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濕悶熱的煤礦小鎮,8歲的小王蜷縮在教室角落,盯著窗外陰沉的天空發呆。地震發生時,粉筆灰簌簌落在課本上,驚慌的尖叫聲中,他只記得老師抱著他沖向操場。
    等余震停歇,小王望著遠處坍塌的礦區,攥著書包帶的手指節發白。救援人員從廢墟里抬出兩具蒙著白布的軀體時,他听見自己喉嚨里發出壓抑的嗚咽。
    居民委員會辦公室里,主任李芳心疼地摟住渾身發抖的孩子。牆上的時鐘指向深夜,電話鈴聲終于響起——小王的爺爺和外婆同時得知噩耗,都在電話里哭喊著要撫養孫子。
    "他們在電話里吵得不可開交。"李芳對前來協助的渠成順嘆氣,"老人家都疼孩子,可這監護權......"渠成順翻開民法典,目光停在第三十四條︰"當務之急是先安置好孩子。居委會要承擔臨時監護責任,給小王安排住處和生活照料。"
    月光透過斑駁的窗戶,照在小王單薄的背影上。他抱著從家里搶出的奧特曼書包,里面裝著媽媽織的毛線手套,淚水無聲地滴在褪色的布料上。
    一周後,小王的爺爺和外婆同時出現在居委會。頭發花白的老人互相指責,聲音在走廊里回蕩。
    "我身體硬朗,家里有院子能讓孩子跑!"爺爺拍著胸脯。外婆則抹著眼淚反駁︰"我能輔導功課,你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小王躲在李芳身後,攥緊的拳頭里全是汗。
    渠成順帶著張忠民趕來調解。"根據民法典第三十一條,居委會有權指定監護人。"他展開法律條文,"但如果你們對決定不服,也可以向法院起訴。"
    當晚,方梅跟著戴世龍去采訪小王。昏暗的臨時住所里,孩子正對著牆上的全家福發呆。"我想爸爸媽媽。"小王小聲說,"只要能有個家,跟誰都行......"方梅的筆尖頓了頓,把這句話鄭重地記在本子上。
    爺爺最終被指定為監護人。外婆紅著眼圈離開時,塞給小王一袋他最愛吃的桂花糕,轉身的瞬間,老人的肩膀微微顫抖。
    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爺爺突發腦溢血住進醫院。病床上,老人顫抖著寫下遺囑,指定小王的外婆為新監護人。消息傳開,法律中心炸開了鍋。
    "這不符合第二十九條!"周萬全推了推眼鏡,"遺囑監護只適用于父母,爺爺的遺囑是無效的。"張彩嬌快速敲擊鍵盤,整理相關案例。渠成順皺著眉︰"得趕緊告訴老人家,免得引起新的糾紛。"
    醫院病房里,戴著氧氣面罩的爺爺固執地搖頭︰"我不管法律怎麼說,我只知道孩子不能再沒依靠!"渠成順耐心解釋︰"您的心意我們理解,但法律規定......"話沒說完,心電監護儀突然發出刺耳的警報。
    深夜的手術室外,外婆攥著小王的手。孩子仰頭問︰"奶奶,是不是我又要沒有家了?"老人的淚水滴在孩子發頂︰"不會的,不會的......"
    爺爺的離世讓監護權再次懸空。這次,外婆主動找到法律服務中心。"我不想爭了。"她把遺囑遞給渠成順,"我查了資料,知道這不合規定。但孩子不能總這樣漂著......"
    法院調解室里,法官認真傾听各方意見。渠成順作為法律專家出庭︰"根據民法典,建議由外婆擔任監護人,但需要建立監督機制。"張忠民展示著擬定的監護協議︰"我們會定期回訪,保障小王權益。"
    當判決書下達時,小王正在幫外婆澆花。陽光灑在嶄新的作業本上,他歪歪扭扭地寫著︰"我有了新家,奶奶會教我寫作文,還說等春天帶我去放風箏......"
    一年後,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舉辦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講座。小王站在台上,雖然緊張得聲音發顫,卻努力說得清晰︰"謝謝叔叔阿姨幫我找到家。我知道,法律會保護每一個像我這樣的孩子。"
    台下,外婆抹著眼淚鼓掌。方梅的報道《從廢墟到新家》獲了新聞獎,文章結尾寫道︰"民法典織就的監護網絡,如同璀璨星河,照亮每個孩子回家的路。"
    夜幕降臨,小王趴在窗前數星星。他知道,無論風雨多大,總會有人為他守護這方小小的星光。
    喜歡律政鋒芒請大家收藏︰()律政鋒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