組成連牌了。同樣的道理,如果手中沒有 10,那麼 j、q、k、a 這樣的大牌也只能出單張或者對子,最多再加上三帶一的組合,肯定是無法形成連牌的。如果手里同時沒有7和10,那麼別人出連牌,你就只能炸了,要是沒炸的話,那你就只能等別人出單或者對子了。
一群人吵吵鬧鬧的玩的挺好,半夜的時候,徐珍卿又給大伙兒準備了餃子。大伙玩興挺濃的。
葉征則是時不時的出去放幾個大靈炮,小鎮上也時不時傳來放炮得聲音。
後半夜,幾個小的實在是熬不住了,就囫圇的躺在了炕上睡著了。只有幾個大的在玩,葉征則是睡不著,來到這個世界,第一次守歲第一次過年,葉征也有點小激動,葉勛和葉靈包括徐二寶連衣服都沒脫就躺在炕上睡著了。
看他們幾個玩興正濃,葉征又教給他們幾種撲克牌的玩法,比如說升級,升級可以四個人玩。這次桌上的這堆人正好四個人,葉征和陳勇打對家,傻柱和徐大寶打對家。升級的牌不僅要分花色,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搶主。具體來說,當大家約定打某一個數字時,比如打2,那麼誰先拿到2這張牌,誰就有權利搶主。舉個例子,如果在打2的時候,有人先摸到了紅桃2,那麼他就可以搶先報出紅桃為主花色。這樣一來,他手中的所有王、2以及紅桃花色的牌都成為了主牌。
在這些主牌中,紅桃2的地位僅次于雙王,是非常重要的一張牌。而其他的2則不分大小,誰先出牌誰的牌大,但都比紅桃2和雙王小。不過,所有的2都比其他主牌大,出牌時也需要遵循同樣的花色規則。如果沒有相應的花色,就只能選擇墊牌或者斃牌。所謂墊牌,就是用其他花色的牌來代替;而斃牌則是使用主牌。
這種玩法的核心目標是搶分。其中,5、10、k這三張牌分別代表5分、10分和10分。也就是說,所有的分牌加起來總共是100分。在游戲中,莊家不需要得分,而閑家則需要努力搶奪分數。如果閑家能夠搶到45分,那麼就可以成功換莊;要是能搶到80分,不僅可以換莊,還能直接升一級呢!
當然了,這只是單副牌玩升級的玩法,要是兩副牌也可以同時玩的,玩法差不多,只是把分數提高了,也增加了對子的玩法,這個對子當然是同一花色得對子,不同花色得不是對子。
葉征的他們四個玩升級,雙方約定從2開始打,看看誰先打一圈。
夜深了,大伙都沒有睡意,徐珍卿也沒有催促大家睡覺,本來除夕夜就是守歲的,熬夜也是習俗。哪怕一夜不睡也沒人說什麼。
大伙一直玩到了天蒙蒙亮,葉征一看鬧鐘,馬上7點了。于是就催促傻柱說道︰“柱子哥,先別玩了,該煮餃子了,吃完早飯再玩,反正今天有的是時間玩。”
傻柱也沒說什麼,開始生火做飯。
葉征雖說一夜沒睡,還是精神飽滿的。
洗了把臉之後,葉征拿出了鞭炮,這是準備等下吃飯時放的。
餃子煮好了,徐珍卿開始叫大家吃飯。
徐珍卿拿出了趕制的衣服,讓傻柱和雨水換上,又叫醒了幾個小的。
在品嘗過美味的餃子後,徐珍卿從口袋里掏出幾個紅包,給每個孩子都發了一塊壓歲錢。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接過紅包,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傻柱和陳勇則小心翼翼地端著兩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帶著幾個小孩子一同前往徐愛國的家中。這次拜年可謂是全家出動,除了徐珍卿因為要留守家中而未能同行外,其他人都一同前往。畢竟作為這個家庭的女主人,徐珍卿需要留在家里,以防有客人前來拜年時無人接待。
在清河這個地方,葉征他們需要去拜年的人家並不多,主要就是徐愛國家和趙廠長家。其他的人家與他們家的關系並不是很熟悉,所以也就沒有必要特意去拜訪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拜年的流程其實並不復雜,主要就是到對方家里去坐坐,然後一起聊聊天,分享一下彼此的生活和近況。如果關系比較好的話,還可以一起結伴去給其他人家拜年,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拜年的樂趣,還能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由于過年期間,大家都非常忙碌,需要不斷地迎來送往,所以一般來說,人們不會在別人家里待太長時間。見面之後,大家會互相問候一聲“新年好”,然後簡單地聊幾句,表達一下對彼此的祝福和關心。
對于長輩來說,他們可能會給晚輩一個紅包,作為新年的禮物和祝福。而對于晚輩來說,如果有需要的話,也可以給長輩磕個頭,以表示對他們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不過,這並不是必須的,具體的方式還是要看當地的習俗和個人的習慣。
在葉征的觀念里,給 60 歲以下的人磕頭這件事情,多少還是有些不妥當的。畢竟,按照他所了解的後世習俗,磕頭這種行為通常只會出現在對爺爺輩或者 60 歲以上的父輩身上。如果給 60 歲以下的父輩磕頭,那可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禮節問題,更可能會被視為對父輩的不尊重。再說了,後世的中年人也不允許別人給自己磕頭,只有在逗弄自家孫子的時候才會讓孫子給自己磕頭,或者是和別的小輩開玩笑的時候才會讓對方磕頭,但是那都不是什麼正式禮節,也不會在正式場合,那只是一種玩笑。
拜年的流程很快就結束了,葉征他們回到了家里,又開始了打牌的游戲。
看著這天氣不錯,大家把桌子給搬到了院子里。
出去拜年的人也都陸陸續續的回來了,大院里的人也是越聚越多,有打牌的,有下棋的,有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天的,還有一部分人專門圍著看別人打牌和下棋,你看,這不就是年味嗎?
葉征熱情地從屋里端出一個裝滿各種零食的大籃子,里面有五顏六色的糖果、香噴噴的瓜子和飽滿的花生。他微笑著將籃子放在院子中間的石桌上,然後對大家說︰“來,都別客氣,想吃什麼自己拿啊!”
接著,葉征又從屋里拿出幾包精美的點心,走到院子里的老人們面前,依次遞給他們。老人們接過點心,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紛紛向葉征道謝。
葉征笑著回應道︰“過年嘛,大家就是要開開心心的,這些點心也不算什麼,大家一起嘗嘗。”他心里想著,雖然自己是逃荒過來的,但這里的人並沒有歧視他,反而對他很友善。平時見面時,大家總是樂呵呵的,讓他感受到了溫暖和善意。
葉征感慨地想,在別人遭遇困難的時候,即使沒有能力去幫忙,只要不趁機落井下石,其實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美德。畢竟每個人都在艱難地生活著,都不容易啊。
這個年代,過年也就這樣了,畢竟物資匱乏,大家都不富裕,能這樣開開心心的過個年,也算是不錯了。
快中午的時候,徐愛國來了。
徐愛國是過來叫葉征他們上家里吃飯的。
葉征知道,這是必須去的,哪怕是走個過場也必須去!除了徐珍卿,家里剩下的孩子都去了。
葉征悄悄的對陳勇他們幾個說道︰“等會兒,到了舅舅家,都少吃點,可千萬別吃飽了啊。今天不但要到舅舅家吃飯,還要去趙伯伯家,還有咱們自己家,要是吃飽了,到了別的地方你要是不吃飯,別人家會覺得沒面子,所以說都少吃點意思到了就行了。”
這個年代,不像是後世,後世是幾家人一起到飯店里訂個包間,或者是包上幾桌飯菜,一起聚個餐就完事了。這個年代,沒有那個條件,都是你來我家叫我過去吃個飯,我上你家叫你過來吃個飯,有的家庭堂弟兄多的,一個中午要吃七八十來家,人家叫你你不去還不行,哪怕是過去動動筷子,喝口酒或者茶的,也是必須去的。所以一般人都會留著肚子,可不能吃飽了。
葉征說道︰“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啊。”
話說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是有家有個傻兒子,過年別人家來請這家人過去吃飯,父子倆一塊過去吃飯,父親在路上反復的交待傻兒子說道︰“等下吃飯時,別人問你吃好了沒有,你就說,吃的差不多了,有的話就再來點,沒有就算了。記住了,一定要這麼說。”
結果到了人家,人家家里中午煮的餃子,傻兒子吃了一碗,主人家問道︰都吃好了沒有?要不要再來點?”
這個父親倒是沒什麼說什麼,只說是吃好了,夠了夠了。
至于傻兒子怎麼說的?你們猜怎麼著?
喜歡大夢60年請大家收藏︰()大夢60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