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淅淅瀝瀝地敲打著青山縣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的玻璃窗,渠成順望著門外被雨水打濕的街道,輕輕摩挲著桌上那本翻舊了的《民法典》。第 1088 條的折角處,鉛筆批注密密麻麻,記錄著這條新規實施以來,中心處理過的離婚經濟補償案例。
    “渠主任,有人來咨詢離婚的事兒。” 法務助理張彩嬌探進頭,聲音里帶著幾分擔憂,“說是吵得挺凶的。”
    推開門,一對中年夫妻走了進來。男人西裝筆挺,皮鞋 亮,眼神卻透著不耐煩;女人穿著樸素的棉布裙,眼角的細紋里藏著疲憊,手里緊緊攥著褪色的布包。
    “我要離婚!” 男人一屁股坐下,“這日子過不下去了,財產對半分,趕緊把手續辦了。”
    女人低著頭,手指絞著衣角,半晌才開口︰“王建軍,這些年我在家伺候老人、帶孩子,你現在事業有成了,說離就離?”
    渠成順給兩人遞上熱茶,目光掃過女人布滿老繭的手︰“先別急,慢慢說。張彩嬌,把周萬發師傅請過來,咱們一起听听。”
    周萬發邁著穩健的步子走進調解室,他往椅子上一坐,笑呵呵地說︰“兩口子過日子,哪有不磕磕踫踫的?有話好好說,說不定就和好了呢。”
    “沒法和好!” 王建軍一拍桌子,“這些年我在外面打拼,她就知道伸手要錢,對家庭有什麼貢獻?”
    女人眼眶紅了︰“我沒貢獻?你媽生病三年,是誰在醫院衣不解帶地照顧?孩子從小學到高中,家長會、補習班,哪次不是我去?你每天不著家,現在倒好,說我沒貢獻?”
    周萬發示意女人別急,轉頭看向王建軍︰“小王,按以前的法律,要是你們沒約定財產分別制,你媳婦確實很難主張離婚經濟補償。但現在不一樣了,《民法典》第 1088 條改了,只要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離婚時就能請求補償,和財產制沒關系。”
    王建軍皺起眉頭︰“什麼意思?她在家帶孩子,我就得給她錢?”
    一直沒說話的周萬全翻開法條解釋︰“這是法律對家庭付出者的認可。這些年你媳婦放棄工作機會,把精力都投入家庭,這種隱性付出同樣值得尊重。而且新規取消了分別財產制的限制,就是考慮到大部分夫妻都是婚後共同財產制,更符合實際情況。”
    張彩嬌適時遞上一摞案例︰“王先生,您看,這是我們處理過的類似案例。上個月有對夫妻,妻子照顧家庭十五年,離婚時法院判決丈夫補償她二十萬。法律是公平的,不會讓默默付出的人寒心。”
    王建軍的態度松動了些,但仍嘴硬︰“那補償多少?她這些年花的錢,不都是我掙的?”
    戴世龍從信訪局退休後,最擅長洞察人心,他緩緩開口︰“小王,你想想,當年你創業失敗,是誰變賣家當支持你?孩子生病,你在外地談生意,是誰整夜守在醫院?家庭就像一艘船,有人在前面掌舵,也得有人在後面劃槳,這槳,你媳婦劃了十幾年啊。”
    女人終于忍不住哭出聲︰“建軍,我不是想要你的錢,我只是想要一句肯定。這些年,我放棄了自己的夢想,把所有的精力都給了這個家,我……”
    王建軍別過頭,喉結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麼,卻又沒說出口。
    渠成順嘆了口氣︰“《民法典》設這條規定,不是要拆散家庭,而是讓付出被看見。你們一起走過這麼多年,真的要走到這一步嗎?就算要分開,也該給這些年的感情一個交代。”
    方梅不知何時拿著相機和筆記本出現在門口,她輕聲說︰“我采訪過很多離婚案件,很多人爭到最後,才發現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但法律現在給了你們一個重新審視彼此付出的機會,也給了感情一個體面的結局。”
    調解室里陷入沉默,只有雨聲滴答。良久,王建軍低聲說︰“那…… 那補償多少?”
    周萬發拿出計算器︰“我們可以根據你媳婦為家庭付出的時間、當地生活水平、你的收入情況來估算。另外,孩子的撫養費、共同財產分割,我們也可以一起協商。”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在中心成員的耐心調解下,雙方逐漸達成協議。王建軍同意支付妻子十五萬元經濟補償,在財產分割上也做出了讓步。當兩人在調解協議上簽字時,女人的手還在微微顫抖。
    “謝謝你們。” 女人抹了把眼淚,“這些年,我第一次覺得,我的付出是有價值的。”
    王建軍別過臉,聲音有些哽咽︰“對不起,這些年,是我忽略了你的辛苦。”
    渠成順望著兩人離去的背影,轉頭對大家說︰“看到了嗎?這就是《民法典》第 1088 條的意義。它不僅是一條法律條文,更是對每個默默為家庭付出者的尊重,是對公平正義的守護。”
    方梅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著,她知道,這個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見。當法律關注到家庭中那些看不見的付出,當離婚經濟補償不再被財產制限制,它傳遞的,是對每個個體價值的認可,是對婚姻關系中公平與溫暖的追求。
    夜幕降臨,法律服務中心的燈光依舊明亮。渠成順翻開工作日志,寫下一行字︰“法律的溫度,在于讓每一份付出都被看見,讓每一個人都感受到公平的力量。” 窗外,雨不知何時停了,月光灑在青石板路上,為這座小城增添了一抹柔和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