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縣的晨霧還未散盡,梧桐葉間漏下的光斑在青石板路上跳躍。渠成順踮著腳,扶著嶄新的鎏金牌匾,指尖拂過"青山縣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幾個燙金大字。晨光里,他深藍色的中山裝泛著微微的褶皺,脖頸處還沾著安裝牌匾時蹭上的灰,卻掩不住眼底的熾熱——這是他籌備三年的事業,是他要用法律之光照亮鄉土的承諾。
    "渠主任!"急促的腳步聲打破清晨的寧靜。青山無線電廠廠長李明滿頭大汗,工裝口袋還別著未取下的工作牌,"求您救救廠子!日本三菱要收回生產線!"他顫抖著掏出文件袋,里面的國際融資租賃合同邊角已經發皺,顯然被反復翻閱過無數次。
    會議室里,檀木長桌被文件堆得滿滿當當。張忠民推了推金絲眼鏡,鋼筆尖在合同條款間游走︰"這里約定產品返銷作為租金,但質量標準僅標注"符合行業規範",太模糊了。"戴世龍摩挲著信訪局退休時頒發的紀念章,布滿老繭的手在紅木椅把上敲出規律的節奏︰"當年處理拆遷糾紛,關鍵就是先穩住情緒。我去和三菱談,探探他們的底線。"周萬全則抱來半人高的法律匯編,書頁間密密麻麻貼著熒光色便簽︰"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三十五條,或許能用上。"
    方梅的錄音筆在桌上閃著紅光,她飛速記錄著每個人的發言,筆記本上"跨國糾紛法律博弈"幾個字被重重圈起。角落里,張彩嬌抱著掃描儀小跑,將紙質合同轉化成電子文檔,馬尾辮隨著步伐左右晃動。窗外的蟬鳴聲漸漸響起時,一場跨越國界的法律較量,已悄然拉開帷幕。
    上海浦東,三菱集團駐中國辦事處的落地窗外,黃浦江的貨輪緩緩駛過。戴世龍坐在真皮沙發上,面前的咖啡早已涼透。日方代表佐藤社長將鑒定報告摔在桌上,照片里產品表面的細微劃痕格外刺眼︰"李先生,貴廠的產品不良率高達3,這是違約!"戴世龍不慌不忙展開國內權威機構的檢測報告︰"佐藤先生,根據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標準,5以內的不良率屬于正常波動。"他從公文包掏出一疊中日雙語的會議紀要,"去年簽約時,貴方並未提出特殊質量要求。"
    與此同時,張忠民和周萬全在中心辦公室里熬紅了眼。泛黃的《國際商事合同通則》被翻得卷邊,周萬全突然拍案而起︰"找到了!第5.3.1條,模糊條款應做不利于提供方的解釋!"電腦屏幕前,張彩嬌將近百頁的往來郵件按時間軸整理完畢,突然指著2019年簽約當天的郵件︰"看!三菱法務總監回復的"質量標準以行業通用為準",這是關鍵證據!"
    談判桌上,渠成順將證據鏈一字排開,投影儀在牆上投出清晰的合同條款和鑒定報告。佐藤社長的臉色隨著展示逐漸陰沉,最後將筆重重摔在談判桌上︰"八嘎!你們在鑽空子!"渠成順卻保持著得體的微笑,示意張彩嬌播放錄音︰"佐藤先生,這是貴方采購部部長去年的電話錄音,他明確表示"只要不影響組裝,外觀瑕疵可以接受"。"
    經過七輪談判,當櫻花花瓣飄落在外灘時,雙方終于簽署和解協議。李明廠長顫抖著在文件上簽字,突然對著渠成順深深鞠躬︰"要不是你們,廠子早就沒了!"方梅的報道《小縣城法律服務中心打贏跨國官司》登上晨報頭版,配發的照片里,渠成順站在中心門前,身後的牌匾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然而榮耀並未讓團隊停下腳步。次日清晨,激烈的爭吵聲從調解室傳來。隔壁村的王姓和李姓兩家人因為宅基地邊界問題劍拔弩張,鐵鍬和木棍在地上劃出刺耳的聲響。渠成順一個箭步擋在中間,手掌被木棍擦出一道血痕︰"都放下!我是法官出身,量地尺和法律文書都帶來了!"戴世龍則拉過兩位老人︰"老哥,你家小孫子不是快結婚了?為這點地鬧成仇人,孩子婚禮多寒心。"
    當夕陽為界碑鍍上金邊時,兩家人終于握手言和。李大爺摸著新刻的界碑,突然從兜里掏出兩個溫熱的茶葉蛋︰"渠主任,吃點墊墊肚子。"渠成順剝開蛋殼,咸香的味道混著晚風,他望著街道上亮起的萬家燈火,忽然覺得所有的奔波都有了意義。遠處,法律服務中心的燈箱在暮色中亮起,像一盞永不熄滅的法治燈塔。
    喜歡律政鋒芒請大家收藏︰()律政鋒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